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檢查!家中這2用品恐暗藏重金屬 長期用恐傷腎還致癌
國際中心/游舒婷報導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家庭重視健康飲食,卻可能無意間從日常家居用品中攝入重金屬,造成身體的危害,外媒就點名兩種家中常見的用品,看似光亮、方便,但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患。
重金屬是什麼?為何危險
越南媒體《SOHA》指出,重金屬指密度高、毒性強的元素,如鉛、汞、鎘。在自然環境中,它們含量極低且無害,但一旦通過食物、水或劣質廚具進入人體,就可能在身體中逐漸累積。根據美國環保署(EPA),長期暴露於重金屬恐損害神經系統、干擾內分泌、降低免疫力、影響消化,甚至是癌症的潛在因素,對神經與器官尚未成熟的兒童和孕婦尤其敏感。
兩種常見家用品易超標重金屬
報導指出,有許多家庭忽視了廉價或無檢測標準的家用品,但它們是重金屬的主要來源之一,若家中有以下兩類物品,最好提早更換:
劣質不鏽鋼鍋具
不鏽鋼因耐用、易清洗而廣受歡迎,但並非所有產品都安全。一些劣質的鍋具為降低成本,會摻入鎘、鉛或鐵等金屬,長時間烹煮或接觸酸性食材時,重金屬可能溶入食物,人體長期接觸恐會影響記憶、升高血壓並增加胃癌風險。
辨別方法:
表面粗糙、顏色黯淡、有焊接痕或剝落
敲擊時聲音清脆或帶金屬感
手感過輕,易變形
用磁鐵測試:高品質不鏽鋼幾乎不吸磁,劣質產品吸力強
易生鏽、變黃
含鉛玻璃製品
玻璃器皿透明美觀,但部分產品為降低成本會加入鉛。盛放酸性、熱食或酒精時,可能逐漸溶入食物。長期吸收鉛會影響記憶、神經功能,增加高血壓及肝腎疾病風險,甚至提高癌症風險;兒童接觸更可能影響智力發育。
辨別方法:
輕敲發出清脆長響的金屬感聲音
浸泡於醋中,如醋變色或器皿變亮,可能含鉛
焊接粗糙、不均勻,表面有氣孔或顏色易暗淡
報導建議,如果發現家中的用品有疑慮,應及時更換疑似含重金屬的鍋具或玻璃器皿,同時也要避免長時間在劣質鍋具中保存食物,平時可以攝取有助排毒的食物,如大蒜、洋蔥、海藻、香菜及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這些含硫化合物和抗氧化物,能幫助肝腎有效排除重金屬。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楊祐寧父癌逝!確診找不到源頭 醫揭「癌王」奪命警訊
打嗝便秘拖兩月才就醫 醫見一看驚呼「罹癌了」:腫瘤整顆頂到
腳痛以為抽筋!男一檢查竟是肺癌末期 醫揭「腳部3異常」是警訊
白飯怎麼吃最營養?「加1物」更香 提升免疫力還降糖尿病風險
其他人也在看

正面回擊「婚變傳言」 連戰二媳婦全說了!親揭家世背景
國民榮譽主席連戰與愛妻連方瑀去年鑽石婚宴上,不見媳婦路永佳身影。路永佳近日主動談及此事,有關婚變傳言全親自回應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1 小時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18 小時前八旬老翁原愛外出串門子 卻變孤癖、躲家中⋯原來得了這病
彰化縣一名80歲老先生原本喜歡種花草,會到社區、宮廟和鄰居親友閒聊,但家人發現近期他突然花枯了也不理,越來越孤僻,整天躲...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日本胃癌率是台灣4倍!醫揭「1習慣」釀禍:韓國也中鏢
日本是公認的長壽國,但他們的胃癌發生率,竟是台灣的4倍,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胃腸肝膽科醫師蕭敦仁提到,飲食重鹹容易傷胃,例如日本人與韓國人都愛的醬菜,除了傷害胃黏膜外,也會讓幽門螺旋桿菌活得比較好,甚至促使致癌物亞硝胺形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大家都吃錯!婦喝「這款無糖飲」半年暴肥險糖尿病 醫一看驚:根本喝糖水
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會自製早餐、甚至以挑選無糖食材作為健康準則,不過這樣的「健康習慣」卻可能變成隱藏版的陷阱。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天天喝自製飲品體重增加、血糖更逼近糖尿病前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美國經濟陷入寒冬?蔡正元警告下一波「崩盤產業」:川普關稅政策一無所得
美國金融市場再度動盪,儘管摩根大通、高盛、富國銀行與花旗等大型銀行第3季財報亮眼,整體業績優於市場預期,但2家地區性銀行卻爆出財務危機,導致市場信心瞬間崩盤。對此,前立委蔡正元直言,「當銀行收緊銀根,老百姓借不到錢,經濟就更加凍結。」蔡正元在節目《中天辣晚報》表示,美國經濟現在「是一個光明的時代,也是黑暗的時代」。他指出,美國的AI產業確實帶動部分富豪暴利成......
