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忘路到能指路,84歲阿公打新藥、玩遊戲延緩失智,醫師曝關鍵轉折
隨著能延緩阿茲海默症的新藥問世,治療方式正逐漸改變。藥物搭配非藥物介入受到重視,像遊戲化認知訓練、社會參與等,讓治療從醫院延伸到生活中,為病人與家屬帶來新的希望。
84歲周爸爸走進記者會現場,腳步穩健、精神飽滿,還揮手高聲和在場眾人打招呼。這樣的活力,很難讓人聯想到他是一位阿茲海默症患者。
5年前,周爸爸被診斷為輕度認知障礙,當時家人警覺到他開始忘記事情、方向感變差,因母親曾罹患重度失智,女兒周小姐便立刻帶父親就醫,即使確定診斷,他仍每天清晨規律散步,一天走上2萬步。周小姐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真的差很多,相較媽媽,爸爸狀況穩定很多。」
半年前,周爸爸因妻子過世一度情緒低落、記憶退化,所幸經醫療團隊評估後,周爸爸可以使用阿茲海默症新藥,定期回診施打,並在治療期間由護理師陪同進行認知訓練遊戲。
打完藥休息後,護理師會陪他玩認知遊戲、聊天鼓勵,透過App還能看到每次訓練的數據變化,知道他哪裡進步、哪裡需要加強,「以前爸爸很抗拒去醫院,現在都很開心要去醫院治療,」周小姐說。
積極治療的效果,家屬很有感。周小姐觀察到,父親病況嚴重時,容易迷路,但現在方向感明顯改善,「以前走到巷口就會忘記路,現在還能指揮計程車司機應該要走哪條路比較好。」
對多數家庭而言,要維持這樣的狀態並不容易。如今隨著可延緩病程的阿茲海默症新藥問世,醫界也開始採取更積極的多元治療模式。
新藥為阿茲海默症治療帶來希望!早期治療是關鍵
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全國失智人口突破37萬人,其中6成為阿茲海默症患者。耕莘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議謙指出,過去認為阿茲海默症無藥可醫,直到能清除腦中類澱粉蛋白的單株抗體藥物問世,才真正看到延緩退化的可能。
這項藥物的作用是延緩,不是逆轉,「若能在早期介入,可顯著減緩功能退化、延長生活自理期,」他說,目前藥物治療有嚴格條件,需經影像學與生物標記確認符合資格,且病人必須長期追蹤。
劉議謙強調,阿茲海默症治療成效與介入時機密切相關,「愈早發現、愈早開始訓練,效果愈好。」耕莘團隊也與中研院合作,將影像、生物標記與語言特徵分析整合,以期未來能更早進行診斷、縮短診斷與治療的落差。
定期施打藥物+認知訓練,治療時間不留白
另一方面,耕莘醫療團隊充分利用病人回診機會,利用病人回診施打藥物時間,進行認知訓練,同時進行藥物及非藥物治療。
耕莘醫院自2021年起,與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合作,翻新以失智症退化腦區為設計基礎的「每日腦點心」App。中研院語言學研究員李佳頴說明,這套App內含14款2分鐘的小遊戲,涵蓋注意力、執行功能、工作記憶、數學、視覺空間與語言等6大面向。每次訓練後,系統會即時顯示腦齡與常模比較,醫療團隊藉以觀察變化,也讓患者與家屬更有回饋感。
「這不只是治療,也是訓練大腦的方式,適合所有人,」劉議謙指出,App除了協助阿茲海默症患者,並適用一般族群,「像我們平常容易忘東忘西、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也能用這類遊戲加強。」
目前耕莘醫療團隊正在收案研究中,比較「藥物治療搭配認知訓練」與「僅使用藥物」的差異,評估兩者結合對延緩退化的實際成效。
結合社會處方箋,讓治療延伸到生活
藥物與認知訓練之外,耕莘醫院也結合新北市衛生局推動的「社會處方箋」計劃,醫師根據病人興趣與能力,開出「園藝課、運動課或懷舊活動」等社會處方。
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高淑貞指出,社會處方箋的目的是協助長輩重新建立人際連結與生活節奏,「透過活動維持社交互動、自我效能,對延緩退化非常重要。」
這項制度目前已納入門診系統,醫師可直接為病人開立社會處方箋,讓醫療與生活結合。即使尚未出現明顯症狀,一般民眾也能從生活中開始守護腦健康,例如規律運動、保持社交互動、睡眠充足與進行認知挑戰(如閱讀、記憶遊戲等),都是維持腦力、預防失智的關鍵。
隨著新藥與數位工具的導入,阿茲海默症治療正逐漸走向可被早期發現、積極治療的新時代,讓患者與家屬在面對疾病時,能多一分信心和希望。
