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工廠大火至少16死!疑吸毒氣瞬間死亡
[NOWnews今日新聞] 孟加拉一間服裝工廠及相鄰的化學品倉庫,14日中午發生嚴重火災,至少16人死亡,隨搜救進行,傷亡人數恐還會增加。初步調查顯示,該工廠沒有任何消防安全計劃,死者可能是因化學品爆炸產生的有毒氣體昏迷或因鐵門上鎖被困死,罹難者燒傷相當嚴重。
綜合路透社、BBC報導,孟加拉國首都達卡(Dhaka)米爾普爾區(Mirpur)一間4層樓的服裝廠及其相鄰的化學品倉庫,14日中午發生火災。起火點在服裝廠的3樓,隨後火勢延燒到存放漂白粉、塑膠、過氧化氫的化學品倉庫,這些都會加劇火勢。消防員經過3個小時才控制住工廠大火,但化學品倉庫的火勢仍持續延燒。
消防局長喬杜里(Mohammad Tajul Islam Chowdhury)表示,在服裝廠的二樓、三樓已經找到16具屍體,隨搜救行動持續進行,死亡人數可能還會上升。
喬杜里說明,目前尚未找到工廠的負責人,警方和軍隊正持續搜尋,且服裝廠和化學品倉庫都沒有獲得批准,也沒有任何消防安全計劃。
根據初步調查結果,喬杜里指出,這棟服裝廠的屋頂是鐵皮,門上裝了鐵柵欄,而且一直鎖著,工人無法往樓上或樓下逃生,而化學爆炸引發閃燃,釋放出有毒氣體,受害者可能在吸入劇毒氣體後立即死亡或昏迷不醒被困在裡面,罹難者燒傷嚴重,DNA檢測可能是確認身分的唯一方法。
在燒燬的工廠廢墟前,不少悲痛欲絕的家屬手中緊抓照片、焦急的尋找親人,一名父親痛心說,「我女兒在那裡工作。我聽說火災後就跑了過來。但我仍然沒找到她……我只想讓我的女兒回來」。
孟加拉糟糕的消防及建築安全標準,導致該國每年發生數十起發生大型火災及類似事故,對於僱用400萬人、佔該國GDP10%的服飾業造成損害。2012年,為全球全球品牌供貨的Tazreen Fashions發生火災,造成112名工人死亡;2013年也有一棟8層樓的Rana Plaza大樓倒塌,造成1135名服裝工人死亡,引發了世界各地民眾對廉價服裝造成的傷亡的憤怒浪潮。
此外,2021年一間食品飲料工廠發生大型火警,造成52死50傷,事後調查發現該工廠是違建且無緊急出口。2019年,首都達卡的歷史城區大火,造成78人死亡。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輝達員工遭哈馬斯囚738天!同事報喜「股價飆4倍」黃仁勳感動
王世堅《沒出息》爆紅!國台辦迴避評他 反酸民進連滾帶爬
ChatGPT可以色色了!奧特曼重磅宣布解禁成人內容 未來將更好玩
其他人也在看

因應與中國潛在太平洋衝突 美軍推基地微型核反應爐
(中央社華盛頓1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軍計劃在全美各地的陸軍基地安裝微型核反應爐,以因應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陸軍官員表示,該計畫部分目的在於為可能與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爆發的戰爭,或在北極地區出現的衝突,做好準備。
中央社 ・ 1 天前
長榮空姐抱病執勤猝逝!告別式當日仍收到內勤「催繳假單」 家屬氣炸
孫姓空服員於10日晚間不幸猝逝,事件曝光後,外界質疑當班座艙長未即時關心或協助該名組員,導致悲劇發生。座艙長對此發布7點聲明自清。不過,孫姓空服員胞姊在14日告別式前受訪時指出,事件延燒至今,座艙長從13日起就已讀不回,更痛斥對方先前的聲明「非常虛偽、沒有任何誠...
CTWANT ・ 1 天前大馬預計與美談半導體等產業關稅 擬下週簽協議
(中央社吉隆坡15日綜合外電報導)馬來西亞官方媒體馬新社(Bernama)今天引述貿易部長說法報導,馬來西亞下週將於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期間,與美國商務部長就半導體等產業關稅舉行會談。
中央社 ・ 1 天前國土署:公部門示範精緻拆除 有效減少廢棄物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與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日昨共同舉辦「衛生福利部防疫中心興建工程」營建現地分類示範參訪,包括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及北工分署分署長曾正宗、環境部資源循環署長賴瑩瑩、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長羅一鈞、豐譽營造公司董事長謝佶燁等人出席參加。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表示,本代辦工程已於今年七月一日開工,並採精緻拆除方式進行,包括建築結構物及室內裝修拆除兩大工項。其中,建築結構物可產生綠建材混凝土,回用於本工程;而室內裝修拆除是以人工拆除及分類,分為木料、五金、玻璃及塑料等,後續也能夠循環再利用及預計可減少三分之二的營建廢棄物產生。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中國工信部長會晤庫克 期許蘋果深耕在地市場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15日電)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部長李樂成今天在北京會晤蘋果(Apple)執行長庫克(Tim Cook)。李樂成期待,蘋果公司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參與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
中央社 ・ 1 天前桃猿挺進中職總冠軍賽 桃市府辦客場賽事直播派對
