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開始變老!營養師揭「斷崖式衰老3階段」 多吃「4類食物」能延緩
老化雖為自然過程,卻可透過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加以延緩。營養師高敏敏近日在社群平台發文,分享「斷崖式衰老」的三個關鍵時間點,分別為34歲、60歲與78歲,強調外表與大腦老化有其固定節奏,若能及早因應,將有助於維持身心健康。
高敏敏指出,34歲為老化第一階段,主因膠原蛋白與細胞外基質蛋白開始快速流失,使肌膚逐漸失去彈性與光澤。60歲進入第二階段,體內與激素、血液相關的蛋白質顯著下降,導致大腦與身體機能明顯退化;而在78歲後,老化進入第三階段,血液與骨骼訊號受損恐加速器官老化,甚至與失智症與心血管疾病相關。
為延緩大腦老化,她建議民眾從飲食與生活作息兩方面同步進行調整。
在飲食方面,建議多攝取:
Omega-3好油脂:如鮭魚、鯖魚、亞麻仁籽、核桃,可幫助神經保護與抗發炎。
深色蔬果:如番茄、菠菜、花椰菜,富含抗氧化物,有助於血液循環。
優質蛋白質:包括豆類、雞蛋、低脂乳製品,有助於神經傳導與維持清晰思緒。
B群與葉酸:來自全穀、深綠色蔬菜、黃豆等,能改善腦部代謝、降低認知退化風險。
同時應避免精製糖與加工食品,以穩定血糖並減少腦霧情形。
除了飲食,高敏敏也建議養成八大生活習慣,包括:控制血糖、血壓與血脂,戒菸、規律運動、終身學習、參與社交活動、維持健康飲食、定期體檢,以及確保每天7至9小時的睡眠時間。
她強調,雖然老化無法逆轉,但「每天的堅持,都在幫助自己延緩腦齡」,投資大腦健康是最值得的長期報酬。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假日急症中心」下月六都同步試辦 初步共設14地點
小心「新生兒大魔王」!RSV致命率為流感5倍、住院率16倍 醫師籲積極接種
他快30歲才知耳鼻喉科有「這項目」 一票人笑說:有重生感
其他人也在看

台灣法官遭亞塞拜然拒發簽證!「1人被原機遣返」法官協會發聲了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中華民國法官協會原訂派出6名代表,前往亞塞拜然出席本月12日至16日舉行的國際法官協會(IAJ)年會,未料全團遭主辦國拒發...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台中山線豐原醫院附設后里長照 11月營運
衛福部豐原醫院附設后里綜合長照機構歷經兩年多籌建,即將於今年11月正式落成啟用,今(18)日舉辦「參觀日暨交通車捐贈儀式」,吸引上百位長照需求家屬熱烈參與,豐原醫院院長李永恒表示,后里綜合長照機構是全台首座由部立醫院新建的綜合式長照機構,中央斥資4.7億元打造,設置200床住宿型床位及30床日間照顧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不只少吃、運動!減重「2關鍵」常被忽略 營養師揭密:更燃脂
減重不只要「少吃多動」,睡眠充足也是關鍵。營養師彭逸珊指出,許多人在減肥時,都會想到飲食控制,或做規律有氧、肌力訓練幫助燃脂,卻忽略睡眠與舒壓,也是重要因素。對此她整理「4大好睡秘訣」與「4大舒壓關鍵」,讓減重事半功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腰圍變粗、熱潮紅⋯中年女性成「大媽」?醫教「4招」改善代謝症候群
當女性步入更年期,身體不僅面臨生理變化,內分泌系統的轉變更可能影響整體健康,隨著卵巢功能逐漸退化、雌激素分泌減少,許多女性會出現潮熱、失眠、情緒波動等典型更年期症狀。醫師指出,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荷爾蒙變化成為重要風險因素,國民健康署推動「生活4招」,讓更年期更健康。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50歲後「這樣跑」增免疫力、穩自律神經! 專家:效果更好又不傷身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對於20歲、30歲的年輕人而言,很多事都是初次體驗。雖然可能經歷失敗,但也較容易獲得成就感。 相反的,到了50歲、60歲時,接觸全新領域或挑戰新目標的機會逐漸減少。然而,不分年齡,任何初次體驗並獲得成果的事,都能提高自信心。 慢跑是最佳有氧運動 促進血液循環、抗疲勞又抗老 不同於高爾夫球,需要上課學習技術,慢慢看見成果、培養手感。慢跑的指標,比如距離與速度清楚易懂,成果具體可見,是一種容易感覺進步的運動。此外,慢跑又是有氧運動的模範生,只要簡單操作,效果就能明顯反映在體重上。 瘦身順利能提升自信,感覺「我還能做到」;感覺體力衰退仍能打破自己的距離與時間紀錄,進而獲得自信,相信自己的身體還有進步空間。 事實上,慢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造成疲勞的物質不易累積,也就較不容易感到疲倦。體力變好,自然也更有行動力,整體更顯年輕。 有一說,運動過度會產生活性氧(自由基),有害身體健康,還會加速老化,但只要依照WHO定義的適度運動:「每週150分鐘到300分鐘、中等程度的有氧運動」來慢跑,根本無須擔心慢跑傷身。 長時間待在室內 自律神經變鈍、身體抗壓力下降 慢跑時,來自手機
健康醫療網 ・ 18 小時前
醫師力推「這類運動」是長壽跑法 每天輕鬆做30分鐘逆齡抗老 控糖又強心!
