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起看/小心!醫示警「3食物」別碰:比辣椒更傷胃
胃癌長年位居台灣十大癌症之一,日常的腸胃保養不可忽視。許多人吃完飯後常感到胃脹氣、火燒心,甚至出現胃食道逆流,其實問題往往出在飲食習慣。營養師敬鈞指出,有三種食物比辣椒更傷胃,就算再愛吃也應該戒掉。
敬鈞表示,油炸食物如鹽酥雞、地瓜球、甜甜圈等,因含有大量油脂,需耗費更長時間消化,容易造成胃脹氣與消化不良;此外,炸物與調味粉會刺激胃酸分泌,進一步傷害胃黏膜。若想減少負擔,建議以蒸、烤或氣炸等方式取代傳統油炸。
敬鈞也提醒,醃製食品為了延長保存與調味,通常含有高量糖與鹽,例如泡菜、蜜餞、香腸、鹹蛋等。這些成分不僅會提高胃發炎及胃潰瘍的風險,對於患有三高的族群更是一大隱憂。
至於精緻糖食品,敬鈞指出,咖啡與甜食等刺激性食物長期攝取,會破壞腸道菌相、影響代謝,甚至誘發胃食道逆流與肥胖問題。他建議,想要保護胃部健康,應減少加工品與高糖飲食,多攝取天然食材,才能從根本改善腸胃狀況。
敬鈞強調,腸胃健康與飲食息息相關,若經常出現胃脹氣或火燒心等不適,就該重新檢視日常飲食內容,調整生活習慣,遠離傷胃食物,讓身體恢復輕盈舒適。
此外,胰臟醫師林相宏也在臉書說明,年輕人也不可輕忽胃癌,有一成五的胃癌是發生在小於40歲的年輕族群,而且多半是分化不良型胃癌 (poorly differentiation),這種胃癌有幾個特色,包括常常發生在年輕人中,尤其是以女性居多,可能與女性賀爾蒙有關;比其他胃癌更容易轉移侵犯淋巴,預後更差;有症狀時,診斷常常已經是晚期。
林相宏建議有以下風險族群建議提早檢查,包括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家族胃癌、抽菸、每周飲酒、愛吃燒烤、煙燻、紅肉、缺乏蔬果等。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川普宣布印度承諾「停買俄羅斯石油」!中國淪下個目標
停戰曙光?澤倫斯基赴美求援 川普:兩周內會普丁
3國中籃球教練不雅片外流 「上空」壞壞全曝光
其他人也在看

喜歡到捨不得丟只是錯覺!過來人教你3步驟留下「真心喜愛的東西」
家裡總有一些捨不得丟的物品,該如何整理呢?購物狂女子兼漫畫家樋口聰子於《懂買,才能過上真正喜歡的生活》一書中,分享自身經驗,提出「10大選物哲學 × 4階段整理練習」,幫助讀者學會判斷真正需要的物品,釐清個人喜好,擺脫過度消費的惡性循環,進而打造更貼近內心渴望的生活方式。
優活健康網 ・ 20 小時前
南桃園首座客家醫院30週年生日慶 院長宣布推動AI醫療與國際交流
桃園市深耕南桃園30年的聯新國際醫院,為全國首座客家醫院,昨(19)日下午在桃園會展中心舉辦「2025聯新文化節暨聯新國際醫院30週年同樂會」,院長許詩典宣布,隨時代演變持續創新,該院積極推動AI醫療與國際交流,即使現在社會面臨少子化與人力短缺等挑戰,仍將堅守初衷,攜手同仁邁向下個30年。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生病吃不下≠惡化 應補充「這2種液體」!千萬別強迫進食
人生病時常沒食慾,醫師張家銘表示,這時身體正在啟動「節能修復機制」。根據研究,人體免疫細胞,在感染時會改變吃的東西,身體會暫時降低對葡萄糖的使用,轉而燃燒酮體、乙酸與乳酸這些替代燃料,以便讓免疫系統穩定運作。因此,當發燒、喉嚨痛、沒胃口時,不需要強迫進食,而是適當地補水、補電解質、輕微斷食幾餐,反而能讓代謝自然轉換到「免疫模式」,支持T細胞運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錯誤】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溢流造成女童敗血病亡?虛構內容!挪用2024年中國流傳圖片
網傳「小涵因為敗血症離開了」的圖片及訊息,內容聲稱在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中,有一名叫做「小涵」的女童,近期因為敗血病過世,並附上一張女童插管的照片。經查證,網傳圖片至少於 2024 年 9 月即在中國大陸社群平台出現,當時搭配的文字是要大家別去水上樂園玩;根據花蓮縣衛生局查證,截至 2025 年 10 月 10 日統計,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死亡人數為 19 人,並沒有一名叫做「小涵」的女童死於敗血病,內政部消防署也已發布聲明稿,表示傳言為假訊息,與事實不符。
