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比流感可怕!RSV疫苗與單株抗體怎麼挑?台大醫建議「這樣選」
秋冬是呼吸道疾病的盛行季節,除了新冠病毒和流感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對於家中嬰兒的健康衝擊更是不容小覷。醫師警告,1歲以下的嬰幼兒若感染RSV,相對於流感的重症與死亡風險,可能分別激增16倍、5倍,未來罹患氣喘的風險還會增加3倍之多,因此應該盡力避免2歲前嬰幼兒的RSV感染。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表示,政府呼籲有高齡長輩的家庭,2025年10月起響應「左流右新」接種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但家中有嬰幼兒的家庭,也應留意RSV感染。嬰幼兒接種RSV長效型單株抗體,可直接且快速地提供寶寶半年以上的保護力,安心度過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
嬰幼兒染RSV恐4成呼吸衰竭
黃立民說明,RSV是一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病程發展變化快速猛烈。感染RSV初期症狀多為咳嗽、流鼻水、喉嚨痛,與流感、新冠肺炎、感冒相似。但最大的不同是,RSV更容易對嬰幼兒的健康帶來災難般的衝擊,1歲以下嬰幼兒高達4成有下呼吸道感染風險易缺氧、呼吸衰竭送醫。
黃立民示警,流感、新冠肺炎與感冒侵犯下呼吸道的風險分別約為7%、23%、2%,但若嬰兒期感染RSV,導致肺炎或細支氣管炎的機率卻高達40%,風險最高可達20倍。有鑑於嬰幼兒氣管狹小、仍在發育中,感染後產生的痰液容易堵塞氣道,進而引起缺氧、急性呼吸困難,甚至導致呼吸衰竭,嚴重時須緊急送入加護病房插管治療。
黃立民進一步指出:「國際研究指出,與流感相比,新生兒感染RSV後的急診與住院率竟是流感的16倍;死亡率也比流感高出5倍,更是造成1歲以下嬰幼兒死亡的主因之一。」他提醒,臨床上有超過8成健康嬰幼兒,因感染RSV住院而導致重症,且5歲以下孩童都可能有重症風險,不可不慎。
單株抗體有9成保護力出生就能打
想預防RSV感染,以往只能透過支持性療法緩解症狀,不像流感、新冠肺炎有特效藥可使用。但黃立民指出,台灣自2025年起提供長效型單株抗體可供0~2歲嬰幼兒施打,以降低病毒感染風險,因無須等待接種者的免疫反應,能快速提供半年以上甚至更長的保護力,且可與流感疫苗、新冠疫苗同時施打。
黃立民解釋:「根據歐美各國多年真實世界使用經驗統計,長效型單株抗體可提供保護力高達近9成,效果相當穩定;就算在少數的情況嬰幼兒不幸感染RSV,也可以大幅降低8成的住院風險。無論是在疾病預防或是避免重症各種層面,都帶來顯著的助益。」
黃立民提醒,迎接呼吸道疾病盛行季,除了完成「左流右新」疫苗施打之外,也應該積極預防RSV,建議家長可以在帶嬰幼兒施打公費流感疫苗時,主動詢問醫師RSV長效型單株抗體施打資訊。
RSV疫苗、單株抗體這樣選
黃立民強調,不同年齡有不同預防方式。RSV疫苗主要提供成人施打,可主動刺激人體自身產生抗體以對抗RSV感染,以降低重症風險;嬰幼兒則需施打單株抗體,直接給予抗體以中和病毒,提供被動免疫,達到長期保護力並降低感染住院率。
黃立民指出,目前台灣核准上市的RSV疫苗及單株抗體共有3種,包括針對60歲以上成人的艾沛兒(Abrysvo)、欣剋融(Arexvy)疫苗,以及提供嬰幼兒施打的樂唯初(Beyfortus)長效型單株抗體;其中Abrysvo同時適用於孕婦和60歲以上成人。
黃立民說,RSV在台灣全年皆有感染風險,施打疫苗不用挑時機,呼籲符合條件的民眾盡早自費施打。疫苗挑選及施打對象建議如下:
孕婦:可在懷孕28~36週時接種Abrysvo疫苗,將保護力傳給新生兒。
60歲以上長者或50~59歲高風險成人:可接種Abrysvo或Arexvy疫苗。
嬰幼兒:1歲以下嬰兒建議接種長效型單株抗體Beyfortus,最好出生後立即施打;1~2歲的嬰幼兒屬於高風險族群者,建議於12個月後再接種1劑。
此外,日常照護同樣重要,黃立民建議,家長應減少帶嬰兒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勤洗手、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若家中有人出現感冒症狀,應避免與嬰兒密切接觸,避免RSV在家庭成員之間快速傳播。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RSV是什麼?台大醫警告「這症狀」與新冠最不同:很危險馬上送醫
2025流感疫苗懶人包》流感疫苗怎麼挑?一表秒懂「7款疫苗」廠牌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死亡率比流感可怕!RSV疫苗與單株抗體怎麼挑?台大醫建議「這樣選」
其他人也在看

新手爸媽注意!新生兒RSV感染死亡率竟比流感高5倍、重症風險增16倍
