都錯了!吃太鹹未必傷身 研究揭「1物」才真害血壓飆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一般認為,吃太鹹會導致高血壓,但醫師魏士航表示,研究發現,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高鈉鹽的攝取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但對非高血壓患者,鈉鹽的影響卻非常不明顯。而且,無論有無高血壓,過低的鈉鹽攝取會大幅提升死亡風險。高血壓患者除了要避免過多的鈉鹽外,更重要的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若能改善高胰島素分泌的問題,高血壓就可望獲得真正解決。
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在其臉書表示,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過量的鈉鹽攝取,是很重要的惡化因素。當患者攝取過量鹽分時,體內鈉與水分的平衡會被破壞,加重心臟和血管的負擔,導致血壓更加飆升。因此,傳統健康飲食準則就是油和鹽越少越好。
然而,人們逐漸了解,相較於油脂的攝取量,油脂的品質好壞,對健康更為關鍵。鹽分也並非越少越健康。他表示,2016年發表在《Lancet》(刺絡針)上的一篇文章,透過4項大型研究的數據,分析了來自49個國家、共13.3萬多人,來了解鈉與心血管疾病事件和全因死亡率之間的關聯。研究發現,對高血壓患者來說,高鈉鹽的攝取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
無論有無高血壓 過低的鈉鹽反增加死亡風險
然而,在非高血壓患者中,鈉鹽攝取的影響卻「非常不明顯」。有趣的是,不論有無高血壓,過低的鈉鹽攝取反而會大幅提升死亡風險。因此,適當的鈉鹽攝取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而對高血壓患者來說,鈉鹽的攝取則是不能多也不能少。
魏士航表示,對於沒有高血壓的人來說,飲食限鹽是沒必要的。至於高血壓患者,除了要避免過多的鈉鹽外,對很多人來說,其實,更重要的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畢竟,若是能夠改善高胰島素分泌的問題,高血壓的問題也就有機會取得真正的解決了。
他進一步說明,針對高血壓,鈉鹽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加重因子而非致病的原因。高血壓的成因不少,現代飲食促成的大量胰島素分泌就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2018一篇發表在國際期刊《高血壓》(Hypertension)的文章即指出,胰島素能刺激腎小管的鈉重吸收,從而導致鈉滯留和高血壓。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研究揭「3生活習慣」加速老化!第一種害人老7歲
早起早起≠健康!研究揭「1類人」睡8小時易糖尿病、焦慮
他喝「這碗湯」後大出血!刺破腸胃黏膜險喪命 醫喊:大家都要小心
不輸薑黃!醫大讚「這甜湯」抗老化、控血糖還減重:要每天喝
其他人也在看

醫生三餐只吃「這種魚」:3周後三酸甘油酯降一半!哪種魚最健康?
大家都聽過吃魚對身體很好,不過到底有多好?又該吃哪種魚才對健康有幫助?日本醫師曾以自身進行實驗,三餐不吃肉只吃魚,結果3周後進行檢查,發現三酸甘油酯指數少了一半! 魚類、蔬菜對健康很好 日本流
健康2.0 ・ 1 天前
日本人長壽秘訣!「這飲品」日喝5杯降低16%死亡風險:現泡最好
日本人以長壽聞名。醫師邱筱宸表示,一項追蹤超過4萬人、長達11年的日本大型研究發現,每天喝5杯以上綠茶的人,能降低16%的總死亡風險,尤其心血管死亡風險更下降26%。此外,「現泡的茶」最天然與健康,過去曾有人因過量補充綠茶萃取物保健品導致肝毒性,反而危害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5 分鐘前
25歲男血壓飆163!少吃「1物」不藥而癒 還治好糖尿病
提及高血壓,一般會想到過量鈉鹽攝取,但醫師魏士航表示,一名25歲男子並非因吃太鹹而高血壓,而是因為體重高達125公斤,且患有嚴重胰島素阻抗,經過少吃「碳水化合物」後,男子的胰島素阻抗明顯改善,血壓也一路下降。5個月後,男子瘦了20公斤,此時已不需要血壓藥物,也能維持在理想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豆類都是高蛋白?專家:多吃「這3種豆」有助增肌減脂
紅豆、綠豆、黃豆、黑豆等名稱雖都稱為豆,但營養比例大不同。營養師李婉萍表示,豆類可分為蛋白質豆、澱粉豆、油脂豆與蔬菜豆類。其中,蛋白質豆類包括黃豆、黑豆、毛豆,適合想增肌減脂的人;紅豆、綠豆、皇帝豆、鷹嘴豆,雖是澱粉豆,卻比白飯多出3倍蛋白質量、30倍的纖維量,適合糖尿病友食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從花生到烤肉!WHO點名6種生活致癌物 醫師揭最毒1物:我自己也不碰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在社群上發文,整理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雖然無法百分百避開,但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確實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以下為他歸納的6種致癌物來源,以及對應的預防重點:1. 黃麴毒素主要來自受潮或變質的花生、玉米與堅果,是...
