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藥血壓也不降?營養師曝關鍵原因 這「3食物」要多吃
生活中心/張尚辰報導
你是否也有每天按時吃藥,血壓卻依然降不下來的問題?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高血壓的關鍵原因不是因為藥物沒效果,而是出於「鉀」攝取不足。對此,她表示多吃一些高鉀食物,例如香蕉、菠菜、地瓜等,可以讓血壓更穩定。
薛曉晶今(23)日在臉書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中發文,指出「鉀」可以幫助血管放鬆、加速排出體內過多的鈉,也是現代人最容易缺乏的礦物質,特別是外食族、愛吃加工食品者,鈉高鉀低,血壓自然難以穩定。
薛曉晶根據《Clin Hypertens 》2024年的研究說明,在食物成分中,鈉和鉀與血壓的關聯最為密切,低鈉飲食和高鉀飲食的降血壓作用已被充分證實,尤其是在高血壓族群中,高鉀攝取量是阻止高血壓的飲食方法(DASH)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顯示出對心血管事件風險的有利影響。
另外,根據《Nutrients》2020年研究也指出,鈉、鉀的比例越高,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就越高,若想有效改善高血壓,可以將一些天然的高鉀食物融入三餐,例如早餐加一根香蕉、午餐多一碗菠菜、晚餐白飯換成地瓜等…。
薛曉晶強調,多吃蔬果、少鹽,可以讓鉀鈉回到健康比例,穩定血壓不能單單只依靠藥物,更要從飲食開始改變,才能有效控制血壓。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醫師認證!「6大晨間習慣」護腦又防失智 早餐吃這個效果翻倍
缺鐵恐釀6大健康警訊!食安專家曝「補鐵3禁忌」 犯了小心越補越糟
11歲童染流感!「發燒僅1天」腹瀉、抽搐搶救無效身亡
日本熊襲釀7死創新高!專家揭異常原因:恐出現「不冬眠的熊」
其他人也在看

比含糖飲料更恐怖!每天喝「1無糖飲料」 脂肪肝風險增60%
代糖飲料真的比較健康嗎?近日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含糖飲料早就被認為會引發新陳代謝的問題,但最新研究顯示,代糖飲料雖然沒有糖分,但還是可能會損害肝臟代謝,甚至風險還會比含糖飲料高。
鏡報 ・ 1 天前
日本人三餐吃白飯!「為何不會得糖尿病?」 醫曝2大關鍵解答了
糖尿病是以持續性高血糖為特點的代謝性疾病,也是台灣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就有網友好奇,為何日本人三餐都吃白飯,卻不會得糖尿病?對此,醫師蒼藍鴿(吳其穎)列出2大關鍵,表示其實日本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糖尿病盛行率漸增,只不過放眼全世界依然是「中等偏低」的程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灣人愛吃「6蔬果」驚爆農藥超標!79公噸全數退運或銷毀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1日公布最新邊境食品檢驗結果,多種來自各國的進口水果、蔬菜,因農藥殘留超標,已全數依規退運或銷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一進診間血壓就升高 恐是「白袍高血壓」纏身 (圖)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圖)介紹「白袍高血壓」,是指平時在家量血壓,血壓值都在正常範圍,但是一到醫療院所量測血壓時就達到高血壓的標準,提醒民眾這類假性高血壓不能輕忽。
中央社 ・ 1 天前
早上黑咖啡加「1物」 醫大推:燃脂、穩血糖、增加專注力
