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年年奪命無數!2分鐘的「糞便潛血檢查」卻有9成的人不做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與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共同舉辦的「第九屆為癌而跑」公益路跑,將於10月18日上午在碧潭東岸盛大登場。活動邀請親子家庭、運動愛好者及癌友共同參與,透過路跑傳遞防癌從行動開始的理念。
大腸癌已連續多年位居國人癌症發生前兩名,同時也是十大癌症死因之一。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長陳潤秋強調,只要花兩分鐘做糞便潛血檢查,就可能救自己一命。她指出,114年至9月底,新北市已有超過21萬人完成糞便潛血檢查,其中約1萬2,000人檢出異常,確診癌症超過300人。
陳潤秋表示,這些數字不只是統計,而是一個個被早一步守住的家庭。她呼籲民眾別等明年,現在就去篩檢。45至74歲民眾以及40至44歲有大腸癌家族史者,可至醫療院所、衛生所或社區篩檢活動完成每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衛生局長陳潤秋提醒,篩檢只是第一步,陽性不代表癌症,但若篩檢結果呈陽性,一定要完成大腸鏡檢查才能真正確保健康,後續不做大腸鏡才真的危險。新北市也提供低收、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原住民無痛大腸鏡檢查補助,每案最高5,000元,減輕就醫負擔。
衛生局呼籲,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是防癌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民眾可上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ntpc.gov.tw/basic/?mode=detail&node=917)查詢更多五癌篩檢資訊。
延伸閱讀
造謠「盧秀燕普發4萬」法院不罰!台中市政府:尊重司法
4個月內二度爆炸!印尼油輪大火釀10死21傷 疑油箱起火肇禍
陸解放軍直-20T大秀干擾彈「凌空畫鳳凰」 現場驚呼不斷
其他人也在看

小小喵星人深陷水溝 新北動保處救援小貓獲新生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新北市新莊區建安街附近水溝,發現疑似有小貓受困。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表示,獲報後動保員立刻前往救援,由於小貓受困於水溝深處,增加了救援難度。動保員方英傑利用束線帶,將捕昆蟲網桿與拖把棍連結,自製長約3公尺的救援工具,才成功將小貓救出。動保處獸醫師初步檢查發現,貓咪僅有些許失溫,所幸並無明顯外傷,隨即進行基礎檢查及...
匯流新聞網 ・ 14 小時前
腎結石被震出來?他搭雲霄飛車後神奇「甩石」 醫師示警:小機率、勿輕易模仿
根據《羊城晚報》報導指出,王先生透露10月12日晚間在日本就出現尿頻、尿急等不適,懷疑腎結石已脫落至輸尿管,本欲次日赴醫診治,卻因10月13日為日本假日,多家診所未營業無法就醫,遂改照行程至大阪環球影城遊玩。期間他搭乘飛天翼龍等三座雲霄飛車後,於洗手間內排出一顆...
