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就診連三降「仍在高峰」!疾管署估:11月中暫脫離流行期
疾管署今(28)日上週全國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約11萬人,已連續三週下降。根據最新預估,這波延燒多時的秋季流感疫情可望在11月中旬脫離流行期,下一波高峰則可能出現在12月中下旬。疾管署也宣布,因應流感疫情持續處高點,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用藥措施將延長至11月15日。
今年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將於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接種,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等公費對象可前往施打。另11月1日起,全臺各地之全聯、大全聯(共約120家門市)及家樂福(約32家門市)亦將擇日設置疫苗接種站,更方便民眾接種疫苗。
疾管署表示,依流感監測資料顯示,目前國內流感疫情仍處於流行期,因此,疾管署延長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有類流感症狀,且具下列身分之流感高傳播族群」之適用期限至114年11月15日止,以維護民眾健康。
1.醫事單位之防疫相關人員,含具執業登記醫事人員及醫療院所非醫事人員。
2.安養、長期照顧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
3.幼兒園托育人員、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及居家托育人員。
4.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高職、五專 1 至 3 年級學生。
5.與流感重症高風險族群同住或其照顧者。
6.禽畜養殖等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動物園工作人員及動物防疫人員。
7.其他人口密集機構易發生群聚之人員。
依據疾管署監測國內呼吸道傳染病情形,上週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10,442人次,較前一週下降15.6%,惟上週新增38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包含13例H1N1、24例H3N2、1例A未分型及13例死亡,包含8例H1N1、5例H3N2,目前國內流感疫情處於流行期。
依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目前社區中流行之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為主,其中以A型H3N2為多,其次為A型H1N1及B型。另國內新冠疫情目前處低點波動,第43週新冠門急診就診計1,348人次,較前一週下降26.0%,主流變異株為NB.1.8.1。
據統計,全球近期新冠病毒陽性率呈上升趨勢,歐洲及非洲區域陽性率增加,美洲整體疫情呈上升。流行變異株以XFG占比最高,其次為NB.1.8.1,鄰近國家/地區如日本、韓國、中國及香港仍以NB.1.8.1占比為高。
疾管署指出,截至今年10月27日,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396.5萬人次、新冠疫苗接種數約89.1萬人次,約為去年同期之1.2至1.3倍。因疫苗接種後約需待2週才能獲得足夠保護力,請民眾儘早前往合約院所接種,以及早預防及減少感染及相關併發症發生風險。
疾管署表示,今年約有4,400餘家接種合約院所,民眾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新冠疫苗及流感藥劑地圖、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再電洽院所詢問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且節省排隊等候時間。
疾管署說,為儲備不同製程之新冠疫苗以供不適合接種mRNA疫苗者接種,今年採購共22.5萬劑Novavax JN.1疫苗,已於日前運抵台灣,目前依規定辦理相關查驗程序並規劃接種作業中,若相關作業皆順利完成,預估最快於11月中旬起可提供滿12歲以上且尚未接種Moderna LP.8.1疫苗的公費接種對象接種。
疾管署提醒,今年度接種情形踴躍,提醒符合公費資格且尚未接種的民眾,儘速前往合約院所完成接種。另鑑於近期氣溫變化大,除接種疫苗外,亦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勤洗手、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並持續留意流感及新冠併發重症發生風險,若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以及時獲得治療。
更多太報報導
原本已快康復⋯長輩遲不出院竟確診A流!醫示警:10天就帶你轉院到天堂
連假過後流感反撲!喉嚨痛得像刀割 醫提醒「這時特別兇」:5大徵兆快就醫
流感重症上周暴增53例、10死! 「連假將至」疾管署急喊快打疫苗
其他人也在看

腸病毒重症+1 出生4天女嬰染克沙奇A16併發腦炎
疾管署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1名未滿月女嬰,出生第4天出現發燒、食慾不振與呼吸急促等症狀,經送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後確診感染克沙奇病毒A16型併發腦炎,目前病況穩定,已順利出院,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傳播風險仍高,家長與托育機構不可輕忽嬰幼兒重症前兆。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流感新增13死最小僅9歲 擴大用藥延長至11/15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8日電)疾管署今天表示,國內上週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下降15.6%,但仍新增13死、38重症,死亡個案中含併發壞死性腦病變的9歲男童;公費抗病毒藥劑擴大用藥措施將延長至11月15日。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通報、獸醫師兜不攏?!市府稱系統警示 豬農「自己舉報」|鏡新聞調查報告|#鏡新聞
