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蔬菜保留95%營養!專家:比市場菜更「新鮮」
冷凍蔬菜的營養價值可能遠高於一般民眾認知,根據多項研究顯示,經過適當處理的冷凍蔬菜不僅能保留大部分營養素,專家指出,關鍵在於冷凍前的「殺青汆燙」處理技術,能有效鎖住蔬菜中的營養成分。
營養師珮淳在臉書專頁「熊抱營養師|珮淳 」 中發文表示,「冷凍蔬菜不是舊菜,而是時間凍起來的新鮮。冷凍等於按下營養暫停鍵,讓蔬菜的營養價值得以長期保存。」她解釋,冷凍蔬菜的處理過程中,「殺青」是關鍵步驟,即將蔬菜放入熱水或蒸氣中快速加熱1至3分鐘,再立即放入冰水中降溫。
研究顯示,這種「汆燙冷卻」技術能夠失活蔬菜中的氧化酶,防止維生素C、葉綠素與多酚類被氧化。雖然在此過程中會有少量營養流失,但剩餘的營養成分會更穩定且耐放。熊抱營養師形容這個過程為「短暫流失5%,守住後面95%」。
相較之下,市場蔬菜從採收到消費者家中,通常需要經過2至3天時間,導致維生素C和葉酸含量下降30%至50%。研究證實,冷凍花椰菜、菠菜、豌豆的維生素C含量比冷藏3天的青菜更高。
在冷凍蔬菜的營養價值排行榜中,綠花椰菜富含維生素C、K、葉酸及蘿蔔硫素。研究指出,若在採收後6小時內急凍,可保留90%以上的維生素C與大部分植化素。蘿蔔硫素能啟動體內「抗氧化防禦系統」,幫助細胞抵抗氧化與慢性發炎。
玉米粒則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是護眼植化素的良好來源。研究顯示,冷凍過程幾乎不影響葉黃素含量,反而因細胞壁破裂,使抗氧化物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冷凍玉米的抗氧化力與現採相近,保存3個月仍能維持穩定。
胡蘿蔔含有高量β-胡蘿蔔素,進入體內可轉換成維生素A。科學期刊指出,加熱後的冷凍胡蘿蔔β-胡蘿蔔素吸收率可提升約20%。菠菜則是鐵、鎂、鉀、維生素K及多酚類抗氧化物的豐富來源,研究顯示冷凍菠菜保存一個月後,其葉酸保留率仍高達95%。
毛豆富含高蛋白、膳食纖維、鉀、鎂及大豆異黃酮,研究證實冷凍毛豆的蛋白質與異黃酮含量幾乎與新鮮豆相同。熊抱營養師總結表示:「冷凍蔬菜不是備案,而是營養的保險箱!它們在最營養、最漂亮的時候被凍住,讓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剛採的新鮮。」
延伸閱讀
嫌男友月薪不到10萬!她嘆沒勇氣嫁:蜜月至少歐洲14天
小S暫不回歸幕前!薔薔將代班主持《不熙娣》 電視台證實了
新聞自由能吃嗎?曾發文護航中天關台 羅慧雯在立院被電到沉默了
其他人也在看

「這水果」超油卻不讓人胖!每天1顆能護心、防糖尿病
眾多研究發現,酪梨營養密度極高。醫師江守山表示,研究發現,酪梨雖然熱量很高,卻不會使人發胖,且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俗稱壞的膽固醇),進而降低心臟病、糖尿病,及癌症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中三大重量級商場接連登場 商圈聚落效應推升房市新熱區
台中迎來「百貨巨浪」熱潮!包括「漢神洲際購物中心」、「D-ONE第一大天地」、「台中101」等三大百億級旗艦商場,總投資額高達數百億元,地點分別位於北屯14期、烏日高鐵特區、七期周邊,未來幾年即將陸續登場。隨著「漢神洲際購物中心」進入開幕倒數、「D-ONE第一大天地」積極招商,大台中百貨版圖不僅快速擴張,同時也已帶動三大區塊周邊房市熱度升溫。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增肌vs減脂,女生應該怎麼選?新手必看完整指南:訓練與飲食方法全解答 | Women's Health
本文將幫助你確定增肌還是減脂是否適合你,也將介紹增肌減脂的方法和時機,以及運動營養師的關鍵見解。
Women's Health美力圈 ・ 1 天前

書摘/滿月時搖一搖錢包,錢就會進來了!超靈驗錢包開運法瘋傳大賺金山
你平常怎麼使用你的錢包呢?最新招財書《被財神爺喜歡到怕的方法》曝光超靈驗錢包開運法,要明白「錢是會帶來幸福的天使」,這代表錢包是「天使居住的地方」。只要掌握5個秘訣,就可以知道怎麼跟錢天使打交道以及討財神歡心,輕鬆簡單助你被動賺錢,讓賺錢像湧泉一樣,源源不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獨家/直擊冷凍肉倉!-25度超低溫 200噸豬肉滿到天花板
禁宰禁運再延長10天,現在不只溫體豬缺貨,冷凍豬也告急,但冷凍豬肉商早有對策,安全庫存有將近200噸豬肉,最長存放可達2年,穩定供應給各大超市、餐廳,專家也分享冷凍豬肉烹調秘訣,利用逆紋切法,以及調味醃料,來增加冷凍豬的軟嫩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1 天前
80歲男虛弱需人攙扶「自認最後一次回診了」醫囑每天吃5顆水煮蛋竟不藥而癒
80多歲老人常覺虛弱無力,走路一定要有人攙扶,還跟醫師說「這次應該是我最後一次來回診了」,醫師只給他一個處方箋:「每天吃5個蛋」,沒想到兩個月後回診,他不但行走完全不用人攙扶,而且體力恢復、元氣十足!