(中央社記者葉臻桃園15日電)樂天桃猿隊取得中職總冠軍賽門票。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天表示,市府將從18日首戰開始,在府前廣場直播樂天桃猿出賽的客場賽事,歡迎球迷一同到場、共同為樂天桃猿加油打氣。
中央社 ・ 1 天前

快停車!男無照拒檢撞警車逆向逃 警轟5槍圍捕
馬路上槍聲四起,桃園發生警匪追逐,嫌犯闖紅燈還違規右轉,遭攔查後沿路逃竄,不只撞警車,還逆向跑給警察追,警方朝車輪開了5槍,隨後在路口將他拖下車壓制,發現他不只無照駕駛,加上其他違規事項,總共吃上19張罰單,最高可處14萬元罰鍰。 #桃園#警匪追逐#闖紅燈#違規右轉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颱風恐生成共伴豪雨 新北:聯手中央做好防災撤離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15日電)新北消防局今天表示,颱風風神恐生成,並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新北恐有大雨與豪雨,中央與地方將做好防災撤離準備、確保安全;市府表示,氣候變遷、應變時間縮短,滾動檢討確保有效避災。
中央社 ・ 1 天前
士檢「最大槍毒案」! 毒梟砸百萬買COACH包裝3億毒
台北士林地檢署指揮北投分局,破獲最大槍毒運輸案,幕後黑手就是北聯幫,先砸101萬在美國買COACH包,內裝價值3億的大麻及搖頭丸,而其中竟然還有律師幫忙通風報信,導致關鍵證據被轉移,警方也將犯罪集團一網打盡,主嫌更遭到檢方求處無期徒刑。 #槍毒案#毒梟#百萬COACH包#3億毒品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
房產全給2兒!父遺囑「祖產不分給外姓」 出嫁女兒提告「討回特留分」
新竹黃姓女子不滿父親重男輕女,立下遺囑將名下房地產留給2名兒子,還說女兒嫁出去有夫家庇蔭、外姓人不能分財產,憤而提告。新竹地院審理,認定遺囑雖符合要件,但確實侵害女兒特留份,判黃女可取回全部遺產的十分之一。
太報 ・ 1 天前
「風神」恐襲花蓮! 花縣府預計「疏散」光復8千居民
花蓮光復洪災還沒完全復原,現在傳出「風神」颱風即將襲來,19、20日影響最劇烈,居民就擔憂會再發生溢流。對此政府擬定計畫要撤離光復3鄉鎮居民,原定以「垂直」方式避難,但中央、地方不同調,花蓮縣府表示,恐怕無法逐戶確認避難狀況,因此改以「疏散撤離」。 #花蓮光復洪災#風神颱風#疏散居民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
1歲身障童無法搭無兒童座椅復康巴士 中市社會局:1個月研擬方案
台中市復康巴士是六都唯一免費,預約踴躍,民進議員謝家宜提出質疑,台中市復康巴士不但服務量一年95萬趟次,如此高的服務量竟只有增加到285輛,造成一年有2萬多次預約失敗;甚至接到家長陳情,一位1歲3個月身障兒以復康巴士無兒童座椅且不能上推車而無法搭復康巴士,市長盧秀燕自稱市長媽媽,這是社會局該有態度
自由時報 ・ 1 天前
9月訪日旅客首度突破300萬人次 台灣遊客衝52.7萬人創新高
根據《路透社》報導,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今(15)日公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9月共有326萬6800名外國旅客造訪日本,較去年同期增加13.7%,創下歷年9月新高,也是首度在9月突破300萬人次。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10年拚15兆!國泰金控資產管理拼資產規模 「第三引擎」加速成形
在金管會積極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願景下,國泰金控今(15日)舉辦第二屆「國泰資產管理高峰會」,宣示將「資產管理」正式打造為集團的第三大成長引擎,繼保險與銀行事業後,再為國泰開啟新一波國際化競爭格局。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表示,在政策鬆綁與市場成熟的雙重助力下,台灣正站上資產管理發展的關鍵時刻,國泰金將整合集團資源,透過國泰投信作為核心平台,啟動一場橫跨金融版圖的人才與資產「乾坤大挪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退化性關節炎患年輕化 60歲以上半數受影響
很多老年人患有退化性膝關節炎,發病時間超過十年,關節嚴重變形、發作時疼痛難耐。台北慈濟醫院十五日表示,根據統計資料,退化性關節炎盛行率隨年齡上升,六十歲以上老年人約有半數受到影響,女性罹病機率高於男性,而且還有年輕化趨勢。骨科醫師李宜軒指出,五十出頭就出現膝關節骨刺或關節磨損,這類患者人數持續增加,多與不正確運動姿勢、劇烈運動造成過度磨損,甚至完全缺乏運動、肌肉萎縮等因素有關。疾病初期症狀多以關節出現「喀拉喀拉」摩擦聲響、長時間站立及行走後感覺痠軟為主。李宜軒進一步指出,步入中期之後,常會出現活動時疼痛、關節活動度下降,等到進入中後期,疼痛甚至在休息時也持續存在。晚期患者由於軟骨完全磨損,骨頭直接摩擦即可能面臨膝關節提早退化;呼籲民眾可透過游泳、騎腳踏車、股四頭肌運動及練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金鐘撞期舞台劇演出 范瑞君嘆無法出席 (圖)
演員范瑞君(圖)以戲劇「愛作歹」入圍第60屆金鐘獎迷你劇集女配角獎,15日開心出席公廣集團金鐘入圍茶會,由於典禮當天將演出舞台劇不克出席,她笑稱自己把今天當金鐘紅毯在走,特地去租借禮服、還有百萬珠寶配戴。
中央社 ・ 1 天前
日行萬步才健康?研究:每天達「這數字」大降5成死亡風險
現代人需要運動來維持健康,但又常以「沒時間」為理由,而不運動。醫師蔡明劼表示,其實只要透過走路即可達到健身效果。一項大型研究發現,每天走超過7千步的人,死亡風險比走少於7千步的人低5成以上。他個人則是藉由每天遛狗,來維持每天走路步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