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樂觀回應「川習會」:很有機會達成全面性協議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於26日表示,他已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達成一項「相當重大的框架協議」,此舉將避免美方對中國商品徵收100%的關稅,同時也將推遲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管制。川普在空中1號上也對媒體表示,很有機會跟習近平達成全面性的協議。
根據《路透社》報導,貝森特在接受NBC《會議現場》(Meet the Press)節目錄製時指出,這項框架協議是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達成的,將使川普與習近平於下週進一步討論貿易合作事宜,討論議程將包括促進更為平衡的美中貿易、促進中國購買美國大豆及其他農產品,並共同應對美國的芬太尼危機。
當被問及是否預期美方會繼續實施川普的「100%關稅」時,貝森特表示,「不,我並不這麼認為,我也預期我們將就中國提出的稀土出口管制,達成某種程度的推遲。」最終的條件將由兩國領導人決定。
川普在空軍1號上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將會與習近平討論農業貿易、俄羅斯石油出口、中國出口芬太尼等問題,「我們會討論很多事情,我相信我們很有機會,達成一項全面性的協議」。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女醫師控遭警察「5個月4度侵犯」 手心寫遺書走絕路
夢幻樂園變悲劇現場 加州迪士尼10天驚傳3人死亡
父教女兒跳水 頭部重擊池底「頸椎斷裂」慘死
其他人也在看
何立峰:中國穩步推進更高水平金融開放,強監管促高品質發展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何立峰在週一舉行的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開幕式表示,金融系統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毫不鬆懈推進防風險、強監管、促高品質發展,並穩步推進金融領域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何立峰指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金融市場挑戰與機遇並存。面對內外部不確定性,需持續完善金融穩定與風險處置機制,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與精準度,強化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監管的協同。他強調,中國願與各方一道,積極參與全球金融治理研究,推動全球金融治理體系改革不斷取得新進展;同時在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框架下,提升制度型開放與規則銜接,擴大雙向市場准入,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金融營商環境。
財訊快報 ・ 1 天前泰與美簽稀土合作備忘錄 在野憂成中美角力棋子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曼谷2025年10月27日專電)泰國與美國簽署關於「全球關鍵礦產供應鏈多元化和促進投資合作」備忘錄,包括協助泰國開採稀土和擁有優先投資權。泰國學界與在野質疑內容不利泰國,恐讓泰國成為中美稀土爭奪戰的棋子。泰國在野人民(People’s Party)議員帕塔拉蓬(Phattarapong Leelaphat)今天表示,總理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在未經充分討論的情況下與美國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使泰國在與美國的合作中處於明顯劣勢。帕塔拉蓬在臉書中寫道,內閣會議的紀錄中並未提及此案,而主管礦業的初級工業和礦業部(DPIM)對稀土議題也缺乏專業知識。他指出,這份合作備忘錄隻字未提稀土開採將帶來的環境問題,「而現有的跨境水污染問題還未解決,現在又簽下可能帶來環境風險的協議」。帕塔拉蓬批評,「(稀土)是國家的資源,不是用來談判以獲取隱性利益的東西」,他無法相信政府會簽署一份對泰國不利且毫無益處的合作備忘錄。他並補充,「泰國政府已將泰國變成中美稀土(爭奪)戰的棋子」。另一在野、民主(Democrat Party)副主席維拉蓬(Werapong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川習會前夕盧比歐喊話 美國不可能因為經貿利益放棄台灣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25日表示,美國不可能因為希望與中國大陸達成貿易協議,而放棄長期對台灣的支持,「沒人在考慮這種事」。(葉柏毅報導) 外電報導,盧比歐在搭機從以色列前往卡達,要與美國總統川普會合,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菲接棒東協主席國 小馬可仕:打造具韌性區域共同體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27日專電)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表示,菲律賓已準備好於明年接任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輪值主席國,將推動務實、包容且可行的倡議,讓區域人民受惠。