隨著秋冬到來,呼吸道疾病也拉警報。除了流感與新冠肺炎之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對嬰幼兒的健康影響也不容小覷。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教授黃立民今(16)日提醒,一歲以下的嬰兒染病,相對於流感的重症與死亡風險,恐分別激增16倍、5倍,未來氣喘的風險還會增加3倍之多,應該盡力避免2歲前的RSV感染。
太報 ・ 15 小時前新生兒嚴防RSV感染
除了流感與新冠肺炎以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對於家中嬰兒的健康衝擊更是不容小覷,一歲以下的嬰兒染病,相對於流感的重症增十六倍、死亡風險增五倍,未來氣喘的風險還會增加三倍之多,應該盡力避免二歲前的RSV感染。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暨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立民教授建議,家長們在響應「左流右新」的同時,也可為家中寶貝接種RSV單株抗體,增加保護力。現年三十六歲的謝小姐,育有兩名孩子。大兒子現年四歲,在十一個月大時,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而緊急送醫,在住院的兩週期間內,不僅孩子需要住在氧氣帳內無法活動,全家人也需要二十四小時輪班照護,孩子與家人都煎熬不已。然而,康復後,卻留下嚴重的氣喘體質,至今需要依靠抗發炎藥物與吸入型類固醇控制病情。感染RSV初 ...
台灣新生報 ・ 8 小時前
比流感更凶!感染RSV住院風險增16倍 死亡風險高5倍
為迎戰秋冬呼吸道疾病的盛行季節,疾管署喊出「左流右新、健康安心」口號,並將於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的公費疫苗接種。除了流感與新冠肺炎以外,呼吸道融合病毒(簡稱RSV)對於家中嬰兒的健康衝擊也不容小覷,一歲以下的嬰兒染病,相對於流感的重症與死亡風險,恐分別激增16倍、5倍,未來氣喘的風險還會增加3倍之多,應該盡力避免2歲前的RSV感染。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很多人都愛吃!「9地雷食物」超傷血管 心臟科醫:給我錢也不吃
想要避免心血管疾病,除了規律運動、正常作息以外,正確的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國心臟科醫師布霍傑(Sanjay Bhojraj)列出9種自己絕對不吃的食物,表示即使生活習慣看似健康,但若飲食選擇錯誤,也容易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不靠意志力!婦改飲食、生活習慣 狂瘦50公斤不復胖
一名家庭主婦透過調整生活習慣,在一年四個月內成功減重50公斤,更令人驚豔的是,她維持理想體重已超過一年未曾復胖。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這位女性的成功關鍵並非依賴意志力,而是建立了穩定的飲食模式與生活習慣。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獨/男星顏正國肺腺癌病逝!醫揭「這些不好聞的東西」是關鍵
《好小子》系列走紅的台灣資深藝人男星顏正國,本月7日罹患肺腺癌四期病逝,在板橋亞東醫院離世,享年50歲!對此,胸腔外科醫師劉祖豪表示,除了遺傳和抽菸,每天煮飯吸到廢氣、工作環境常吸到異味等也會提高肺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確定11/2上路!假日急症中心「6都14地點」曝光 週日看診最多省600元
為解決大型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11月起將於六都試辦設置「假日急症中心(UCC)」。健保署補充,目前六都共鎖定14個地點,多為地區醫院及聯合診所,由基層診所醫師輪值,民眾假日若遇發燒、簡單傷口等5種不適;UCC部分負擔費用只收新台幣150元,相較於醫學中心的急診750元,民眾最多可省下600元。(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42歲女減重51kg!只靠「3個基本原則」1年多就變苗條:身體年齡回春到27
衛福部彰化醫院近日分享激勵人心的減重案例,42歲個管師吳雅婷在400多天內成功減去51公斤,從原本104公斤瘦到53公斤,不僅身材明顯改變,連身體年齡也從69歲回春到27歲,驚人轉變讓鄰居差點認不出她。
姊妹淘 ・ 1 天前
「猛健樂」能瘦掉四分之一個自己?費用、副作用、復胖率一次看
近期減重藥物「猛健樂」在台灣引發關注,被醫師譽為目前最有效的減重藥物之一,持續使用68週,約31%的人可以瘦下四分之一個自己。但仍有副作用,包含噁心、腹瀉、嘔吐、食慾下降,而且目前價格昂貴,停藥後一年的復胖率可達一半,醫師建議要維持減重效果,需搭配正確飲食和建立運動習慣。
鏡報 ・ 17 小時前
倒頭就睡竟藏隱患! 醫:7成人陷缺氧危機、掙扎整夜
