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稀飯=喝糖水?農糧署曝2大食用關鍵:並非沒營養
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坊間流傳稀飯沒營養、吃了等於喝糖水。農糧署對此說明,稀飯不是沒有營養,反而是養胃、復元的好食物,吃的時候注意兩大關鍵「升糖指數GI」、「升糖負荷GL」,稀飯的GI比米飯高,但還要看GL(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稀飯由於水分較多,整體碳水化合物含量其實偏低,對血糖衝擊比糖水小很多,是健康的食品選擇。
吃稀飯等於喝糖水?農糧署揭真相
日前農糧署官方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說明,有傳聞稱「吃稀飯等於喝糖水,沒營養還使血糖上升快」其實是過於簡化的說法,要瞭解食物對血糖的影響,需同時留易升糖指數(GI,Glycemic Index)與升糖負荷(GL,Glycemic Load)。
GI代表: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稀飯比起米飯,確實有高出一些;而GL是考慮「GI × 食物份量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稀飯的水分多,一碗稀飯「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總量低」GL值並不高,對血糖衝擊沒想像中大;由於升糖特性不同「吃稀飯不等於喝糖水」、「GI高不等於不能吃」。
中醫、營養學都肯定稀飯價值 均衡搭配更健康
此外,古代中醫典籍如《本草綱目》指出,米湯能「和胃、養陰」,適合病後虛弱、口渴之人;還有《食療本草》記載,米湯「補虛止渴,養胃氣」。或以現代營養學來看,一碗300克稀飯若是以白米50克、水300毫升煮成,熱量約150大卡、碳水化合物約33克、蛋白質約3克,脂肪極少且含有維生素B1、鉀、鎂等營養成分。
農糧署強調,從中醫典籍到現代營養學,都指出稀飯、米湯有其價值,但還是建議「均衡飲食」勿只吃稀飯,可搭配豆腐、魚、蛋、肉類補蛋白質;配青菜、菇類補膳食纖維;或是加一點健康油脂,如國產芝麻油、堅果,可降低餐後血糖波動,延長飽足感。
資料來源:農糧署臉書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換季過敏怎麼防?營養師籲「3種食物」少吃 咖啡也中鏢
牧師公開喊「我嫁給了弟弟」 4000萬人看傻:你做了什麼?
愛喝瓶裝水=每年多吞9萬顆塑膠微粒 研究曝5大危害:恐慢性中毒
太詭異!波音客機在1萬公尺高空 「擋風玻璃竟爆裂」割傷機師
其他人也在看

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 虎尾高鐵特定區隆重登場
第19屆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今(25)日在虎尾高鐵特定區隆重登場,活動為期3天,集結國內外超過400家廠商、逾1000個攤位,展現農業機械與智慧科技的國際交流能量。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由農業部農糧署指導,雲林縣政府、台灣農業機械暨資材協會、台灣農業設施協會及台灣建設機械協會共同主辦。啟動儀式由縣長張麗善、農糧署副署長陳啟榮、立委張嘉郡、各協會理事長共同主持,立委丁學忠、劉建國、副縣長謝淑亞、秘書長曾元煌率縣府各局處主管、議長黃凱及多位議員、虎尾鎮長林嘉弘等到場共襄盛舉。張麗善指出,雲林是全台最大的農業縣,也是台灣糧倉、畜產及蔬果的重要供應地。面對極端氣候、高齡化與缺工等挑戰,必須透過數位化管理與減碳永續的農業轉型,讓農民「省時、省力、省工」,並吸引更多青年農民返鄉,為農業注入新活力。張麗善表示,「農業智慧化、科技化、自動化與永續減碳」是未來農業發展的關鍵方向,縣府已成立「農業數位平台」與「智耕雲系統」,透過氣候、土壤監測及光照與溫度數據分析,協助農民掌握作物生長與收成期;同時積極推動「智慧農業大學」,結合學術研究與實作經驗,培育新一代智慧農民,推廣食農教育與品牌行銷。張麗善提到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雲林農機展 估吸80萬人次
全台最大、一年一度的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25日起至27日在雲林縣虎尾高鐵特定區登場,今年多達400家廠商、1000多個攤位展出最新產品,日本、韓國、美國、新加坡、印度、越南廠商也共襄盛舉,預估吸引80萬人次參觀。