醫界專家愈來愈能看到「超慢跑」對人體代謝的好,尤其在家裡就可以原地跑,上班期間有零碎時間也能在樓梯間小跑一下,而且能分段進行,累加為一日運動時間。正因為方便自由,這項介於走路與跑步之間的運動,已經愈來
健康2.0 ・ 2 小時前
穩穩領錢!聯準會政策轉鴿 高票息債ETF迎資金回流潮
當前市場焦點集中在美國聯準會的降息訊號與中美貿易緊張加劇,投資人正密切觀察資金將如何重新配置。大環境利空與利多交織,使得「抗波動、鎖高息」的資產類型再度受到關注。長天期投資等級債ETF,在這波利率下行初期,提供了難得的息收與潛在資本利得機會,特別是殖利率仍高、價格尚未全面反彈之際。眼下正是進場布局的重要視窗。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營養師狂推的櫛瓜料理!抗氧化、調解血壓、修復細胞 跟著吃健康又美味
台灣市場越來越常見到櫛瓜的蹤影,除了營養價值逐漸受到重視,更是輕食族的首選,也是一種兼具美味與健康的蔬菜。營養師廖欣儀認為,櫛瓜不只好吃,更富含多種營養素,是現代人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選擇。 櫛瓜屬
健康2.0 ・ 2 小時前
金鐘60/Lulu當場逼問200萬準備好了沒?他回應了…
娛樂中心/張予柔報導第60屆電視金鐘獎節目類與戲劇類頒獎典禮於10月17日、18日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華麗登場,主持人Lulu黃路梓茵身兼入圍者身分,以《綜藝大熱門》、《夜市王》雙蛋黃之姿角逐綜藝節目主持人獎,話題度爆棚。加上她與陳漢典新婚後首度同台,成為全場焦點。典禮中,Lulu不改俏皮本色,頒發自己入圍的獎項前,還特地走下台與入圍者互動,笑聲不斷。
民視 ・ 1 天前
大家都吃錯!婦喝「這款無糖飲」半年暴肥險糖尿病 醫一看驚:根本喝糖水
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會自製早餐、甚至以挑選無糖食材作為健康準則,不過這樣的「健康習慣」卻可能變成隱藏版的陷阱。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天天喝自製飲品體重增加、血糖更逼近糖尿病前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進口菜農藥超標!民眾慶幸沒買 菜販曝:其實天天都在吃
衛福部食藥署近日公布,一批農藥殘留超標的進口蔬菜名單,不少消費者看完後慶幸只買台灣青菜,不過菜販廖炯程卻提醒,這類進口蔬菜往往並非直接上桌,而是以加工型態進入日常飲食,民眾以為沒吃,其實每天都可能吃到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快檢查!家中這2用品恐暗藏重金屬 長期用恐傷腎還致癌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家庭重視健康飲食,卻可能無意間從日常家居用品中攝入重金屬,造成身體的危害,外媒就點名兩種家中常見的用品,看似光亮、方便,但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1 天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小心「更年期」變健康大敵! 衛福部:2成女性因此罹代謝症候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要注意了!國健署今(17)日發表統計指出,國內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而背後最大原因就是荷爾蒙變化,容易導致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和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提醒女性要做到生活習慣「F4」守則:均衡飲食(Food)、規律運動(Fitness)、愉快心情(Feeling)及...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日本胃癌率是台灣4倍!醫揭「1習慣」釀禍:韓國也中鏢
日本是公認的長壽國,但他們的胃癌發生率,竟是台灣的4倍,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胃腸肝膽科醫師蕭敦仁提到,飲食重鹹容易傷胃,例如日本人與韓國人都愛的醬菜,除了傷害胃黏膜外,也會讓幽門螺旋桿菌活得比較好,甚至促使致癌物亞硝胺形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橄欖油不能拿來炒菜?醫揭橄欖油「2大錯誤用法」 不注意效果都沒了
從炒菜到拌沙拉,油脂天天吃,卻鮮少人真正懂得如何挑對、用對。你以為只要用橄欖油就等於吃得健康嗎?事實上,吃錯方式不但沒幫助,還可能讓腸道發炎、好菌流失! 油吃對能顧腸又降膽固醇!醫點名「橄欖油」
健康2.0 ・ 1 天前
喝咖啡是好還是壞?哪種咖啡豆最健康?醫曝各大研究 咖啡最好的喝法
喝咖啡是好還是壞?歷年來各大期刊曾經刊登不少有關咖啡的研究,結果有的研究顯示喝咖啡會保護心血管,有些則說咖啡會增加認知障礙風險,這到底怎麼回事?醫師分享最完整、最健康的咖啡喝法。 每天喝咖啡越多
健康2.0 ・ 2 小時前
「平民人蔘」白蘿蔔減肥、防癌又解毒!營養師揭7大功效 2種人別吃多
白蘿蔔不僅是減肥聖品,更是冬季養生的代表蔬菜。營養師指出,白蘿蔔能幫助肝臟解毒、降低血脂血糖,甚至具有抗發炎、防癌潛力,被譽為「平民人蔘」。但別以為人人都適合吃,若是脾胃虛弱或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吃多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你也中招?這5種飲食「最傷腎」 醫師警告:腎臟病初期「完全沒感覺」!
腎臟病並非單一疾病,而是多種病因引起的結果。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性腎病變就是長期血壓過高導致腎血管受損、腎小球硬化,另外則是慢性腎絲球腎炎、藥物與中草藥傷腎,及泌尿道阻塞或結石。醫師指出過鹹的食物,意味著鈉含量太多,會導致高血壓 及血管硬化,造成腎功能損害。
TVBS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