健康2.0 ・ 1 天前
57歲還能這麼瘦!徐曉晰靠9種「吃不胖食物」天天開吃身材照樣超好!
【吃不胖也能吃飽的9種食物】她平常不刻意節食,而是選擇對身體有益、又不容易胖的天然食材。像是花椰菜,一碗不到30大卡,富含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能幫助代謝、促進腸胃蠕動。洋蔥則含有抗氧化物槲皮素,能降膽固醇、穩定血糖。豆腐是優質植物蛋白來源,飽足感強又低熱量;...
styletc ・ 16 小時前
蘋果什麼時候吃最好?一天可以吃多少?營養師揭「正確食用時機」
蘋果因其高營養價值而廣受推崇,甚至有「一天一顆,醫生遠離我」的說法。蘋果富含多種對健康有益的成分,像是多酚、膳食纖維和鉀等,那麼,何時食用蘋果能更有效地攝取其營養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專家指出,每天建議攝取1顆蘋果,若要有效地吸收蘋果的營養,最佳食用時機是早上,可有效補充身體能量。
優活健康網 ・ 18 小時前
女性幾歲進入更年期?何時要開始做準備?醫師帶你一次了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女性進入更年期,可能面臨荷爾蒙變化帶來的多重挑戰,代謝異常、體重變化與心情起伏等都會陸續上門。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日前舉辦「F4生活守則 更年期遠離代謝症候群」記者會,專家於會中分享,更年期不等於生病、老化,而是另一段生命歷程的開始,女性朋友只要及早準備、積極調整生活型態,就能穩定度過轉變期,迎向健康的下半人生。 更年期荷爾蒙變化 罹代謝症候群增疾病風險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陳建銘副理事長表示,女性在更年期期間經歷荷爾蒙衰退,代謝開始出現偏差,尤其體現在脂肪的代謝,導致壞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上升,且因為脂肪容易堆積在腰部,體型也會有所改變。 「從今年(2025)1月到8月,我們診所照護的45歲到55歲更年期婦女,850位中就有303位符合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比例與國內外數據相近。」他指出,若被診斷為代謝症候群,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皆會上升。 「F4守則」助預防代謝症候群 那忙家事算運動嗎? 「但好消息是,代謝症候群是可以逆轉的。」陳建銘副理事長說明,只要「少吃多動」,哪怕是少吃一點點、多動一點點,都有機會觀察到改善,鼓勵女性朋友積極改
健康醫療網 ・ 18 小時前
紅斑性狼瘡好發女性 出現這警訊應立刻就醫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是國內免疫治療權威/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繼港星周海媚之後,已引退的女歌手坣娜,也被證實長期受紅斑性狼瘡困擾,於日前過世;花
好醫師新聞網 ・ 6 小時前
「神聖之果」全身都是寶!火龍果這時間吃最好 能減肥、降膽固醇
火龍果正值產季,營養價值之高,被譽為「神聖之果」,能通便、減肥、抗發炎、抗老化、降膽固醇,不僅果肉好吃,全身也都是寶,尤其花蓮玉里產出的雙色火龍果,風味更是特殊。 「神聖之果」火龍果 火龍果原
健康2.0 ・ 1 天前
高蛋白飲輸了!運動後吃「它」更能長肌肉、抗發炎、護腸道
許多人運動後會補充香蕉或高蛋白飲料,藉此增肌並補充能量,但最新研究指出,希臘優格是更好的選擇,因為不僅蛋白質高、含糖量低,還具有額外的抗發炎與肌肉修復功效。健康的腸道環境有助於抑制發炎物質生成,讓肌肉恢復更迅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猛!重訓後吃「這個」比喝蛋白飲更有效 肌肉恢復快又抗發炎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運動後吃香蕉或喝高蛋白飲料,是許多人補充能量與幫助肌肉修復的習慣。不過食安專家韋恩在臉書引用最新研究指出,「希臘優格」其實是更好的選擇!它不只蛋白質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少,還能抗發炎、幫助肌肉修復。研究團隊指出,這與「腸肌軸」(gut–muscle axis)有關——腸道健康能抑制體內發炎反應,讓肌肉恢復更快。
壹蘋新聞網 ・ 13 小時前
一起吃飯也可能「吃到罹癌」?醫揭「這1習慣」最易傳染 超多人中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日常養成良好衛生及生活習慣 可望大幅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無感染者的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HP是能在胃酸環境下存活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的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胃癌。HP主要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而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亦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保「胃」健康 落實5招護胃 透過HP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HP盛行率。民眾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
常春月刊 ・ 1 天前
不是脂肪!研究曝「它」是癌細胞的最愛:很多人的心頭好
現代人聞癌色變。一般認為,脂肪會加速癌症的生成與復發,但醫師李思賢表示,科學家發現,癌細胞與糖密切相關,糖能讓癌細胞快速繁殖。但他也表示,民眾不需恐懼糖,而應選擇健康的食物,少吃加工糖與精製澱粉,而以全食物為主、搭配健康的蛋白質和油脂、控制體重與規律運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血壓藥要白天吃還是晚上吃?最新研究揭露真相 醫師教你這樣用藥最好
最新研究揭示,高血壓藥物的服用時間,並不影響治療效果!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指出,該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早晨或睡前服用降壓藥,對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影響並無顯著差異,患者可依個人習慣選擇最適合的服
健康2.0 ・ 21 小時前
5款地雷宵夜曝!醫:我睡前3小時絕不碰食物
[NOWnews今日新聞]有不少人因為工作關係,或者因為嘴饞而在睡前吃宵夜,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整理了五種常見的宵夜地雷食物,並稱這些食物容易造成腸胃不適、血糖波動或增加體脂肪,建議宵夜份量要小、最...
今日新聞NOWNEWS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