中時新聞網 ・ 17 小時前青花菜≠花椰菜 農糧署1圖曝差異:營養價值不同
青花菜與花椰菜外觀相似,但並非同一種蔬菜,農糧署指出,花椰菜主要食用未分化的花原體,富含維生素C與葉酸,口感細膩;青花菜則由莖頂與已分化花蕾組成,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A與β-胡蘿蔔素,口感爽脆,常被民眾誤以為是綠色花椰菜。
中時新聞網 ・ 10 小時前
青花菜並非花椰菜!農糧署1圖解釋「營養差異」
青花菜和花椰菜雖然外觀相似,但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蔬菜。農糧署說明,花椰菜主要食用未分化的花原體,富含維生素C與葉酸,口感細膩;而青花菜則由莖頂和已分化的花蕾組成,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口感爽脆。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癌王胰臟癌唯一早期警訊!醫示警:年過50罹「1病」要小心
胰臟癌被認為是難以對付的「癌王」,早期大多沒有症狀,患者很難有所警覺,且胰臟位於後腹腔,長了壞東西相較其他器官的癌症更不容易被發現,預後不佳且復發率高,是名副其實的「9死1生」,包括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名嘴劉駿耀、法國名廚侯布雄、聲樂家帕華洛帝、資深藝人巴戈等名人皆因胰臟癌過世。醫師林相宏分享一名55歲個案,提醒高血糖是胰臟癌的警訊,「糖尿病可能是早期診斷胰臟癌的唯一機會」,要特別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都錯了!吃太鹹未必傷身 研究揭「1物」才真害血壓飆
一般認為,吃太鹹會導致高血壓,但醫師魏士航表示,研究發現,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高鈉鹽的攝取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但對非高血壓患者,鈉鹽的影響卻非常不明顯。而且,無論有無高血壓,過低的鈉鹽攝取會大幅提升死亡風險。他表示,高血壓患者除了要避免過多的鈉鹽外,更重要的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若能改善高胰島素分泌的問題,高血壓就可望獲得真正解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不輸薑黃!醫大讚「這甜湯」抗老化、控血糖還減重:要每天喝
提到澱粉、甜湯,難免讓人擔心肥胖等問題,但醫師蕭捷健表示,屬於高蛋白、低脂、高纖的紅豆雖然是澱粉,但卻是優質澱粉,升糖指數(GI)僅35,是地瓜的一半、麵包的1/3,能穩定血糖,還能抗氧化、抗老化、幫助減重。他並強調,紅豆最強大的是其紅豆皮,富含超級抗氧化的花青素,可有效抗發炎、對抗自由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25歲男血壓飆163!少吃「1物」不藥而癒 還治好糖尿病
提及高血壓,一般會想到過量鈉鹽攝取,但醫師魏士航表示,一名25歲男子並非因吃太鹹而高血壓,而是因為體重高達125公斤,且患有嚴重胰島素阻抗,經過少吃「碳水化合物」後,男子的胰島素阻抗明顯改善,血壓也一路下降。5個月後,男子瘦了20公斤,此時已不需要血壓藥物,也能維持在理想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維生素C多檸檬20倍!醫讚「1冷門水果」抗發炎、延緩慢性病
你吃過這款冷門水果嗎?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表示,「油甘果」果實富含維生素C,約檸檬的20倍,同時具有極強的抗氧化與抗發炎能力,是泌尿道與攝護腺健康的守護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柿子抗氧化力「比維生素E強20倍」 踩5大地雷就破功
秋季是柿子盛產的季節,這種水果富含多種植化素,有助控制血糖、降低血脂及抗發炎,但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柿子含有單寧酸,若與高脂肪、高蛋白、高鐵質食品或酒精類飲品同時食用,甚至空腹食用,可能在腸胃形成不溶性沉澱物「柿石」,造成腸胃不適,嚴重時甚至引發腸阻塞。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日喝5杯綠茶」降心血管死亡風險 錯誤補充反釀肝毒性
