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文良 撰
友所撰,有「」之一文,一有感,故也想「」一番。
所「,必定自於比。」
「必定」二字,乃表示「肯定之推」,肯定「比生」了!
倘之「的成因,一定是比。」 未免就把「死」了。
之所以「生」,也有其它成因啊!
若道「,自於比。」 也就有解的空啦!
要「,是否必定由比而生?」
,之所以有「」,全因「必定」二字所引也!
若「,未必自於比。」 「未必」二字,也不通呀!
是「者,其成因之一比。」 ,才合於情理也!
或「若不比,就不生?」
答案是不比,也有可能生。
因,不只是自於比,也有可能,自於其它原因。
因,不只是由外在因素引,也有可能,由在因素引。
突然想到一有趣的「,是乎?是形容乎?」
呵呵!,既是「」,也是「形容」啦!
,不是一行(),也是一象()呢!
是,往往是因「比」之後引的。
而是形容,也就不比啦!(或跳比,也能生。)
知「,非直接因比而生。」
「生」之成因,是「因和合而生」也!
若眼不、耳不、鼻不嗅、舌不、身不、意不思,不生也!
若色、「香味法」,亦不生也!
所之象,何立?何?
字之後,得加什,才能之,如生、、色、吃……
(言之不吃不喝,就能他是吃啦!)
比之後,也未必就一定生「」——
比之後,也有可能生「」呀!
「比」之後,在「生、生」之前,也有因的——
比後,便有了「劣、、高低、有、美」等等差相——
因些差相,又引多「後果」(情),譬如
越、自卑、慕、嫉妒、喜、等等——
「生、生」,是在「比」完,有了「後果」,才又引起的第二念,
乃至是第三念,而生的行呢! 譬如
二女子,比之後,一美一,因喜美而生、因而生也!
人有我,心嫉之、之,於是也想有——至少也要有得跟人一。
我有人,心傲之、睨之,但了怕人也有,只好想有得比人更多。
·因比後,差相,若生起喜,便因喜,而生。
因,而汲汲求取;因,而狠狠。
若比後,差相,不生喜,那也就不生。
不生,也就不汲汲求取;不生,也就不狠狠。
呵呵!「比」,也未必要跟「人」(跟「外在事物」)比呀!
只要「自己跟自己」比,可也就完了!
商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是「日新又新」每天不的追求步、再步;今天要比昨天步。
(本是一句「好」,阿文它用在,不是了作「反」也!)
那守奴,在「今天的我,要比昨天的我更富有」的「自我鞭策」之下,其婪的行,也就不能止啦! 他不要跟人比,只是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也就足以促使他,不的要累富了——
果然最大的人是自己。
* * * *
之所以,除了因「比」而生之外——
「不」,也是一大因。
不者,缺乏也!或「不意」(事物的求取,不能心如意)。
口渴腹,便是人身於不之,是故渴,就要找食。
本喝吃了,就事了,奈何
人身(身理)有缺乏感、人心(心理)有空感——
人身不,人心更不。
食,本是了解渴除,一旦解除渴,就止息,然而解除渴的同,也生的舒服快之感——渴苦,解除渴即是。人能吃一餐,就一世;喝一口,就一生不渴;肚子很快的,便又了;口很快的,便又渴了——
了苦得,便又要一番食。
如此一餐又一餐、一日又一日……一生一世,都在吃吃喝喝之中度。
又因心的不意、不足,也就一直要去它,於是也就不的求取——
意行(意念、行),便形成所的「欲、婪」。
食得以除之外,便想要吃更多更好吃的;
得以解渴之外,便想要喝更多更好喝的。
(食衣住行育,不如此。)
可悲者人心的空,不知心而解,想藉由外在的事物。
外在的事物,永法「充」心的空,於是
「欲求不」,也就拚命的掠取、填——奈何欲求往往有如底洞(或是「破了大洞」),是故永填之不,不能足,婪也就不能止。譬如男人欲求不,於是也就,一,一,有一,是「唯一的真」。
「恨不」,也就不的,重做著某些事,想要用它弭平心中的不。譬如被男友甩了的女子,也就放浪形骸,一男人,一男人……想藉此弭平,前男友的不。
者,所不能足,而不的求取累者也!
