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帶發炎失聲這樣吃!五種營養補充修復聲帶與黏膜
聲音是許多職業的關鍵工具,但聲帶過度使用可能導致失聲等問題。功能醫學醫師歐瀚文近日因連續演講、錄影和看診而經歷了聲帶發炎失聲的困境,從中深刻體會到喉嚨失聲的無力感。他基於自身經驗和專業知識,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失聲處理策略,特別適合教師、講師、客服等需要長時間使用聲音的專業人士參考。
聲帶最怕「硬講話」!西醫急性處理原則
聲帶健康的首要原則是避免「硬講話」,歐瀚文強調絕對不能勉強自己說話或使用耳語。他提出五項西醫急性處理原則:首先,應絕對休息1至3天,盡量避免說話;其次,多喝溫水保持聲帶黏膜濕潤,同時避免冰飲刺激;第三,必要時可使用抗發炎藥物如Ibuprofen;第四,若出現濃痰、發燒等細菌感染跡象,應考慮使用抗生素;最後,若症狀持續超過兩周未見改善,應立即就診耳鼻喉科評估聲帶狀況。
看更多:換季過敏「聲音沙啞」怎麼辦?專家教你5招養嗓祕訣 找回清亮聲音
五大營養素幫助聲帶與黏膜修復
針對聲帶和黏膜的修復,歐瀚文分享了他親身實踐的五種營養補充方法。
蜂蜜加溫水或檸檬水,具有抗菌、抗發炎和潤喉功效,建議每天早晚飲用。
鋅(Zinc),能幫助黏膜修復和提升免疫功能,建議每日攝取15至30毫克。
維生素A(β-胡蘿蔔素),有助於修復呼吸道上皮和保護喉部黏膜,可多食用胡蘿蔔、地瓜和深綠色蔬菜。
維生素C,有助於抗發炎和病毒防禦,急性期建議每日攝取1000毫克。
L-麩醯胺酸(L-Glutamine),能幫助喉嚨與消化道黏膜修復,粉末可以泡溫水空腹飲用。
看更多:香港長青歌手譚詠麟驚傳倒嗓了?突取消演唱會 中醫曝積勞成疾就會變「這樣」
職業用聲者的聲音保養建議
對於教師、講師、客服、導遊和直播主等以聲音為「生產工具」的職業人士,歐瀚文特別提醒,聲音不適時一定要適當休息,切勿硬撐,也不要使用耳語,因為耳語反而會對聲帶造成更大傷害。他建議在日常生活中補充鋅、維生素C和蜂蜜水,這是最簡單有效的聲音保養方式。透過這些方法,不僅能幫助聲帶修復,更能預防未來因用聲過度而導致的聲音問題。
看更多:聲音沙啞恐是3種癌症的警訊!中醫教你改善聲音沙啞問題 1茶飲護嗓又止咳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歐瀚文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50歲女早餐喝無糖全穀粉、鹹蛋餅竟暴肥、血糖狂飆!醫揭「偽健康」早餐陷阱!
醫師揭露5種鹽巴真相!這款鹽能降低中風風險 但兩類人需避開
很多人愛用!名醫警告:4種油用太多恐害胰島素阻抗、血糖失控、變笨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優活問問》流感VS感冒差在哪?疫苗怎麼挑?醫:怕打針「選這種」
今年流感疫苗打氣旺!根據疾管署統計,自10月1日開打以來短短兩週內,已經有約212萬人次完成接種,由於施打需求超出預期,疾管署也緊急增購20萬劑疫苗,確保供應充足。不過,許多人也好奇:流感疫苗該怎麼挑?保護力能維持多久?會不會有副作用?Podcast《優活問問》將帶大家深入了解今年的流感現況,以及如何挑選最適合的疫苗,幫助民眾安心面對流感季。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日式木造老屋X文化遺址打卡美拍!晚賞夜景台中清水龍井3大景點一日遊推薦
台中市,台中景點,台中一日遊,台中夜景,清水景點,龍井景點,清水公學校日式宿舍群,牛罵頭遺址,不夜天夜景餐廳 在台中的清水及龍井地區,不僅能踩點日式木造老屋、文化遺址園區,晚上還能賞浪漫市區夜景,快將本篇3大景點筆記起來,找個好天氣來趟一日遊!
景點+ ・ 1 天前
餐前多「1小動作」3個月甩肉4.3公斤!醫教你2招解決便祕又能控體重
民眾常為減重嘗試各種方法,但往往忽略最簡單的祕密武器—水。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指出,一項英國研究證實,「餐前喝水」不僅能幫助控制食量,還能顯著促進減重效果。研究顯示,肥胖成人
健康2.0 ・ 1 天前

流感病毒多株流行 專家示警:曾染疫者仍需接種防重症
流感疫情持續升溫,根據疾病管制署最新資料顯示,2025年第40週(9/28-10/4)統計資料顯示,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突破15萬人次,疫情明顯處於高原爆發期。雖第41週(10/5-10/11)因連假部分門診休診,全國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仍高達13萬7千餘人次,顯示病毒傳播快速,社區流感傳播鏈尚未有效阻斷,疫情恐將持續處於高點。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劉若英被要求「拿鳳梨丟薛仕凌」 他被子裡劈劈挫:好恐怖
提到這場戲,薛仕凌回憶當時躺在床上蓋上棉被劈劈挫,「好恐怖,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東西會丟過來?」這個驚險的幕後故事,讓兩人之間的互動充滿趣味。薛仕凌這次在《我們意外的勇氣》中飾演一位初出茅廬的廣告導演,為了討好業主而焦頭爛額。這已是他繼熱門台劇《影后》後,...