延伸閱讀:
其他人也在看
走2千步可換衛生紙!全聯與北市聯醫推「健康處方箋」,讓長輩買菜也能防失智
長輩下雨天想散步但沒地方可去,販售各式生鮮雜貨的大賣場,其實也可以是選項之一。超市龍頭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首度合作,推出「健康處方箋」,讓長者在賣場購物時,也能散步社交顧健康。 不少長輩平時有外出散步或慢跑的習慣,但一到下雨天,想找個不會淋雨的地方散個步,有一定難度。考量高齡人口不斷增加,希望促進民眾多走路,同時也兼顧生活雜貨採買等目的,全聯與北市聯醫聯手,於大全聯推出「健康處方箋」計劃,讓長輩逛超市也能預防失智。 逛超市也顧健康?超市龍頭把買菜變運動 全聯實業(下稱全聯)執行長蔡篤昌表示,大全聯健康處方箋靈感來自過往北市聯醫與宜蘭傳藝園區舉辦的「藝文處方箋」。目前實施地點為大全聯內湖店,主要鎖定65歲以上長輩,只要每天在超市內走2,000步,就能累積點數兌換獎品。 全聯行銷部同仁鄭丞祐說明,這次健康處方箋主要聚焦於運動、藝文、飲食、互動、永續等面向,讓長輩邊買菜邊運動,希望形成社區共榮照顧圈。只要是65歲以上的長輩,在超市服務台掃描QR Code加入LINE好友,即可開始2,000步健康處方箋。 在超市3樓及2樓超市區域依序有10個關卡,分別坐落在五穀雜糧、堅果、肉品、乳製品及運動用品
康健雜誌 ・ 19 小時前
80歲翁「主動脈弓部瘤」險猝死! 北榮「客製化支架」免開胸、繞道拆彈
心血管疾病發作往往在轉瞬間,兇猛又急。常見的「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雖然不是癌症,但死亡率卻相當高,因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常被稱之為「不定時的體內炸彈」。其中,又以「主動脈弓部瘤」最為複雜,不僅有破裂危險,還會增加中風風險。醫師建議,可以客製化支架徹底根治,並依據每位患者量身訂做,適合高齡、曾接受相關手術和風險較高者。
優活健康網 ・ 16 小時前
骨質疏鬆勿輕忽 跌一跤恐喪失行動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骨質疏鬆沒有明顯症狀,但常因一個小跌倒就造成骨折,尤其脊椎、髖關節、橈骨與肱骨最常見,嚴重者可能失去行動力甚至臥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陳昱彰醫師提醒,10月20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國際骨質疏鬆日」,呼籲民眾正視這項被忽略的慢性疾病。 低骨密度應列入三高以外第四健康警訊 DXA檢測最準確 陳昱彰醫師指出,除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外,「低骨質密度」應列為第四個健康警訊。骨骼會持續經歷「骨質重塑」,如同存摺一樣需保持進出平衡,但年齡增長後骨本流失加快,若未及時補充,就可能引發骨質疏鬆症。全球約每三名50歲以上成人,就有一人屬高風險族群,特別是長者與停經後婦女,更容易發生骨質流失。 骨質疏鬆的診斷可透過脊椎X光、超音波骨密儀(QUS)與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其中DXA為最準確的檢測方式,也是量化骨質疏鬆的重要依據。T值低於-2.5表示骨質疏鬆,介於-1.0至-2.5為骨質缺乏。 陳昱彰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風險比一般人高出約六成,尤其以髖關節骨折為主。這與糖尿病導致的骨質生成減少與骨代謝降低有關,需特別提高警覺。 儲存骨本從年輕開
健康醫療網 ・ 17 小時前
