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種魚都降血脂!醫點名「這4種」才有效:防糖尿病、脂肪肝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魚肉有益健康,眾所週知。醫師魏士航表示,眾多研究顯示,魚油能降低發炎反應、降低三酸甘油酯,一般人只要每週吃3次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油性魚,例如鮭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就能達到理想攝取量,但若吃鱈魚、鯛魚、養殖魚等Omega-3含量低的魚,上述保健效果就恐大打折扣。
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在其臉書表示,魚油的價值在於含有EPA、DHA,能幫助身體邪術過度發言、恢復代謝平衡。理論上,每週吃3次富含Omega-3的鮭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就能達到每日600~700 毫克的 EPA+DHA的理想攝取量。
但他也提醒,但現代人大多外食,常吃的是鱈魚、鯛魚等白肉魚或養殖魚,這些魚的Omega-3含量遠低於野生油性魚,再加上油炸高溫烹調,可被人體吸收的EPA與DHA更加不足。
魏士航表示,眾多研究早已證實,魚油可減少體內促進抗發炎介質生成,幫助細胞關閉發炎反應、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肝臟脂肪堆積,同時穩定血管內皮、降低三酸甘油酯,可協助身體結束過度發炎、恢復代謝平衡。
他並表示,任何食物都應適量為宜,若大量吃魚油膠囊,也有可能增加心律不整風險,因此吃魚保健重點是在劑量與對象。以下為對3種族群補充建議。
◆健康族群:建議EPA+DHA攝取總量500–1000毫克/日(或每週2~3次油性魚)。
◆慢性發炎等亞健康狀態、代謝症候群、高三酸甘油酯、脂肪肝族群:魚油補充可作為代謝調節策略。以EPA為主、總攝取量(包含飲食攝取)≤2克/日為宜。
◆高劑量使用者:若需長期攝取總量超過2克/日的魚油(例如控制高三酸甘油脂或特定心血管風險),應由醫師監測,並定期追蹤心律與血脂變化。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486先生「1習慣」害頸椎險斷掉!醫驚喊:現代人的通病
日本人靠「這豆」長壽!醫讚:降血脂、護腸道、不生病
金鐘60/世新大學校友大放異彩!金鐘60見證傳播教育領航實力
專家大推「8食物」能抗發炎、改善體質!超市就有
其他人也在看

Omega-3含量是鮭魚2倍!醫大讚「這1種魚」營養又降三酸甘油脂 護心血管必吃
台灣是海島國家,漁獲相當豐富。而攝取好的油脂Omega-3有助抗發炎、調節血壓,改善身體慢性發炎的症狀,然而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必須從食物或保健品中取得,因此,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建議,民眾日常生活飲食中,應增加Omega-3的攝取,像秋天盛產的秋刀魚含有豐富的Omega-3,堪稱秋季「營養冠軍」。 抗發炎、降血脂、助減脂 秋刀魚是Omega-3好來源 魏士航指出,Omega-3是不可或缺的好油脂,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魚類就是非常好的優質來源,尤其秋刀魚每100克含5199毫克的Omega-3,幾乎是鮭魚(2665毫克)的2倍。相較於其他從秋天開始盛產的魚類,例如鱸魚(196毫克)、午仔魚(1348毫克)、石斑魚(178毫克)和香魚(991毫克),秋刀魚的Omega-3含量更為驚人。而Omega-3具抗發炎、降血壓、減少憂鬱等功效。對減重者而言,攝取Omega-3還能促進肝臟脂肪酸氧化,減少脂肪酸轉化為三酸甘油脂,並增加脂蛋白酯酶活性,分解三酸甘油酯,降低血液中濃度。 高三酸甘油脂超5倍 飲食介入降回正常邊緣 魏士航就曾遇過一位34歲科技公司員工,儘管患
常春月刊 ・ 17 小時前
連吃「這水果」4天差點爆肝!醫聽完吃法直呼太可怕
水果常被視為健康食品,但吃法若不當,同樣可能讓身體亮紅燈。日本一名肝臟專科醫師就分享臨床案例,指出一名患者因連續多天吃下一大串麝香葡萄,結果肝功能數值突然惡化,所幸在停止食用後才逐漸恢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以為很健康!38歲女愛吃「這類食物」確診乳癌 醫曝風險恐增6成
