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食物超傷腎!害糖尿病、變胖 醫揭排行:第一名是「國民宵夜」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許多人愛吃泡麵、手搖飲,恐對腎臟造成傷害。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享「10種超加工食品」超級傷腎,包括泡麵、加工肉品、手搖飲等,超加工食品的鹽分高,攝入大量鈉會提高血壓,正是慢性腎臟病發生因子之一,且普遍營養低,熱量高、纖維少,長期食用容易變胖,造成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影響腎臟健康。
洪永祥在臉書粉專提到,「超加工食品」是指原始食物經多重工業化處理,含有多種人工添加物(如香精、色素、防腐劑、人工甜味劑),用以延長保存期限,調味成更重口味的食品。研究顯示,超加工食品不但已失去食物原先的營養素,還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根據《Frontiers in Nutrition》期刊於2024年發表一篇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發現攝入最多超加工食品的人,與攝入最少的人相比,罹患慢性腎臟病(CKD)的風險增加約18%,且每增加10%攝入量,腎病風險上升約7%,代表飲食結構中,超加工食品比重越高,腎臟壓力越大。
洪永祥分享台人最常吃的10種超加工食品,名次依序為「泡麵、加工肉類(如香腸、火腿)、含糖飲料、洋芋片與餅乾零食、罐頭食品、速食與炸物、加工乳製品與奶精飲料、調味粉與即溶湯包、工廠製蛋糕與糕點、人工甜味飲料或低糖飲品」。其中第一名的泡麵,更是台灣人心中的「國民宵夜」,而許多人以為,喝「無糖可樂」或「低糖飲品」較健康,但長期食用仍會對腎臟造成風險。
洪永祥解釋,超加工食品的主要問題是高鹽分,攝取大量的鈉會提高血壓,高血壓正是慢性腎臟病發生與惡化的最大危險因子。再者,加工食品裡常添加的無機磷,其吸收率可高達90%,過量攝取會導致血磷升高、鈣磷代謝失衡,進而刺激副甲狀腺激素上升,造成腎臟損害與血管鈣化。
另外,超加工食品往往營養低,熱量高、纖維少、含糖量與飽和脂肪過多,容易導致肥胖、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這些疾病正是慢性腎臟病的推手。而許多人工添加物(如防腐劑、乳化劑、人工甜味劑),也可能對腎臟產生直接或間接的毒性作用。
洪永祥建議,若想保護腎臟,應從飲食下手,減少超加工食品攝取量,且購買食品時仔細看標示,成分中若出現「磷酸鹽」字樣,盡量避免,特別是腎病高風險族群,還要控制鹽分、少喝含糖飲料,並多吃天然原型食物,以新鮮蔬果、全穀類、豆類與天然蛋白質來源取代加工食品。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一人中鏢「全家共享」!得流感吃「4類食物」增防護力、減緩發炎
保溫杯用錯恐「吞細菌」!譚敦慈揭「多1動作」 降低發霉機率
別只泡鹽水!花椰菜易藏蟲 菜販教「1招」:蟲蛹全現形
不只老化!狂長老人斑=發炎了 醫揭「2招」去斑、助肌膚回春
其他人也在看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她飲食清淡、沒變瘦!走路卻常腳軟 醫揭「1元凶」:肌肉流光光
蛋白質攝取不足,肌肉會偷偷流失。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提到,一名50歲婦女飲食清淡,6個月後體重未變,但她卻越來越無力,正是典型「隱性肌少症」前兆,主要就是蛋白質攝取不夠,蛋白質是維持肌肉的關鍵營養素,也是免疫力、修復系統等原料來源,建議攝取魚類與白肉,減少慢性發炎與心血管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一醒就「做這1事」恐害血壓暴衝!中風風險大增 醫曝:很多人都有這習慣
高血壓影響了近一半的美國成年人。若你有高血壓,應該知道藥物、飲食與生活型態改變,是降低心臟病與中風等嚴重健康併發症風險的關鍵。但常被忽略的一點是──早晨習慣。每天的早晨流程,可能支持或阻礙你的血壓控制。Eatingwell網站分享以下是 6 個專家背書的早晨習慣,幫助你展開更健康的一天。 1、避免一早滑手機若你醒來後立刻滑手機或看新聞,尤其內容容易讓你焦慮或生氣,建議三思。研究指出,新聞與社群媒體的資訊洪流,可能增加焦慮、壓力與精神疲勞。這會拉高基礎壓力水平,使血壓升高,甚至維持一整天。專業體能教練 Brooke Matheson 建議,可嘗試輕鬆散步、冥想、泡溫水澡或聽舒緩音樂。「任何能讓你放鬆的活動,都可能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降低血壓。」她說。 2、早餐補充鉀心臟營養師 Michelle Routhenstein 解釋:「鉀能幫助平衡體內鈉含量,促進血管舒張,進而自然降低血壓。」建議可參考 DASH 飲食法(防治高血壓的飲食法),其含鈉量低、鉀含量約為一般飲食的 3 倍。常見的高鉀早餐食物包括馬鈴薯、哈密瓜、希臘優格、杏桃、柳橙汁,以及各類水果和蔬菜。舉例:燕麥片加香蕉、果昔裡加入