人之所以汲汲,追求富、地位、力……除了因比之後,而欲人一、高人一等之外,其心的不(空),更是促成不婪的因哩!
原欲也令人「上」,造成一自我「迫症」的行哪!
者,常是被於面的、有害的一方。
由於人的欲(婪),不知、不能止,因而造成多的破,而引多的害。
了足口腹之欲、物享受之欲,所不用其、竭其所能——
「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的,向外收集、搜刮、掠取,於是
他人之、生之受害、生境之破。
所的「物文明、科技」大不的、不的增加;工、科,一座又一座的建造——人在享受其舒、便利、快捷之同,其所造的各污染(空、水源、土壤等等),致使生境,加速地化,地球生室效,雨失,而久旱不雨、而豪雨成,土石流、淹大水……造成人畜亡、房屋田,生命,失重,不可估。
天的原因,是人所致。在在都展露出人因婪,拚命的求取,而在求取程中,造作,到,得「自食果」的。
欲(婪),可是「一之快,般之害。」
又如何,欲的泥沼中呢?
阿文想
「人想要的,是比需要的多。
想要的,想多了,不免就引欲——
清楚想要需要的差,少想要的求取。
·欲,所的快,其是短而易的,反倒是
求取之,便有『求而不得之苦』。如追求所多,未成功,苦不堪言。
既得之後,便有『得而失之苦』。如心情人要分手,心忡忡。
既失之後,便有『失而不之苦』。如失之後,痛不欲生。
·了足欲,汲汲,只是徒增辛、悲苦。」
突然,想起一小故事
一美富佬,到大溪地度假。
大溪地人,力地,他按摩——
老美心越感,悲地
「如果你肯上、、勤快工作,多,
那你也可以像我一,到哪去度假呀!」
大溪地人,一疑惑,道
「你辛苦一整年,千里迢迢的,只了到大溪地,
一星期,悠的日子。
而我是一整年,在大溪地,享受生活,
我嘛要你呢?」
阿文有偈曰
「太自光明、月亮需反映。快本自在,不身外!」
欲求取,多的外在物,反倒有如遮日一般,蒙蔽了太光,而使世晦暗。
太遮,但其光,其不分毫,但得,依然普照大地。
快本自在,何身外? 但低物的欲望,除得「物累」,快也就如光一般,展露光芒了。
《佛八大人》
「第二知多欲苦;生死疲,欲起;少欲,身心自在。
第三知心足,得多求,增罪——
菩不,常念知足,安守道,慧是。」
佛陀是世悟者,此是如。
倘若感到是忙忙碌碌,喘不,但能心照省思一番,是否正「欲」,疲生死?
不妨,些文吧!
2009.10.16.五 15:47:10 初稿
※本文因友力口一卜所撰《有之自我》一文,有感而作。
◎力口一卜《有之自我》。2009.10.13.三 17:03:59
doublex/post/1320095454
一段意的自我之二——有。
~~~~~~~~~~~~~~~~~~~~~~~~~~~~~~~~~~~~~~~~~~~~~~~~~~~~~~~~~~~~
├潘文良。2009.10.17.六 10:09:48
力口一卜
因你此文,有感而,故撰《》一文。
有空,就移看!
阿文
◎潘文良《》。2009.10.16.五 15:47:10(整修重新台)
avun01/post/1380273975
※本文首於於阿文的:https://avun1230.wordpress.com/
◎潘文良《》。2009.10.16.五 15:47:10 初稿()
https://avun1230.wordpress.com/2009/10/17/◎/
============================================================
├力口一卜 doublexplay。2009.10.17.六 14:01:32
其,初只因想要底推翻「婪必定自於比」,荒的法而已,但不知不中,就陷入了「思考打」的五里中。
不,阿文提供的,回去的自己,了,阿文先前所提出的字小,是器版本的,在,正求解方之中。
也再次感阿文兄!
力口一卜
============================================================
※文整修,重於「新台」。2020.04.17.五 01:15:31
◎潘文良《》。2009.10.16.五 15:47:10
avun01/post/1380273975
※本文告於「照思惟」。2020.04.17.五 01:18:00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20244542125363/permalink/443263736490108/
■:比、欲、婪、必定、未必、情理、、形容、因和合、香味法、劣、、高低、有、美、、、不、迫症、上、求而不得、得而失、失而不、悲苦、疲生死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