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圍變粗、熱潮紅⋯中年女性成「大媽」?醫教「4招」改善代謝症候群
當女性步入更年期,身體不僅面臨生理變化,內分泌系統的轉變更可能影響整體健康,隨著卵巢功能逐漸退化、雌激素分泌減少,許多女性會出現潮熱、失眠、情緒波動等典型更年期症狀。醫師指出,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荷爾蒙變化成為重要風險因素,國民健康署推動「生活4招」,讓更年期更健康。
「更年期不是疾病,是身體自然的轉變過程。」馬偕醫院婦產部主任黃建霈表示,更年期與青春期、懷孕期並列,是女性人生3大重要階段之一,正值更年期的女性若能從生活習慣下手,就能預防代謝症候群,維持健康生活。
2成更年期女性患代謝症候群
黃建霈說明,更年期女性因荷爾蒙變化,容易導致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以及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若符合前述3項因子,就可能罹患代謝症候群。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果顯示,45~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
開業婦產科診所院長陳建銘表示,更年期女性因代謝速度減緩,少吃多動更加重要,否則容易導致脂肪代謝失衡,低密度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上升、體型改變。他曾追蹤診所850位、45~55歲女性,其中有303人符合代謝症候群,比例達到3成。
更年期女性保健4招生活守則
國民健康署署長沈靜芬表示,女性進入更年期後,由於雌激素分泌下降,也常會出現熱潮紅、失眠、腰圍變粗及血脂異常等情形,若再合併三高問題,恐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
為幫助熟齡女性及早介入、改變生活型態,更穩定控制更年期的代謝變化,沈靜芬指出,國民健康署推動生活習慣「F4」守則,讓女性安穩度過更年期不適:
均衡飲食(Food):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少油、少鹽、減糖,吃夠足量蔬果纖維與蛋白質、鈣質。
規律運動(Fitness):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每週至少150分鐘以上中度運動,如慢跑、快走、重量訓練等,結合伸展與肌力訓練。
心靈支持(Feeling):培養閱讀、聽音樂、瑜珈等興趣,適時緩解生活壓力、維持良好睡眠。
朋友支持(Friend):維持愉悅心情、建立支持網絡,多與親朋好友分享心事,透過社群互動來減壓。
身心健康防肌少症、焦慮上身
沈靜芬補充,更年期女性除了透過上述4招遠離代謝症候群,穩定新陳代謝還能幫助延緩肌少症、預防骨質疏鬆症,強化心肺功能與骨質;而良好身心管理能降低憂鬱、焦慮情緒,降低壓力荷爾蒙分泌,改善失眠,同時防止社交孤立及心理健康惡化。
沈靜芬提醒,國民健康署自2022年7月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已協助2.7萬名45~55歲女性個案進行健康管理,其中近3成5代謝症候群異常指標獲改善,近1成5緩解為非代謝症候群,顯示及早發現與生活習慣介入,有助降低更年期女性因荷爾蒙變化帶來的健康風險,更多資訊可上「健康九九+更年期保健館」網站查詢。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更年期掉髮有救嗎?專家教「2招」拯救熟齡落髮:正確洗頭是關鍵
連呼吸都會胖?網友熱議「代謝症候群」5大原因+保健訣竅一次看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腰圍變粗、熱潮紅⋯中年女性成「大媽」?醫教「4招」改善代謝症候群
其他人也在看
曾經為二戰侵略道歉 前日相村山101歲辭世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17日在大分市的醫院因衰老去世,享嵩壽101歲。1995年,時任首相村山在戰後50年之際發表正式談話,對過去殖民統治和侵略行為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歉意,後稱為《村山談話》,在日本憲政史上留下重要一頁。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家裡抽菸危害躲不掉!二手菸對兒童、孕婦危害多多
吸菸者吐出二手菸,菸霧中的尼古丁會殘留在室內環境表面、衣服和人體皮膚,並與環境中的亞硝酸發生反應,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不...
