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肺癌 國健署即起放寬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服務
肺癌是一個常見且不可忽視的重要癌症,2024年年底國民健康署公布的統計資料,以發生人數而言,肺癌連續兩年為首位,大腸癌為第二位,乳癌則排第三位。郭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曹書儀主任表示,以發生率而言,乳癌則排第一位,肺癌第二位,大腸癌第三位。
癌症死亡率肺癌連續十年為首位,排名高於前幾種常見癌症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此種癌症診斷時約半數已經轉移到其他臟器,第四期五年存活率僅有14 %。要如何提高肺癌存活率,一直是臨床醫師關注與努力的問題。
曹書儀主任指出,醫師提高肺癌存活率可由下列幾個方向討論,第一:減少肺癌危險因子,進而減少肺癌發生。第二:減少晚期肺癌,包括早期診斷與篩檢。第三:增加肺癌治療效果。
常見的肺癌危險因子包括年齡,遺傳因素(有家族史者易罹患),吸菸或二手菸(台灣癌症登記五成新個案與吸菸有關),環境污染(暴露於石棉或氡氣等),原有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結核等),其他輻射與化學藥物暴露。這些危險因子有些可以減少,如戒菸或減少職業環境的曝率,但有些是不可改變的因子,如年齡與遺傳因素。
早期診斷除了注意肺癌症狀,包括持續咳嗽,咳血,呼吸急促,喘鳴聲,持續胸痛且有惡化情形,聲音沙啞,無預警體重下降食慾不振,其他肺癌轉移造成的併發症 (骨骼疼痛,四肢關節痠痛,淋巴結腫大)。
透過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與正子攝影等),與組織切片等,來診斷肺癌的組織型態與分期。若有廣泛的淋巴結轉移或產生遠處轉移(如腦部、肝臟、骨骼等處)便是無法使用手術治癒的晚期肺癌,台灣超過五成的患者在診斷時就已經屬於晚期,超過四成屬於遠端轉移的第四期肺癌;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統機資料顯示,近年來因為治療藥物進步,第四期肺癌患者五年存活率雖然已漸漸提升,但仍只有14%,與第一期肺癌五年存活率約95%相比,相差甚鉅。
曹主任說明,肺癌的早期篩檢為近年來成為重要的議題。國民健康署於2022年7月開始執行肺癌篩檢計畫,並於2024年1月1日起,擴大肺癌篩檢服務,下修具肺癌家族史之篩檢對象年齡5歲;此外,參考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建議將重度吸菸者吸菸史條件放寬。
目前建議接受篩檢對象為具有肺癌家族史(具血緣關係的一級親屬有肺癌病史)45至74歲男性,40至74歲女性;50至74歲重度吸菸者(吸菸史達20包年以上)仍在吸菸或戒菸未達15年。符合資格者每兩年可接受一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 (LDCT)。
曹書儀醫師強調,肺癌篩檢流程為執行低劑量電腦斷層基礎篩檢,若無肺部結節,則每兩年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至少兩年;若有肺部結節,則依照結節的影像性質與直徑大小,在3-12個月內追蹤電腦斷層,或直接進行切片等近一步檢查。
※衛福部提醒您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
更多新聞推薦
其他人也在看

以後五角大廈新聞只能看「這小報」? 大媒體拒簽採訪新規 約50記者繳證集體離開
[Newtalk新聞] 據多家美媒報導,美國國防部近日祭出新規,對媒體採訪五角大廈的行為設下嚴格限制,並要求各家媒體記者於 14 日前簽署「知情文件」,否則可能遭撤銷採訪資格。此舉引發《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路透社》、《CNN》、《美聯社》等主流媒體強烈反彈,紛紛表態拒絕配合,只有一個小報《OAN》肯簽,網民笑說以後五角大廈的新聞都給它「獨家承包」了。 據《美聯社》報導,五角大廈的新規定要求,記者若未在期限內以書面方式簽署文件確認知情,將被迫於隔日交還採訪證並清空在五角大廈內的工作空間。此外,依據新規,若記者未經國防部官員陪同不得進入五角大廈大部分區域;若記者向任何國防部人員索取未經防長核准的資訊,防長有權撤銷其採訪資格。 對此,美國防部長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在社群媒體以「揮手告別」表情符號回應媒體反彈,態度冷淡。國防部首席發言人帕內爾(Sean Parnell)則辯稱,新規只是「常識性的媒體程序」,並批評部分記者「在網路上誇大其辭、自稱受害者」,強調該政策符合軍事與國家安全利益。 五角大廈搬出嚴格的採訪新規定,引爆美國各大媒體拒簽。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海事
