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廁所記得檢查!大便出現2症狀小心 營養師點7警訊:恐罹癌
生活中心/游舒婷報導
大腸癌前期症狀與痔瘡類似,導致不少人難發現,錯過前期的黃金治療時機。營養師李婉萍就曾就提醒,大家上完廁所後可以回頭好好觀察自己的大便狀況,包括變細、含血都要小心,如果出現7個狀況,就建議早點就醫檢查。
李婉萍營養師先前在臉書上分享衛教知識,她曾提及,每年罹患大腸癌的人數都在攀升,且還有年輕化的趨勢,不過如果可以早點發現,存活率還是相當有希望。李婉萍營養師就列出初期常見的七大症狀,提醒民眾注意:
1.大便中含血和黏液,而這症狀常常因為是痔瘡而忽略
2.排便習慣改變:出現便秘或腹瀉的症狀,或是兩種狀況交替發生。
3.大便型態的改變:糞便變得「細小」。
4.長期腹部不適:症狀包含痙攣、脹氣或疼痛
5.常有便意感,但排便時總是覺得排不乾淨。
6.貧血、虛弱或疲勞
7.體重莫名減輕
要如何揪出大腸癌這個早期沒有症狀的隱形魔王,根據衛服部的衛教資料建議,最可靠的方式其實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目前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國民健康署目前也有補助45到74歲民眾、40到44歲具家族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可持健保卡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查。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沒性行為也中標!60歲老闆娘染菜花 醫師揭1日常習慣惹禍
腳痛以為抽筋!男一檢查竟是肺癌末期 醫揭「腳部3異常」是警訊
不輸薑黃!醫大讚「這甜湯」抗老化、控血糖還減重:要每天喝
「168斷食」注意!少吃這餐沒變瘦 還害人糖尿病、罹癌
其他人也在看

睡醒記得檢查!枕頭上出現1現象 他檢查驚:罹癌了
流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流汗狀況異常,就要小心了!如果你常常在起床後發現衣服、床單、枕頭被汗水弄濕,那可能就要提高警覺,因為這很有可能是夜間盜汗,也是種癌症發生的警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她天天嗑便當長息肉!2習慣沒改切了又復發 醫警告:恐變癌
當代人生活忙碌、飲食失衡,導致各種腸胃疾病與文明病逐漸年輕化,其中「腸躁症」與「大腸息肉」更是常見困擾。一名42歲的上班族婦女因長期外食、飲食不均,健康檢查時竟發現大腸長出息肉,切除後雖改吃得較清淡,但息肉仍再度出現,最後才找出真正的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婦人「鼻涕清澈、卻吐黃痰」 醫:有點怪!一照果然是癌症
一名50多歲婦人長期受到鼻塞與黃鼻涕倒流困擾,即使治療1至2個月,症狀不僅未改善反而逐漸惡化,打呼聲也越來越大。經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進一步檢查,竟發現婦人鼻咽部長了一顆惡性腫瘤,確診為鼻咽癌。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癌王胰臟癌唯一早期警訊!醫示警:年過50罹「1病」要小心
胰臟癌被認為是難以對付的「癌王」,早期大多沒有症狀,患者很難有所警覺,且胰臟位於後腹腔,長了壞東西相較其他器官的癌症更不容易被發現,預後不佳且復發率高,是名副其實的「9死1生」,包括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名嘴劉駿耀、法國名廚侯布雄、聲樂家帕華洛帝、資深藝人巴戈等名人皆因胰臟癌過世。醫師林相宏分享一名55歲個案,提醒高血糖是胰臟癌的警訊,「糖尿病可能是早期診斷胰臟癌的唯一機會」,要特別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不只十字花科蔬菜!醫師認證「這4種」食物有效防癌:每天吃,乳癌、大腸癌、攝護腺癌風險都降低了
吃對食物才能有效防癌!但你知道吃什麼才是對的嗎?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劉博仁醫師列出「四類防癌食物」,除了眾所皆知十字花科蔬菜之外,菇類、 薑黃、Omega-3等不只能有效幫助身體排毒,更可以強化免疫系統、抑制癌細胞,而且不只是「偶而吃」,要將其融入日常飲食「天天吃」,才是能夠預防癌症的關鍵。
幸福熟齡 ・ 9 小時前
血糖高不只甜食惹禍!醫師揭露多數人 忽略五大可怕陷阱?!
