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新生兒大魔王」!RSV致命率為流感5倍、住院率16倍 醫師籲積極接種
國內流感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預告,整個十月都是高點,但家有新生兒的家長,除了要小心流感、新冠夾擊,更要留意另一個大魔王!感染科權威黃立民今(16)日提醒,新生兒感染RSV後的急診與住院率是流感的16倍、死亡率高出5倍,是造成一歲以下嬰幼兒死亡的主因之一,呼籲完成「左流右新」接種疫苗以外,也應該積極預防RSV。
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教授黃立民指出,自新冠肺炎解封,國內呼吸道感染高峰近2年都未見降溫,過去季節性明顯的流感如今也幾乎全年流行,主要受到「免疫負債」與「免疫竊盜」雙重影響。
因此,一旦感染流感、新冠等病毒,導致免疫力下降,此後數周到1個月,肺炎鏈球菌等細菌的入侵風險會大增二至三成,肺炎鏈球菌是眾多呼吸道病原中,最具威脅性的細菌之一,也是全球兒童最大的傳染病死因。
他分享近期收治一名8歲男童,因持續約2、3天發高燒、呼吸急促後就醫,X光一照肺部竟已全白,病程進展極快,必須以高濃度氧氣治療,所幸最終成功救回,但也凸顯肺炎鏈球菌病程進展極為兇猛快速。
二寶媽謝小姐也表示,大兒子在11個月大時,出現症狀,原本她和先生都以為只是小感冒,沒想到病情在短短幾天內急速惡化,不僅出現類似「狗吠聲」的喘鳴,胸口也明顯凹陷起伏,緊急送往急診,確診為RSV感染,住院長達10天,康復後,孩子留下嚴重的氣喘體質,嚇得她在小女兒出生時,第一時間就為女兒接種長效型單株抗體。
黃立民指出,RSV症狀兇險變化快,感染初期,多為咳嗽、流鼻水、喉嚨痛,跟流感、新冠肺炎以及感冒相似,但最大的不同是,RSV更容易對嬰幼兒的健康帶來災難般的衝擊,因為在嬰兒期感染RSV產生肺炎或細支氣管炎的風險最高可達40%,遠比流感、新冠肺炎、感冒侵犯到下呼吸道的風險7%、23%、2%為高。
黃立民提醒,感染過RSV的孩子,日後罹患氣喘或反覆性喘鳴的風險是未感染者的3倍,且影響可能持續到青春期。家有新生兒的家庭,在秋冬呼吸道疾病盛行季,除了不能忽略流感、新冠肺炎的預防以外,也應該積極預防RSV。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14歲男學生50刀刺死學姐! 死者友人:嫌犯前一天才告白被拒
姑爺姑婆「捨身疊羅漢」救6歲小沂!家屬控慰問金被領走 房東回應了
26歲女「應徵模特」被騙到緬甸當奴隸 過世後「器官被販售」
其他人也在看

創今年最高!流感單周10死75重症 疾管署:高點不能掉以輕心
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周新增75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為今年流行季以來單周最高紀錄!感染型別為A型H1N1以及A型H3N2為主,均未接種流感疫苗。而新增10例死亡病例,也未接種流感疫苗,9成具有慢性病史。曾淑慧表示,門診人次下降,受到連假部分門診休診影響,是否代表高...
CTWANT ・ 1 天前
台股迎黑色星期一 !多頭力守關鍵支撐,這檔股票還創歷史新高
原本週末投資人預期今日台股可能大跌千點以上,在川普的「TACO」交易下,台股最終下跌378點。台股迎來「黑色星期一」,由於美國總統川普突襲式宣布,將於11月1日起對所有中國產品實施100%關稅,導致美股四大指數上週五(10日)全面重挫,美股市值一夕之間蒸發了 2 兆美元。其中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逾6%
遠見雜誌 ・ 3 小時前
