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腎「腫20倍」重達6公斤壓迫內臟!靠妹妹捐腎救命
一名47歲補教業陳姓老師陳老師因多囊腎導致腎臟腫大至正常的20倍,進行多囊腎切除及活體腎臟移植手術,經由妹妹捐贈腎臟及醫療團隊的協助下,已於今年9月順利重返講台,恢復正常生活。
陳老師於2016年健康檢查時發現罹患多囊腎,在彰基腎臟內科持續追蹤,但病情逐年惡化。至2024年底,她的腎功能已進入末期腎臟病階段,且腹部嚴重脹大不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彰基醫療團隊啟動活體腎臟移植評估後,陳老師的妹妹經過組織配對、血液交叉配合試驗及完整健康評估,符合捐贈條件,為治療帶來轉機。
彰化基督教醫院腎臟內科蔡俊傑醫師指出,多囊腎具家族傾向,需長期追蹤腎功能與血壓,及早處理併發症。「彰基以病人為中心搭配衛教師個案管理,整合內外科醫療、藥師與營養團隊,協助監測用藥、調整飲食並預防感染,提升用藥遵從與移植腎存活率。」蔡醫師同時呼籲,若有泡泡尿、高血壓、水腫、貧血、疲倦等症狀,可能是慢性腎臟病前兆,建議及早就醫追蹤。
泌尿外科陳俊吉醫師說明,陳老師的多囊腎體積過大,壓迫腹腔增加移植難度。「為了創造安全操作環境,團隊先以達文西系統進行雙側腎臟切除,利用3D高解析視野與靈巧器械精準分離、控制出血,減少疼痛與恢復期。」切除的兩側腎臟共重6公斤,約為正常腎臟的20倍。術後雖一度出現心包膜積水,但經心臟科即時導管處置,三個月後順利完成移植。
陳老師回憶道:「罹病後看著腎臟逐年腫大、功能惡化,心情也隨之低落,對生活及工作造成極大影響。」在彰基進行手術治療後,獲得家人支持及妹妹捐贈腎臟,經歷切除多囊腎、短期透析等待移植的過程。「謝謝妹妹捐腎、謝謝醫護團隊,現在能自由喝水、走路輕鬆,也能笑著回到學生面前。」陳老師充滿感謝地說。
腎臟移植賴麗芳護理師提醒,家族中若有多囊腎病史,一等親應規律接受腎功能與影像檢查;若出現腹脹、血壓控制不穩或尿液異常,應及早就醫。完成移植後,持續回診、正確用藥、預防感染、控制血壓體重及適當攝取水份,是維持新腎穩定運作與提升生活品質的關鍵。
延伸閱讀
初期無症狀!他腦中藏「3.1公分腫瘤」竟是肺腺癌轉移
高市早苗恐打「安倍牌」和川普搏感情 日媒:未必管用
陳以信:除了台語其他都贏謝龍介 提議總統府、行政院遷台南
其他人也在看

四中全會剛結束 中國街頭現抗議布條「開放禁、共是反人類邪教」
[Newtalk新聞] 二十屆四中全會於日前(23日)閉幕,北京市中心的三里屯街頭昨(25)日驚現抗議布條事件。據「李老師不是你老師」披露,當天下午有人在三里屯掛出兩幅白布橫幅,其中一條寫著:「開放禁,自由組,自由競爭,自由選擇,建立自由、人性、法治的新中國」,另一條則直接批評「共的本質是反人類的邪教,它們必將給中國帶來無盡的災難」。 布條懸掛後不久即遭現場保安拆除收走,目前張掛者的身分仍不明。布條底部留有「pque2025」幾個字,外界推測可能是匿名簽名或暗號。 三里屯作為北京最具國際化的商圈之一,長年受到嚴密監控,能在此地出現明顯反共標語,讓此事件備受關注。 而在 2022 年新冠疫情期間,二十大前夕也發生了「四通橋事件」。當時,北京市中關村四通橋上,一名被指為彭立發(網名彭載舟)的男子,曾高掛布條,要求「罷免獨裁國賊習近平」,並呼籲「不要核酸要自由」。彭立發隨後遭到祕密逮捕,至今下落不明。 而今年八月底,在九三閱兵前夕,重慶亦出現類似行動。一名 43歲的男子戚洪利用投影機,在大學城商圈外牆投射「反共」標語,前後持續約 50分鐘。警方直到投影結束後才找到源頭,進