常春月刊 ・ 1 小時前
不是豬油!醫喊:煮菜別用「3款油」 會重創大腦、害糖尿病
食用油攸關健康。醫師劉博仁表示,民眾烹調時應選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等油品,因它們能減少體內發炎反應,保護血管與大腦。相反地,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等這些富含Omega-6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精製種子油,若攝取過量、比例失衡,就容易促進發炎、產生自由基,使身體長期處於慢性氧化壓力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顏正國肺腺癌過世!醫揭「沉默殺手」肺癌初期3症狀,身體出現1狀況快就醫
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更因早期幾乎無症狀而被稱為「沉默殺手」。隨著《好小子》男星顏正國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的消息傳出,再次喚起民眾對這項疾病的關注。醫師提醒,肺癌最大的特
食尚玩家 ・ 3 小時前
獨/高雄「醫院歇業潮」!業者付5千萬資遣費 其他家挫勒等
高雄市近兩年來面臨嚴重的醫院歇業潮,從113年開始已有9家醫院關閉,目前還有3間準備歇業。有醫院前員工指控是遭到衛生局以消防法規等理由刁難壓迫,最終被迫關門並支付高達5000萬元的遣散費。這波歇業潮涉及多家經營數十年的老醫院,導致醫護人員失業、病患需轉診,引起社會關注。高雄市議員李雅慧表示,據她所知還有數家醫院因無法達到改善標準,恐怕也將面臨歇業的命運。
TVBS新聞網 ・ 15 小時前
不是糖!研究證實:「這1調味料」吃愈多,糖尿病風險愈高 超多人中
不僅是糖類,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最近1項研究表示,頻繁攝取鹽分,會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 攝取過多的鹽分易患糖尿病? 研究:攝取愈多風險愈高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杜蘭大學的研究人員,評估了長期攝取鈉與第2型糖尿病之間的關係。根據《梅奧診所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 上發表的研究結果,過量的鹽分,將使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39%。杜蘭大學公共衛生暨熱帶醫學學院的教授Lu Qi博士表示,目前已知限制鹽分攝取,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風險,但這項研究首次顯示,減少日常飲食中的鹽分攝取,也有助於預防第2型糖尿病。研究小組隨後追蹤了約40萬名在英國生物庫註冊的參與者,以評估他們的鹽攝取量,在平均11.8年的隨訪中,有超過13,000名參與者罹患第2型糖尿病。研究發現,與從不或很少食用鹽的人相比,有時、經常或總是添加鹽的參與者,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分別增加了13%、20%和39%。 高鹽飲食也會提高BMI值 以低鈉調味品取代鹽才健康 研究人員解釋,這項研究首次表明,更頻繁地將鹽添加到食物中,由於這是1個人長期以來的鹽味偏好和攝取標記,可能與
常春月刊 ・ 19 小時前
昆凌生3胎仍超苗條!公開好身材秘訣「3餐聰明分配」 專家揭關鍵在這3招
昆凌和周杰倫婚後生下3個孩子,然而身材一直保持健康窈窕,近日她受訪分享自己的瘦身祕訣,關鍵之一就是「晚餐戒澱粉 […]
姊妹淘 ・ 1 小時前
為什麼211餐盤瘦不下來?醫:加工程度影響減重效果
根據《Nature Medicine》最新研究顯示,採用最低程度加工食品的減重效果,比起使用超加工食品來得更快且更明顯,這項發現也為許多採用「211餐盤」卻未見成效的民眾提供了解答。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明明深情卻偏要毒舌的口是心非星座TOP4:雙子座最愛用嘲諷表達愛,「這星座」嘴越硬愛越深
愛情裡,有些人不會用甜言蜜語示愛,反而最擅長用「毒舌」來隱藏深情。嘴上嫌棄、話裡帶刺,卻在行動上默默付出。他們就是天生的「戲精星座」,愛得越深,嘴就越硬,越要用嘲諷來掩飾自己的真心。來看看哪些星座最典型「口是心非」代表吧!