宮廟會計數錢數到「媽媽手」 體外震波幫助擺脫疼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一名六十歲許女士在宮廟擔任會計超過逾三十年,長年數鈔票是日常工作;沒想到幾年前,雙手曾罹患腕隧道症候群,後來又因「媽媽手」導致手指與手腕疼痛再次就醫。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張欽凱考量病人無法暫停工作,採用體外震波治療優先處理疼痛,一段療程後逐漸好轉。 服止痛藥無效 醫診斷「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俗稱媽媽手 許女士表示,因宮廟香客雲集、善款踴躍,點鈔工作量暴增;偏偏最忙碌的時候點鈔機故障,連日雙手一張張數錢,手腕與大拇指疼痛感愈來愈明顯,服用止痛藥硬撐沒有緩解還愈發劇烈。張欽凱醫師檢查發現,許女士雙手大拇指肌腱明顯發炎,診斷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俗稱媽媽手,其他手指關節也有發炎情況。 「媽媽手」不只出現在家庭主婦 這「4職業」也高風險 張欽凱醫師指出,「媽媽手」不只出現在家庭主婦,美容美髮業、手搖飲店員、廚師,以及需要反覆運用手部力量的運動員,都是高風險族群。一般來說,初期病人透過冰敷、適度休息,多能逐漸復原,但若疼痛持續不退就需進一步治療。許女士工作責任感強,短時間內無法停工,張欽凱醫師評估,建議採用體外震波治療(俗稱骨震波),先處理疼痛問題再配合生活調整。
健康醫療網 ・ 3 小時前抗炎養生》6種體質易發炎 搭配宜忌食物、針灸助改善
就中醫來說,很多人不清楚自己的體質,專挑自己喜歡、卻未必適合自己體質的東西來吃,殊不知不良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導致體質失衡,招惹慢性發炎上身。如果天氣一變就不舒服、感冒等感染症反覆難好,反映體質可能已經失衡,才使各類外邪容易侵門踏戶,伴隨而來的體內發炎易變成慢性發炎。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吳炫璋說,急性發炎經常源於外來的生物性病原、辛辣食物、光熱刺激等熱邪,侵襲人體後使臟腑陽熱亢盛與氣血灼熱,引發紅腫熱痛等症狀。然而,即使投予同樣的治療方式,部分患者卻需要較長時間養病,這可能源於這群人原來的體質不夠強健。 另外,中醫認為「正虛邪戀」,當人體正氣缺乏,也就是正常生理功能不足、抵禦邪氣侵襲能力不佳,接觸到風、寒、暑、濕、燥邪時就易感到不適,久而久之入裏化熱,帶來面潮紅、身體微熱、煩躁難眠等慢性發炎症候。 人的體質由先天稟賦與後天生活環境所構成,涵蓋個體的生理與心理特性。理想的體質是陰陽平衡,一旦陰陽失衡,就會弱化人體對抗外邪的能力。失衡的病理體質有多種分型,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曾建立量化與質化研究建立體質量表。一般普遍將病理體質分為6類: 1.陰虛體質:吳炫璋說,陰虛經常源於熬夜
康健雜誌 ・ 2 小時前
久治不癒小病痛,原來問題在「頸椎」
頭痛、頭暈、耳鳴、視力模糊、鼻塞、喉嚨有異物感...。你曾想過這些小毛病,有可能都是頸椎出問題了呢? 如果你也被這些毛病所困擾,看過醫生、做過檢查也吃了藥,狀況卻還是反覆發作,或許該檢查一下你的頸椎了。 你可能會訝異,這麼多不同部位表現出來的症狀,原來都可能和頸椎有關! 「頸椎內有脊髓、血管、神經,當頸椎排列不正時,它們就會被壓迫到,導致局部缺血及神經傳導不順暢,」聯新國際醫院助理副院長林頌凱表示,頸椎兩側的交感神經會影響五官的功能,一旦受到壓迫,就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耳鳴、視力模糊、鼻塞、喉嚨有異物感、吞嚥困難等症狀,這樣的患者約佔復健科門診病患的三~四成,且發生年齡有逐年降低的趨勢。 什麼原因造成頸椎排列不正? 頸椎是頭骨和身體的連結,共有7塊骨頭組合而成,只要坐姿、站姿、工作或運動時動作不正確,都很容易加速頸椎的退化;除了頸椎長期勞損外,骨質增生、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都可能壓迫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引起範圍涵蓋全身的不適症狀。 原文出處 :頸部寒百病來 打造暖脖子24小時提案延伸閱讀:他是醫師,卻說「開藥是最後手段」!生活型態醫學教父揭長壽祕訣Omega3、維生素D神話破滅?
