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布丁正夯!吃多害血糖狂飆 營養師揭「配2食物」:不易囤脂肪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統一「翻轉布丁」掀起討論,不少人前往7-ELEVEN購買。營養師高敏敏提醒,翻轉布丁的上層為焦糖凍、下層是布丁風味醬,其熱量比一般的布丁還高,容易導致血糖飆升,建議食用時搭配「蛋白質、膳食纖維」,幫助延緩血糖上升速度,最好在白天享用,減少囤積感。
高敏敏在臉書粉專指出,「一般布丁」的熱量是110 Kcal、糖16克、蛋白質2.1克、脂肪3克、碳水化合物18.7克,「翻轉布丁」則是熱量123 Kcal、糖27.9克、蛋白質0.3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9.9克。翻轉布丁比一般布丁多了快一倍的糖份,恐造成血糖飆升。
高敏敏建議,品嘗翻轉布丁時可額外添加蛋白質,增加營養價值,例如加一杯鮮奶,幫助穩定血糖,同時又能補鈣,或是搭配膳食纖維,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可選擇奇亞籽或纖維粉,讓糖吸收變慢,更有飽足感,最後是白天吃助減少囤積感,白天活動量大、代謝快,白天吃甜點,更不容易變脂肪。
高敏敏提醒,翻轉布丁雖然好吃,但2歲以下幼兒不建議攝取,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應完全避免攝取任何添加糖,2歲以上幼兒每天糖攝取量,最好控制在10克以下。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很多男人中!做到一半軟掉 醫揭「3大原因」:不是不行
史迪爾氏症=發燒界變色龍!醫揭「4大致命病因」:恐藏惡性腫瘤
比吃魚油更讚!「1種魚」護心血管 營養師大推:助延緩老化
男患三高險截肢!醫激推「1食物」救了他 3個月後穩血糖、瘦10kg
其他人也在看

新壽北士科基地今動土 吳靜怡:把蔣萬安面子誠信通通挖了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輝達總部原定落腳的北士科T17、T18基地爭議延燒,新光人壽與母公司台新新光金今(16)日上午將舉行開工動土典禮;昨晚民視新聞直擊現場,棚架、紅布條、椅列已備妥。布條上寫著「新光人壽北士科地上權案開工動土典禮」。但北市府表示,建管處尚未收到開工申報;新壽則回應,日前已取得雜項執照,動工的是原自有建物工程,主要為破除「佔地不動工」質疑。對此,政治評論員吳靜怡認為,北士科今天動土,也一併把蔣萬安的面子和誠信通通挖了!
民視財經網 ・ 5 小時前
麻布動物醫院宣布插旗中山!美女營養師攜手台日獸醫師 打造最優毛孩四合一照護體驗
(記者蔡函錚/綜合報導)隨著家庭型態趨於多元,情感陪伴的需求也日益多樣,現代人的陪伴形式已逐漸由人際關係延伸至 […]
引新聞 ・ 4 小時前

親友接連過世!他變孤僻、不出門 醫檢查「不是憂鬱」:腦部萎縮了
老人變孤僻,恐是患失智症。一名80歲老翁平時喜歡種花草,未料近幾個月,突然對任何事都沒興趣,也不愛出門,家人以為他罹患老年憂鬱症,趕緊送醫檢查,診斷竟是失智症。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表示,臨床上很多失智症患者的外在表現像憂鬱症,也可能並存,最好是就醫擬妥治療及因應之道。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超夯"翻轉布丁"糖分爆表! 醫師驚:碳水量等於半碗飯
南部中心/莊舒婷、陳家祥 高雄市報導高雄一名肝膽腸胃科醫師,分享自己在門診快結束時,收到朋友送的翻轉布丁,覺得相當開心,不過他也發現了這款布丁,糖份比原本經典款,高出11.9公克,碳水的量也從約四分之一碗飯量,增加到半碗,醫師提醒,有在控糖的患者要特別小心,若想延緩糖分上升速度,記得搭配鮮奶或抹茶。
民視 ・ 21 小時前
不滿中國不買美國大豆 川普:考慮拒買中國食用油
就在外界以為美中貿易戰緊張情勢稍為趨緩,美國總統川普週二(10/14)卻再度嗆聲,揚言拒買中國製食用油,作為中國不買美國大豆的報復反制。
太報 ・ 1 天前
離奇慟斷魂! 幼童溺斃.骨科名醫車禍亡1/新竹托嬰中心1歲3個月女嬰溺斃 老師20分鐘才發現
一歲三個月的女嬰命喪托嬰中心!事發在10月8日早上,新竹縣一間托嬰中心,當時這名女嬰結束戶外活動,準備要回教室,老師沒注意到她自己走到水池邊玩耍,大約20分鐘後,察覺小孩不見,才開始找人,卻發現女嬰已經溺斃在池子裡。托嬰中心負責人今(15日)一早哽咽、出面道歉,強調已經主動申請停業,配合調查。
鏡新聞 ・ 1 天前
糖尿病男剪腳趾甲破一點皮 2年內被迫截掉10根腳趾
根據陸媒《極目新聞》報導,來自浙江的一名男子阿強於25年前診斷出糖尿病後,依然對飲食與血糖管理毫不在意,仍常食用高糖、高油食物。在2023年某天他剪腳趾甲時,不小心剪破右腳拇趾邊緣,起初出血不多,他簡單用OK蹦貼上,就未加理會;奇怪的是,傷口不僅沒有癒合,幾天後...