CTWANT ・ 10 小時前
不是蔬果汁!研究證實:每天喝「這飲料」 肝癌風險明顯降低
每天喝黑咖啡對身體有益!國際健康媒體《Medical News Today》報導,一項發表在《Biochemical Pharmacology》期刊的新研究指出,經常喝咖啡與降低多種肝病風險有關,甚至可能幫助修復受損的肝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不輸薑黃!醫大讚「這甜湯」抗老化、控血糖還減重:要每天喝
提到澱粉、甜湯,難免讓人擔心肥胖等問題,但醫師蕭捷健表示,屬於高蛋白、低脂、高纖的紅豆雖然是澱粉,但卻是優質澱粉,升糖指數(GI)僅35,是地瓜的一半、麵包的1/3,能穩定血糖,還能抗氧化、抗老化、幫助減重。他並強調,紅豆最強大的是其紅豆皮,富含超級抗氧化的花青素,可有效抗發炎、對抗自由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生活常見6種致癌物!醫急籲「少吃1類麵包」:玉米也要小心
生活要小心6種致癌物!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日前在臉書粉專「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中發布貼文,透露生活中存在很多無形威脅,有6種確定是生活常見的致癌物,李思賢呼籲民眾要盡可能避開這類食物:
鏡報 ・ 1 小時前
「168斷食」注意!少吃這餐沒變瘦 還害人糖尿病、罹癌
「168斷食法」堪稱現代的減重顯學,醫師蕭捷健表示,一項新研究發現,每天第一餐於中午12時前開吃的人,體重、血糖等獲得改善,但第一餐晚於12時者的上述指標則未獲明顯改變,還出現「胰島素阻抗」的情況。「因此,採用168斷食法的民眾,不要跳過早餐。」值得注意的是,胰島素阻抗將增加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維生素C多檸檬20倍!醫讚「1冷門水果」抗發炎、延緩慢性病
你吃過這款冷門水果嗎?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表示,「油甘果」果實富含維生素C,約檸檬的20倍,同時具有極強的抗氧化與抗發炎能力,是泌尿道與攝護腺健康的守護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隔夜菜吃多會致癌?醫分析:做到「1件事」就能安心吃 錯了恐吃出癌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珍惜食物、別浪費」,前晚吃剩的飯菜,常被放到隔天繼續加熱吃。然而,節儉的習慣若忽略了保存方式,恐怕反而害健康「吃出問題」。愈來愈多研究指出,長期食用未冷藏的隔夜菜,可能與消化道癌症有關。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就分享,他曾遇過一名長期吃隔夜菜的婦人,最後竟被診斷出胃癌,甚至癌細胞還轉移到肝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林聰明砂鍋魚頭泡麵打5折還剩很多 一票人解釋:最不聰明選擇
原PO在臉書社團「泡麵公社 泡麵俱樂部」發文,「這不好嗎?5折還有這麼多欸」,從照片中可見,超商架上擺了滿滿的「林聰明砂鍋魚頭」杯麵,也讓人想到多年前的「蛋塔效應」。此文一出,不少人紛紛留言「不推都是辣油」、「看著這一款,我背後感到了一股寒氣」、「難吃到爆」...
