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紙袋比塑膠袋更毒!醫揭5大身體發炎徵兆 2招解除慢性發炎
總覺得容易累、常拉肚子、記憶力變差,還老是瘦不下來?別以為只是老化或壓力大,醫師提醒,這些看似小毛病,其實可能是「慢性發炎」的表現!從飲食、包裝到生活習慣,每天看不見的小刺激,正一點一滴讓身體悄悄發炎。
什麼是慢性發炎?留意常見警訊與相關疾病
慢性發炎是什麼?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指出,如果一個人身上同時有一種明確疾病,再加上2~3項以下這些症狀,就很可能正處於慢性發炎狀態:
腸胃問題:例如腹脹、消化不良、反覆腹瀉。
關節症狀:像是腰痠背痛、舊傷反覆發作、關節發炎不易復原。
易感冒:感覺更容易生病、恢復時間變長。
容易發胖:即使飲食不多也持續變胖。
腦霧:記憶力變差、思考速度變慢、慢性疲勞。
至於哪些明確疾病與慢性發炎相關?陳欣湄說,從代謝相關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到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再到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癬,甚至神經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腦中風,以及癌症等。值得注意的是,肥胖本身也是一種較嚴重的慢性發炎狀態。
日常飲食與環境是慢性發炎的主要來源
「大量研究顯示,加工或精緻食物是引發慢性發炎的主要兇手之一。」陳欣湄分享了自己小孩的案例,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兒子,只要多吃一點冰淇淋、蛋糕或餅乾,晚上搔癢症狀就會明顯惡化。
陳欣湄表示,目前醫學界認為,富含Omega-6的油炸食品、精緻糖和各種加工食品都會讓身體持續產生低度發炎反應。除了食物本身,食物的包裝材料也是潛在的發炎來源,即使是看似安全的紙袋,為了防止油水滲漏,內層也常塗有含全氟化合物的防油層,這類環境荷爾蒙長期接觸,不僅對成長中的孩童有發展影響,也會造成全身慢性發炎。
看更多:「這些救命食物」竟讓體內塑膠排出率大增34%!塑膠微粒恐致乳癌、生殖癌
醫師2招「生活處方」降慢性發炎
針對慢性發炎問題,陳欣湄開出的處方箋不是藥單,而是一份簡單的「生活處方」,內容包括2項原則:
飲食控制:將油炸食物、精緻糖與加工品的攝取頻率,控制在每周3次以內。
自備容器:鼓勵使用可重複使用的餐具與容器,避免一次性產品接觸食物。
看更多:這種海綿菜瓜布快丟了「細菌量跟糞便一樣」!小心吃下肚
她強調,如果患者的慢性發炎已經發展至疾病階段,生活處方的執行應該愈嚴謹愈好;執行後,建議給自己1~2個月的觀察時間。根據她的臨床經驗,許多患者即使在沒有額外營養素補充或其他醫療介入的情況下,僅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也能逐漸減輕慢性發炎帶來的不適。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陳欣湄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做對1件事」竟能延緩骨鬆13年!骨鬆不是老人病 醫:這些東西不要吃
快50歲肌膚仍像少女!天心拍戲10小時不脫妝 神級保養法曝光
認真刷牙還蛀牙、牙齦發炎?醫:刷錯了!正確方法曝 電動牙刷怎麼選?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她天天嗑便當長息肉!2習慣沒改切了又復發 醫警告:恐變癌
當代人生活忙碌、飲食失衡,導致各種腸胃疾病與文明病逐漸年輕化,其中「腸躁症」與「大腸息肉」更是常見困擾。一名42歲的上班族婦女因長期外食、飲食不均,健康檢查時竟發現大腸長出息肉,切除後雖改吃得較清淡,但息肉仍再度出現,最後才找出真正的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壯世代女性被「秋燥」纏身?喝1茶緩喉癢、久咳 緩解皮乾癢快吃2食物
秋燥來襲,「肺」是燥邪最易攻擊的目標,尤其是「氣陰兩虛」體質的壯世代女性,常會出現咳不停、皮膚癢、便祕、氣色差等困擾。面對秋燥困擾,中醫師教你善用簡單茶飲、食療與穴位按摩來潤肺養陰,配合專業調理,從根
健康2.0 ・ 3 小時前
醫生三餐只吃「這種魚」:3周後三酸甘油酯降一半!哪種魚最健康?