綠茶因其抗氧化特性而被視為健康飲品,不過專家提醒正確飲用方式很重要。西園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邱筱宸指出,日本一項追蹤超過4萬人、長達11年的大型前瞻性研究顯示,每天喝5杯以上綠茶的人,總死亡風險下降16%,心血管死亡風險更降低26%,但她也警告,過量補充綠茶萃取物保健品可能導致肝毒性。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狂嗑堅果杏仁小魚「她腸胃全失調」! 中醫師推「這些飲料」消脹氣、解便秘
小美趁休假大啖最愛的調味堅果、杏仁小魚,每天一大把一大把的抓來吃,幾天下來出現口乾舌燥、嘴破、便秘、脹氣等症狀,至傳統醫學科看診,經醫師問、望、聞診及把脈評估,診斷小美一下子食用大量燥熱油膩的食物,導致脾胃失調上火,以香砂六君子湯為主調劑治療,並衛教可適度按摩手腕第一條橫紋往手臂三指幅處的內關穴,消除脹氣不適感,在一周後回診,不適情況已大幅改善。 中醫治療腸胃不適 這樣調理效果佳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醫師吳宗益表示,中醫在腸胃不適方面一直有良好的療效,中醫師通常以疏肝健脾的逍遙散、柴胡疏肝湯幫助患者通達肝氣,補強胃部功能,或用香砂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甘溫除熱增進腸胃消化功能,若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可用旋覆代赭石湯、半夏瀉心湯等來降逆和胃。 依下肚食物看解方 穴道按摩也有幫助 吳宗益說到,若吃了過多燥熱食物如油炸物、堅果,造成口破、口渴、胃脹氣,可適度喝茶葉或大麥茶緩解症狀;如果因吃了過量肉類造成便秘,可以泡具有疏理肝氣效果的牛蒡茶改善,也能降低血壓血糖;若因起居不慎,造成腸胃型感冒可選擇用薑、蔥煮水喝,並選擇按摩通條百病的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膝蓋往下約四指幅寬處)、內關穴(手腕
常春月刊 ・ 1 天前
上完廁所記得檢查!大便出現2症狀小心 營養師點7警訊:恐罹癌
大腸癌前期症狀與痔瘡類似,導致不少人難發現,錯過前期的黃金治療時機。營養師李婉萍就曾就提醒,大家上完廁所後可以回頭好好觀察自己的大便狀況,如果出現7大狀況,就建議早點就醫檢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白醋、烏醋誰健康?醫科學解答:光鈉含量就差18倍
醋是許多家庭必備的調味料,常見白醋、黑醋這2種,醫師傅裕翔表示,不只顏色不同,兩者的鈉含量差異極大。白醋是單純以糯米釀造而成,烏醋則還加入洋蔥、紅蘿蔔等蔬果,加上辛香料、鹽、糖等調味料釀造。驚人的是,以100公克而言,白醋的鈉含量僅81.4毫克,而烏醋的鈉含量高達1571毫克,是白醋的19倍。他建議,白醋鈉含量低、原料單純,是較健康的選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豬有3部位是地雷食物?名醫、營養師建議這樣選豬肉 吃得健康少負擔
豬五花是很多人的心頭好,有大陸醫師透過視頻指出豬有3部位是地雷食物,其中就包括豬五花,其他還有豬頸肉和腰子,最誇梅花肉、後腿肉和里肌是好肉。這番說法在台灣專家聽來,卻不這麼認為。只要把握黃金3原則,吃
健康2.0 ・ 14 小時前
醫師早餐必吃「3蛋白+1蛋黃」 膽固醇如何不超標?3關鍵判斷
美國肥胖專科醫師洪克特分享自身健康飲食經驗,52歲的他透過演算法測得生物年齡僅41歲。他的早餐習慣特別引人注目,每天會吃3顆水煮蛋,但只吃1個蛋黃。台灣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則指出,蛋黃攝取量應依個人體質而定,需考量3項關鍵因素。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
愛吃冰塊「恐是身體在求救」 醫揭背後含意:不應忽視
醫師吳昌騰提醒,若出現「無法控制想吃冰塊」的情況,可能是缺鐵性貧血的警訊,這種「食冰癖」常見於體內鐵質不足者,當補鐵後症狀多能改善,應盡早就醫檢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