市售油品眾多,各有不同特色。醫師張家銘推薦「中鏈三酸甘油酯(MCT)」,這是一種能「點燃」身體代謝火力、讓腦袋更清楚、能量更穩定的關鍵燃料。他建議,不妨在早上的黑咖啡、豆漿或溫水中,加入一小匙MCT油(約5克),讓身體從一開始就進入「脂肪供能」的狀態。持續一週後,可慢慢增量至每日15~20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白袍高血壓」不用怕? 錯!1/3的人恐演變為真高血壓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怎麼一到醫院就有病?一名50多歲的女性,有高血壓問題,但血壓量測卻總是不準,在家量「血壓偏低」,一到醫院卻「血壓上升」且越量越高,認為自己是「白袍高血壓」的她,竟自行停藥,結果導致血壓失控。醫師提醒,白袍高血壓者也不能輕忽平時的血壓,因為研究顯示白袍高血壓患者大約有三分之一,在追蹤二至三年後,會演變為真高血壓。 什麼...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降血壓不能只靠藥!營養師:鉀攝取不足是關鍵 3食物助血壓回穩
不少高血壓患者即使每天按時吃藥,血壓仍忽高忽低。營養師曉晶在臉書粉絲專頁「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分享,關鍵可能是身體「鉀」攝取不足。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 小時前
冷凍蔬菜保留95%營養!專家:比市場菜更「新鮮」
冷凍蔬菜的營養價值可能遠高於一般民眾認知,根據多項研究顯示,經過適當處理的冷凍蔬菜不僅能保留大部分營養素,專家指出,關鍵在於冷凍前的「殺青汆燙」處理技術,能有效鎖住蔬菜中的營養成分。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血壓越量越高不是巧合! 醫揭「白袍高血壓」陷阱 3年內恐變真高血壓
一名50多歲女性因血壓偏高前往診所就醫,初次測得血壓為170/100 mmHg,休息5分鐘後再量反而升至176/105 mmHg,3分鐘後更高達180/108 mmHg。她自述幾個月前曾因血壓偏高服用兩種降壓藥,但因常感頭暈無力、在家量測又偏低(約106/62 mmHg),便認為自己是「白袍高血壓」而自行停藥。 近期在家測得血壓再度偏高(約162–165/96–100 mmHg)後就醫,沒想到在診間血壓再度飆升。經病史、理學檢查、心電圖與血液檢查評估後,醫師判定她平時即屬高血壓,僅在就醫時因緊張造成血壓更高。於是改給單一降壓藥治療,後續追蹤發現,她在醫院血壓約148/95 mmHg、在家約128/80 mmHg,頭暈無力的情況明顯改善。 什麼是「白袍高血壓」?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醫師指出,所謂「白袍高血壓」(White Coat Hypertension),指的是在家量測血壓正常,但在醫療院所測量時血壓明顯偏高(收縮壓超過140 mmHg或舒張壓超過90 mmHg),甚至出現「越量越高」的現象。 這主要是因為人在醫療環境下面對醫護人員時,自律神經緊張、體內壓力荷爾蒙分泌增加,導致血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
温嵐認愛公開女女戀!對象曝光是台劇女神:請大家給予祝福
唱跳天后温嵐日前被拍到跟台劇女神賴雅妍一起聚會,兩人熱情擁抱互動,好交情的互動全被拍下,沒想到新聞曝光後,温嵐在Threads上面寫著:「我們公開了!請大家給予祝福」,一席看似認真的玩笑話,掀起網友討論。事實上,賴雅妍早在2001年就演出温嵐《眼淚知道》的MV,去年温嵐也受邀為了為了賴雅妍演出的電視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稱「孩子見修杰楷上銬」被警打臉!賈靜雯廈門狀態曝光網嘆:心疼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42歲男星修杰楷21日因涉「閃兵案」遭檢調拘提,消息震撼演藝圈。他的妻子賈靜雯當時人在中國廈門拍攝電視劇《紫色大麗花》,突聞丈夫被上銬帶走,透過經紀公司回應「由於事發突然,檢調一早入屋上銬,小孩受到驚嚇,表示非常震驚及擔心」。警方則出面澄清,整起拘提過程依法進行,並未讓孩子目睹上銬畫面。如今賈靜雯在廈門拍攝的動態也曝光了。
民視 ・ 5 小時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1 天前
非洲豬瘟超兇猛!冷凍也能撐1000天 專家揭台灣失守代價:慘到難想像
台中傳出疑似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緊急宣布全國禁運、禁宰5天。毒理專家招名威警告,這不是普通疫情,而是能在冷凍中活上千天、讓整個養豬場瞬間歸零的超級病毒。他直言:「如果你不是豬,真的很難想像這病有多致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2025農曆9月生肖運勢》3生肖財運、貴人運爆棚!屬虎、狗朋友要當心