Heho健康網 ・ 1 天前他自曝存股1行為走火入魔!網爆共鳴:根本在講我
不少人都有「存股」的習慣,一名網友分享,自從開始存股後,明明沒打算賣股票,但每天還是會打開股市APP查看股價漲跌,覺得自己「根本瘋了」。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鏡爆焦點/老母疑遭監視報警 陳德容姊妹為房產起糾紛
曾被封為「瓊瑤女神」的陳德容,近年多在中國大陸發展,雖淡出演藝圈一線,私生活仍受矚目。她先前突然更換合作多年的經紀人、也是親大姊的陳雅容,外界議論不斷。近日又傳出陳家三姊妹因母親照護與房產問題意見不合,二姊帶著高齡母親報警,指控有人監視,引起家中氣氛緊繃,陷入家庭糾紛。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瑟麗絲戴臨演上位 《拿坡里》翻轉人生
奧斯卡名導保羅索倫提諾的新片《拿坡里的美麗傳說》,以「永恆之城」拿坡里為背景,探討了人生的美麗、死亡與愛,以及時光的流逝。片中女主角由義大利女星瑟麗絲戴達拉波達擔綱主演,她的「神顏」與角色設定一樣,既傾國傾城,又充滿致命魅力。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農郵精選集」盛大登場 臺灣安心特產歡迎選購
記者王子昌/綜合報導 中華郵政公司與農糧署攜手推動「聯合推薦計畫」邁入第5年,特於114年10月18日、19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在高雄「衛武營榕樹廣場」,舉
青年日報 ・ 1 天前
以為很健康!38歲女愛吃「這類食物」確診乳癌 醫曝風險恐增6成
乳癌持續是國內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根據衛福部數據,我國婦女乳癌發生高峰落在45至69歲,每十萬名婦女約有188至194人確診。依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乳癌標準化發生率為69.1、死亡率為12.0(每十萬人口),換算下來,平均每天有31名婦女確診乳癌、6人因乳癌失去性命,藝人朱俐靜、李玟也都因乳癌病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快檢查!家中這2用品恐暗藏重金屬 長期用恐傷腎還致癌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家庭重視健康飲食,卻可能無意間從日常家居用品中攝入重金屬,造成身體的危害,外媒就點名兩種家中常見的用品,看似光亮、方便,但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每天多吃1食物,可降低罹患乳癌、大腸癌、胃癌
無論是清炒、燉粥、煮火鍋,正值生產旺季的高麗菜是最近料理中常見的食材,除了口感清脆香甜,還具有低膳食纖維、含多種營養素等優點,被喻為「廚房裡的胃藥」,適合容易胃痛及胃潰瘍等民眾食用。
幸福熟齡 ・ 10 小時前
不是每種魚都降血脂!醫點名「這4種」才有效:防糖尿病、脂肪肝
魚肉有益健康,眾所週知。醫師魏士航表示,眾多研究顯示,魚油能降低發炎反應、降低三酸甘油酯,一般人只要每週吃3次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油性魚,例如鮭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就能達到理想攝取量,但若吃鱈魚、鯛魚、養殖魚等Omega-3含量低的魚,上述保健效果就恐大打折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橄欖油不能拿來炒菜?醫揭橄欖油「2大錯誤用法」 不注意效果都沒了
從炒菜到拌沙拉,油脂天天吃,卻鮮少人真正懂得如何挑對、用對。你以為只要用橄欖油就等於吃得健康嗎?事實上,吃錯方式不但沒幫助,還可能讓腸道發炎、好菌流失! 油吃對能顧腸又降膽固醇!醫點名「橄欖油」
健康2.0 ・ 1 天前
入秋養生這樣吃!中醫揭「4種水果」潤肺護喉又顧腸胃
近期天氣逐漸明顯轉涼,入夜後更是明顯,不少人紛紛出現喉嚨乾、便秘等症狀,中醫師推薦4種秋天水果,不僅能止咳化痰、改善便秘,還能提升免疫力,邀請民眾一起顧好健康、迎接舒心的秋天。
鏡報 ・ 1 天前
你也中招?這5種飲食「最傷腎」 醫師警告:腎臟病初期「完全沒感覺」!
腎臟病並非單一疾病,而是多種病因引起的結果。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性腎病變就是長期血壓過高導致腎血管受損、腎小球硬化,另外則是慢性腎絲球腎炎、藥物與中草藥傷腎,及泌尿道阻塞或結石。醫師指出過鹹的食物,意味著鈉含量太多,會導致高血壓 及血管硬化,造成腎功能損害。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這種糖有助對抗膀胱癌!4水果含甘露糖 讓癌細胞自我毀滅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表示,近日一項刊登在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的研究發現,天然甘露糖竟能讓膀胱癌細胞走向崩潰、自我毀滅。這項研究首度完整揭開甘露
健康2.0 ・ 13 小時前
「平民人蔘」白蘿蔔減肥、防癌又解毒!營養師揭7大功效 2種人別吃多
白蘿蔔不僅是減肥聖品,更是冬季養生的代表蔬菜。營養師指出,白蘿蔔能幫助肝臟解毒、降低血脂血糖,甚至具有抗發炎、防癌潛力,被譽為「平民人蔘」。但別以為人人都適合吃,若是脾胃虛弱或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吃多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隱形殺手!沒腹痛、排便異常 「這症狀持續」恐已患大腸癌
口臭不僅是口腔問題!研究發現「S. moorei細菌」不只藏在嘴裡,還可能進入腸道並促進大腸癌生成。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提醒,若口臭久治不癒、伴隨腸胃不適或體重減輕,務必盡快檢查腸胃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營養師狂推的櫛瓜料理!抗氧化、調解血壓、修復細胞 跟著吃健康又美味
台灣市場越來越常見到櫛瓜的蹤影,除了營養價值逐漸受到重視,更是輕食族的首選,也是一種兼具美味與健康的蔬菜。營養師廖欣儀認為,櫛瓜不只好吃,更富含多種營養素,是現代人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選擇。 櫛瓜屬
健康2.0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