中央社 ・ 1 天前台積電尾盤收全日最低 台股收盤未守住28000點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2025年10月27日電)「川習會」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受訪時透露美中貿易協議已達成初步框架,中國擬暫緩稀土出口管制1年,美國則不會對中國課徵100%關稅,貿易戰暫時降溫,激勵今天台股幾乎全場站在28000點大關之上,創歷史新高。可惜台積電(2330)尾盤股價下拉,終場上漲30元或2.07%,收全日最低價1480元。終場集中市場指數雖然仍勁揚461.37點,收27993.63點,惟未能成功守住28000點大關。成交值新台幣5480.51億元。3大權值股,除了台積電,鴻海(2317)今天上漲7.5元或3.14%,收246.5元;台達電(2308)本週將召開法說會,市場偏多看待,台達電收盤股價大漲60元或5.94%,收1070元,再創新天價。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川普稱獲習近平臨時批准,中美TikTok協議有望10/30敲定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週一表示,中美雙方有望於週四簽署TikTok最終協議,並稱已獲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臨時批准,對最終達成協議表達樂觀。川普強調對習近平「非常尊重」,並相信雙方可在既定時點前完成最後拍板,為近期經貿互動累積的共識提供政治背書。與此同時美國財長貝森特亦透露,雙方已就TikTok交易達成最終共識,相關細節原則上敲定,待兩國領導人在週四(10月30日)於韓國會晤時完成簽署程序。市場人士表示,若最終協議順利落地,將有助緩和中美在數據治理與平台監管領域的摩擦,降低對中資科企估值與跨境投資情緒的壓力。
財訊快報 ・ 1 天前南韓總統國安顧問:川金近期會晤可能性不大
(中央社首爾27日綜合外電報導)南韓總統國安顧問吳賢珠(Oh Hyun-joo,音譯)今天表示,她認為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近期舉行會談的可能性不大。
中央社 ・ 1 天前新加坡發布核能發展背景報告 研究部署可能性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27日專電)新加坡國際能源週登場,官員指出,新加坡正在研究部署核能的可能性,尤其是小型模組化反應爐等新興技術,知道民眾對核能部署計畫有很多疑問,政府將在過程中與民眾交流,第一步為發布新加坡核能發展建設背景報告。
中央社 ・ 1 天前李在明:南韓承諾對美投資 關鍵細節仍陷僵局
(中央社首爾27日綜合外電報導)南韓與美國今年稍早協商的貿易協議,部分內容包括南韓承諾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南韓總統李在明受訪時表示,雙方目前在關鍵細節各有看法,協商陷入僵局。
中央社 ・ 1 天前
市場觀望川習會 亞股漲多回落
(中央社香港2025年10月28日綜合外電報導)投資人消化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訪日行程成果,並觀望他本週稍晚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重磅會談,亞洲股市今天多收跌,未能延續昨日強勁漲勢。川普今天在東京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會晤,宣告美國是日本「最強等級的盟友」。白宮則宣布,美日簽署稀土供應合作協議。此外,川普預定30日在韓國與習近平會面,他先前對於川習會的樂觀言論激勵市場信心,令市場預期美中有望達成協議,緩解貿易戰。受此樂觀情緒推動,美股主要指數昨天創歷史新高,投資人同時關注本週公布的微軟(Microsoft)與Meta等科技巨頭財報。由於川習會前報佳音,東京股市昨天勁揚,衝破5萬點大關,但今天從高檔回落,下跌0.6%,以50219.18點作收。在亞洲其他股市方面,香港、上海、台北、雪梨與首爾股市皆收跌。
中央社財經 ・ 10 小時前東協峰會魯拉會川普 標誌巴西與美國關係轉折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27日專電)巴西總統魯拉與美國總統川普於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期間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首次正式雙邊會晤,標誌著兩國關係進入新階段。此次會談聚焦於美方對巴西商品徵收高達50%的關稅,以及對巴西官員的制裁問題。
中央社 ・ 1 天前北市溫州街12戶日式宿舍 文資審議登錄為歷史建築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27日電)台北市文資審議會今天討論包含溫州街18巷弄日式宿舍的文資價值,及是否可列日式聚落群。經委員討論共12戶登錄為具歷史建築,但考量居民等建議,此處不列聚落建築群。
中央社 ・ 1 天前
新聞幕後/卡位AI醫療!從NVIDIA到榮總 鴻海布局全揭密
鴻海不只會做手機,也正悄悄改寫台灣的醫療版圖。從智慧醫院的數位孿生,到讓AI走進診間、深入護理站,鴻海正聯手NVIDIA、臺北榮總與諾貝爾眼科等關鍵夥伴,完成橫跨產、醫、學的國策級佈局,一步步推動智慧醫療在台灣開花結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政經雙戰場?輝達GTC大會選址華府 黃仁勳打響晶片外交前哨戰
《彭博》周一 (27 日) 報導,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本周在美國華府舉行 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大會,時機點正逢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於南韓簽署貿易協議,引發外界
鉅亨網 ・ 1 天前貝森特:美方不再考慮對中加徵100%關稅
中美經貿團隊26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結束為期兩天的磋商。會談結束後,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受訪時表示,經過吉隆坡為期兩天的會談,雙方達成了「非常實質性的框架協議」,美方「不再考慮」對中國加徵100%的關稅。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韓美談判卡關...美財長:李川會當天恐難達成協議
韓國總統府27日發出聲明,表示韓美兩國領導人雖然會於29日的APEC峰會上展開會談,但雙方並不太可能在「李川會」上達成任何協議,而美國財長貝森特27日(Scott Bessent)受訪時,也表示當天可能不會達成協議,證實韓美貿易會談卡關。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商研良語-AI並非取代人力 而是來當你的神隊友
當「AI」一詞出現在工作場合中,許多第一線員工心中不免響起警鈴:「我們是否即將被取代?」這種擔憂真實而普遍;當機器能夠點餐、收銀、管理庫存,甚至回應顧客問題,人的價值何在?
工商時報 ・ 1 天前ChatGPT不可盡信!最新研究:AI新聞摘要錯誤率飆45%
人工智慧熱潮席捲全球,雖能快速整理資訊,但在生成新聞方面,錯誤率仍高,歐洲廣播聯盟(EBU)協調、英國廣播公司(BBC)主導的最新研究指出,無論是哪種語言、地區或人工智慧平台,AI助理經常錯誤生成新聞內容,比例高達45%,存在至少一個重大問題。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