2025農曆9月(國曆10/21~11/19)即將迎來九九重陽節,別忘了在這天關懷家中長輩,你的暖心會因超強的九九能量而放大,健康與財富好運都能長長久久。農曆9月運勢最強前3名生肖是兔、羊、牛,一起來
健康2.0 ・ 10 小時前
快訊/好市多豬肉品「一卡限購一份」 全聯、家樂福回應了
台中市梧棲區畜牧場爆發首例疑似非洲豬瘟案例,自22日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好市多稍早宣布,因應政府政策,即日起豬肉品實施「一卡限購一份」,全聯、家樂福、愛買則表示目前豬肉品庫存充足,沒有限購。(賴俊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如何偽造高血壓閃兵?醫:有人連續放水、或縝密用藥計劃
修杰楷、陳柏霖兩人承認花錢找閃兵集團偽造高血壓病歷,內政部昨(21日)表示,經清查疑似以重度高血壓逃避兵役的役男,與檢方起訴的假高血壓逃兵集團案進行比對,共有92案具有高度共通性,已函送地檢署偵辦。國防部長顧立雄也透露,大部分閃兵都是假冒高血壓,將加速檢討,頒布新的體位標準。對此,醫師表示,高血壓與老化密切相關,20多歲即重度高血壓,臨床上可能性不到1%,若一次發現近百位年輕人重度高血壓,如果事實為真,那真的很罕見,否則就是當中有問題。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非洲豬瘟疑現蹤台中 陳駿季:當豬場有異常 地方政府有權檢查
台灣爆發疑似非洲豬瘟案例,台中市政府遭質疑豬隻死亡10天後才採樣,時程延宕。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表示,目前仍在進行疫調中,相關作為仍待釐清,但依據法規,當豬場出現異常時,地方政府動保處有權到豬場檢查,飼主不得拒絕。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9 小時前
今天霜降!秋冬交替溫差大 吃「黑色食物」潤肺補腎
霜降節氣今日登場,代表秋季最後一個節氣正式到來,天氣溫度下降、早晚溫差變大,氣候也趨於乾燥。醫師表示,霜降猶如秋冬的橋樑,此時許多呼吸道、心血管與皮膚疾病容易復發或加劇,民眾應特別注意保健養生。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醫警告「這10大徵兆」代表你已糖上癮! 一包餅乾秒嗑光、吃甜食有愧疚感都中
許多人認為,只要有規律運動習慣,喝點含糖飲料沒什麼大不了。不過,小兒內分泌暨減重專科醫師王律婷提醒,含糖飲料的健康風險遠比想像中嚴重,即便有運動習慣,也無法完全抵銷含糖飲品對身體代謝的影響,最新的美國大型研究也狠狠打破這項迷思! 每週攝取兩杯以上含糖飲 有運動仍有罹糖尿病風險 根據發表於《 Diabetologia 》的前瞻性觀察性世代研究結果顯示,即使運動量達到建議標準,長期每週飲用兩份以上含糖飲料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相對風險,仍比同樣運動量但每月飲用少於一份含糖飲料的人高 22% 。王律婷指出,所謂含糖飲料,除了街頭常見的手搖飲,也包括運動飲料、碳酸飲料(如可樂、沙士)、果汁飲料,甚至標榜 100% 的純果汁。然而,即使改喝熱量較低、糖分減少的代糖飲料或是零卡飲料,研究也顯示,若每週攝取兩杯以上,長期下來,即使運動量達建議標準,相較不喝的人,仍會增加7%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飲品糖分吸收速度快 當心糖癮危機 不僅如此,一篇發表於《 Advances in Nutrition 》,納入 29 項前瞻性世代研究的統合分析研究指出,每多喝一份含糖飲料(約 39 克糖),罹患糖尿病的相對風
常春月刊 ・ 1 天前
保障17萬外送員薪酬 洪申翰表態:外送期間每單平均應高於最低工資時薪
外送員看似工作時間自由,實際領取薪資並無固定標準,主要受到平台、工作時間、地點及訂單量等因素影響,還不包括備勤時間,朝野立委關切應保障最低報酬。勞動部長洪申翰今(10/22)日表示,希望外送員的最低報酬有保障,每一單能超過最低工資時薪;另外,連日豪雨影響,勞動關係司司長王厚偉強調,外送平台派單應考慮交通法令與天候狀況,若外送員若因天候無法送達而棄單,不應進行賠償。
太報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