bella儂儂 ・ 1 天前
傷口照顧有學問 搞錯方式恐讓小傷變大病
文: 羅世倫(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 傷口的成因很多,有急性的擦挫傷、撕裂傷或燒燙傷,也有一直不易癒合的慢性潰瘍。那所有的傷口治療都是一樣的嗎?那可不一定。傷口治療有一定的基本原則:需要定期清潔傷口與換藥,不宜接觸生水避免感染,並使用紗布或人工敷料覆蓋傷口,持續觀察傷口的變化而適時就醫。 很多錯誤的觀念反而讓傷口延遲癒合甚至產生後續明顯的疤痕,包括:讓傷口通風乾燥、讓傷口上覆蓋結痂組織、用刺激性的酒精或藥水消毒傷口而讓每次換藥都痛不欲生…這些都只會讓傷口變得更糟糕。 目前的研究發現讓傷口處於一個微潮濕的環境下,適當使用一些抗生素藥膏或適合的人工敷料,避免傷口的感染,更能加速傷口的癒合。針對傷口表面的壞死與痂皮組織給予適當的清除甚至手術清創,能提供更好的表皮再生環境。 急性傷口須檢視產生原因急性傷口必須檢視傷口產生的原因,來尋求適當的傷口處理方式。小範圍表淺的擦挫傷,若沒有深及皮下組織,可以考慮每天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觀察組織液與分泌物的狀況,是否有伴隨紅腫熱痛的症狀,釐清是否有感染發生。若受傷發生當下就處於一個骯髒的環境,例如:道路上摔車「犁田」,滑倒跌落水溝
常春月刊 ・ 1 小時前
54歲男股動脈95%狹窄 「創新技術」成功打通阻塞血管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一名54歲男性,長期受周邊動脈閉塞疾病(PAOD)困擾,右下肢股動脈出現 95% 狹窄並伴隨嚴重鈣化,且有慢性潰瘍與感染風險。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內科潘恆宇醫師表示,經血管超音波與血管攝影確認後,心臟血管內科團隊進行「血管內震波碎石術」(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IVL)技術,手術過程中使用多款氣球,包括 IVL 氣球,在右股動脈進行多次脈衝碎石與擴張,成功恢復血流,無明顯再狹窄或併發症。經外科清創與抗生素治療後,病人出院時傷口穩定,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血管內震波碎石術 更精準處理複雜鈣化病變 潘恆宇醫師表示,IVL 屬於近年引進的創新血管介入技術,可更精準處理複雜鈣化病變,避免傳統方法可能導致的血管破裂或不完全擴張。這項技術為 PAOD 病人提供新的治療選擇,特別適合無法耐受外科手術的高風險族群。IVL 不僅適用於下肢動脈,還可擴及其他周邊血管疾病,預期將惠及更多心血管病人。 IVL是一種創新血管介入 可改善頑固鈣化狹窄降低併發症 潘恆宇醫師說明,IVL技術是一種創新血管介入方法,利用專門設計的氣球發射高頻聲波脈衝,精準碎裂血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5XL→S號!42歲個管師用5件事狂減51公斤、腰瘦33公分逆轉脂肪肝
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從5XL號減到S號!衛福部彰化醫院個案管理師吳雅婷,在400多個日子前,她的體態還是個體重破百、BMI高達38.3的「肯德基爺爺」;去年工作...