乳癌持續是國內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根據衛福部數據,我國婦女乳癌發生高峰落在45至69歲,每十萬名婦女約有188至194人確診。依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乳癌標準化發生率為69.1、死亡率為12.0(每十萬人口),換算下來,平均每天有31名婦女確診乳癌、6人因乳癌失去性命,藝人朱俐靜、李玟也都因乳癌病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長壽專家「絕不吃高糖早餐」 逆齡15歲!就靠減少發炎
比利時長壽專家維丁醫生聲稱自己成功將生理年齡逆轉約15歲,並分享了他為了健康長壽絕對不碰的早餐類型。這位專門研究健康老化的醫生表示,高糖分的早餐可能會導致血糖急速升高,長期下來恐加速身體老化。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抗老化的「神級飲品」!研究證實:滿滿蛋白質、控血糖、還護腸道
想要逆齡、護腸道,黑豆漿能幫上忙。今年新發表的研究指出,用黑豆漿取代部分肉類,能大幅降低體內的糖化終產物,有助減緩老化速度,防止代謝異常,甚至可以讓腸道菌變健康,穩定血糖、減少發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江振誠家人各自挑食 媽媽「每天分3人」端不同菜
蔣雅淇策畫的「暖廚家味」公益計畫正式啟動,今舉辦第一季實境節目登場暨「暖廚家味2025公益線上課程」記者會。曾任TVBS主播與製作人的蔣雅淇,睽違24年帶著作品重返老東家,笑稱這次回到螢光幕前「像回娘家一樣」。她以結合公益與料理為核心,邀集五組名廚與家人,透過節目傳遞家的味道與生命溫度。
Yahoo娛樂訊息 ・ 7 小時前
「1蔬菜」抗癌、解毒還能回春!乳癌女狂吃3個月後神奇好轉
十字花科蔬菜具有解毒功能。醫師劉博仁表示,一名乳癌患者經檢測體內的「鄰苯二甲酸酯(DEHP)」的代謝物偏高,長期會干擾內分泌與細胞代謝。劉博仁請患者每天多吃一些「十字花科蔬菜」,3個月後,女子的檢測數據明顯改善,解毒與代謝功能大幅提升。女子也直呼,「精神變好了、皮膚也變亮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朵拉超I金鐘「不敢跟劉品言要合照」 連晨翔正要轉達⋯本尊親自回應
劉品言、連晨翔主演的《舊金山美容院》開播氣勢驚人,一開場便掀起高潮,收視最高飆到1.30。首集婚禮爆發戲成為全場焦點,林鶴軒飾演的新郎小錢在婚禮上被揭發「黑心事件」,當場情緒潰堤,劉品言飾演的新娘林麗穎從幸福笑容到崩潰落淚,情緒轉折強烈、感染力十足,兩人對戲的張力讓人屏息。劇情融合家庭、愛情與人性懸疑,節奏明快,話題熱度瞬間攀升。
裴璐|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2 小時前
梁文傑「政治啟蒙學姊」竟是鄭麗文!他嘆:被騙了
政治中心/楊佩怡報導國民主席選舉在18日落幕,前立委鄭麗文以6萬5122票,輾壓其他對手,確定當選新任主席,同時,她也是第一位曾擁有民進籍的主席;鄭麗文過去曾參加野白合學運,甚至主張過台獨論述。對此,就有網友翻出過去梁文傑曾說被鄭麗文欺騙過,畫面曝光再度引發熱議。
民視 ・ 16 小時前
傳鄭麗文內定李乾龍回鍋秘書長 議員喊:真的是高啊
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傳出江啟臣主席任內的國民前祕書長、與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友好的李乾龍可能回鍋。桃園市議員詹江村認為,秘書長是非常重要的職位,因此若用李乾龍擔任秘書長,「真的是高啊!」
太報 ・ 1 天前
金針菇道歉了!全家香港旅遊跑打卡熱點 拍照未注意公告遭網批評
百萬網紅金針菇日前帶全家去香港旅遊,特別安排觀光客熱門的拍照打卡點「怪獸大廈」,不過該區域其實有貼出禁止拍攝公告,金針菇在未注意情況下將相關內容剪輯至自己頻道影片中,引起部分網友不滿留言批評。稍早,金針菇在YouTube頻道下方道歉回應,「已將該片段刪除,很抱歉影響到住戶,之後拍攝上會再更留意,謝謝你們。」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郝龍斌崩盤真相曝光!一個月掉15%支持 媒體人羅友志揭「四關鍵敗因」
(記者蔡函錚/綜合報導)國民主席改選落幕,前立委鄭麗文以黑馬之姿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意外掀起內震盪。這場 […]
引新聞 ・ 1 天前