大家都聽過吃魚對身體很好,不過到底有多好?又該吃哪種魚才對健康有幫助?日本醫師曾以自身進行實驗,三餐不吃肉只吃魚,結果3周後進行檢查,發現三酸甘油酯指數少了一半! 魚類、蔬菜對健康很好 日本流
健康2.0 ・ 3 小時前
一堆人中!吃飽就睏恐「1重病」警訊 醫嘆:健檢也難發現
許多人有「飯後嗜睡」的現象,不以為意,但醫師張家銘表示,其實這是常被輕忽的糖尿病早期警訊,一篇今年新發表的文章指出,糖尿病,其實從細胞能量,也就是粒線體,當「粒線體功能失調、活性氧暴增、血糖代謝異常」這三大核心,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人體表現出來的「容易累、容易脹、容易煩」,因此飯後睏倦,早就是一種警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豬有3部位是地雷食物?名醫、營養師建議這樣選豬肉 吃得健康少負擔
豬五花是很多人的心頭好,有大陸醫師透過視頻指出豬有3部位是地雷食物,其中就包括豬五花,其他還有豬頸肉和腰子,最誇梅花肉、後腿肉和里肌是好肉。這番說法在台灣專家聽來,卻不這麼認為。只要把握黃金3原則,吃
健康2.0 ・ 3 小時前
白醋、烏醋誰健康?醫科學解答:光鈉含量就差18倍
醋是許多家庭必備的調味料,常見白醋、黑醋這2種,醫師傅裕翔表示,不只顏色不同,兩者的鈉含量差異極大。白醋是單純以糯米釀造而成,烏醋則還加入洋蔥、紅蘿蔔等蔬果,加上辛香料、鹽、糖等調味料釀造。驚人的是,以100公克而言,白醋的鈉含量僅81.4毫克,而烏醋的鈉含量高達1571毫克,是白醋的19倍。他建議,白醋鈉含量低、原料單純,是較健康的選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老爺爺「每天喝菜湯」血糖竟狂飆 營養師見1成分驚:它不是蔬菜
萬聖節南瓜正夯!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南瓜其實是澱粉,不是蔬菜,一位老爺爺天天喝「菜湯」導致血糖飆高,所謂菜湯其實是整顆南瓜熬成。高敏敏指出,南瓜富含膳食纖維、β-胡蘿蔔素、維生素A、E、C等,可取代精緻澱粉食用,就是健康又應景的營養食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胃癌會傳染?名醫警示「這樣做」可預防幽門桿菌從口入 更要避免常吃1類食物
腸胃不適常被看成「老毛病,一下子就會好」,但專家卻提出警告,胃癌初期症狀也可能是類似的不適感,如果不處理,就可能錯失最佳治療時機!根據媒體報導,政府可望在今年將胃癌篩檢計畫納入規劃,45~79歲民眾在
健康2.0 ・ 3 小時前
吃降膽固醇藥別配葡萄柚汁!醫揭Statin藥物4大禁忌 紅麴、燕麥都要注意
目前大多數病患服用Statin史他汀類藥物降血脂效果佳,約可降低4至5成壞的膽固醇,同時兼具抗發炎反應、清除自由基等功效,規律服藥可降低未來發生心肌梗塞、腦中風及其他心血管相關事件的機會。少部分患者服藥後可能出現輕微肝功能指數上升、肌肉痠痛等副作用,也提醒高血脂患者服藥期間,特別是第一次服藥或改變劑量後的2~3個月,至醫院檢查肝功能指數。 statin史他汀類藥物與飲食的交互作用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霖指出,服用史他汀類藥物之後,飲食上要避免飲用葡萄柚汁,不僅不可同時吃,即使隔開時間仍不建議。因為葡萄柚汁會影響此類藥品的代謝,抑制肝臟代謝酵素CYP3A4,讓身體裡有過高的藥品濃度,此物質在身體要經過很久才會被代謝,易增加藥品的副作用。也避免與燕麥一起吃,高纖維的燕麥,易降低藥在腸胃道的吸收率,讓身體因此無法獲得足夠的藥量來控制疾病。但食用時間相隔2-4小時即可避免。 不建議額外攝取紅麴類保健食品,紅麴菌素的結構與Statin類藥品有類似作用,當服用降血脂藥品,因為兩者併用會使血液中的藥品濃度增加,可能會加重肌肉痠痛、無力等副作用,嚴重恐造成橫紋肌溶解或導致肝腎損傷。 此外,不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睡醒記得檢查!枕頭上出現1現象 他檢查驚:罹癌了
流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流汗狀況異常,就要小心了!如果你常常在起床後發現衣服、床單、枕頭被汗水弄濕,那可能就要提高警覺,因為這很有可能是夜間盜汗,也是種癌症發生的警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帕金森氏症早期警訊曝光!研究:「轉身變慢」可提早8.8年預知
德國基爾大學最新研究發現,轉身動作變慢可提前約8.8年預測帕金森氏症的發生,成為早期偵測的重要突破。這項研究顯示,比起常見的手抖症狀,轉身動作異常能更早反映出神經系統的退化變化,為疾病預防與早期介入提供了新方向。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大完便先別沖!醫師示警「大便超臭恐是警訊」 這8種排便狀況注意了