CTWANT ・ 23 小時前
上完廁所記得檢查!大便出現2症狀小心 營養師點7警訊:恐罹癌
大腸癌前期症狀與痔瘡類似,導致不少人難發現,錯過前期的黃金治療時機。營養師李婉萍就曾就提醒,大家上完廁所後可以回頭好好觀察自己的大便狀況,如果出現7大狀況,就建議早點就醫檢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豬有3部位是地雷食物?名醫、營養師建議這樣選豬肉 吃得健康少負擔
豬五花是很多人的心頭好,有大陸醫師透過視頻指出豬有3部位是地雷食物,其中就包括豬五花,其他還有豬頸肉和腰子,最誇梅花肉、後腿肉和里肌是好肉。這番說法在台灣專家聽來,卻不這麼認為。只要把握黃金3原則,吃
健康2.0 ・ 1 天前
蔬果農藥殘留怎麼洗最乾淨?專家授「這樣做」最有效 鹽水、小蘇打都沒用
想要避免買到農藥殘留不合格的農產品,以降低攝入農藥的風險,應該怎麼做? 選購具驗證標章+當季產品 經常更換購買來源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的顏瑞泓教授建議,可選購具有驗證標章的產品,並儘量選擇當季蔬果。因為,若不是符合安全採收期收穫的農作物,可能會因為農藥尚未消退,而發生殘留量超過標準的情形。最好能廣泛攝取多樣食材,分散風險亦有助營養均衡。除此之外,選擇可信任的商家並經常更換購買來源,也是一個方法。不同攤位或商家,進貨管道不同,可能來自不同產區,自然有助避免長期吃下同一種農藥殘留的風險。這種選擇的方法,也適用於其他食品的風險管控。 買回家的蔬果產品,應該如何清洗,才不會吃下殘留農藥? 不少人會分享,浸泡鹽水、以小蘇打和醋等中和農藥,甚至是麵粉、貝殼粉等各種妙方。顏瑞泓表示,這些坊間偏方,都缺乏科學根據,未必會達到預期的效果,有時過度清洗或是使用不當的清潔用品,反而會減損食品的風味,降低食品的營養價值,事實上,去除農藥殘留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流水沖洗。 學會最簡單、最有效的清潔方法 食藥署也補充,清洗蔬菜時可先沖洗根部,再將根部摘除,如此就可避免刀具污染,之後再以流動清水清洗葉片部分。
常春月刊 ・ 22 小時前崁頂老鄉長舊宅改造 摘法、美設計大獎
屏東縣政府昨(二十六)日在潮州舉辦規劃師成果展,今年有八個社區團體榮獲六個獎項,其中屏東縣熱情森巴鼓協會以崁頂老鄉長舊宅改造「圍內靜好」,還一舉摘下法國設計獎及美國謬思設計獎,表現最為亮眼。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縣十年來培養三百八十二位社區規劃師,打造三百七十處社區創意亮點、輔導一百十二個社區,有二十二個社區榮獲國內外三十八項設計與永續獎項,成績斐然,也展現「愈在地愈國際」的精神,讓每個城鄉都能有自己的特色,這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城鄉處表示,得獎社區以創意手法展現地方故事,從環境改造到文化傳承。開箱社區獎─屏東縣熱情森巴鼓協會、全齡共榮獎─臺灣藝術生活協會、永續維護獎─萬巒鄉赤山及佳冬鄉塭豐社區發展協會、最佳創生獎」─內埔鄉隘寮社區發展協會、地方文化獎─牡丹鄉四林社區發展協 ...
台灣新生報 ・ 11 小時前
新台幣紙鈔將改版 網點名「101、石虎、台灣黑熊」
台灣央行宣布將在2年半後推出新版台幣紙鈔,終結現行第五套紙鈔長達24年的使用歷史。此次改版將組成包含生態、科技、文化及體育界代表的諮詢委員會,提出多個主題供公民票選,有別於2001年由央行單方面決定的模式。新版紙鈔將不再使用政治人物肖像,蔣中正和孫中山的圖像可能被移除,梅花鹿也將不再出現。然而,這項預計耗資50億元的改版計畫引發藍綠陣營對其必要性的爭論。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曝大罷免餘波仍在侵蝕綠營!游盈隆嘆賴清德「王牌變配角」:2026相當不利
面對即將到來的2026大選,藍綠白已經積極投入備戰、布局,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接受專訪表示,726、823兩波大罷免對地方首長選舉「影響很大」,不僅讓藍白結合的比以往更為緊密,連總統賴清德都不再是昔日的超級助選員,坦言大罷免所造成的結果影響至今、恐對民進劍指2026大選相當不利。陳水扁在電台節目專訪回顧台灣政局走向,認為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可以說是......
風傳媒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