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AI聊天工具在新聞領域「極不靠譜」
(德國之聲中文網)包括德國之聲(DW)在內的22家公共媒體機構進行的一項新的全面研究發現,四款最常用的人工智能助手在45%的情況下會錯誤地呈現新聞內容——無論何種語言或地區。
來自英國廣播公司(BBC)和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等多家公共廣播機構的記者,對四款人工智能助手(聊天機器人)進行了評估:ChatGPT、微軟Copilot、谷歌Gemini和Perplexity AI。
該研究審查了多項標准,包括准確性、來源引用、上下文、適當的編輯表述能力以及區分事實與觀點的能力。
嚴重錯誤
調查發現,近一半的回答至少存在一個重大問題,其中31%存在嚴重的來源引用問題,20%存在嚴重的事實錯誤。德國之聲(DW)的專項測試發現,人工智能助手對其問題的回答中,53%存在重大問題,其中29%在准確性上存在特定問題。
在回答德國之聲(DW)提問時出現的事實錯誤包括:將肖爾茨(Olaf Scholz)認作德國聯邦總理,盡管梅爾茨(Friedrich Merz)在一個月前已經就任總理。另一個錯誤是將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認作北約秘書長,而呂特(Mark Rutte)實際已接任該職務。
日益嚴重的問題
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使用人工智能助手來獲取信息。根據路透社研究所的《2025年數字新聞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 2025),7%的在線新聞消費者使用AI聊天機器人獲取新聞。在25歲以下人群中,這一比例上升到15%。
這引起了該研究發起者的擔憂。協調這項研究的歐洲廣播聯盟(EBU)副總干事德滕德(Jean Philip De Tender)表示,他們的調查清楚地表明,“這些失誤並非個案”。
他說:“它們是系統性的、跨國界的、多語言的,我們認為這正在危及公眾的信任。如果人們不知道該信任誰,他們最終將誰也不信,這可能會損害公民參與民主。”
前所未有的研究
這項新研究是迄今為止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項目之一,它是在BBC2025年2月一項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那項研究也顯示,所有被核查的AI回答中有一半以上存在重大缺陷。
在這項新研究中,來自18個國家和多個語種的媒體公司采用了與BBC研究相同的方法,對3000個人工智能回答進行了分析。
這些公司向四款AI助手詢問了常見的新聞問題,例如“烏克蘭礦產交易是什麼?”或“特朗普能競選第三個任期嗎?”記者們隨後在不知道是哪個助手提供答案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來源核查了這些回答。與八個月前的BBC研究相比,結果雖略有改善,但錯誤率依然很高。
英國廣播公司(BBC)生成式AI項目總監阿徹(Peter Archer)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對人工智能及其如何幫助我們為受眾提供更大價值感到興奮。”然而,“人們必須能夠信任他們所讀到和看到的內容。盡管有一些改進,但很明顯這些助手仍然存在重大問題。”
在四款聊天機器人中,Gemini的表現最差:72%的回答在來源引用方面存在重大問題。在BBC的研究中,微軟的Copilot和Gemini表現最差。然而,在這兩項研究中,所有四款AI助手都存在問題。
ChatGPT的開發者OpenAI在2月份給BBC的一份聲明中說:“我們通過總結、引用、清晰的鏈接和來源標注,每周幫助3億ChatGPT用戶發現高質量內容,從而為出版商和開發者提供支持。”
研究者呼籲采取行動
參與該研究的廣播公司和媒體組織呼籲各國政府采取行動。歐洲廣播聯盟(EBU)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其成員將“向歐盟和各國監管機構施壓,要求其執行有關信息誠信、數字服務和媒體多元化的現行法律”。
他們還強調,鑑於新AI模型的快速發展,未來必須優先考慮對AI助手進行獨立監控。
與此同時,EBU已與其他幾個國際廣播和媒體團體聯手,發起了“事實輸入:事實輸出”(Facts In: Facts Out)的聯合倡議。他們要求人工智能公司為其產品處理和再傳播新聞的方式承擔更多責任。
該倡議的組織者在一份聲明中解釋說:“如果這些系統歪曲、錯誤歸類或去除可信新聞的上下文,它們就在破壞了公眾的信任。”因此,該倡議的要求很簡單:“如果的是事實,輸出的也必須是事實。人工智能工具不得損害它們所使用的新聞的完整性。”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Arthur Sullivan
其他人也在看

DW事實核查:如何識破假賬號、機器人和噴子?