風傳媒 ・ 7 小時前
進口菜農藥超標!民眾慶幸沒買 菜販曝:其實天天都在吃
衛福部食藥署近日公布,一批農藥殘留超標的進口蔬菜名單,不少消費者看完後慶幸只買台灣青菜,不過菜販廖炯程卻提醒,這類進口蔬菜往往並非直接上桌,而是以加工型態進入日常飲食,民眾以為沒吃,其實每天都可能吃到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陳偉霆跳過認愛直接宣布當爸!與超模突曬嫩嬰照曝喜訊
39歲香港男星陳偉霆與36歲中國大陸超模何穗的緋聞傳出多年,兩人始終保持低調,從未對外正式承認戀情。然而兩人今(18日)直接跳過認愛階段,在社群媒體上同步曬出超音波照、孕肚照和孩子照片,震撼宣布已升格為父母的喜訊!
潘鈺楨|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5 小時前
輝達不等了?北士科總部選址出現新轉折 轉攻T12地號
根據《東森新聞》報導,原先被視為首選的新壽T17、T18基地,因北市府與新光人壽協商進度卡關,先前輝達看中北士科的T17、T18土地作為總部預定地,但因地主新光人壽與台北市政府雙方在土地鑑價機制與解約條件上意見分歧,協商陷入僵局,外界甚至揣測該案可能觸礁。隨著其他縣...
CTWANT ・ 5 小時前
21坪房冷氣「連開61天」電費僅1205元! 內行揭關鍵:選對「噸數神機」
台灣夏季高溫難耐,長時間開啟冷氣已成生活必需,隨之而來的「天價電費單」往往讓民眾心驚膽顫。然而,近日一名網友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了一則令人難以置信的經驗:他住在21坪的空間內,冷氣在8月至10月的兩個月計費期間(約61天)幾乎是24小時連續運轉,原本預期電費將會破萬,結果帳單出爐,總金額竟然只要1205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隔夜菜都不能吃?專家點名「4食物」風險高易中毒 最佳冷藏天數曝
「隔夜菜」都不能吃?許多人一聽到「隔夜菜」就聯想到亞硝酸鹽、致癌等字眼,甚至將其視為「健康殺手」。但《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若保存得當,多數隔夜菜並不會致癌,可能出問題的其實是海鮮熟食、半熟雞蛋、涼拌木耳以及豆漿這4類食物,若不慎食用,恐引發腸胃炎甚至中毒。(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34歲歌手罹罕見淋巴癌逝⋯醫揭「9成人曾染相關病毒」初期像感冒
台灣創作歌手黃小玫罹患「NK/T細胞淋巴癌」病逝,享年34歲。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該疾病與EB病毒有關,全世界9成以上的人都曾感染過,當我們身體太勞累、許久沒有休息時,就會悄悄現身;初期症狀類似感冒或鼻竇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藍營民調鄭麗文領先? 趙少康轟「不可取」朱立倫很生氣
國民主席選舉選前之夜流傳一份藍營內部最新民調,指候選人鄭麗文支持度32.4%,郝龍斌21.6%,羅智強11.7%。對此,媒體人趙少康今天(18日)投票時指出,選前之夜用這種方法混淆視聽、增加自己氣勢
中廣新聞網 ・ 12 小時前
橄欖油不能拿來炒菜?醫揭橄欖油「2大錯誤用法」 不注意效果都沒了
從炒菜到拌沙拉,油脂天天吃,卻鮮少人真正懂得如何挑對、用對。你以為只要用橄欖油就等於吃得健康嗎?事實上,吃錯方式不但沒幫助,還可能讓腸道發炎、好菌流失! 油吃對能顧腸又降膽固醇!醫點名「橄欖油」
健康2.0 ・ 18 小時前
「平民人蔘」白蘿蔔減肥、防癌又解毒!營養師揭7大功效 2種人別吃多
白蘿蔔不僅是減肥聖品,更是冬季養生的代表蔬菜。營養師指出,白蘿蔔能幫助肝臟解毒、降低血脂血糖,甚至具有抗發炎、防癌潛力,被譽為「平民人蔘」。但別以為人人都適合吃,若是脾胃虛弱或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吃多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金鐘獎2025/江淑娜消失十年終於復出「超凍齡美貌」驚艷全場! 鬆口:期待將來有作品再續前緣
第60屆金鐘獎戲劇類頒獎典禮18日登場,典禮由曾寶儀主持,星光大道則為黃鐙輝、黃迪揚主持。表演節目「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劇」,由偶像劇歌姬林凡打頭陣,一開場的歌曲〈Lydia〉前奏一下就把大家拉進《鬥魚》回憶裡,她也演唱了夯劇《想見你》的主題曲〈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及她為《犀利人妻》獻唱的〈五年幾天〉都讓大家聽得意猶未盡,接著由資深歌手潘越雲演唱〈忘不了〉,一開口就帶大家回到電視《不了情》的劇情裡,正當大家沈浸在她渾厚繚繞的嗓音時,舞台後面出現神秘嘉賓。
林政平|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5 小時前
路永佳否認跟連勝武離婚 罕在IG透露「嫁入豪門秘訣」
連戰二公子連勝武2010年和空姐出身的路永佳結婚,育有1子2女,近日路永佳罕見在IG跟網友互動,直球被問到是否已經和連勝武離婚?她直言:「當然是沒有」,自己之前之所以沒出席連戰生日宴會,是因為人在大陸忙念EMBA課程,沒現身不代表離婚。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隱形殺手!沒腹痛、排便異常 「這症狀持續」恐已患大腸癌
口臭不僅是口腔問題!研究發現「S. moorei細菌」不只藏在嘴裡,還可能進入腸道並促進大腸癌生成。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提醒,若口臭久治不癒、伴隨腸胃不適或體重減輕,務必盡快檢查腸胃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