CTWANT ・ 7 小時前
男生也會感染人類乳突病毒 南投推男女生公費HPV疫苗接種守護健康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自2018年起推動國中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近年更進一步將國中男生納入公費接種對象,呼籲「HPV疫苗不分性別,人人都需要」。 過去社會普遍將HPV疫苗誤稱為「子宮頸癌疫苗」,誤
中廣新聞網 ・ 51 分鐘前
一哭「黑眼球就變白」!2月大男嬰罹罕病恐失明 出動15醫護急救視力
一名2個月大男嬰出生時臉上有血管瘤,且只要一哭,右眼黑眼球就整個變白,確診為罕見的「史德格-韋伯症候群(Sturge-Weber syndrome,SWS)」,同時因眼壓過高造成先天性青光眼。若不治療恐影響視力,甚至可能失明,經緊急從台中送至三軍總醫院手術治療後,昨日(10/15)共動用15名醫護人員、歷時近4小時才順利完成手術。
太報 ・ 9 小時前
人氣男神剃光頭震撼宣布罹癌!化療皮膚不斷脫落 躺病床模樣粉絲幫打氣
南韓男星車炫承罹患白血病後,持續與病魔奮戰,近日他在個人YouTube頻道公開影片〈白血病患者的一天〉,親自拍下自己在病房內的生活實況,分享艱辛的治療過程與心路歷程,堅毅模樣令粉絲心疼又敬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男童得疝氣被誤會吃太撐 靠單孔微創腹腔鏡手術治療無疤痕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張媽媽幫4歲兒子小寶洗澡時,發現他右側鼠蹊部常常鼓起一塊,站著的時候特別明顯,以為是吃太撐了;又發現活潑好動的小寶最近上廁所或洗澡時,右側鼠蹊部常有明顯腫塊,躺平有時可推回。張媽媽帶小寶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兒童外科董宣杋醫師門診求診,結果確診為腹股溝疝氣。 由兒童外科、麻醉科和兒童內科團隊聯合照護,採用單孔微創腹腔鏡疝氣手術治療,術程僅約30至50分鐘,術後當天就能下床走動與飲食,第二天出院。一週後回診,張媽媽開心地說,真的沒有疤痕,連阿公阿嬤都說像沒開過刀一樣! 寶寶鼠蹊部鼓起或腫塊可能是疝氣 手術才能根治 董宣杋醫師表示,如果家中寶寶的鼠蹊部陰囊鼓起一塊,當哭鬧或是活動時腫塊更加明顯,就有可能是「兒童腹股溝疝氣」的徵兆。這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外科疾病,源自於腹膜鞘突未完全閉合,常見症狀包括鼠蹊部或陰囊腫塊,在活動或哭鬧時更明顯。 兒童疝氣與成人疝氣不盡相同,兒童疝氣有可能卡住腸子而導致腸壞死,需緊急開刀處理。如果疝氣無法復位,同時伴有食慾減退、嘔吐、便祕或無法安撫的哭鬧,很有可能是嵌頓性疝氣,必須立即到醫療院所處理排除。 微創手術預後良好
健康醫療網 ・ 10 小時前
告白被拒絕!14歲男學生持刀狂刺學姐 她身中50刀慘死
恐怖!馬來西亞八打靈再也萬達鎮(Bandar Utama)14日發生一起校園情殺案,一名14歲的男中學生跟著16歲的學姐到女廁,持刀刺殺學姐,導致學姐身中50刀身亡,學校老師在同校哥哥的協助下制服男學生,警方到場後將其逮捕,並以謀殺罪立案調查。
鏡報 ・ 8 小時前
女性注意!研究:每天4份水果可降空污傷害
一項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歐洲呼吸學會大會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增加水果攝取量可能有助於減輕空氣污染對肺部功能的負面影響。這項由英國萊斯特大學進行的研究,為飲食與環境健康的關聯性提供了新的科學證據。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9顆子宮肌瘤最大有拳頭大 OL快結婚憂不孕
台中一名35歲粉領族即將結婚,擔心罹患多顆子宮肌瘤造成不孕,就醫檢查,發現體內子宮肌瘤又多又大,是年輕型的子宮肌瘤患者,因體質及年紀輕,血中雌激素刺激讓子宮肌瘤快速長大,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由肚臍開刀取出9顆肌 瘤,從1到9公分不等共9顆,最大肌瘤大如拳頭般,但手術沒有明顯傷口,把傷口隱藏在肚臍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