阿茲海默症治療不再單線作戰!新藥併遊戲化認知訓練 助延緩惡化進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報導】台灣已正式步入高齡化社會,全國失智人口突破35萬人,其中約六成為阿茲海默症患者。天主教耕莘醫院神經內科劉議謙主任表示,雖然醫界早已了解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機轉,但過去始終缺乏能改變疾病進程的治療方式。清除「類澱粉蛋白」的單株抗體藥物於2023年首先在美國上市,隔年於日本核准,今年3月台灣獲衛福部通過,顯示全球治療趨勢已同步邁入病理機轉導向的新階段。 臨床試驗與真實世界資料顯示,藥物治療在延緩疾病惡化方面呈現正向的觀察結果,有助病人維持一定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病人與家屬也普遍給予正面回饋。劉議謙主任指出,耕莘醫院自2021年起即與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合作語言標記研究,累積影像與生物標記判讀經驗,包括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PET)與磁振造影(MRI)等,讓醫療團隊能在新藥問世後更迅速展開治療評估與追蹤,縮短從診斷到啟動治療的落差,讓病人得以較早受惠。 治療時間不留白 新藥併行遊戲化認知訓練 耕莘醫院建立自社區發現、診斷到治療追蹤的一條龍照護流程,並結合個案管理與長照資源,協助家庭面對照護歷程。劉議謙主任提到:「阿茲海默症的治療不僅限於藥物,更需要同步從認知訓練與日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研究發現:熱浪寒流都提高COPD發病死亡風險 尤其是長者與亞洲族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極端氣候影響下,全球各地天災不斷,民眾的健康也深受威脅,臺北醫學大學胸腔醫學研究中心莊校奇副主任率領研究團隊發現,極端高溫或低溫都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1.16倍的發病與死亡風險,在極端高溫環境下,女性患者更是高風險群。這篇研究已發表於《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極端溫度都會增加COPD發病與死亡 長者與亞洲族群更甚 莊校奇副主任率領研究團隊,蒐集全球2000年至2024年間25項相關觀察性研究逾三千筆資料,針對極端溫度環境對COPD患者造成的影響。結果發現,在極端高溫環境下,患者發病與死亡的風險會增加1.16倍,女性族群的風險又高於男性族群0.14倍;而極端低溫對健康威脅更大,COPD患者發病風險會提高1.47倍,死亡風險提高約1.32倍。 此項研究也指出,60歲以上的患者面對極端溫度變化,更容易發病甚至致死。而以區域來看,亞洲族群更容易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發病及死亡風險會增加1.35倍,不過單以極端低溫來分析,歐洲族群發病及死亡風險也偏高達1.4倍。 患者於熱浪或寒流來襲時需提高警覺 也須提防空汙
健康醫療網 ・ 15 小時前
香港現屈公病首例死亡病例 77歲男曾赴廣東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週三(10/22)通報,一名77歲有慢性病史的男性患者,10天前自中國大陸返港時已出現屈公病症狀,之後併發器官衰竭,22日逝世。這是中國今年7月爆發屈公病疫情以來,香港官方通報的首名死亡病例。
太報 ・ 19 小時前疑吃壽喜燒上吐下瀉就診 北市採樣蛋液慕斯送驗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余曉涵台北23日電)媒體報導有民眾吃知名壽喜燒上吐下瀉送急診。台北市衛生局今天表示,22日前往稽查已抽樣作為沾醬使用的蛋液慕斯送驗,結果約1到2週出爐;冷藏食材未加蓋,已限期改善。
中央社 ・ 19 小時前非洲豬瘟「冷凍能存活1000天」 他揭台灣失守代價
台中梧棲區某家牧場豬隻被驗出非洲豬瘟,全台豬隻禁運禁宰可能延長至15天,並禁止廚餘養豬。外界關注非洲豬瘟到底多嚴重?對此毒理專家招名威表示,非洲豬瘟是一種DNA病毒,生存能力驚人,在冷凍環境下能存活1000天,不怕酸也不怕鹼,對豬隻來說就像「沒有解藥的流感」,傳染速度快、死亡率高;他直言,台灣若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中時新聞網 ・ 19 小時前
以為閃到腰,竟是血癌潛伏2年!恐怖骨髓瘤初期5前兆腰痠背痛也在列
以為只是閃到腰,沒想到竟是血癌「多發性骨髓瘤」作祟!中部62歲的宋女士,兩年前在照顧母親時,彎腰時聽到「啪」一聲,以為只是閃到腰。起初只是下背部痠痛,沒想到在3...
