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奉獎個人獎9/陳英和收治200僵直性脊椎炎患者 45年扶起無數駝背人生
花蓮慈濟醫院名譽院長、骨科醫師陳英和,醫術傑出記載在美國的教科書;醫德之春暖則刻在病人的心上。在診間,他蹲下身把臉貼近病人的腳細心「聞」,好知道傷口有沒有發炎;他曾經吹了上百顆氣球,讓截肢病人當坐墊,以保護病人脆弱的植皮。
陳英和是台大醫學系畢業,1986年在台大醫院完成骨科專科醫師訓練後,選擇去醫療資源荒蕪而少有醫師肯去的花東,成為即將開業的花蓮慈濟醫院第一位報到的醫師。陳英和認為,「我同樣的努力,在台大醫院,頂多錦上添花;我在東部,卻能讓更多病人因為我的努力而得到照顧」。
花蓮幅員遼闊,偏鄉病人看病必須舟車勞頓。陳英和的病人有三分之一來自台東,來回開車要五、六個小時。陳英和決定自己一個人辛苦,在花東縱谷的中間點玉里慈濟醫院開診,讓花蓮南區的醫療可以「自給自足」。後來又往台東,每周四早晨搭六時許的第一班火車至台東關山慈濟醫院,看診完畢後常搭最後一班火車返回花蓮。
他也帶領團隊深入山區或偏遠診所義診。在偏鄉行醫,特別感受得到醫師的價值。不過一個人再拚也無法24小時不打烊,因此陳英和積極延攬優秀的骨科學弟到花東,組織團隊一起努力。既能有充裕的人力,也栽培後進,以身教和言教傳承。目前已經有十多位他的子弟兵留駐偏鄉。
設計醫材 拿到專利還獲獎
在醫療現場,陳英和是手術醫師,還是發明家。針對人工膝關節微創手術,因在市面上找不到符合他需求的器材,於是他設計「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器械組」,請醫院幫忙外,也找廠商開模製作,陸續得到四項海內外專利,榮獲「國家新創獎」、「台北生技獎產學合作銀獎」。
陳英和最著名的醫術在「僵直性脊椎炎駝背矯正手術」,已收錄在美國醫學教科書「骨科新知」第八版。他至今收治超過200位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他笑稱「這數字應該是全世界最多」。許多原本無法挺直腰桿的患者,在陳英和的專業手術下,重新站立起來。
陳英和行醫45年,和病人有許多故事。其中最嚴重一例是2013年5月來自廈門市的楊先生。他的身體駝背變形超過200度,鼻子緊貼著膝蓋,整個人看起來像是被對折。歷經多次矯正手術,嚴重變形的身軀得到140度的矯正量,他抬頭挺胸返回廈門市的家。
創新手術 矯正關節畸形
2014年,陳英和收治患有「極重度先天性膝反曲」罕見病例陳小姐。陳英和查閱中西醫學文獻,僅有二例的手術報告,加上陳小姐還有「踝關節馬蹄足變形」,手術難度更高。經過評估,他決計以現代醫療科技為陳小姐一搏。
歷經10個月治療,陳英和率領醫療團隊,以創新方式結合「閉鎖式切骨矯正」、「開放式切骨矯正」兩種手術,在陳小姐雙側膝部各得到160度的矯正量,成功矯正關節畸形,她的身高也由術前93公分,進步到術後128公分。不但外觀改善,她也能正常走路,終於可以「腳踏實地」的生活。
在治療過程中,他親自穿著「氣動式踝護具」示範行走、上下樓梯,模擬陳小姐術後雙腿打直的走路方式,增加病患與家屬的信心。陳英和一路陪伴、視病猶親的態度,陳小姐深受感動,稱呼他為「院長爸爸」,後來陳英和還應邀參加了她的婚禮。
贏得病人的尊敬和感謝,陳英和卻說是他要謝謝病人信任他,給他機會。陳英和常告誡學生:「醫師當然要『以病為師』,對病人非常恭敬、感恩。」
陳英和說,雖然重大手術有壓力,但還是要做,「這是醫師的天職。醫師不可以貪圖輕鬆而拒絕難治的病患。要努力想怎麼做對病人最好。」這些臨床案例,陳英和樂於分享,為醫學界累積寶貴資料,希望以後其他醫師再碰到這類個案時有前例可循,得以少走冤枉路。
分享案例 美教科書寫專章
陳英和也不藏私。他首創的「經椎弓切骨矯正術」,曾應美國「小兒脊椎手術教科書」邀請,撰寫專章。他在台灣發起研討會,傳播這項困難的技術。他說,這是他從病人身上學來的「公共財」,有更多醫師運用,就有更多病人更早脫離疾病的苦海。
明年,陳英和就在慈濟醫院服務滿40年了。回顧行醫路,陳英和認為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工作,但更強調醫療奉獻獎是他代替團隊領的,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自有貢獻在其中。
陳英和
年齡:72歲
出生地:台南市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
美國芝加哥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研究員
現職:
花蓮慈濟醫院名譽院長
經歷:
台大醫院骨科住院醫師
慈濟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慈濟醫院院長
慈濟大學醫學院教授
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
主要事蹟:
國家新創獎
台北生技獎產學合作銀獎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醫療貢獻獎