新頭殼 ・ 1 天前
山本由伸完投勝寫歷史 朗希「土下座」敬佩|#鏡新聞
關心美國職棒消息,世界大賽第3戰,明天(10/28)將移師洛杉磯道奇主場舉行,雙方目前各取1勝,多倫多藍鳥總教練今天(10/27)受訪時強調,如何儘早擊退道奇先發投手將是致勝關鍵,另外內野手希梅內斯(Andres Gimenez)則說,第4戰面對大谷翔平,將會是一場極為艱鉅的挑戰。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小時前
白醋、烏醋誰健康?醫科學解答:光鈉含量就差18倍
醋是許多家庭必備的調味料,常見白醋、黑醋這2種,醫師傅裕翔表示,不只顏色不同,兩者的鈉含量差異極大。白醋是單純以糯米釀造而成,烏醋則還加入洋蔥、紅蘿蔔等蔬果,加上辛香料、鹽、糖等調味料釀造。驚人的是,以100公克而言,白醋的鈉含量僅81.4毫克,而烏醋的鈉含量高達1571毫克,是白醋的19倍。他建議,白醋鈉含量低、原料單純,是較健康的選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好野人」財富續擴張!高資產規模直逼1.9兆 年增達48.6%
金管會昨天公布今年9月底高資產客戶財管業務辦理情形,我國富豪人士財富續擴張!根據統計顯示,我國截至2025年9月,我國銀行業資產逾億元的高資產客戶數、已達1萬7581人,並較去年同期的1萬0585人,1年增加6996人;若以高資產客戶AUM來看,「好野人」(高資產客戶)為1兆8978億元、已經快突破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
貴金屬交易員遭瘋搶身價待價而沽,獎金飆至銀行2-3倍
【財訊快報/陳孟朔】國際金價今年來頻頻改寫天花板,在臨近4400點天價前升勢止步,短線出現回調勢之際,資金、倉位與人力同步加碼,華爾街與實物貿易圈掀起罕見的人才爭奪戰。外電報導,交易公司、對沖基金與銀行密集獵才,專業黃金交易員一躍成為「稀缺資產」,薪酬待遇與簽約獎金水位齊聲上調。傳統由大型銀行主導的黃金交易席位,正被實物貿易商與對沖基金快速瓜分。多家全球型大宗貿易商近月組建或擴編貴金屬交易團隊,銀行端雖仍握有報價與清算優勢,但「人少坑多」的結構性缺口迅速外溢至買方與產業端,形成跨市場搶人潮。獵人頭機構指出,實物貿易公司的黃金交易員獎金水位已可較銀行同級職位高出2到3倍,且簽約條件更具彈性(含利潤分成、風控參數話語權與地域配置自由度),使得資深交易員與量化風控人才加速流動,首次實現與能源、金屬等其他大宗品交易員「同檔位」的回報。另一方面,過去十年銀行壓縮現貨團隊、部分資深交易員退休,加上畢業生傾向投入量化與科技崗位,實物貴金屬交易員的人才池持續縮水。如今在避險需求升溫、央行增持與ETF申購回暖的「三重支撐」下,黃金流動性擴張與期限結構變化,進一步加劇對定價、套保與庫存管理複合型人才的渴求
財訊快報 ・ 1 小時前
等停車位堵路騎士敲車叫罵 蘆洲警加強取締籲勿違規
蘆洲分局竹圍派出所員警獲報趕抵現場時,該名情緒激動的機車駕駛已離開。吳男向警方說明事發經過,但表示暫時不需要警方協助,若後續需要提告將自行前往派出所處理。警方指出,該路段因停車場出入口經常有車輛排隊,造成後方路口嚴重壅塞。為解決此交通問題,警方已請交通組...