早安健康 ・ 18 小時前食藥署預告健康食品衛生標準草案 整合相關規範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3日電)獲得小綠人標章的健康食品本質還是食品,衛生標準與一般食品相同,但原本規定分散且文字簡單,食藥署昨天預告「健康食品衛生標準」草案,完備文字與適用範圍,預告期60天。
中央社 ・ 19 小時前邊治療邊健腦 耕莘醫院開發「每日腦點心」APP
全國失智人口突破三十五萬人,其中六成為阿茲海默症患者。天主教耕莘醫院失智症團隊攜手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開發「每日腦點心」APP,將新藥治療與遊戲化認知訓練結合,讓患者邊治療邊健腦。失智症患者中,約有六成是由阿茲海默症所引起,阿茲海默症與類澱粉蛋白異常在腦中堆積有關。天主教耕莘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議謙表示,過去醫界雖早已了解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機轉,但長期缺乏能改變疾病進程的治療方式。直到近年能清除「類澱粉蛋白」的單株抗體藥物問世,並於今年三月獲衛福部核准,才真正迎來改變的契機。天主教耕莘醫院失智症團隊攜手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開發「每日腦點心」APP,將新藥治療與遊戲化認知訓練結合,讓患者邊治療邊健腦。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李佳穎研究員表示,「每日腦點心」以失智常退化的腦區為基礎設計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招募 50萬人 台灣精準醫療計畫成果登《Nature》期刊
由中央研究院領銜的「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建構出全球規模最大的漢人精準醫療研究族群,並結合基因資料及臨床資料,發展出多種疾病的風險評估方法,為全球十多億漢人族群健康照護提供了關鍵基礎。中研院廖俊智院長表示,過去全球精準醫療的基礎資料多來自歐美族群。TPMI建立台灣的疾病研究大族群及數據,讓世界了 解漢人族群的基因特色與疾病的關聯。這不只是科研突破,更是公共健康的里程碑。
NOW健康 ・ 18 小時前
蔡小虎是爸媽的偶像!李子森笑曝曾以為他是「兄弟」
許志豪、杜忻恬、李子森所主持的中天、中視優質歌唱節目《唱歌給你聽》邀請到大來賓蔡小虎,一連演唱〈疼你若生命〉、〈幸福送乎妳〉等經典「虎」式情歌,深情渾厚的嗓音讓許志豪大讚:「小虎哥的歌紅到國際,而且小虎哥的追夢歷程對很多有明星夢的人來講很勵志,基層勞工也可以靠自己的實力打出天下。」蔡小虎也分享自己的出道經歷:「當兵之前有在糖廠工作過,當兵之後就去賣豬肉,那因為我當兵時在藝工隊有表演的經驗,有個朋友就叫我去參加《五燈獎》,沒想到會一路過關斬將,收視率非常好,後來就出道了。」出道後的他,還差點成為演員:「出道後有去演電影《報告班長》,我其實蠻喜歡演電影的,只是後來他們要我演的戲,戲份比較重一點,我有點怕就不敢接。」
中時新聞網 ・ 17 小時前
【聚焦中風治療3-1】整合溶栓、細胞防護機制 順藥創新藥LT3001二期成果登WSC 2025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林佑威/台北報導 急性缺血性中風(Acute Ischemic Stroke)長期以來是全球醫療體系中最具挑戰性的疾病之一。根據世界中風組織(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統計,全球每年約有1,200萬人罹患中風,其中近七成屬於缺血性中風類型。現行治療多以靜脈注射溶栓劑(如tPA)及血管內取栓術為主,但受...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台灣每年吃掉4.7億顆安眠藥!醫:多重藥物 高齡用藥潛藏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根據健保資料顯示,台灣大約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有睡眠困擾,每年有數百萬人領取安眠藥。