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友如何限「鉀」? 避免手腳麻木、心律不整的高血鉀風險
對慢性腎臟病人來說,可能只是幾餐不留意飲食內容,就可能引發高血鉀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主任吳勝文分享,一名 60 幾歲、慢性腎臟病第 5 期的病人,過去都有規律回診,血鉀控制都控制在 4~5 mmol/L 正常範圍。
不過由於過年聚餐,吃了太多蔬果,又吃了火鍋,1、2 天後就開始全身無力、手指發麻,送急診後發現血鉀高到 6.5mmol/L,更出現心律不整,緊急洗腎症狀才緩解。
血鉀偏高初期沒有明顯症狀 高血鉀可能導致猝死
鉀離子是人體必需的電解質,是維持神經傳導和肌肉功能的重要元素,特別是心跳。正常情況下,鉀離子會經過腎臟代謝、由尿液排出,但慢性腎臟病因為腎功能下降、排除鉀離子的能力變弱,所以容易出現高血鉀。
吳勝文醫師指出,慢性腎臟病第 4,5 期的病人,有約 20%會出現高血鉀問題1 ,如果是進入洗腎階段,高血鉀風險更高達 30%至 50%2 ,「在慢性腎臟病初期,身體還可以透過代償機制排除鉀離子,但當腎功能只剩 30% 或更低時,就會發生問題。」
吳勝文醫師也表示,血鉀濃度偏高或慢慢升高時,病人不大會有明顯不舒服,但如果變成高血鉀(超過 5.5 mmol/L),就會出現疲倦、無力、手指麻痺等等症狀,幾個小時內就會演變成胸悶、喘不過氣、心律不整、心跳變慢、昏厥,如果不及時治療就可能猝死。
預防高血鉀飲食是重點 4 大類食物建議注意份量
人體的鉀來自食物攝取,所以預防高血鉀最好的方式,就是注意每日的飲食。高血鉀病人要與營養師溝通、討論每日的飲食,例如食物份量、哪些食物不能吃等等。吳勝文醫師指出,高鉀的食物大多是蔬菜和水果:
蔬菜類:深綠色蔬菜例如地瓜葉、海帶、紫菜、空心菜、菠菜等
水果:香蕉、楊桃、柑橘類水果、奇異果、釋迦、番茄、桃子、蔬果汁
湯品:包括肉湯、火鍋湯、濃湯
加工醃漬類食物:含高鉀跟高磷,且加工食物的鉀離子吸收率比天然原型食物還高
吳勝文醫師指出,雖然蔬果的鉀離子高,但蔬果是維持健康的重要食物,所以不是不能吃,而是要適量吃及正確吃。像是如果想吃蔬菜,可以先汆燙 3 至 5 分鐘、讓鉀離子溶出再炒,就能大大降低蔬菜中的鉀離子含量。
除了上述的食物,中草藥湯汁、青草茶也含有大量鉀離子,另外要注意,某些食物會使用代糖「醋磺內酯鉀」,也要盡量少吃。
治療高血鉀有兩大機轉 有效降低副作用、增加服藥意願
治療高血鉀,分成「幫助身體排出鉀離子」跟「促進鉀離子回到細胞」兩種方式。吳勝文醫師指出,「促進鉀離子回到細胞」用於緊急狀態,訴求最短時間內降低鉀離子對心臟的影響,方式包括注射胰島素或口服、注射碳酸氫鈉使血液鹼化,加速鉀離子回到細胞中。
「幫助身體排出鉀離子」則主要有兩種藥物:
陽離子交換樹脂:常用於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透過藥物中的鈣離子與腸道內的鉀離子交換,使鉀隨糞便排出,達到降鉀效果。但可能引起噁心、嘔吐、便祕等腸胃道副作用,嚴重時恐造成腸阻塞或穿孔,且需與其他藥物間隔 3 小時服用,有時會影響病人服藥意願。
晶體鉀離子結合劑:晶體鉀離子結合劑也是在腸道中作用,透過捕捉腸胃道的鉀離子來降低血鉀濃度。這款藥物專一性高,對鉀離子的結合能力遠高於鈣離子或鎂離子,比較不會造成其他陽離子濃度的異常,所以降血鉀效果較好,腸胃道不適機率較低,病人接受度高,不過目前需要自費。
吳勝文醫師表示,「有些人如果飲食控制得好,可以 3 天或每周服藥,如果講求吃美食,也有病人是吃完大餐後服藥,」可以依照實際情況調整服用頻率,對治療高血鉀的病人有著高方便性,所以雖然要自費,但有機會可以維持在可負擔的範圍,長期下來對控制血鉀很有幫助。
當糖尿病藥物碰到高血鉀該怎麼辦?醫師:最理想是搭配使用
在治療糖尿病過程中,會使用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抑制劑(簡稱為 RASi)這類降血壓藥物來保護糖尿病人的心血管和器官,不過這類藥物的副作用就是會提高血鉀濃度。
如果有高血鉀的病人剛好有糖尿病而使用這款藥物,該怎麼辦?吳勝文醫師指出,RASi 藥物跟高血鉀如何取捨或治療,是近年引發討論的主題,研究發現,如果停止使用 RASi 藥物,死亡風險會提升 20%至 40%3 ,同時會加快慢性腎臟病的病程。
所以目前的共識是,RASi 藥物和降血鉀藥物同時使用,並嚴格限制高鉀食物,以能維持藥物有效劑量為原則,「最好的狀況兩種藥都使用有效劑量,同時保護器官和降低血鉀,降低劑量和停藥才是最後的作法」。
文/陳思遠 圖/楊紹楚
TW-35497_LOK_01/09/2025
1.Betts KA,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18;34:971–8.