更多udn報導
大女兒赴美一年悄悄變了!一PO照火速釣出小S留言
全球十大最糟糕航空 這國包辦前3名、4星評價法航也上榜
2子女科系差很大!爸規劃遺產苦惱「給誰多一點」
醫點名6款日常致癌物 堅果、咖啡處理不當都中鏢
其他人也在看

名醫掛不到號,卻能「LINE加好友」網路問診?「全台最難掛」膝關節權威闢謠:1方法一定掛得到
網路詐騙猖獗,不只冒用財經大老、媒體名人名義,這次連名醫也遭殃!詐團冒名「全台最難掛號的醫師」、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呂紹睿,宣稱可加LINE好友「網路問診」,向民眾推銷醫療產品、藥品,甚至利用AI模仿呂紹睿的聲音製作影片,連他的親朋好友都受騙!呂紹睿特別拍片澄清,個人不曾代言醫療產品,更沒有以個人名義看診、銷售的社群帳號。
幸福熟齡 ・ 12 小時前
網稱兒科ICU值班費時薪900元惹議 台大院長:屬全國前段班
近期網傳台大醫院兒科加護病房(ICU)值班時薪900元,引起網友熱議。對此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強調,台大醫院的薪資結構有本薪、服務獎勵金等不同部分,值班費則依據值班情況另計,且不是以時薪計算,且台大醫院的值班費在北部醫學中心中,也是前3分之1的水準。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魔法泡泡飲品 重溫味覺的記憶
在重陽節敬老佳節前夕,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團隊,經過近一年的測試與研發,推出全新研發成果「魔法泡泡」,專為因吞嚥功能退化、無法進食的長者與重症病人設計,藉由將飲品轉化為安全可入口的「味覺泡泡」,讓...
大愛電視 ・ 1 天前
《鏡週刊》踢爆「狗仔案」帳房曝光 黃國昌:現在寫故事都不用負責任?
民眾主席黃國昌的狗仔爭議延燒,今(28)日又被《鏡週刊》踢爆帳房曝光,指出掌管凱思國際的核心人物就是黃國昌麻吉、永豐銀行前總座張晉源的秘書李光昕,但上個月李光昕出境未歸,被形容是前主席柯文哲貼身帳房...
華視 ・ 10 小時前
特調魔法泡泡 重症病患再次回味幸福
花蓮慈濟醫院研發,推出專為吞嚥功能退化、無法進食的長者與重症病人設計的「魔法泡泡」,讓患者即使無法真正進食,也能重新品嘗想念的香氣與滋味。心蓮病房團隊從分子料理概念汲取靈感,經過近一年的測試與改良...
大愛電視 ・ 1 天前
砂石車後斗滲水被警攔查 結果駕駛竟是毒駕
劉姓男子於今年4月1日晚上8時點多在其位於台中市的住處吸食甲基安非他命後又隔天一早7點多注射海洛英。劉男之後罔顧其他用路人安全直接駕駛砂石車上路,劉男直到行經苗栗縣頭份市永貞路1段與南田街交岔路口因沙石車後斗滲水,被頭份警方攔查,結果發現劉男毒駕送辦。苗栗地院法官審理後,依公共危險判處劉男有期徒刑3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日相高市在現實與理念間擺盪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前對中國不假辭色發言強硬,將之稱為二戰結束後對中國態度最為嚴厲的首相不為過。高市上台為中日關係構成變數,歷經前兩代首相的中日關係改善出現停滯。高市當選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未發賀電,此有別於菅義偉、岸田文雄及石破茂上任後旋即收到習近平賀電的作法,反映北京對高市的不信任。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花蓮車站前轉彎公車撞行人 7旬翁頭部重創送醫
花蓮市國聯一路與國聯四路口昨天上午發生一起嚴重車禍,70多歲林姓男子穿越路口的時候,遭公車撞擊倒地,林男頭部重創傷勢嚴重,經送醫目前仍在搶救中,警方初步懷疑可能是公車轉彎視線死角或未禮讓行人有關,但詳細肇事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初步了解,昨天上午7點多,當時由39歲陳姓男子駕駛的大客車,沿國聯一路
自由時報 ・ 1 天前香水和冰品同尬場 光速火箭和皇家可口蜜月行情拚輸贏
迎接28K多頭行情,上櫃新兵今日三檔同日掛牌拼場,包括杜老爺母公司皇家可口(7791)、光速火箭(7782)及昱臺國際(7716),承銷價依序為72、32.5元、21元。今日三檔個股蜜月行情雖順利啟航,惟攻勢不堅,漲勢最猛的昱臺國際,僅漲逾28%。經統計,截至今日上午9時30分止,皇家可口、光速火箭、昱臺國際最大漲幅依序為17.36%、4.62%、28.33%,暫由昱臺國際拔得頭籌。
中時財經即時 ・ 12 小時前
最強小強殲滅術!「2滅蟑神招」直接絕種 專家掛保證:等著收屍
李淳廉在健康節目《健康零距離》中表示,若看到蟑螂,最好避免直接踩踏,以免造成細菌擴散。他建議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洗髮精、洗碗精或洗衣精等含有乳化劑的清潔用品,加水製成泡泡水,在廚房、流理台周邊或蟑螂經常出沒的角落噴灑一圈。當蟑螂腹部接觸到起泡劑時,會在...