日行萬步才健康?研究:每天達「這數字」大降5成死亡風險
現代人需要運動來維持健康,但又常以「沒時間」為理由,而不運動。醫師蔡明劼表示,其實只要透過走路即可達到健身效果。一項大型研究發現,每天走超過7千步的人,死亡風險比走少於7千步的人低5成以上。他個人則是藉由每天遛狗,來維持每天走路步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42歲女減重51kg!只靠「3個基本原則」1年多就變苗條:身體年齡回春到27
衛福部彰化醫院近日分享激勵人心的減重案例,42歲個管師吳雅婷在400多天內成功減去51公斤,從原本104公斤瘦到53公斤,不僅身材明顯改變,連身體年齡也從69歲回春到27歲,驚人轉變讓鄰居差點認不出她。
姊妹淘 ・ 1 天前抗炎養生》6種體質易發炎 搭配宜忌食物、針灸助改善
就中醫來說,很多人不清楚自己的體質,專挑自己喜歡、卻未必適合自己體質的東西來吃,殊不知不良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導致體質失衡,招惹慢性發炎上身。如果天氣一變就不舒服、感冒等感染症反覆難好,反映體質可能已經失衡,才使各類外邪容易侵門踏戶,伴隨而來的體內發炎易變成慢性發炎。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吳炫璋說,急性發炎經常源於外來的生物性病原、辛辣食物、光熱刺激等熱邪,侵襲人體後使臟腑陽熱亢盛與氣血灼熱,引發紅腫熱痛等症狀。然而,即使投予同樣的治療方式,部分患者卻需要較長時間養病,這可能源於這群人原來的體質不夠強健。 另外,中醫認為「正虛邪戀」,當人體正氣缺乏,也就是正常生理功能不足、抵禦邪氣侵襲能力不佳,接觸到風、寒、暑、濕、燥邪時就易感到不適,久而久之入裏化熱,帶來面潮紅、身體微熱、煩躁難眠等慢性發炎症候。 人的體質由先天稟賦與後天生活環境所構成,涵蓋個體的生理與心理特性。理想的體質是陰陽平衡,一旦陰陽失衡,就會弱化人體對抗外邪的能力。失衡的病理體質有多種分型,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曾建立量化與質化研究建立體質量表。一般普遍將病理體質分為6類: 1.陰虛體質:吳炫璋說,陰虛經常源於熬夜
康健雜誌 ・ 5 小時前
于矇朧虐殺案情最新進展!求救訊號被發現了 手臂明顯瘀青痕跡
中國男星于朦朧上月墜樓身亡,消息震驚兩岸三地。由於案情疑點重重,外界不斷懷疑背後另有內幕,甚至出現「陰謀論」聲浪。近日有粉絲重看他過往直播與影片,驚覺于朦朧似乎早有「求救暗號」,令不少人心痛不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翁虹為「最美星二代」18歲愛女慶生 母女同框如複製貼上掀熱議
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在貼文中,翁虹深情寫下對女兒的祝福。她表示,劉蒔一路以來的努力與成長,都讓她與丈夫劉冠廷倍感驕傲;而當女兒遭遇挫折時,身為父母又會不捨與心疼。她勉勵劉蒔踏入人生新階段後,要以冷靜、自信的心面對未來,勇敢迎接挑戰,並柔聲叮嚀:「無論...
CTWANT ・ 15 小時前
台東未成年懷孕居全國之冠!30多歲女已生11胎
台東未預期懷孕情況嚴重,未成年懷孕比率居全國之冠。李晟令醫師分享臨床案例,一位17歲少女在14歲時曾生下第一胎,三年後又來引產,另有兩位30多歲山區產婦分別生下10胎、11胎,每次生產都只在急診碰面,生完出院也未再回診。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乳癌居女癌首位!「三明治族群」憂倒下 醫:多做「1事」打造抗癌雙塔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乳癌已連續多年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據悉,台灣乳癌病人的確診年齡比歐美提早10至20年,好發於40至50歲的中壯年族群。這群人往往同時肩負家庭經濟支柱與主要照護者的角色。醫師建議,藥物治療與家庭支持皆重要,病人若能有親友陪同治療和回診,不僅能幫助理解治療內容,也能穩定情緒,降低治療風險,打造抗癌「雙塔」。(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