新頭殼 ・ 21 小時前
普發一萬迎最後階段!最快11月上旬領 領取資格、方式一次看懂
立法院朝野團已達成共識,將在明(17日)院會處理並完成「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等同普發現金相關特別預算也將於17日三讀。財政部部長莊翠雲今(16日)指出,如果17日三讀通過,預計於總統公布預算案當天開記者會說明相關時程,以此推估,11月上旬就可以按次序做發放。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圖輯】天使再度降臨人間!歡樂華麗維密大秀:準媽咪開場、子瑜小露性感
美國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15日在紐約舉行年度大秀,這場一度中斷的年度大秀去年宣告回歸,今年是連續第2年舉行,走秀名模陣容與展示的內衣依舊華麗如昔。
太報 ・ 11 小時前
《回魂計》「沉默和順從只會助長壞人的惡!」20大金句一起看
Netflix 華語劇《回魂計》全 9 集,一上線就衝往 Netflix 排行榜 TOP1!劇中三個母親因為女兒被詐騙而聯手的復仇與復活之旅,劇情鋪陳創意十足,卡司陣容一字排開有舒淇、李心潔、傅孟柏、鍾欣凌、賈靜雯、泰國影帝蘇格拉瓦·卡那諾、方郁婷、林廷憶、劉主平、陳昕葳、鄭人碩、尹浩宇、李銘忠和喜翔,每個都是演技派。且劇中角色之間的對戲和台詞也令人印象深刻,一起來回味。
Yahoo奇摩電影戲劇編輯部 ・ 1 天前

大熱天吵著要出去玩! 貓咪一踏出門秒後悔折返:媽我玩好了快關門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予芊/綜合報導今年夏天氣溫飆升,有時想出門都會炎熱的天氣勸退,連愛玩的毛孩們也受不了這樣的高溫。近日,有網友分享了一段影片,...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大表姊」劉雯再登維密秀!秀服重15公斤 9次登場破紀錄
大陸超模劉雯15日再次亮相在美國紐約舉行的2025維多利亞秘密大秀(Victoria’s Secret Fashion Show),以兩套精彩造型閃耀T台,這也是她第9次登上維密舞台,打破亞洲模特的出場紀錄。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普發現金要來了!財長說「這時」
財政部長莊翠雲16日指出,特別預算可望於17日三讀,只要經總統公告,財政部當天就會召開記者會對大眾說明領取方式和時間,預計11月上旬可以發放,其中應該以直接入 帳最快,但相關造冊需要時間,至少要5個工作日,因為不能重複也不能漏。
中時財經即時 ・ 23 小時前
MLB季後賽》山本由伸一夫當關完投9局 道奇取得系列賽2比0領先
MLB美國職棒大聯盟季後賽國聯冠軍賽G2,今天(15日)洛杉磯道奇續戰密爾瓦基釀酒人。此役道奇日籍投手山本由伸威風八面,完投9局用111球、被敲3支安打、僅失1分、送出7次三振,
Yahoo奇摩運動 ・ 1 天前
癮君子當心「癌王」小細胞肺癌找上門!免疫加化放療成功擊退癌王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小細胞肺癌的癌細胞增生快速,惡化速度也快,比其他肺癌(如肺腺癌)快上數倍,常被稱為「肺癌中的惡霸」,它也很容易轉移,一旦診斷,經常已經轉移至腦部、肝臟、骨頭等遠處器官。烏日林新醫院癌症副院長暨胸腔內科許人文醫師表示,
華人健康網 ・ 1 天前
AI概念股集體暴衝!這檔9月營收「年增92.26%」漲破7%領軍 鴻海、京元電子飆破半根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台股今(16)日以27,337.32點開高,截至上午10時45分暫以27,478.14點維持在上漲202.43點或漲幅0.74%。觀察AI概念股盤中市況...