CTWANT ・ 1 天前
大的要來了? 索尼旗下Bluepoint招聘資訊透露新項目「第三人稱動作遊戲」
索尼旗下工作室 Bluepoint Games,先前傳出取消了一款以《戰神》系列為主題的服務型遊戲後,似乎已經將注意力轉向了新的挑戰。該工作室目前正在尋找具有第三人稱近戰動作遊戲開發經驗的資深戰鬥設計師,許多網友第一時間猜測是《血源詛咒》的重製版。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 天前
一醒就「做這1事」恐害血壓暴衝!中風風險大增 醫曝:很多人都有這習慣
高血壓影響了近一半的美國成年人。若你有高血壓,應該知道藥物、飲食與生活型態改變,是降低心臟病與中風等嚴重健康併發症風險的關鍵。但常被忽略的一點是──早晨習慣。每天的早晨流程,可能支持或阻礙你的血壓控制。Eatingwell網站分享以下是 6 個專家背書的早晨習慣,幫助你展開更健康的一天。 1、避免一早滑手機若你醒來後立刻滑手機或看新聞,尤其內容容易讓你焦慮或生氣,建議三思。研究指出,新聞與社群媒體的資訊洪流,可能增加焦慮、壓力與精神疲勞。這會拉高基礎壓力水平,使血壓升高,甚至維持一整天。專業體能教練 Brooke Matheson 建議,可嘗試輕鬆散步、冥想、泡溫水澡或聽舒緩音樂。「任何能讓你放鬆的活動,都可能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降低血壓。」她說。 2、早餐補充鉀心臟營養師 Michelle Routhenstein 解釋:「鉀能幫助平衡體內鈉含量,促進血管舒張,進而自然降低血壓。」建議可參考 DASH 飲食法(防治高血壓的飲食法),其含鈉量低、鉀含量約為一般飲食的 3 倍。常見的高鉀早餐食物包括馬鈴薯、哈密瓜、希臘優格、杏桃、柳橙汁,以及各類水果和蔬菜。舉例:燕麥片加香蕉、果昔裡加入
常春月刊 ・ 7 小時前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猛健樂」能瘦掉四分之一個自己?費用、副作用、復胖率一次看
近期減重藥物「猛健樂」在台灣引發關注,被醫師譽為目前最有效的減重藥物之一,持續使用68週,約31%的人可以瘦下四分之一個自己。但仍有副作用,包含噁心、腹瀉、嘔吐、食慾下降,而且目前價格昂貴,停藥後一年的復胖率可達一半,醫師建議要維持減重效果,需搭配正確飲食和建立運動習慣。
鏡報 ・ 4 小時前
趁醫生媽接電話…12歲女兒闖手術室「替病人開頭骨」!離譜醫療事故曝光
奧地利格拉茲(Graz)曾發生一起離譜的醫療事故,一名神經外科醫生在為一名創傷性腦損傷患者緊急開刀時,竟讓她12歲的女兒進入手術室旁觀,還讓女兒協助操作鑽病患的顱骨。事件經匿名檢舉曝光後頓時引起熱議,不過這名女醫生及參與手術的同事均否認違法行為,全案仍待調查釐清。
鏡報 ・ 4 小時前
確定11/2上路!假日急症中心「6都14地點」曝光 週日看診最多省600元
為解決大型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11月起將於六都試辦設置「假日急症中心(UCC)」。健保署補充,目前六都共鎖定14個地點,多為地區醫院及聯合診所,由基層診所醫師輪值,民眾假日若遇發燒、簡單傷口等5種不適;UCC部分負擔費用只收新台幣150元,相較於醫學中心的急診750元,民眾最多可省下600元。(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6 分鐘前
常吃韓式泡菜可降三高!4.3萬人研究證實:具防癌潛力
韓式泡菜被國際學界譽為「新一代超級食物」。美國康乃狄克大學農業、健康與自然資源學院研究團隊分析超過4.3萬名受試者的研究數據,發現經常食用泡菜不僅能改善血糖、血脂與血壓值,更可能降低心臟病、中風與癌症風險。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顏正國肺腺癌過世!醫揭「沉默殺手」肺癌初期3症狀,身體出現1狀況快就醫
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更因早期幾乎無症狀而被稱為「沉默殺手」。隨著《好小子》男星顏正國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的消息傳出,再次喚起民眾對這項疾病的關注。醫師提醒,肺癌最大的特
食尚玩家 ・ 9 小時前
一人流感全家遭殃!營養師曝「麻油、花生」恐害症狀加重
流感季節來臨,一人感染往往導致全家染病的情況時有所聞。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當身體出現喉嚨痛、發燒到全身痠痛等症狀時,都是免疫系統正在全力防禦的訊號,除了充分休息外,針對不同症狀補充適當營養,才能有效提升身體的修復力與抵抗力。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11月以後週日輕症別衝急診!「假日急症中心」看診最多省600元
為解決大醫院急診壅塞問題,衛福部長石崇良過去拋出「假日急症中心(UCC)」,專門處理輕症病人。健保署今(16)日宣布,UCC將於11月2日試行,六都已申請14個地點,並規劃僅在週日開診,服務時間從上午8點至晚間12點,UCC部分負擔僅收150元,至於掛號費則由各地衛生局協調統一。
太報 ・ 3 小時前
大腸癌年年奪命無數!2分鐘的「糞便潛血檢查」卻有9成的人不做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與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共同舉辦的「第九屆為癌而跑」公益路跑,將於10月18日上午在碧潭東岸盛大登場。活動邀請親子家庭、運動愛好者及癌友共同參與,透過路跑傳遞防癌從行動開始的理念。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台東偏鄉婦30多歲已生11胎 醫籲避孕掌握生育自主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16日電)因產檢不易且未做好完善避孕,台東偏鄉2名30多歲婦女分別生下10胎、11胎,醫生感嘆每次都僅在急診碰面,出院也未再回診。台東馬偕醫院籲做好完善避孕,掌握生育自主。
中央社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