鄭麗文拜會國民團 點名這3人2026都贏「我們就出頭天了」!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今天(20日)中午應邀前往國民立法院團拜會,團幹部及籍立委都熱情迎接。鄭麗文期許剛挺過大罷免考驗的藍營立委,接下來能有更好表現;也點名柯志恩、蘇清泉及謝龍介「南台灣3人都
中廣新聞網 ・ 12 小時前
不是汗水!醫揪出「老人味」禍首 「常做1事」減少體味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容易散發體味,常被稱為「老人味」。中醫師黃敬軒提到,老人家的皮膚菌叢與年輕不同,當菌叢接觸到油脂與空氣,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氣味,若想減少老人味,可嘗試經常洗浴,有助於降低體味,但老人家洗澡時需特別注意跌倒及溫差問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天前
營養師狂推的櫛瓜料理!抗氧化、調解血壓、修復細胞 跟著吃健康又美味
台灣市場越來越常見到櫛瓜的蹤影,除了營養價值逐漸受到重視,更是輕食族的首選,也是一種兼具美味與健康的蔬菜。營養師廖欣儀認為,櫛瓜不只好吃,更富含多種營養素,是現代人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選擇。 櫛瓜屬
健康2.0 ・ 1 天前
美元反彈有原因 專家估年底日圓恐升回146
[NOWnews今日新聞]美元近來出現反彈,渣打銀行財富管理處投資策略部主管劉家豪表示,主要是其他2大貨幣歐元及日圓,短線因內部政治不確定因素影響而走弱,一旦政治議題塵埃落定後,在美元持續降息之下,美...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工會號召長榮馬穿白衣獻花:這已非勞資對抗
[NOWnews今日新聞]長榮航空孫姓空服員日前飛米蘭執勤時身體不適,抱病上班返台後離世,引發各界關注。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今(20)日發出公開信,喊話請空服員們好好休息,10月26日的長榮航空馬拉松...
今日新聞NOWNEWS ・ 14 小時前
更年期不是病,是轉變!了解荷爾蒙變化與保養重點
更年期是女性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最明顯的關鍵就是卵巢功能逐漸退化、荷爾蒙的分泌慢慢減少,還包括亂經到停經的一個過渡時期,這些種種的改變,往往會造成女性身心上的不適,而症狀因人而異。 根據國健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國內45至54歲的女性中,6成有經期不規律或已經停經的更年期變化;而55至64歲的女性,則已經有9成以上有經期不規律或已經停經。 全台300萬名婦女,處於更年期更年期的定義為一年沒來月經,在停經前10年左右常會亂經,月經天數縮短或拉長,經血量變少或停止。根據國健署統計,國內女性停經的平均年齡是45至52歲,推估全台約有近300萬名婦女處於更年期。 《內經.素問》有云:「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髮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中醫師吳宛容指出,中醫觀點認為,女性每7歲為一個生理階段,42至49歲期間,卵巢逐漸停止製造女性荷爾蒙,也就是中醫的「腎精虛衰」,此時身體狀況會往下掉,臉部會暗沉無光、頭髮變白,月經開始不規則、月經量一下多、一下少,或是偶爾不來,最後一年內不再有月經的停經現象、也不再具有生育能力,從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這辛香料」超威!能燃燒脂肪、瘦腰身、降體脂、防糖尿病
薑是許多家庭會使用的香料。醫師張家銘表示,薑能讓人體的脂聯素上升、腰圍變細。今年的一篇研究指出,薑可啟動脂肪的代謝,減少腰圍、降低體脂,胰島素變得更靈敏、血糖不亂飆,也減少人體的慢性發炎反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她飲食清淡、沒變瘦!走路卻常腳軟 醫揭「1元凶」:肌肉流光光
蛋白質攝取不足,肌肉會偷偷流失。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提到,一名50歲婦女飲食清淡,6個月後體重未變,但她卻越來越無力,正是典型「隱性肌少症」前兆,主要就是蛋白質攝取不夠,蛋白質是維持肌肉的關鍵營養素,也是免疫力、修復系統等原料來源,建議攝取魚類與白肉,減少慢性發炎與心血管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