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HER2陽性乳癌 不中斷術後標靶治療是關鍵
HER2陽性乳癌與其他亞型不同,腫瘤細胞分裂速度快、侵略性強,即使影像上看似清除乾淨,體內仍可能潛藏肉眼看不見的殘餘癌細胞。新竹台大分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郭宇如醫師指出,HER2陽性乳癌患者若能完整且不中斷地完成術後標靶治療,不僅能顯著降低復發與轉移風險,更能穩固整體治療成效。隨著健保給付政策鬆綁,越來越多病友得以無負擔地完成療程,讓「不中斷」成為守住療效、重拾健康生活的關鍵。
郭醫師表示,在二十年前沒有標靶治療的年代,對於HER2陽性且腋下淋巴結癌細胞陽性的患者來說,光靠手術與放化療,五年內復發率仍然超過三成,也就是每三人就有一人會復發,比例相當驚人。然而隨著標靶藥物進步,若患者術後再加上雙標靶治療,五年復發率可降至不到一成,治療成果大幅提升。
臨床上HER2陽性乳癌常見的復發高風險因子包括:腫瘤原始大小較大(>二公分)、腋下淋巴結轉移陽性、術後病理報告顯示仍有殘餘乳癌細胞等。郭醫師強調,這些患者即便歷經手術與化療,仍需進一步接受術後輔助性標靶治療,以降低復發風險、延長健康存活時間。
「術前加上術後總共為期一年的標靶藥治療,早已是過去這十年來國際上對高風險HER2陽性早期乳癌的治療共識。術前化療加上標靶的好處除了可以把腫瘤縮小,讓乳房保留手術更有機會成功以外,針對打完化療有殘餘乳癌細胞的患者,還可以透過更換不同的標靶藥,再進一步將體內癌細胞根除,降低這些人復發的風險。」郭醫師表示,以前早期乳癌患者還要自費將近百萬才能完成一年的治療,健保於去年(2024)已將HER2雙標靶藥以及針對手術病理檢體有殘餘乳癌細胞的標靶藥(T-DM1)納入健保給付,讓HER2乳癌患者無負擔即享有最好的治療。
許多患者在完成化療與手術後,被告知還需繼續治療時,常出現心理落差與抗拒,清楚地讓患者了解「治療藍圖」極為重要。郭醫師指出,「在早期乳癌、HER2陽性病人中,多數是四十至五十歲的女性,她們身兼工作與家庭責任,若能在確診初期就明確告知整體的治療藍圖,可減少焦慮與不確定感,幫助她們更安心面對治療、更有信心地完成療程。」
郭醫師表示:「在新竹地區,不少病患是科技工程師、教師或職業婦女,時間壓力大。現在HER2標靶藥也有皮下注射的新劑型,只需五至八分鐘即可完成治療,效果與靜脈輸注相同,能減少治療時間,提升患者的治療意願與依從性。」她也提醒,雖然皮下注射與靜脈輸注的療效相當,但仍可能出現相似的副作用,應由專業醫師評估後決定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其他人也在看


好消息!潘若迪開心曝「沈玉琳恢復神速」 每日視訊帶滷牛肉讓他補身
「有氧天王」潘若迪23日現身巧克力專賣店萬聖節系列活動,扮成《巧克力冒險工廠》經典角色歐帕倫普人出席活動,分享好友沈玉琳罹癌後的近況。表示自己「有空就會去照顧他,帶他想吃的滷牛肉給他,若正在治療期間不能探視,我會每天跟他說電話、視訊,他是我的好哥們,好的時候會分享,但他不好,我一定會在」。此外,潘若迪也分享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我每天早上會在公園做早課,把希望迴向給他」。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川普宣布終止與加拿大貿易談判!竟與雷根有關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10/23)突然宣布終止和加拿大之間的貿易談判,主因是川普不滿加拿大近日把前總統雷根反對關稅措施的發言剪輯為廣告內容,在全美各大電視台播放。
太報 ・ 20 小時前喉嚨痛誤以為邪體作祟 就醫已癌末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四十五歲程姓女子,喉嚨痛好幾個月,卻一直認為是邪體附身導致,家人發現有異後帶她就醫,赫然發現是咽喉癌末期。衛福部彰化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張博竣昨(二十三)表示,在臨床上,精神科患者和老人家的病識感較為不足,是延遲就醫的二大族群,易釀成一發現癌症即為末期的困境,家人須更用心觀察溝通。醫師張博竣表示,程女患有思覺失調症,有妄想及幻聽、幻覺的症狀,雖然服藥治療,但其服藥順從性不佳,也使得病情反反覆覆,在幾個月前,她被父母帶來就醫,因為父母發覺她聲音沙啞及進食有困難的模樣,經過多項檢查及正子攝影,發現在咽喉處有個五‧一公分的腫瘤,並確定為第4期的末期癌症。醫師張博竣表示,程女抗拒治療,醫護及放射人員苦心勸她,與她建立交情,她才願意接受治療,也才說出她整個病發經過,原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陰囊悶痛鼓脹 確診精索靜脈曲張