三高儼然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尤其是糖尿病盛行率日益上升,而且糖尿病跟傳統認知上的小血管 眼睛腎臟,還有心臟大血管病變有關之外,居然也跟人體老化有關。是不是大家有時候都會經歷過中午吃飽飯後,下午的上班上課,精神專注力都難以集中,而且甚至是昏昏欲睡,這些都是血糖波動的警訊。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男尿完又流出來」內褲又濕又臭 醫揭6大原因
許多男性飽受「尿不乾淨」困擾,常在排尿後發現內褲仍會濕濕臭臭,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與尷尬。泌尿科醫師蘇信豪分析了這種常見現象的6大成因,並提供相關改善建議。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白醋、烏醋誰健康?醫科學解答:光鈉含量就差18倍
醋是許多家庭必備的調味料,常見白醋、黑醋這2種,醫師傅裕翔表示,不只顏色不同,兩者的鈉含量差異極大。白醋是單純以糯米釀造而成,烏醋則還加入洋蔥、紅蘿蔔等蔬果,加上辛香料、鹽、糖等調味料釀造。驚人的是,以100公克而言,白醋的鈉含量僅81.4毫克,而烏醋的鈉含量高達1571毫克,是白醋的19倍。他建議,白醋鈉含量低、原料單純,是較健康的選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從花生到烤肉!WHO點名6種生活致癌物 醫師揭最毒1物:我自己也不碰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在社群上發文,整理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雖然無法百分百避開,但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確實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以下為他歸納的6種致癌物來源,以及對應的預防重點:1. 黃麴毒素主要來自受潮或變質的花生、玉米與堅果,是...
CTWANT ・ 1 小時前
台大名醫喊「我被騙了!」為救移工孕婦 恐背百萬呆帳
台大婦產科名醫施景中昨晚在臉書發文表示「我被騙了」,透露數週前收治一名罹患嚴重「植入性胎盤」的逃逸移工孕婦,經全力搶救後母子平安,但治療費用高達142萬元,事後竟遭陪同的收容機構拒絕支付,讓他無奈表示自己救了人,卻背上百萬呆帳。今天早上施景中再度發文更新,表示收容機構解釋雖然金額超乎他們想像,但仍會想辦法去償清這筆費用。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25歲男血壓飆163!少吃「1物」不藥而癒 還治好糖尿病
提及高血壓,一般會想到過量鈉鹽攝取,但醫師魏士航表示,一名25歲男子並非因吃太鹹而高血壓,而是因為體重高達125公斤,且患有嚴重胰島素阻抗,經過少吃「碳水化合物」後,男子的胰島素阻抗明顯改善,血壓也一路下降。5個月後,男子瘦了20公斤,此時已不需要血壓藥物,也能維持在理想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都錯了!吃太鹹未必傷身 研究揭「1物」才真害血壓飆
一般認為,吃太鹹會導致高血壓,但醫師魏士航表示,研究發現,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高鈉鹽的攝取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但對非高血壓患者,鈉鹽的影響卻非常不明顯。而且,無論有無高血壓,過低的鈉鹽攝取會大幅提升死亡風險。他表示,高血壓患者除了要避免過多的鈉鹽外,更重要的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若能改善高胰島素分泌的問題,高血壓就可望獲得真正解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維生素C多檸檬20倍!醫讚「1冷門水果」抗發炎、延緩慢性病
你吃過這款冷門水果嗎?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表示,「油甘果」果實富含維生素C,約檸檬的20倍,同時具有極強的抗氧化與抗發炎能力,是泌尿道與攝護腺健康的守護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空腹喝豆漿浪費蛋白質?營養師揭「關鍵5分鐘」才能安心喝
豆漿因含有豐富優質蛋白質,是國人早餐的熱門飲品,但長久以來,網路流傳著「空腹喝豆漿會浪費蛋白質」甚至「會傷胃」的說法,讓許多注重養生的民眾感到困惑。對此,營養師吳映蓉近日在社群媒體上強力闢謠,她直言這完全是「都市傳說」,從科學角度來看並無根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隔夜菜吃多會致癌?醫分析:做到「1件事」就能安心吃 錯了恐吃出癌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珍惜食物、別浪費」,前晚吃剩的飯菜,常被放到隔天繼續加熱吃。然而,節儉的習慣若忽略了保存方式,恐怕反而害健康「吃出問題」。愈來愈多研究指出,長期食用未冷藏的隔夜菜,可能與消化道癌症有關。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就分享,他曾遇過一名長期吃隔夜菜的婦人,最後竟被診斷出胃癌,甚至癌細胞還轉移到肝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3個月減肥11公斤!網友靠3招從「小腹婆→螞蟻腰」這樣吃不運動也能加速燃脂
誰說瘦身一定要流汗?有一位小紅書網友江半不是江畔,只用短短3個月甩掉11公斤,靠的竟然是「不運動」飲食法!她公開自己的3大瘦身心法,從低碳吃法到控時進食,全靠精準計算與飲食觀念逆轉體質,成功從肉感女孩
女人我最大 ・ 2 天前
他喝「這碗湯」後大出血!刺破腸胃黏膜險喪命 醫喊:大家都要小心
如廁排出黑便,通常代表消化道出血,鮮血色的血便則多為大腸或肛門出血。醫師錢政弘表示,他曾遇一名80多歲男子竟然大腸充滿黑便與鮮血,出血量達1000cc。原來是因男子喝了一碗土魠魚湯,誤吞魚刺,致胃腸道出血不止。因此,民眾吃或或喝魚湯,務必小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