刷到可疑的Instagram或X內容,不確定是真是假?別慌!先來看看發帖者是誰。以下幾個小妙招,幫你快速判斷發消息的是假賬號、機器人,還是網絡噴子!
德國之聲 ・ 16 小時前
罵AI反而更聽話?研究證實ChatGPT被兇準確率飆84% 網笑:果然有M傾向
在和 AI 對話時,你是不是也曾懷疑它「聽不懂人話」?最新研究發現,也許問題不在人工智慧太笨,而是你太客氣了。近日一名網友就在 Threads 上分享親身經驗:「我真的覺得有罵 ChatGPT 有差,變對、變快很多!」引發眾人留言附和,直呼「原來 AI 也怕被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亞洲Z世代抗爭:能否引爆實質變革?
從尼泊爾到孟加拉,從印尼到斯裡蘭卡,Z世代正改寫亞洲多國的政治版圖。面對威權、貪腐與經濟不平等,這群年輕人走上街頭,掀起一波世代抗爭。有人稱之為「亞洲版阿拉伯之春」,但這場浪潮是否真能開創新局面?
德國之聲 ・ 16 小時前
名家》膝關節/生一個小孩,需要多少奇蹟?
[NOWnews今日新聞]以女性生育為主題的作品,過去不管從《未來媽媽》中多組孕婦討論了自我價值辯證、《俗女養成記2》中則用多些喜劇色彩看待高齡產婦的快樂與哀愁。《我們意外的勇氣》則是看到一組姐弟戀如...
今日新聞NOWNEWS ・ 12 小時前德語媒體:德國外長取消訪華是正確的
德國外長臨時取消訪華,受到了德語媒體關注。德媒披露,據柏林外交圈消息,中國要求德國外長先「糾正」其言論、再訪華,這讓德方無法接受。一些德媒評論稱,德國外長此舉是「勇敢的」、「正確的」,體現了柏林不願受中國擺布的姿態。
德國之聲 ・ 1 天前媒體:為獲稀土 德企不得不向中方披露敏感信息
由於中國收緊稀土出口管制,德國企業不得不努力應對「新常態」。據彭博社報道,德企為了獲得稀土進口許可證,被迫與北京共享諸多機密數據。專家警告稱,這可能給德國乃至歐洲供應鏈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德國之聲 ・ 1 天前
很嗨!川普到馬國一下機就載歌載舞 亞洲行首站見證柬泰簽和平協議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今日(26日)抵達馬來西亞,展開為期一週的亞洲行程,期間將與多國領袖會面,並前往日本與南韓。這是川普自今年一月重返白宮以來首次訪問亞洲。而當他抵達首都吉隆坡後,第一項行程便前往東協(ASEAN)峰會現場,見證柬埔寨與泰國領導人簽署和平協議,協議是在數月前達成停火共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目的為鞏固兩國邊境和平。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川普抵達時,馬來西亞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與官員、大批民眾在機場接機,現場旗海飄揚、團體舞蹈表演熱烈,川普見狀也跟著在紅毯上跳起了知名的「川普舞」,一同載歌載舞,為即將召開的東協(ASEAN)高峰會增添氣氛。 隨後,川普趕赴東協(ASEAN)峰會現場,針對泰柬和平協議的簽署儀式發表演說,馬來西亞首相安華也列席一同見證泰國總理阿努廷與柬埔寨總理洪馬內簽署協議。川普表示,「我們完成了一件許多人認為不可能的事」,並稱這項和平協議可能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接著簡短向泰國致哀,悼念日前駕崩的泰王太后詩麗吉(Queen Mother Sirikit),說她「深受愛戴與尊敬」。 白宮表示,此次亞洲行的重頭戲將
新頭殼 ・ 17 小時前川普訪亞洲 與泰馬柬3國簽貿易與關鍵礦產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天(26日)與泰國、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的領導人簽署了一系列貿易與關鍵礦產協議。在中國對稀土實施更嚴格的出口限制之際,美國正設法擴大與夥伴合作,打造更多樣化的供應鏈。 川普今天抵達吉隆坡出席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並與泰、馬、柬3國簽署互惠貿易協定,承諾共同努力降低關稅與非關稅壁壘。 根據白宮發布的聯合聲明,美國將這3個國家的大多數出口產品維持19%的關稅稅率。 馬來西亞方面,該國同意給予美國工業製品與農產品優惠市場准入待遇,並簡化對美國進口藥品與化妝品的清真認證限制。 川普也與泰國和馬來西亞簽署關鍵礦產合作協議,馬來西亞同意不再限制向美國出口關鍵礦物或稀土。 馬來西亞估計擁有1,610萬噸稀土礦藏,但為了發展下游產業並防止資源流失,該國一直禁止企業出口稀土原礦。 在泰國方面,該國則將取消對美約99%商品的關稅壁壘,涵蓋美國工業產品、食品和農產品。 同時,泰國、馬來西亞與柬埔寨都承諾將保護勞工權益並加強對環境的保護。(編輯:沈鎮江)