CTWANT ・ 15 小時前

法官助理1人兼3人工作?法庭新制犯眾怒 高院:可優化開庭流程
台灣高等法院近日祭出新政策,自今年11月起,法官助理除了份內工作外,還必須親自跟庭包辦庭通工作,引發法助集體不滿,甚至傳出有助理因不願配合新政策,被高院通知捲舖蓋走人的狀況。對此,高院回應,新制是為因應人力不足窘境,由本就熟悉電子卷證的法助在庭上操作展示有助提升效率,同時也駁斥「不同意就叫人走人」傳聞,稱「並非事實」。
鏡報 ・ 15 小時前
傅崐萁邀災民辦座談會 議員酸:縣長人呢?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立院團總召傅崐萁27日在花蓮縣光復鄉與災民舉辦「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座談會」,花蓮縣議會議長張峻不滿傅崐萁沒有通知,怒氣沖沖衝進會場,一腳就踹翻傅崐萁的桌子。花蓮縣議員胡...
今日新聞NOWNEWS ・ 12 小時前
一起吃飯也可能「吃到罹癌」?醫揭「這1習慣」最易傳染 超多人中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日常養成良好衛生及生活習慣 可望大幅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無感染者的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HP是能在胃酸環境下存活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的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胃癌。HP主要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而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亦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保「胃」健康 落實5招護胃 透過HP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HP盛行率。民眾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
常春月刊 ・ 6 小時前
25歲男血壓飆163!少吃「1物」不藥而癒 還治好糖尿病
提及高血壓,一般會想到過量鈉鹽攝取,但醫師魏士航表示,一名25歲男子並非因吃太鹹而高血壓,而是因為體重高達125公斤,且患有嚴重胰島素阻抗,經過少吃「碳水化合物」後,男子的胰島素阻抗明顯改善,血壓也一路下降。5個月後,男子瘦了20公斤,此時已不需要血壓藥物,也能維持在理想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公費疫苗第二階段11月起開打!50歲以上就可接種 全聯、家樂福將成疫苗施打站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28)日表示,今年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將於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接種,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等公費對...
FTNN新聞網 ・ 8 小時前
80歲男虛弱需人攙扶「自認最後一次回診了」醫囑每天吃5顆水煮蛋竟不藥而癒
80多歲老人常覺虛弱無力,走路一定要有人攙扶,還跟醫師說「這次應該是我最後一次來回診了」,醫師只給他一個處方箋:「每天吃5個蛋」,沒想到兩個月後回診,他不但行走完全不用人攙扶,而且體力恢復、元氣十足!
健康2.0 ・ 14 小時前
台灣人一半過重,越南人卻不容易胖!醫曝「4關鍵習慣」:減重不是要節食
越南被譽為「亞洲最瘦國家」之一,原因在於當地人習慣享用原型食物,也鮮少飲用甜飲與攝取加工食品,再加上飯湯比例均勻、份量剛好,因此大部分越南人的身材都相當苗條。不過,肥胖專科醫師安欣瑜表示,越南近幾年來卻成為東南亞肥胖上升最快國家之一,為此也分析箇中原因:「減重並不只是要求節食,而是要『吃得像越南人』。」
鏡報 ・ 5 小時前
22歲女腹瀉、血便2年!長庚醫院揪元凶
[NOWnews今日新聞]一名年約22歲的女性罹患潰瘍性結腸炎,出現劇烈腹痛、頻繁腹瀉與血便困擾約2年,使用多種藥物皆無明顯改善,甚至要留職停薪、長期困在家中。醫師提到,當時懷疑個案合併「困難梭菌」感...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