32歲林先生因左側陰囊反覆脹痛與下腹部悶痛,且某天洗澡時摸到左側陰囊內有異常腫塊鼓脹而就診。經檢查診斷為「精索靜脈曲張」,林男也提到確婚後一年多未受孕,夫妻到不孕門診意外發現先生的精蟲品質不佳。經醫師執行「精索靜脈曲張顯微結紮手術」,術後不僅疼痛消失,精蟲活力及數量也在四個月後的追蹤檢查發現明顯提升,一次手術同時解決了困擾林先生多年的疼痛與生育兩大問題。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指出,精索靜脈曲張發生率大約10到15%,平均每九位男性就有一人有此問題,但多數人沒有症狀因而容易忽略。臨床觀察,就醫的病人主要有三類表現:1.摸到陰囊內不正常鼓脹,嚴重時陰囊上半部外觀看起來凹凸不平,就像「裝了一袋蟲」。2.會陰囊處有反覆疼痛或下墜感。3.因不孕問題求診而發現,研究文獻提到約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狂買沐浴品 露失智端倪
原是家務高手的75歲郭老先生,3年前對熟悉的家務突然變成生疏,衣物歸位混亂導致全家找不到衣服,且不斷買洗髮精、香皂等沐浴用品,直到櫥櫃堆滿各項沐浴品,妻子驚覺有異陪同他就醫,確診為輕度失智症。93歲吳阿嬤9年前確診中度失智,因妄想懷疑媳婦偷喝營養品而言語攻擊,導致照護者壓力爆表。所幸台中榮總失智共照中心協助兩家庭調整照護策略,轉介日照、社區據點服務及非藥物治療,郭老先生在妻子陪伴下積極參與國畫、武術和水電班課程,感受社會關懷並正向生活;吳阿嬤的媳婦接受諮商與病友分享後,學會應對婆婆的妄想症狀,有效減輕壓力。台中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郭馥瑄醫師指出,根據衛福部2020至2023年最新調查,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達7.99%,約每100人就有8人罹病,失智人口已超過35萬人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51歲女星乳癌惡化!病情急轉至4期進行第8次化療 最怕被問「還要多久」
香港女星吳忻熹去年驚傳乳癌復發,癌細胞已擴散至淋巴,雖經治療仍在今年3月惡化至第4期,她日前迎來51歲生日之喜,她形容這是「重生」的新起點,並分享抗癌點滴透露已進行到第8次化療,但最怕被問「還要多久時間?」令人心疼不已。面對病情變化,吳忻熹表示只能「一步一步走...」醫師會依照狀況不斷嘗試不同藥劑,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慶生變噩夢!英正妹突中風醒來變「泰國腔」 醫:外國口音症候群
一場原本開心的慶生之旅,竟意外演變成震驚全球的醫學奇案!一名英國女子凱西·沃倫(Cathy Warren)在土耳其度假時突發中風,所幸被緊急送醫救治。然而,當她恢復意識後,原本流利的英式口音竟不翼而飛,取而代之的是一口濃厚的泰國腔。醫師診斷,她罹患了全球極為罕見的「外國口音綜合症」(Foreign Accent Syndrome, FAS),引發家人與醫界高度關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英國37歲歌手Jessie J罹患乳癌!8個常見「乳癌症狀」請注意!乳癌前兆、自我檢測、診斷治療方法一次看 | Women's Health
乳癌為台灣婦女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死亡率則為第四位,因此關注乳癌防治議題及定期自我檢測尤為重要!本文將探討乳癌的症狀、有哪些健康警訊,以及自我檢查方法等,幫助你更了解及保護自己的健康。
Women's Health美力圈 ・ 1 天前
非洲豬瘟衝擊高雄魯肉飯老店 被迫公休5天
台中1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全台豬肉禁宰禁運5天,深受高雄在地人喜愛,已經營一甲子老店「南豐魯肉飯」,今(23)日貼出告示「23~27日公休!」因應這波疑似豬瘟衝擊。南豐魯肉飯建工店今天也鐵門拉下,員工沒有在店內,老闆也未接電話,有消費者上門吃魯肉飯撲了空,才想起豬肉禁宰禁運5天,高雄魯肉飯店、焢肉飯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非洲豬瘟衝擊小吃店!江振誠封最好吃「阿泉爌肉飯」3天連假還吃得到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疫情,農業部在10月22日中午12點起,宣布全國實施為期5天的「禁宰、禁運」措施,導致以溫體豬肉製作料理的餐飲業者,包括滷肉飯、爌肉飯與肉圓店,面臨供應鏈中斷的困境,開始發出暫時停業或停賣豬肉料理的公告訊息。
鏡報 ・ 1 天前
廚餘養豬被質疑破口 賴清德曝當年會議結果:多縣市不贊成禁用
台中市爆發非洲豬瘟疫情,有輿論指疫情源自中央開放「廚餘養豬」。賴清德總統今天還原指出,關於廚餘要不要禁用的問題,2018年中國爆發非洲豬瘟後,他在行政院長任內召集各縣市開會,22個縣市中,多數縣市是不贊成禁用廚餘,原因不是為了8%的黑毛豬產業,而是因為每一個縣市都有龐大的廚餘沒有辦法處理,貿然禁用的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搶救腦中風 把握黃金4.5小時
