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只算步數!研究揭長壽秘訣 單次走超過10分鐘更有效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許多人將「日行萬步」奉為健康圭臬,但一項最新研究為長壽秘訣提供了更精準的答案。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27日發表於權威期刊《內科學年鑑》的一篇研究指出,與零散、短暫的步行相比,單次持續超過10分鐘的「長走」,對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與早逝機率,效果更為顯著,尤其對不常運動的人更是如此。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西班牙馬德里歐洲大學醫學院資深研究員克魯茲(Borja del Pozo Cruz)博士指出,走路的「品質」與「總量」同樣重要。他表示,與其追求難以達成的「日行萬步」,不如規劃幾次持續時間較長的步行,即使總步數不多,對心臟健康與長壽的助益,也遠勝於多次零散的短距離走動。
克魯茲解釋,較長時間的步行能帶來多重益處,包括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壓、穩定血糖,並透過增加心臟受刺激的總量,更有效地訓練肌肉從血液中獲取氧氣,從而達到降低心率、減輕體內發炎與壓力的效果。
然而,長時間運動的能力並非一蹴可幾。未參與此研究的美國國家猶太健康中心心血管預防主任費里曼(Andrew Freeman)博士比喻,這就像舉起一個45公斤的啞鈴,「我不可能一開始就辦到,我必須逐步建立能力與肌力。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心臟強度與心肺耐力。」
對於初學者,可以透過將車停得遠一些,或從事輕鬆的「舒適有氧」(cozy cardio)來增加步行時間。費里曼建議,最終目標應是每天進行約30分鐘的「微喘體能活動」(breathless physical activity)。其強度大約是「你可以邊快走邊說話,但無法唱歌」的程度。
此項觀察性研究,分析了英國人體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中超過3.3萬名成年人的數據。研究對象相對不活躍,定義為每日步行少於8000步,且研究排除了已患有重大疾病的人以減少偏差。研究人員僅在實驗當週使用加速規測量一次活動量,因此未能追蹤步行習慣的潛在變化。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健康網》老化慢3年 研究:每日補充「它」不可間斷
健康網》科學證實:每天3杯茶 血壓更穩、老得更慢
健康網》延緩老化! 百萬網紅揭長壽4法 不必花大錢
健康網》連醫師都愛上「這甜品」! 既穩血糖並取代高熱量蛋糕
其他人也在看


「這類食物」要少吃!外媒示警:心血管死亡風險恐提高50%
美國心臟協會(AHA)近日發布最新飲食指南,指出大多數超加工食品對心臟與整體健康都有明顯危害,太常攝入可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風險增加約50%,呼籲民眾與食品業者共同減少這類產品的消費與生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名醫會客室/家族性類澱粉多發性神經病變
文/國泰綜合醫院心臟衰竭個案管理師簡宛晴、心血管中心副部主任秦志輝、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嘉修 家族性類澱粉多發性神經病變(Familial Amyloidotic Polyneuropa
好醫師新聞網 ・ 17 小時前
「人好好的就突然倒下?」名醫2字回應!最新研究揭密
許多人對猝逝新聞的反應就是「人好好的,怎麼就突然倒下去了?」,醫師王介立表示,他一直覺得這句話是「幹話」。多數的「突然」,其實都有跡可循,近期一項韓國指發現,幾乎所有的心血管事件都發生在至少一項傳統危險因子未達標之後,例如血壓、血糖等超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保護心臟健康 避開這5種日常習慣
心臟對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此如何維護心臟健康成為重要人生課題。美國心血管外科醫生倫頓(Jeremy London)博士指出,有5種日常習慣會對心臟健康造成傷害。根據印度時報(TOI)報導,第1個日常習慣是吸電子煙。倫頓表示,人們常認為電子煙是一種「更健康的替代品」,但實際上其化學物質仍然會損害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必勝客人事異動曝光!熱賣35年商品掰了 2個全新夥伴加入
必勝客昨(27)日突宣布人事異動,將解除2位資深員工職務,今日內容正式揭曉,熱賣20年韓式泡菜燒肉比薩和35年海鮮比薩,兩款長青商品分別華麗升級為「韓式泡菜豬五花」、「經典海鮮四重奏」,即日起全台50間門市開賣。(賴俊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爆台南綠營反賴聲音浮現 謝寒冰:陳亭妃若被做掉恐掀反彈
2026台南市長選戰,民進內初選上演「憲妃大戰」,引發外界關注。資深媒體人謝寒冰透露,據傳台南綠營已經出現「賴清德支持誰,我就不支持他」的聲音,若陳亭妃被做掉,恐怕會引起更大的反彈。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台中豬場染非洲豬瘟 中檢傳喚豬農紀姓獸醫及動保處人員 4人訊後請回