康健雜誌 ・ 3 小時前
11歲童染流感!「發燒僅1天」腹瀉、抽搐搶救無效身亡
馬來西亞登嘉樓州日前傳出一起令人震驚的兒童死亡事件。一名年僅11歲的男童疑似感染流感後,身體狀況迅速惡化,從最初的發燒症狀發展至抽搐、嘴唇發青,一天內就不幸病逝,令家屬悲痛不已。當地教育單位已展開應對措施,並評估是否有必要暫時關閉男童所屬學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死亡率比流感可怕!RSV疫苗與單株抗體怎麼挑?台大醫建議「這樣選」
秋冬是呼吸道疾病的盛行季節,除了新冠病毒和流感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對於家中嬰兒的健康衝擊更是不容小覷。醫師警告,1歲以下的嬰幼兒若感染RSV,相對於流感的重症與死亡風險,可能分別激增16倍、5倍,未來罹患氣喘的風險還會增加3倍之多,因此應該盡力避免2歲前嬰幼兒的RSV感染。
優活健康網 ・ 4 小時前「不要逼我洗澡!」失智長輩不是固執,是害怕:4招讓照顧更順利
「明明東西就在前面,他為什麼找不到?」、「不是才洗過澡?又要洗?」面對失智長輩的行為,許多照顧者難以理解又無力。弘道基金會舉辦「孟婆體驗」課程,讓學員從失智者視角出發,讓照顧變得更柔軟。 「不要逼我!我不要洗!」浴室裡傳來拍水聲與喊叫聲。老太太緊抓著衣角,拒絕踏入浴室。女兒氣得發抖,大聲回應:「你昨天不是才洗過嗎?為什麼又忘了?」 失智者的世界,可能與我們截然不同。洗澡時水聲震耳欲聾,甚至水流打在身上,也可能像被針刺般痛。她不是鬧脾氣或不配合,只是害怕。 弘道基金會「孟婆體驗」課程講師陳思璇指出,家屬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行為,但這些行為背後都有原因,「當我們願意理解他的感官經驗、理解他的世界,就能找到更友善的照顧方式。」 拒絕洗澡、亂放東西!行為背後都有理由 拒絕洗澡、亂放東西,是失智症患者最常見的狀況之一。弘道基金會「老教室」組長徐昊平表示,失智者常因空間辨識障礙,把浴室看成危險區;也可能因記憶錯亂,把不相干的物品放在一起。 有些長者甚至會懷疑家人偷錢。陳思璇說:「對他而言,那個東西真的不見了,這是他的現實。若一再強調『你記錯了』,只會讓他更焦慮。不妨陪他一起找,用行動帶來安全感。」
康健雜誌 ・ 3 小時前

50歲後「1部位」骨折小心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骨質疏鬆症(簡稱骨鬆)成為影響台灣長者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之一。醫師提醒,50歲以上國人若發生髖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近20%,而這種骨折也常導致長期臥床、失...
今日新聞NOWNEWS ・ 3 小時前

小孩最怕打針?北醫推「鼻噴式流感疫苗」自費1800元
北醫附醫為減輕兒童就醫壓力,引進日本「門診微量抽血」技術,讓兒童僅需採取0.1毫升血液即可在5分鐘內得知檢驗結果。同時,也提供2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自費施打「鼻噴式流感疫苗」,讓害怕打針的孩童有更友善的選擇。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一哭「黑眼球就變白」!2月大男嬰罹罕病恐失明 出動15醫護急救視力
一名2個月大男嬰出生時臉上有血管瘤,且只要一哭,右眼黑眼球就整個變白,確診為罕見的「史德格-韋伯症候群(Sturge-Weber syndrome,SWS)」,同時因眼壓過高造成先天性青光眼。若不治療恐影響視力,甚至可能失明,經緊急從台中送至三軍總醫院手術治療後,昨日(10/15)共動用15名醫護人員、歷時近4小時才順利完成手術。
太報 ・ 6 小時前
爆料為拍戲將長期停留!2PM玉澤演來台灣
[NOWnews今日新聞]韓國超人氣男神玉澤演今(16)日現身台北101,為LoroPiana精品店開幕站台,一身俐落西裝現身,用中文向大家問好,親民指數爆表。同場還有入圍本屆金鐘最佳女主角的楊謹華,...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秋涼吃鍋季到來!營養師推薦「昆布鍋」最低卡安心
隨著天氣轉涼,火鍋成為民眾用餐首選,但營養師林世航提醒,看似健康的番茄鍋實際熱量並不低,建議選擇昆布鍋、味噌鍋等低熱量湯底,在享受美食同時降低健康負擔。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長榮空服悲劇不會是最後一個…病垮也不敢請病假:接到更嚴苛班表、年終恐少10萬…工會爭權益這天動作
長榮航空34歲空服員,在完成台北-米蘭長途勤務後,於返程班機上因身體不適仍勉強上工,返台病倒住院16天,最終不幸病逝,引起社會譁然。 長榮航空企業工會與現役空服員紛紛跳出指控,公司「請病假」、「臨時特休」,會被「扣分」的潛規則,影響後續考績與調班權益,讓勞工寧可抱病上班,也不敢請假。 工會呼籲,勞動部應正視議題,並提出3點訴求,希望修法保障勞工特休假、天災假、病假的請假權益,並明訂企業不得以不利待遇秋後算帳。 目前長榮尚未針對相關議題發表聲明。
今周刊 ・ 8 小時前
通緝犯夫妻桃園狂飆逆向衝警 妻開車壓警車底遭開4槍制伏
郭男在市區瘋狂蛇行逃逸超過10分鐘,期間嚴重危及民眾安全,警方不敢掉以輕心,立刻通報線上警網圍捕,郭男最後駛入國際路二段一處公司停車場棄車逃跑,企圖躲入草叢,仍被員警當場壓制逮捕,沒想到,坐在副駕駛座的25歲鄭姓妻子竟趁亂跳上駕駛座,不顧警方制止,猛踩油門衝...
CTWANT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