CTWANT ・ 2 小時前私菸氣球闖空域立陶宛關閉首都機場 一週內第4起
(中央社維爾紐斯26日綜合外電報導)立陶宛今天關閉首都維爾紐斯機場和對白俄羅斯的邊界關卡,原因是有數個被認定為疑似氦氣氣球的物體進入領空。這已是本週第4起類似事件。
中央社 ・ 9 小時前竹南無號誌巷弄車禍頻傳 會勘設置智慧路標
苗栗縣竹南鎮建國路288巷為無號誌巷弄,且與竹南鎮建國路288巷163弄路口處車禍頻傳,苗栗縣議員葉忠倫接獲陳情,該處為無號誌路口且屢屢發生車禍,希望設置相關設備提醒用路人。經葉忠倫邀集苗栗縣議長李文斌團隊、聖福里長謝美香、縣政府、鎮公所、警方後,決議將於該路口設置智慧路標。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一家三代都有當過兵!「這位」前總統的留美長孫 27日自願入伍海軍陸戰隊
正當台灣的「藝人閃兵案」風波越演越烈時,有關政治人物和其子女是否有去當兵的問題,也始終都是輿論的熱點。不少分析認為,與同樣面臨戰爭威脅的韓國相比,台灣政治人物是否作出「正確示範」相當重要。例如,韓國媒體目前就傳出,韓國前總統朴正熙的長孫、留學美國的朴世賢,已在10月27日自願申請,加入韓國的海軍陸戰隊。韓國的海軍陸戰隊進行飛彈發射演練的資料照。(美聯社)韓國......
風傳媒 ・ 2 小時前澎湖機場新亮點 縣府旅遊資訊服務櫃台啟用
來澎湖玩更方便啦!澎湖縣政府在澎湖航空站南到站口(靠近2號門),設置了全新的旅遊資訊服務櫃台,提供旅客即時又友善的旅遊資訊,一落地就能輕鬆掌握澎湖最新玩樂消息。同時旅遊處也進行鳥嶼海堤彩繪工程,讓離島在繽紛色彩襯托下亮起來。澎湖縣政府配合「2025冬遊澎湖消費券活動」,自即日起每日上午8時至下午5時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中職/因雨延賽威能帝滿血回歸 古久保:以最好投手應戰
中華職棒台灣大賽G4因周間天候不佳,延至今(26)天開打,樂天桃猿G2先發投手威能帝等於有整整6天休息,總教練古久保健二坦言,因天數有隔開,相信選手們都恢復得差不多,「就以最好投手應戰」。
人間福報 ・ 1 天前「超級高齡者」大腦不老! 25年研究揭抗失智3大關鍵
認知能力下降並非老化的必然宿命。根據科普網站《Science Alert》報導,美國西北大學一項長達25年的追蹤研究,揭開了被稱為「超級高齡者」(Superagers)的一群8旬以上長者,何以能維持媲美50歲中年人記憶力的生物學秘密。研究發現,他們的大腦不僅能抵抗阿茲海默症的標誌性病變,更擁有獨特的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藥理學家周泰廷專欄/從關節保養到骨質疏鬆預防,現代人不可忽視的健康威脅
除了關節炎,另一個「沉默的威脅」是 骨質疏鬆症。它常常在沒有明顯症狀的情況下悄悄進展,直到跌倒骨折才被發現。尤其50歲以上女性、停經後族群,以及長期缺乏運動或營養不足的人,都是高危險群。
姊妹淘 ・ 4 小時前
從花生到烤肉!WHO點名6種生活致癌物 醫師揭最毒1物:我自己也不碰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在社群上發文,整理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雖然無法百分百避開,但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確實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以下為他歸納的6種致癌物來源,以及對應的預防重點:1. 黃麴毒素主要來自受潮或變質的花生、玉米與堅果,是...
CTWANT ・ 17 小時前
25歲男血壓飆163!少吃「1物」不藥而癒 還治好糖尿病
提及高血壓,一般會想到過量鈉鹽攝取,但醫師魏士航表示,一名25歲男子並非因吃太鹹而高血壓,而是因為體重高達125公斤,且患有嚴重胰島素阻抗,經過少吃「碳水化合物」後,男子的胰島素阻抗明顯改善,血壓也一路下降。5個月後,男子瘦了20公斤,此時已不需要血壓藥物,也能維持在理想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他喝「這碗湯」後大出血!刺破腸胃黏膜險喪命 醫喊:大家都要小心
如廁排出黑便,通常代表消化道出血,鮮血色的血便則多為大腸或肛門出血。醫師錢政弘表示,他曾遇一名80多歲男子竟然大腸充滿黑便與鮮血,出血量達1000cc。原來是因男子喝了一碗土魠魚湯,誤吞魚刺,致胃腸道出血不止。因此,民眾吃或或喝魚湯,務必小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婦人「鼻涕清澈、卻吐黃痰」 醫:有點怪!一照果然是癌症
一名50多歲婦人長期受到鼻塞與黃鼻涕倒流困擾,即使治療1至2個月,症狀不僅未改善反而逐漸惡化,打呼聲也越來越大。經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進一步檢查,竟發現婦人鼻咽部長了一顆惡性腫瘤,確診為鼻咽癌。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