2.Xu H, et al. Presented at the ERA-EDTA Congress, June 3–6, 2017; Madrid, Spain. Poster MP371.
3.Epstein M, et al. Am J Manag Care 2015;21:S212–20.
其他人也在看

從花生到烤肉!WHO點名6種生活致癌物 醫師揭最毒1物:我自己也不碰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在社群上發文,整理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雖然無法百分百避開,但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確實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以下為他歸納的6種致癌物來源,以及對應的預防重點:1. 黃麴毒素主要來自受潮或變質的花生、玉米與堅果,是...
CTWANT ・ 1 天前
醫生三餐只吃「這種魚」:3周後三酸甘油酯降一半!哪種魚最健康?
大家都聽過吃魚對身體很好,不過到底有多好?又該吃哪種魚才對健康有幫助?日本醫師曾以自身進行實驗,三餐不吃肉只吃魚,結果3周後進行檢查,發現三酸甘油酯指數少了一半! 魚類、蔬菜對健康很好 日本流
健康2.0 ・ 1 天前
都錯了!吃太鹹未必傷身 研究揭「1物」才真害血壓飆
一般認為,吃太鹹會導致高血壓,但醫師魏士航表示,研究發現,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高鈉鹽的攝取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但對非高血壓患者,鈉鹽的影響卻非常不明顯。而且,無論有無高血壓,過低的鈉鹽攝取會大幅提升死亡風險。他表示,高血壓患者除了要避免過多的鈉鹽外,更重要的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若能改善高胰島素分泌的問題,高血壓就可望獲得真正解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5歲男血壓飆163!少吃「1物」不藥而癒 還治好糖尿病
提及高血壓,一般會想到過量鈉鹽攝取,但醫師魏士航表示,一名25歲男子並非因吃太鹹而高血壓,而是因為體重高達125公斤,且患有嚴重胰島素阻抗,經過少吃「碳水化合物」後,男子的胰島素阻抗明顯改善,血壓也一路下降。5個月後,男子瘦了20公斤,此時已不需要血壓藥物,也能維持在理想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常吃「這類食品」腦力恐提早衰退 研究驚揭:失智風險增加44%
「還記得昨天晚餐吃了什麼嗎?」營養師薛曉晶在臉書粉專表示,如果經常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必須特別留意,因為這些「方便食物」的代價,可能是大腦記憶力的流失,「當我們頻繁攝取超加工食品(UPF),其高糖、高油、高鹽及人工添加物會在無形中傷害腦神經,加速腦力提早...
CTWANT ・ 10 小時前
他喝「這碗湯」後大出血!刺破腸胃黏膜險喪命 醫喊:大家都要小心
如廁排出黑便,通常代表消化道出血,鮮血色的血便則多為大腸或肛門出血。醫師錢政弘表示,他曾遇一名80多歲男子竟然大腸充滿黑便與鮮血,出血量達1000cc。原來是因男子喝了一碗土魠魚湯,誤吞魚刺,致胃腸道出血不止。因此,民眾吃或或喝魚湯,務必小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豆類都是高蛋白?專家:多吃「這3種豆」有助增肌減脂
紅豆、綠豆、黃豆、黑豆等名稱雖都稱為豆,但營養比例大不同。營養師李婉萍表示,豆類可分為蛋白質豆、澱粉豆、油脂豆與蔬菜豆類。其中,蛋白質豆類包括黃豆、黑豆、毛豆,適合想增肌減脂的人;紅豆、綠豆、皇帝豆、鷹嘴豆,雖是澱粉豆,卻比白飯多出3倍蛋白質量、30倍的纖維量,適合糖尿病友食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輸薑黃!醫大讚「這甜湯」抗老化、控血糖還減重:要每天喝
提到澱粉、甜湯,難免讓人擔心肥胖等問題,但醫師蕭捷健表示,屬於高蛋白、低脂、高纖的紅豆雖然是澱粉,但卻是優質澱粉,升糖指數(GI)僅35,是地瓜的一半、麵包的1/3,能穩定血糖,還能抗氧化、抗老化、幫助減重。他並強調,紅豆最強大的是其紅豆皮,富含超級抗氧化的花青素,可有效抗發炎、對抗自由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咖啡護肝效果佳?醫點名「這3種喝法」反而更傷身 拿鐵也中招