許多人羨慕「倒頭就睡」的能力,認為這是睡眠品質良好的表現,但重症醫師黃軒提醒,秒睡可能是健康警訊。他指出,研究發現秒睡族群中有七成患有呼吸中止症,表面上睡得快,實際上整夜都在缺氧中掙扎。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顏正國肺腺癌過世!醫揭「沉默殺手」肺癌初期3症狀,身體出現1狀況快就醫
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更因早期幾乎無症狀而被稱為「沉默殺手」。隨著《好小子》男星顏正國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的消息傳出,再次喚起民眾對這項疾病的關注。醫師提醒,肺癌最大的特
食尚玩家 ・ 22 小時前
10大食物超傷腎!害糖尿病、變胖 醫揭排行:第一名是「國民宵夜」
許多人愛吃泡麵、手搖飲,恐對腎臟造成傷害。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享「10種超加工食品」超級傷腎,包括泡麵、加工肉品、手搖飲、低糖飲品等,超加工食品的鹽分高,大量的鈉會提高血壓,正是慢性腎臟病發生因子之一,且普遍營養品質低,熱量高、纖維少,長期食用容易變胖,造成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影響腎臟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黃小玫不敵罕見癌症辭世!「燒腫癢汗咳瘦」是淋巴癌警訊
創作歌手黃小玫年僅34歲,因罹患罕見「NK/T細胞淋巴癌」不敵病魔辭世。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血液腫瘤科顧問級主治醫師吳金和表示,淋巴癌有6大警訊,可用口訣「燒腫癢汗咳瘦」記憶。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
不能只靠「煮飯少加水」!農糧署揭3招飲食法控血糖
農糧署今(16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許多人為了控制血糖,嘗試透過「煮飯少加水」來達到效果,但這樣的作法並非萬靈丹。該署說明,米飯在烹煮時的加水量確實會影響澱粉結構,進而改變血糖反應:若水量較多,澱粉會完全糊化,較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使升糖指數(Glycemic In...
CTWANT ・ 17 小時前
11月以後週日輕症別衝急診!「假日急症中心」看診最多省600元
為解決大醫院急診壅塞問題,衛福部長石崇良過去拋出「假日急症中心(UCC)」,專門處理輕症病人。健保署今(16)日宣布,UCC將於11月2日試行,六都已申請14個地點,並規劃僅在週日開診,服務時間從上午8點至晚間12點,UCC部分負擔僅收150元,至於掛號費則由各地衛生局協調統一。
太報 ・ 16 小時前
孕婦急診8月胎兒卻死腹中!家屬控院方冷淡 調解未果提告
有民眾控訴,去年他懷孕8個月的太太因胰臟發炎,到桃園龜山某醫院急診就醫,陷入休克後院方才緊急急救,最終胎兒胎死腹中。先生痛批醫院延誤醫療、態度冷漠,而當事醫院致歉,但強調都依常規給予相關處置,在調解會
台視新聞網 ・ 8 小時前
台東未成年懷孕居全國之冠!30多歲女已生11胎
台東未預期懷孕情況嚴重,未成年懷孕比率居全國之冠。李晟令醫師分享臨床案例,一位17歲少女在14歲時曾生下第一胎,三年後又來引產,另有兩位30多歲山區產婦分別生下10胎、11胎,每次生產都只在急診碰面,生完出院也未再回診。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大腸癌年年奪命無數!2分鐘的「糞便潛血檢查」卻有9成的人不做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與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共同舉辦的「第九屆為癌而跑」公益路跑,將於10月18日上午在碧潭東岸盛大登場。活動邀請親子家庭、運動愛好者及癌友共同參與,透過路跑傳遞防癌從行動開始的理念。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台東偏鄉婦30多歲已生11胎 醫籲避孕掌握生育自主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16日電)因產檢不易且未做好完善避孕,台東偏鄉2名30多歲婦女分別生下10胎、11胎,醫生感嘆每次都僅在急診碰面,出院也未再回診。台東馬偕醫院籲做好完善避孕,掌握生育自主。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常吃韓式泡菜可降三高!4.3萬人研究證實:具防癌潛力
韓式泡菜被國際學界譽為「新一代超級食物」。美國康乃狄克大學農業、健康與自然資源學院研究團隊分析超過4.3萬名受試者的研究數據,發現經常食用泡菜不僅能改善血糖、血脂與血壓值,更可能降低心臟病、中風與癌症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