MyGoPen ・ 20 小時前
知名運動飲料辦路跑 "健康大使"邊荷律鳴槍起跑 場面熱鬧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運動飲料品牌舉辦路跑活動,邀請韓籍啦啦隊女神邊荷律擔任健康大使,今天清晨在高雄夢時代廣場,鳴槍起跑,場面相當熱鬧。這是邊荷律首度參加高雄的路跑活動,熱情為跑者應援,吸引許多粉絲報名,她也分享自己維持身材的祕訣,就是要多運動,也特別替選手加油打氣,讓粉絲超興奮。今年運動部掛牌成立,帶動運動風氣,又有韓籍啦啦隊女神的高人氣加持,這次路跑活動總計1.3萬人響應,場面相當盛大,掀起全民運動熱潮。原文出處:韓籍啦啦隊女神邊荷律加持! 知名運動飲料路跑吸1.3萬人參加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BP高雄開唱掀粉紅旋風 民進:選錯的人市長充滿整個台中Rosé後台「吃鳳梨酥、喝手搖」被抓包!高雄人秒揪同款:懂吃影/LISA高雄大尺度熱舞!只穿三角褲「抬臀劈腿」觀眾全看光
民視影音 ・ 23 小時前
每次都在賭博!機車左轉規則超級亂二輪族譙翻 騎士怒:轉個彎像打二戰
台灣有「機車王國」之稱,顯見數量有多驚人,甚至台北橋的「機車瀑布」更是紅到國外,但「兩段式左轉」規定一直以來爭議不斷,有網友近日在社群網站發文「機車左轉能不能統一規則」,直言若是到不熟的地方,要左轉根本都在賭博,就像是打二戰一樣。
鏡報 ・ 16 小時前

侵襲性肺炎案例「創6年新高」 死亡風險暴增7.8倍!
今年截至10月20日,全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累計病例達270例,創下近6年同期新高,進入秋冬病例恐再增加。專家示警,IPD與COVID-19會共同感染,患者死亡風險是單純IPD患者的7.8倍,研究也指出,嚴重肺炎感染後,一年內發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機會增加6倍,且可能留下永久性神經後遺症,包括聽力喪失、肢體功能障礙和認知能力受損。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中職/兄弟台灣大賽苦吞二連敗!平野惠一點出問題:「太想當英雄」
台灣大賽G2中信兄弟今(19)日以2比1再度飲恨樂天桃猿,總教練平野惠一賽後受訪時坦言,球隊今天已經有創造得分機會,但仍未能把握,「今天已經有機會了,下一場比賽的課題,就是要怎麼把分數送回來。」
鏡報 ・ 1 天前
鏟子超人展現強健骨力 恩主公醫教你這樣吃「顧骨本」
花蓮災後的「鏟子超人」行動感動全台。來自彰化的78歲楊阿公,為了協助災區重建,從家鄉騎著鐵馬啟程,輾轉抵達花蓮投入清淤;另一位90歲老翁帶著鏟子,在火車站月台等車準備前往災區支援的畫面,也在社群瘋傳。 兩位長者以體力與愛心展現台灣人的韌性,他們穩健的骨力與持久的行動力令人敬佩,靠的其實
桃園電子報 ・ 14 小時前
如何預防肺炎鏈球菌?疫苗怎麼挑?台大醫教「這樣選」:關鍵在多1劑
秋冬季節流感、新冠雙疫情夾擊,更要小心有「隱形殺手」之稱的肺炎鏈球菌也趁虛而入,其中以「血清型3」威脅性最高。醫師指出,近期一位8歲男童僅發燒2天、呼吸急促就醫,X光一照肺部竟已全白,顯示肺炎鏈球菌病程進展極快,所幸最終以高濃度氧氣治療成功救回,呼籲幼童與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建立免疫保護力。
優活健康網 ・ 20 小時前
小朋友發生異物哽塞! 醫教爸媽哈姆立克與CPR正確救法
台灣每年都有幼兒因誤食異物、噎到而送醫,甚至延誤急救導致憾事。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響應全國病人安全週,今天以「兒童安康,醫同守護」為主題,展現守護兒童健康與安全的決心,籲請所有家長學習正確的「嬰幼兒哈姆立克法」及「嬰幼兒心肺復甦術(CPR)」,以具備孩子生死關鍵的救命能力。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
認識「史迪爾氏症」 當免疫系統對自己開戰恐猝不及防