你是不是幾乎每天都要喝咖啡?根據最新研究,咖啡不只能讓你精神抖擻,還可能幫你的肝臟加分! 適量喝咖啡 與降低肝臟疾病的風險有關 一篇發表於知名國際醫學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大型統合分析整合了16篇研究的資料,發現喝咖啡的人,罹患肝癌的風險降低了約40%!另一篇2021年的統合分析也發現,喝咖啡使脂肪肝發生機率下降23%,脂肪肝進展至嚴重纖維化的風險也下降33%。甚至,美國肝臟醫學會(AASLD)在2023年發布的脂肪肝臨床指引中也提到:「每天喝三杯或更多咖啡可能對肝臟有潛在好處」。邱筱宸醫師指出,這些發現雖然主要來自觀察性研究,但結果一再重現、樣本龐大,讓咖啡成為越來越受學界關注的飲品!咖啡不只是咖啡因。它還富含多酚、抗氧化物質、以及可能具有抗發炎效果的天然成分。推測它有可能透過以上這些方式保護肝臟,不過詳細機轉仍有待未來研究去證實。 怎麼喝,才是「護肝喝法」? .每天1-3杯中杯黑咖啡(約200-300 ml/杯).不加糖、不加奶精最好,若要加,也盡量少量.有胃痛、胃食道逆流、心悸、孕婦或哺乳婦女,應先諮詢醫師.不建議「
常春月刊 ・ 21 小時前

維生素C多檸檬20倍!醫讚「1冷門水果」抗發炎、延緩慢性病
你吃過這款冷門水果嗎?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表示,「油甘果」果實富含維生素C,約檸檬的20倍,同時具有極強的抗氧化與抗發炎能力,是泌尿道與攝護腺健康的守護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別再搞混!青花菜「不是綠色花椰菜」 農糧署教你分辨+營養差異一次看
長得像但並非同類?農糧署近日科普,青花菜(broccoli)與花椰菜(cauliflower)雖然都屬於十字花科蔬菜,但青花菜是花椰菜演化的中間產物,食用部分為花蕾球;花椰菜是為肉質花球,但二者皆有助於提高免疫力、骨骼與腸道健康。
鏡報 ・ 23 小時前

鈣含量比牛奶高!醫大讚「1常見蔬菜」:身體更容易吸收
很多人想到補鈣,就直覺要多喝牛奶,但其實也可以從綠色蔬菜攝取到好鈣。婦產科醫師邱筱宸點名「羽衣甘藍」,看起來皺皺的不起眼,但其裡面的鈣含量,竟然比牛奶還要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女性注意!醫師示警:子宮內膜癌飆3倍 「7大高風險族群」別輕忽
子宮內膜癌的症狀除了陰道異常出血,若私密處狂流水也要特別注意。對此,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婦癌科主任龐渂醛在門診觀察發現,近年子宮內膜癌發生率的上升,以前大約2個月才會遇到一位個案,現在竟然在同一天內診斷出2位患者,且都沒有生育過,不禁直呼「這樣的變化,讓人不禁心頭一震」,也提醒必須正視子宮內膜癌逐年升高的趨勢,同時也示警7大族群要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上完廁所記得檢查!大便出現2症狀小心 營養師點7警訊:恐罹癌
大腸癌前期症狀與痔瘡類似,導致不少人難發現,錯過前期的黃金治療時機。營養師李婉萍就曾就提醒,大家上完廁所後可以回頭好好觀察自己的大便狀況,如果出現7大狀況,就建議早點就醫檢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天然瘦身幫手就在菜市場!營養師曝「瘦瘦菜」超有感 控糖又飽足
近年來「瘦瘦針」掀起瘦身熱潮,許多人藉此控制食慾、穩定體重。不過,營養師高敏敏近日在臉書發文指出,想要達到類似效果不必挨針、花大錢,其實日常餐桌上的地瓜葉,就是天然又平價的「瘦瘦菜」。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4 小時前
可樂當水喝20年「痛苦歌王」孫情血糖飆400暴瘦,逆轉糖尿病邁向81歲
有「痛苦歌王」之稱的資深藝人孫情,為歡慶入行60周年,日前開心宣布將在11月於台中連唱三場,更以81歲高齡申請「金氏世界紀錄」,挑戰人生新里程碑!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位舞台上活力四射的歌王,曾因
健康2.0 ・ 1 週前
燕麥片原來真的能降體脂與降血脂,燕麥片好處及壞處一次看!
燕麥片是現代人的健康選擇之一,燕麥有什麼好處?燕麥片有哪些營養價值?燕麥可能的壞處有哪些?每天吃多少燕麥才有保健的效果?...
Heho健康網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