腦中風是國人死因第四名,更是造成成人失能的主因。根據統計,台灣每年近5萬人罹患腦中風,但僅不到1成能在「黃金4.5小時」內接受有效治療。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陳龍指出,中風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約5成患者在中風半年後無法自行如廁、行走或洗澡,2成需長期臥床,拖垮整個家庭照護系統。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3 天前
老公明明沒吃多少肚子卻很大?專家揭「真正元兇」:不是年紀 晚餐必吃這1蔬菜
「他根本沒吃多少,怎麼肚子還是越來越大?」這句話可能是很多媽媽們的心聲,每天只有一餐可以聚在一起吃飯,當然要豐盛的款待家中的支柱。可是看著老公越來越大的肚子,自責煮得太豐盛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背後真正的元兇——壓力與生活型態!根據《Przegla̜d Gastroenterologiczny》2025年研究指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會讓皮質醇長期升高,促進腹部脂肪堆積與代謝症候群發展。當壓力沒有出口,身體會用「囤積脂肪」來自保,這也正是很多爸爸們不知不覺中肚子變大的原因。很多女性以為:「叫他少吃一點就好」,但實情是——壓力大、睡不好、沒有動,才是導致中廣身材與代謝症候群的真兇! 壓力型肥胖 根本不是「年紀大了」而已 當老公抱怨說「最近比較累」、「一吃就胖」、「晚上睡不好」嗎?這些不是單純年齡在作怪,而是壓力正在「悄悄改寫」他的身體代謝!根據《Obesity Reviews》在2019年的研究顯示,高壓男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這種風險不是突然冒出來,而是長期慢性壓力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皮質醇過高、胰島素阻抗、三酸甘油脂升高與高血壓發生。更令人擔憂的是,《Meta
常春月刊 ・ 22 小時前
超商就買得到!醫揭「3飲品」防大腸癌:每天1杯降低近20%風險
台灣大腸癌患者每年新增1.7萬人,且確診年齡明顯下降,過去多為50歲以上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大腸癌,那除了定期檢查外,還能怎樣預防大腸癌?對此,高雄馨語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直言,答案其實就在你我身邊的超商裡,只要持續飲用3種飲品,就能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每天吃藥血壓也不降?營養師曝關鍵原因 這「3食物」要多吃
你是否也有每天按時吃藥,血壓卻依然降不下來的問題?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高血壓的關鍵原因不是因為藥物沒效果,而是出於「鉀」攝取不足。對此,她表示多吃一些高鉀食物,例如香蕉、菠菜、地瓜等,可以讓血壓更穩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主動脈剝離」恐秒奪命!醫警告若發現有5大危險因子任一 速就醫!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致命性高的心血管急症,根據統計,死亡率竟高達五成!雖然它發生率不如心肌梗塞或中風普遍,然而一旦發生,往往如風暴般來襲,很可能來不及救回來。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任光提醒,血
健康2.0 ・ 1 天前

不只生活習慣!日吃「1維生素」發炎指標狂降 逆轉脂肪肝
肝臟過多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根據衛福部指出,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在亞洲,每1千名脂肪肝個案,1年就約有5.3名個案會死亡。由於目前沒有直接治療脂肪肝的藥物,醫生多建議以良好生活習慣、飲食改善,不過一項研究發現「每日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顯著改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對肝臟健康可能有正面影響。
鏡報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