早安健康 ・ 1 天前
仙草凍+思樂冰 彰縣府跨界合作打造限定冰品
配合「二○二五台灣設計展在彰化」,彰化縣政府與7-ELEVEN跨界合作,推出話題新品「仙草凍可樂思樂冰」,以在地仙草凍結合全台經典飲品思樂冰,打造出一款既懷舊又創新的城市限定冰品。自十月十五日起,以「設計上桌」為主題,推出「嚼對有料仙草凍」活動,凡購全品項思樂冰任一杯,加十元即可加料一份仙草凍;在設計展期間限定的「仙草凍可樂思樂冰」更是必嚐亮點!此外,十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以及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二日,全品項思樂冰同步推出買一送一優惠,邀請大家一起「涼一夏、嚼設計」。彰化縣城市暨觀光發展處今(十四)日表示,被廣泛運用在飲品及料理上且高營養價值的仙草,此次透過二0二五台灣設計展的平台,讓這項傳統食材以全新設計語彙重新登場。「仙草凍思樂冰」不僅是創意飲品,更是一種「城市設計思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吊車大王」驚傳退休!百億啟德企業將交棒 認了:兒女接班
竹北「吊車大王」胡漢龑身家超過30億元,他擁有4名妻子、14名子女,還幫一家人打造市值超過5億元的豪宅「竹北羅浮宮」,每層樓都安排給不同的妻小居住,生活十分奢華,獲得不少粉絲支持。近日胡漢龑爆出退休消息,透露將會把公司交給3個女兒、1個兒子。
鏡報 ・ 18 小時前
曾任空姐...林予晞曝空服員心理壓力 籲外界重視「體制問題」
懸疑校園電影《自殺通告》,由《幻愛》金馬得主周冠威執導。14日舉辦媒體試片,導演周冠威特地來台,率林予晞、黃迪揚、劉敬、白潤音齊亮相,分享拍攝幕後。空服員出身的林予晞,也知道近日長榮空服員抱病執勤、不幸離世的新聞,她沈重表示對該事件心有戚戚焉,希望外界不要只看到悲劇本身,「關注一下就過去了」。
潘鈺楨|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煮白飯加1物更好吃?日本主婦都在做!專家分享3招更讚:控醣、解便祕
煮飯不只是把米倒進電鍋、加水按下開關,其實煮出好吃白飯的關鍵,從「泡米那一刻」就開始了。日本人講究煮飯小祕訣,有人還會在水裡加一匙蜂蜜,讓米飯香甜又晶亮。低醣料理專家、巴黎藍帶主廚莉雅也分享她的私房煮
健康2.0 ・ 3 小時前
竹東連3起街頭開槍案!槍手被逮犯案動機竟是「太無聊」
新竹縣竹東分局今(15)日表示,轄內於本月7日連續發生3起持瓦斯槍毀損店家玻璃案件。警方調閱監視器發現,案發地點周邊均有同一可疑車輛出沒,經過縝密調查確認為31歲陳姓男子所為,而他的犯案動機竟是因為太無聊,感到一時好玩,全案依毀損案移送新竹地檢署偵辦。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高市早苗與日本維新會達成協議 明日開始洽談籌組聯合政府
日本自民總裁高市早苗在失去公明的合作後,週三(15日)和日本維新會共同魁吉村洋文進行會談。雙方同意以籌組聯合政府為目標,從週四(16日)開始進行政策磋商。
太報 ・ 12 小時前
NBA》Curry單挑狠電高球名人 James留言按讚喊晚安
美國高球名人迪尚波近期在社群媒體分享一段影片,他非常有勇氣地挑戰NBA歷史最佳射手柯瑞,結果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Yahoo奇摩運動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