FTNN新聞網 ・ 22 小時前
醫界創新突破!類機械手臂切除肝癌 費用僅達文西三分之一
一名50多歲罹患肝癌的林姓男子,長期在其他醫院治療,腹部卻痛到受不了,經過外科醫師檢查後評估,使用韓國多關節手術器械系統進行微創肝臟切除手術,最小傷口僅約3公分,費用只有達文西機器人的三分之一,術後回診追蹤狀況穩定。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獨/男星顏正國肺腺癌病逝!醫揭「這些不好聞的東西」是關鍵
《好小子》系列走紅的台灣資深藝人男星顏正國,本月7日罹患肺腺癌四期病逝,在板橋亞東醫院離世,享年50歲!對此,胸腔外科醫師劉祖豪表示,除了遺傳和抽菸,每天煮飯吸到廢氣、工作環境常吸到異味等也會提高肺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顏正國肺腺癌過世!醫揭「沉默殺手」肺癌初期3症狀,身體出現1狀況快就醫
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更因早期幾乎無症狀而被稱為「沉默殺手」。隨著《好小子》男星顏正國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的消息傳出,再次喚起民眾對這項疾病的關注。醫師提醒,肺癌最大的特
食尚玩家 ・ 1 天前八旬老翁原愛外出串門子 卻變孤癖、躲家中⋯原來得了這病
彰化縣一名80歲老先生原本喜歡種花草,會到社區、宮廟和鄰居親友閒聊,但家人發現近期他突然花枯了也不理,越來越孤僻,整天躲...
聯合新聞網 ・ 3 小時前
不靠意志力!婦改飲食、生活習慣 狂瘦50公斤不復胖
一名家庭主婦透過調整生活習慣,在一年四個月內成功減重50公斤,更令人驚豔的是,她維持理想體重已超過一年未曾復胖。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這位女性的成功關鍵並非依賴意志力,而是建立了穩定的飲食模式與生活習慣。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大腸癌年年奪命無數!2分鐘的「糞便潛血檢查」卻有9成的人不做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與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共同舉辦的「第九屆為癌而跑」公益路跑,將於10月18日上午在碧潭東岸盛大登場。活動邀請親子家庭、運動愛好者及癌友共同參與,透過路跑傳遞防癌從行動開始的理念。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確定11/2上路!假日急症中心「6都14地點」曝光 週日看診最多省600元
為解決大型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11月起將於六都試辦設置「假日急症中心(UCC)」。健保署補充,目前六都共鎖定14個地點,多為地區醫院及聯合診所,由基層診所醫師輪值,民眾假日若遇發燒、簡單傷口等5種不適;UCC部分負擔費用只收新台幣150元,相較於醫學中心的急診750元,民眾最多可省下600元。(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一醒就「做這1事」恐害血壓暴衝!中風風險大增 醫曝:很多人都有這習慣
高血壓影響了近一半的美國成年人。若你有高血壓,應該知道藥物、飲食與生活型態改變,是降低心臟病與中風等嚴重健康併發症風險的關鍵。但常被忽略的一點是──早晨習慣。每天的早晨流程,可能支持或阻礙你的血壓控制。Eatingwell網站分享以下是 6 個專家背書的早晨習慣,幫助你展開更健康的一天。 1、避免一早滑手機若你醒來後立刻滑手機或看新聞,尤其內容容易讓你焦慮或生氣,建議三思。研究指出,新聞與社群媒體的資訊洪流,可能增加焦慮、壓力與精神疲勞。這會拉高基礎壓力水平,使血壓升高,甚至維持一整天。專業體能教練 Brooke Matheson 建議,可嘗試輕鬆散步、冥想、泡溫水澡或聽舒緩音樂。「任何能讓你放鬆的活動,都可能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降低血壓。」她說。 2、早餐補充鉀心臟營養師 Michelle Routhenstein 解釋:「鉀能幫助平衡體內鈉含量,促進血管舒張,進而自然降低血壓。」建議可參考 DASH 飲食法(防治高血壓的飲食法),其含鈉量低、鉀含量約為一般飲食的 3 倍。常見的高鉀早餐食物包括馬鈴薯、哈密瓜、希臘優格、杏桃、柳橙汁,以及各類水果和蔬菜。舉例:燕麥片加香蕉、果昔裡加入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