大便也能看出身體狀況!平時日常生活中除了定期健康檢查之外,其實很多時候身體也會發出警訊,提醒你身體可能出現狀況了,過去醫師江坤俊曾在《健康2.0》節目中分享,如何「從馬桶裡看健康」,提到身體共有4大排毒器官「肝、腎、腸胃道、肺」,因此上大號時可以注意,從「8種排便狀況」檢視腸道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長者走路不穩?別只練大腿肌力!專家教「4階段平衡訓練」安全防跌倒
隨著年紀增長,許多高齡長者最擔心的莫過於跌倒,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骨折或長期臥床。《如果云知道》健康主播鄭凱云特別邀請體適能專家陳傑儒教練分享,除了訓練肌力之外,平衡感也是預防跌倒的關鍵,而且透過適當訓
健康2.0 ・ 1 天前
自嗨?中國人大通過「台灣光復紀念日」 陸委會3點駁斥霸氣打臉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中國近年來對我國文攻武嚇越發囂張,每日派軍機騷擾、逾越海峽中線挑釁已是常態,昨(25)日舉辦「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不僅提出4項主張,誆稱擁有對台主權,更重彈「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反獨、反干涉」、「促融、促統」等舊調。對此,陸委會以3點駁斥、1點呼籲狠打臉中國。
民視 ・ 1 小時前遇到對手?馬斯克罕見稱讚大陸火箭朱雀三號 能擊敗SpaceX獵鷹9號
Space X董事長兼CEO馬斯克罕見稱讚中國大陸火箭「朱雀三號」能擊敗SpaceX獵鷹9號,朱雀三號是大陸民營火箭公司...
聯合新聞網 ・ 5 小時前
「雷根說關稅會導致市場崩潰」廣告戳中川普 加拿大關稅再加10%
加拿大人口最多省份安大略省近日播出廣告,節錄美國共和籍前總統雷根的演說片段,指出關稅將導致貿易戰和經濟災難。雷根是川普的偶像,川普23日為此表明終止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並於25日在社群平台指責該廣告「扭曲事實」,宣布加拿大進口品的關稅再提高10%。
太報 ・ 3 小時前「爛班表」藏A錢秘密 警方據此揪出盜領義交協勤費「人頭隊員」
檢警追查這起義交A錢案,困難部分在於李姓幹事與宋姓書記沒製作「A錢帳冊」,再加上台北市交通義勇警察大隊萬華中隊有50多人,若逐一約談曠日廢時。警方最終揪出10名人頭隊員,全靠著萬華中隊的「爛班表」,因為A錢祕密就藏在其中;諷刺的是,「爛班表」排班者就是李、宋,兩人可說是自食惡果。
自由時報 ・ 57 分鐘前
「世紀之毒」戴奧辛藏在食物鏈!醫師教你日常避毒妙招
過去國內曾發生多起食品汙染事件,包括米糠油多氯聯苯汙染、毒雞蛋事件,以及中國進口大閘蟹含戴奧辛,均與戴奧辛汙染有關,引發民眾高度關注。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教授顏宗海表示,戴奧辛被稱為「世紀之毒」,其毒性之高令人憂心。依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戴奧辛及多氯聯苯類共419種化合物,其中四氯雙苯戴奧辛(TCDD)是毒性最強的人造化合物,主要來源為工業製程,包括塑膠PVC製造及垃圾燃燒不完全所產生。戴奧辛會透過食物鏈累積。統計顯示,高達九成的戴奧辛暴露來自食用肥肉、內臟及奶製品。毒性最強的TCDD半衰期長達7年,短期高劑量暴露可能引起皮膚病變如氯痤瘡、皮膚變黑及肝功能異常;長期低劑量接觸則可能導致惡性腫瘤、免疫力異常,甚至影響生殖,造成流產或胎兒畸形。顏宗海建議,民眾日常可透過以下方式減少戴奧辛攝取風險:避免食用肥肉與動物內臟,奶製品選擇脫脂牛奶或脫脂奶粉,多攝取蔬果與穀類等高纖維食物,有助於排出體內累積的戴奧辛。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辣椒粉、麻辣鍋底、火鍋醬料……蘇丹紅無所不在,營養師盤點加速排毒5方法,其中辛香料還能幫助塑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欠繳交通罰款、健保費6萬多!北市男房產遭查封賣不出去 火速認罰繳清
台北市一名張姓男子因多次無照駕駛、不遵守交通標誌、違規停車,連同積欠健保費等共17案,金額達6萬餘元。就在行政執行署士林分署通知張男繳納欠款後,發現張男欲將名下房產移轉出售,火速函請地政機關進行查封登記。張男因房子無法順利過戶,才乖乖將欠款繳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