中央廣播電台 ・ 14 小時前
陸男泳池淺水區跳水…下一秒臉朝下浮水面 疑「撞斷頸椎」亡
大陸浙江省寧波市一處游泳館日前發生一起溺水意外,一名男子在淺水區跳水不慎頭部撞擊池底,隨即臉部朝下漂浮在水面上,館方發現後緊急送醫,但男子疑因頸椎斷裂不治身亡。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奧地利恢復承認台灣國際駕照 林佳龍:感謝奧國政界與外館同仁長期努力
外交部近日宣布,奧地利已恢復承認台灣國際駕照,國人持國際駕照搭配駕照正本,即可在當地駕車。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他於9月出訪奧地利時便曾反映此事,如今樂見奧國恢復承認,並感謝奧國友好的國會議員、官員及外館同仁的長期努力。他也宣布,依據平等互惠原則,台灣將同步恢復承認奧國駕照效力,以提升雙邊交流與友好情誼。
鏡新聞 ・ 17 小時前
AI翻譯太落漆!東協商業峰會即時字幕亂翻 與會人士有看沒懂
根據彭博社即時更新報導,在東協商業峰會(ASEAN Business Summit)上,發生了尷尬的插曲,AI自動翻譯的低劣品質,讓與會人士有看沒有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從花生到烤肉!WHO點名6種生活致癌物 醫師揭最毒1物:我自己也不碰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在社群上發文,整理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雖然無法百分百避開,但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確實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以下為他歸納的6種致癌物來源,以及對應的預防重點:1. 黃麴毒素主要來自受潮或變質的花生、玉米與堅果,是...
CTWANT ・ 11 小時前
被車濺到水!高中生怒發12篇文嗆車主 網封:滿級分復仇文 結局卻傻眼
近日一場「白車濺水事件」在社群引發熱議。一名高中生上學途中被一台白車疾駛濺得全身溼透,氣不過在Threads連發十餘篇脆文怒嗆對方。從直白罵人到文言詩、再到英文詩與散文,題材多樣、筆鋒犀利,被網友封為「年度最有文學氣質的憤怒」。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25年前《親戚不計較》神預言台灣未來!網挖「這句全說中」雞皮疙瘩
娛樂中心/曾郁雅報導民視經典七點半檔《親戚不計較》從1999年開播一路熱演到2006年5月12日,超長青7年檔期總共陪伴觀眾2248集時光,其中由卓勝利、沛小嵐、李㼈、潘麗麗等演員重現「歡喜冤家」的靈活演技,把台灣農業社會草根小人物的歡樂家常完美呈現,獲得當時觀眾熱愛,至今仍有不少粉絲重播回味,沒想到近日就有一名網友挖出25年前片段,卓有春(卓勝利飾演)對著孫女萱萱期許「2020年舉重拿金牌」的神預言,居然跟台灣隊前進2020東京奧運的真實史實完全對上,讓網友震驚:「神預言!」,相關片段在網路公開之後,也讓許多網友看到都愣了。
民視 ・ 23 小時前
連讓山本由伸疲憊都很困難 藍鳥教頭坦言:首局是最大機會
洛杉磯道奇日籍強投山本由伸今天用一場105球完投勝,助球隊5:1擊敗多倫多藍鳥,在7戰4勝的世界大賽中扳平成1:1,完成季後賽連續2場完投壯舉,他的好表現就連對手藍鳥隊總教練John Schneider都讚嘆他表現地坦言,「第1局他用23球或許是我們的最大機會」。
太報 ・ 14 小時前

「入秋最強冷空氣」這時間報到 專家:北部探20度以下
氣象專家林得恩在臉書「林老師氣象站」發文,「入秋以來,最冷!本週天氣,主要受東北季風主宰,東北季風的強弱變化將會直接反應在氣溫升降上面。」林得恩表示,「根據今晨美國NCEP最新數值模擬結果顯示,本週後期(11/2前後),預測東北季風再次增強,臺灣局部地區溫度將會...
CTWANT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