耳鼻喉科醫師柯仁弘表示,全台一年消耗的安眠藥數量超過4.7億顆,這代表失眠問題不僅普遍,也反映出社會對藥物依賴的嚴重性。 多重藥物交互作用 潛藏副作用風險 安眠藥與其他藥物或物質併用,可能造成危險後果。柯仁弘醫師指出,常見的情況包括「安眠藥加酒精」,容易導致過度鎮靜甚至昏迷;若與止痛藥或抗憂鬱藥併用,則可能加重頭暈、跌倒及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增加事故風險。這些情況在日常生活中相當常見,卻常被忽視。 高齡族群風險高 更需注意用藥安全 長者常因慢性疾病而同時服用多種藥物,若再加上安眠藥,容易造成白天精神恍惚、記憶力下降,甚至出現如夢遊般的狀態。柯仁弘醫師提醒,這些副作用不僅會降低生活品質,也增加跌倒或意外事故的風險。因此,高齡者在安眠藥使用上需要格外謹慎,應定期與醫師檢視處方。 長期使用有耐受性問題 臨床強調減藥與非藥物治療 安眠藥的另一大隱憂是耐受性。初期使用時,一顆藥物即可幫助入睡,但隨著時間推移,藥效逐漸減弱,患者可能需要增加劑量才能維持效果。柯仁弘醫師提到,當劑量不斷上升,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非洲豬瘟病毒「冷凍能撐1000天」!農業部:若疫情爆發 估經濟損失2千億
台灣嚴防非洲豬瘟7年,卻在台中梧棲一家養豬場驗出病毒陽性反應,努力破功,農業部昨(22)日宣布,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並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餵飼豬隻;今(23)日針對「非洲豬瘟防檢疫後續防疫精進作為」進行報告並備質詢,農業部長陳駿季坦言,一旦疫情全面爆發,將造成經濟損失2千億元。對此毒物專家招名威也示警,若台灣失守,將有沉重代價。
鏡報 ・ 19 小時前
中市府3天內清查168處養豬場豬隻 月底稽查500家市售豬肉來源
台中養豬場昨爆驗出非洲豬瘟病毒,成台灣防疫破口,台中市政府今再開記者會宣布,將在3天內調查全市168個養豬場及大安肉品市場的豬隻健康安全;衛生局則會在月底擴大稽查500家市售豬肉肉品來源及標示,防堵來路不明豬肉流入市面。台中市昨爆發非洲豬瘟首例成眾矢之的,今日市府再度公開說明,設法亡羊補牢。副市長黃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
跨界探討居住正義與綠色運輸 桃園國際論壇11/28登場
桃園鐵路地下化後,沿線車站及周邊土地整體規劃,備受矚目。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將在11月28日辦理「Future in 15 mins桃園,共好城市」國際論壇,邀請國際上「15分鐘城市」理念提出者~法國學者Carlos Moreno首次來台,聚焦將15分鐘生活圈理念,落實在鐵路下地下化後的桃園,探討如何有序引導住宅、公共運輸發展。論壇報名10月15日開始,名額有限額滿即止。「Future in 15 mins |桃園,共好城市」論壇為整天系列演講,上午將由Moreno教授專題演講,由法國巴黎推動15分鐘城市的經驗,探討桃園未來以車站為核心發展的生活圈,讓民眾可以透過大眾運輸,結合自行車道或共享運具等,滿足居住、工作、學習、休閒、購物與照護等六大生活需求。下午場則分為兩大子題,延伸15分鐘城市的核心理念,聚焦居住正義和可負擔住宅,另一場則探討如何讓城市設計回歸人本,街道即生活。論壇分別邀請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旅日都市規劃學者邱秉瑜、作家謝哲青等,從不同面向探討桃園未來的都市規劃。都發局長江南志局表示,桃園正值城市縫合與再生的關鍵時間,目前也與Moreno教授合作,優先選定內壢
台灣好新聞 ・ 18 小時前
企排》新賽季成大11.1開戰倒數 !神秘嘉賓是「她」 前台電女排球員曾琬羚引退儀式
企業排球聯賽邁入21年,新賽季開戰倒數,開幕戰11月1日下午1時起,將於台南成功大學體育館舉行。中華民國排球協會宣布,開季當天將為前台電女排球員曾琬羚舉行引退儀式,期盼為她精彩的排球生涯畫下完美句點。
TSNA ・ 17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