台中梧棲區一處養豬場確診非洲豬瘟,為台灣首宗案例。台中市政府疫調發現多個疑點,包含死豬數量及獸醫師身分等均待釐清,台中地檢署今天傳喚陳姓豬農父子、賴姓動保處人員以及紀姓特約獸醫師,訊後四人皆請回。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川普:不會以副總統身分再戰2028年大選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支持者力挺他以副總統候選人的身分,再戰2028年大選,對此川普今天(27日)表示,他將排除這麼做的可能性。 川普在空軍一號上被記者問到支持者這項提議時表示,他可以這麼做,但這種方式「太過取巧」(too cute),也不會是正確的做法,因此他不會付諸行動。 根據美國憲法第22條修正案,美國總統只能當選2次。曾有人建議讓川普以副總統身份參選,由另一位候選人競選總統並在當選後辭職,藉此繞過禁令讓川普再次成為總統。不過反對人士則認為,這麼做可能會引起法律爭議。(編輯 : 廖奕婷)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影/一鍵投誠?傳出現陸統戰「歸家APP」 陸委會:若有會下架
近日社群媒體上流傳大陸網友自製的一款名為「歸家」或「投誠」的APP應用程式,聲稱可讓台灣民眾及軍人「登記投誠」、「申請大陸身分證」,甚至提供「一鍵呼叫解放軍」功能,引發台灣網友熱議。對此,陸委會表示,目前在各種平台上還搜尋不到這款APP,若真有其事,將採取下架或屏蔽處置。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日秋田縣知事請自衛隊打熊 防相稱將充分發揮權限
(中央社東京28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秋田縣知事鈴木健太今天請求政府派遣自衛隊,協助因應一連串「極為嚴峻」的致命熊襲事件。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表示,政府將「最大限度發揮能力與權限」,以恢復安全。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資深藝人許紹雄病逝!癌症引發多重器官衰竭 享壽76歲
香港資深藝人許紹雄過去經常在港劇與電影中演出綠葉角色,27日傳出他疑似病危至醫院接受治療;而根據《香港01》報導,許紹雄於28日因癌症引發的多重器官衰竭安詳離世,享壽76歲。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普發1萬元11月開跑 銀行加碼優惠一次看!有望抽iPhone 17 Pro、赴日機票
政府即將普發現金1萬元,財政部公布領取流程與時程,民眾可選擇「直接入帳」、「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臨櫃」及「偏鄉造冊發放」等5種方式。除此之外,台北富邦銀行、永豐銀行、玉山銀行、LINE Bank也同步推出加碼優惠,提領就可抽iPhone 17 Pro、台北-沖繩雙人機票、全聯禮券,甚至還有機會抽到現金1萬元。
太報 ・ 17 小時前
睡眠品質差小心了!醫曝「慢性發炎警訊」:加速大腦老化風險翻倍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犧牲規律作息已成常態,但犧牲睡眠的代價可能比想像中更高。初日診所院長魏士航醫師提醒,長期睡眠不足或品質低落,恐導致大腦「未老先衰」,而背後的關鍵元兇,與持續的慢性發炎息息相關。醫師呼籲民眾應積極透過專業的控糖與體重管理,打破惡性循環,守護大腦健康。魏士航醫師引述國際期刊《EBioMedicine》刊登的一項大型研究,該研究分析了英國生物樣本......
風傳媒 ・ 1 天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台灣人一半過重,越南人卻不容易胖!醫曝「4關鍵習慣」:減重不是要節食
越南被譽為「亞洲最瘦國家」之一,原因在於當地人習慣享用原型食物,也鮮少飲用甜飲與攝取加工食品,再加上飯湯比例均勻、份量剛好,因此大部分越南人的身材都相當苗條。不過,肥胖專科醫師安欣瑜表示,越南近幾年來卻成為東南亞肥胖上升最快國家之一,為此也分析箇中原因:「減重並不只是要求節食,而是要『吃得像越南人』。」
鏡報 ・ 16 小時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22 小時前
一起吃飯也可能「吃到罹癌」?醫揭「這1習慣」最易傳染 超多人中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日常養成良好衛生及生活習慣 可望大幅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無感染者的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HP是能在胃酸環境下存活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的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胃癌。HP主要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而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亦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保「胃」健康 落實5招護胃 透過HP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HP盛行率。民眾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
常春月刊 ・ 18 小時前
公費疫苗第二階段11月起開打!50歲以上就可接種 全聯、家樂福將成疫苗施打站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28)日表示,今年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將於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接種,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等公費對...
FTNN新聞網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