高燒不退、全身痠痛、皮膚冒出紅疹,這些症狀聽起來像是普通感冒,卻可能是罕見免疫疾病「成人型史迪爾氏症」的警訊。近期一名空服員短時間內病情急轉直下離世的案例,讓這個陌生的疾病名稱浮上檯面。這種發生率僅百萬分之1.5的罕見疾病,也是現代人需要面臨的健康危機。
NOW健康 ・ 21 小時前

連吃「這水果」4天差點爆肝!醫聽完吃法直呼太可怕
水果常被視為健康食品,但吃法若不當,同樣可能讓身體亮紅燈。日本一名肝臟專科醫師就分享臨床案例,指出一名患者因連續多天吃下一大串麝香葡萄,結果肝功能數值突然惡化,所幸在停止食用後才逐漸恢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醫師認證!「6大晨間習慣」護腦又防失智 早餐吃這個效果翻倍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佔了失智症成因的六至七成。對此,有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小習慣可以在預防阿茲海默症上發揮極大的作用,只要在早晨養成6種習慣,就可以大大降低罹患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快檢查!家中這2用品恐暗藏重金屬 長期用恐傷腎還致癌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家庭重視健康飲食,卻可能無意間從日常家居用品中攝入重金屬,造成身體的危害,外媒就點名兩種家中常見的用品,看似光亮、方便,但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每天偷偷幫脂肪加班!醫揭變胖10生活陷阱:無糖飲料、熬夜滑手機全都中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沒吃很多」,但體重計卻無情地往上爬?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揭露讓你「悄悄變胖」的生活陷阱,他說,不是你吃太多啦!胖,不一定是嘴巴的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不是每種魚都降血脂!醫點名「這4種」才有效:防糖尿病、脂肪肝
魚肉有益健康,眾所週知。醫師魏士航表示,眾多研究顯示,魚油能降低發炎反應、降低三酸甘油酯,一般人只要每週吃3次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油性魚,例如鮭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就能達到理想攝取量,但若吃鱈魚、鯛魚、養殖魚等Omega-3含量低的魚,上述保健效果就恐大打折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Omega-3含量是鮭魚2倍!醫大讚「這1種魚」營養又降三酸甘油脂 護心血管必吃
台灣是海島國家,漁獲相當豐富。而攝取好的油脂Omega-3有助抗發炎、調節血壓,改善身體慢性發炎的症狀,然而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必須從食物或保健品中取得,因此,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建議,民眾日常生活飲食中,應增加Omega-3的攝取,像秋天盛產的秋刀魚含有豐富的Omega-3,堪稱秋季「營養冠軍」。 抗發炎、降血脂、助減脂 秋刀魚是Omega-3好來源 魏士航指出,Omega-3是不可或缺的好油脂,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魚類就是非常好的優質來源,尤其秋刀魚每100克含5199毫克的Omega-3,幾乎是鮭魚(2665毫克)的2倍。相較於其他從秋天開始盛產的魚類,例如鱸魚(196毫克)、午仔魚(1348毫克)、石斑魚(178毫克)和香魚(991毫克),秋刀魚的Omega-3含量更為驚人。而Omega-3具抗發炎、降血壓、減少憂鬱等功效。對減重者而言,攝取Omega-3還能促進肝臟脂肪酸氧化,減少脂肪酸轉化為三酸甘油脂,並增加脂蛋白酯酶活性,分解三酸甘油酯,降低血液中濃度。 高三酸甘油脂超5倍 飲食介入降回正常邊緣 魏士航就曾遇過一位34歲科技公司員工,儘管患
常春月刊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