CTWANT ・ 1 天前
大家都吃錯!婦喝「這款無糖飲」半年暴肥險糖尿病 醫一看驚:根本喝糖水
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會自製早餐、甚至以挑選無糖食材作為健康準則,不過這樣的「健康習慣」卻可能變成隱藏版的陷阱。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天天喝自製飲品體重增加、血糖更逼近糖尿病前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17 小時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橄欖油不能拿來炒菜?醫揭橄欖油「2大錯誤用法」 不注意效果都沒了
從炒菜到拌沙拉,油脂天天吃,卻鮮少人真正懂得如何挑對、用對。你以為只要用橄欖油就等於吃得健康嗎?事實上,吃錯方式不但沒幫助,還可能讓腸道發炎、好菌流失! 油吃對能顧腸又降膽固醇!醫點名「橄欖油」
健康2.0 ・ 17 小時前八旬老翁原愛外出串門子 卻變孤癖、躲家中⋯原來得了這病
彰化縣一名80歲老先生原本喜歡種花草,會到社區、宮廟和鄰居親友閒聊,但家人發現近期他突然花枯了也不理,越來越孤僻,整天躲...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你也中招?這5種飲食「最傷腎」 醫師警告:腎臟病初期「完全沒感覺」!
腎臟病並非單一疾病,而是多種病因引起的結果。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性腎病變就是長期血壓過高導致腎血管受損、腎小球硬化,另外則是慢性腎絲球腎炎、藥物與中草藥傷腎,及泌尿道阻塞或結石。醫師指出過鹹的食物,意味著鈉含量太多,會導致高血壓 及血管硬化,造成腎功能損害。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2成更年期女性罹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F4守則」
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果顯示,45到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顯示荷爾蒙變化已經成為中年女性健康的重要風險因素。國民健康署推動生活習慣「F4」守則,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愉快心情以及朋友支持,希望降低更年期代謝症候群等相關慢性疾病風險。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可樂當水喝20年「痛苦歌王」孫情血糖飆400暴瘦,逆轉糖尿病邁向81歲
有「痛苦歌王」之稱的資深藝人孫情,為歡慶入行60周年,日前開心宣布將在11月於台中連唱三場,更以81歲高齡申請「金氏世界紀錄」,挑戰人生新里程碑!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位舞台上活力四射的歌王,曾因
健康2.0 ・ 17 小時前
優格空腹吃好嗎?醫揭1時間好菌存活率最高!優格上面一層水是好物別倒掉
優格是地中海飲食中的明星食材,富含蛋白質與益生菌,不僅幫助消化、還能當代餐。不過市面上優格產品相當多,該如何挑選?優格何時吃最有效?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對此給出解答,並說明優格飯前、飯後吃各有什麼好
健康2.0 ・ 1 天前
秋天吃南瓜!營養師:抗癌營養多在「皮、籽」 蒸熟煮湯都美味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秋天一到,市場上各式南瓜陸續上市,不只顏色亮眼,更是營養滿分的食材。南瓜不僅口感甜美,還富含多種抗氧化營養素,是秋冬養生與抗癌的好選擇。 南瓜營養滿分,連皮帶籽吃效果更佳 南瓜含有79.8%水分,還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果糖,以及鈉、鉀、鈣、鎂、鐵、鋅、磷、銅、硒等礦物質,維生素A、β-胡蘿蔔素、B群、C、E,以及多種胺基酸如天門冬胺酸、麩胺酸和白胺酸等。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徐桂婷表示,南瓜中的維生素C與E具強抗氧化力,可抑制癌細胞生長;硒則能防止癌症發生及惡化。 抗癌營養多集中於皮與籽 此外,南瓜含多種植化素,包括β-胡蘿蔔素、黃體素酚、葫蘆素、木酚素及甘露醇,其中β-胡蘿蔔素含量為瓜類之冠。研究顯示,南瓜有助預防乳癌、食道癌、胃癌、肺癌、大腸癌、子宮體癌及皮膚癌。 徐桂婷建議,南瓜的抗癌營養多集中於皮與籽,因此最好連皮帶籽食用。食用方式可將南瓜刷洗乾淨後切塊蒸熟,打成南瓜濃湯;南瓜籽則可蒸熟或煮湯後剝開食用,既方便又營養滿分。 (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一到秋冬就關節痛?中醫教你日常保養秘訣入秋後口乾舌燥、皮膚乾癢 樂生醫院營養師教你靠「食
健康醫療網 ・ 14 小時前
別再迷信眼皮跳會偏財或遇災!醫師揭真相:是你的眼睛在求救
不少人發現自己眼皮跳不停,第一反應往往是「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的預兆。然而,天祥醫院副院長江坤俊醫師提醒,眼皮跳多半與迷信無關,而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訊號。
鏡報 ・ 1 天前
隱形殺手!沒腹痛、排便異常 「這症狀持續」恐已患大腸癌
口臭不僅是口腔問題!研究發現「S. moorei細菌」不只藏在嘴裡,還可能進入腸道並促進大腸癌生成。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提醒,若口臭久治不癒、伴隨腸胃不適或體重減輕,務必盡快檢查腸胃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全球逾9成人吸髒空氣 研究:吃水果與「護肺」有關
最新研究證實,吃水果與保護肺有關聯性!英國萊斯特大學研究人員指出,全球超過9成人口暴露在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空汙環境,而女性每天吃4份以上水果,肺功能受空氣汙染影響的退化幅度,明顯較低!研究:女性吃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