非洲豬瘟疫情在台中延燒,14日大量豬隻死亡後,到底是哪位獸醫師在現場,市府說法一變再變,從原本的特約紀姓獸醫師,再改稱是王姓獸醫師,又發現他根本無執照只是獸醫佐,27日記者會上才證實是動保處的賴姓獸醫師在場,說詞五度反覆令人霧煞煞,台中檢方也介入調查,下午傳喚陳姓豬農父子、紀姓特約獸醫師,及賴姓獸醫師到案說明釐清真相。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22 小時前
流感疫情持續高峰!公費抗病毒藥劑擴大使用延至11/15
流感疫情目前仍處於高峰期,疾管署今(28)日宣布,將延長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使用條件至114年11月15日止,適用對象包含醫事人員、長照機構工作者及受照顧者、學生等七大類高傳播族群。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用數學看世界!台南學子國際數學賽 勇奪殊榮
台南學子今年參加國際數學賽事大放異彩!參加WMI世界數學邀請賽勇奪2鑽石、5金、12銀、5銅及1優異;參加IMC國際數學競賽獲7金、1銀、6銅、3優勝。市長黃偉哲今親自頒獎表揚,盛讚學生們為城市爭光。WMI、IMC兩項國際賽事競爭激烈。WMI世界數學邀請賽於7月25至29日在泰國曼谷舉行,23國、8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流感就醫連三降 再撐半個月!羅一鈞:11月中可望脫離首波流行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再撐半個月,就有望脫離流感人流行期!疾管署今(28)日公布上週國內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約11萬人次,已經是連續第三週下降,疾管署最新預估,這一波延燒已久的秋季流感有機會在11月中旬就脫離流行期,下一波則落在12月中下旬。不過,近來基層醫師反映就診人數仍多,為避免有民眾拿不到、加上希望進一步控制疫情,疾管署下午也宣布延...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不用靠運氣?最大獎送iPhone 16!他揭政府抽獎活動祕訣 一票人驚呆
政府經常舉辦各式抽獎活動,吸引民眾參加,希望能成為被幸運眷顧的一員。一名網友分享,許多政府單位因預算有限,通常不會大肆宣傳這類活動,因此中獎機率往往比想像中高。以近期農糧署舉辦的抽獎活動為例,最大獎包括iPhone 16及多項禮券,總獎項超過40項,引發網友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雨勢持續 新北市新店錦繡與碧瑤社區擴大預防性撤離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新北市連日強降雨勢未歇。新北市政府表示,已嚴密監控新店區錦繡、碧瑤等山莊間,坍塌的擋土牆。目前現場3個監測點數值穩定,因夜間雨勢過大,造成雨水滲入,泥沙局部沖刷至民宅周圍。為安全考量,今(28)日清晨5點,也擴大預防性撤離共4戶、19人。計已撤離53戶、136人,以確保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市府工務局...
匯流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市值2億毒窟藏身魚塭!調查局台南處台江國家公園旁破獲大型安毒工廠 密室夾層逮主嫌
調查局台南市調查處今年6月間聯手調查局南機站及台南警方,在台江國家公園附近一處偏僻魚塭破獲「假養魚、真製毒」的大型安毒工廠,共查扣超過220公斤的各級毒品及原料,市值粗估新台幣2億元。幹員颱風天上門時,主嫌王男還躲藏在透天厝客廳密室中,但仍被揪出與另3名共犯一併送辦,台南地檢署日前依毒品罪嫌將4人均提起公訴。
鏡報 ・ 1 天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台灣人一半過重,越南人卻不容易胖!醫曝「4關鍵習慣」:減重不是要節食
越南被譽為「亞洲最瘦國家」之一,原因在於當地人習慣享用原型食物,也鮮少飲用甜飲與攝取加工食品,再加上飯湯比例均勻、份量剛好,因此大部分越南人的身材都相當苗條。不過,肥胖專科醫師安欣瑜表示,越南近幾年來卻成為東南亞肥胖上升最快國家之一,為此也分析箇中原因:「減重並不只是要求節食,而是要『吃得像越南人』。」
鏡報 ・ 21 小時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1 天前
25歲男血壓飆163!少吃「1物」不藥而癒 還治好糖尿病
提及高血壓,一般會想到過量鈉鹽攝取,但醫師魏士航表示,一名25歲男子並非因吃太鹹而高血壓,而是因為體重高達125公斤,且患有嚴重胰島素阻抗,經過少吃「碳水化合物」後,男子的胰島素阻抗明顯改善,血壓也一路下降。5個月後,男子瘦了20公斤,此時已不需要血壓藥物,也能維持在理想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80歲男虛弱需人攙扶「自認最後一次回診了」醫囑每天吃5顆水煮蛋竟不藥而癒
80多歲老人常覺虛弱無力,走路一定要有人攙扶,還跟醫師說「這次應該是我最後一次來回診了」,醫師只給他一個處方箋:「每天吃5個蛋」,沒想到兩個月後回診,他不但行走完全不用人攙扶,而且體力恢復、元氣十足!
健康2.0 ・ 1 天前
公費流感、新冠疫苗11月起「50至64歲成人」可接種
疾管署今(28)日宣布,114年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將於11月1日起開放第二階段接種,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等公費對象可前往施打。全台約120家全聯、大全聯及32家家樂福門市也將設置疫苗接種站。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22歲女腹瀉、血便2年!長庚醫院揪元凶
[NOWnews今日新聞]一名年約22歲的女性罹患潰瘍性結腸炎,出現劇烈腹痛、頻繁腹瀉與血便困擾約2年,使用多種藥物皆無明顯改善,甚至要留職停薪、長期困在家中。醫師提到,當時懷疑個案合併「困難梭菌」感...
今日新聞NOWNEWS ・ 21 小時前
容易血糖高的人,多半是這「8個習慣」害的! 不吃早餐、咖啡喝太多都中鏢
血糖有些波動是自然的,但我們要避免的是劇烈起伏,不論過高或過低。避免血糖大幅變化並不容易,因為許多原因都可能影響血糖穩定,例如藥物劑量過多或不足、脫水、壓力、疾病,以及過量攝取高碳水食物。營養師 Rebecca Jaspan 解釋道:「吃東西後血糖上升是正常的,無論是否有糖尿病。當血糖上升時,胰島素會被釋放,將血液中的糖分送進細胞,轉化成能量。但若胰島素作用受阻,可能因胰島素阻抗或胰島素分泌不足,糖分就會停留在血液中,導致長期高血糖,對健康有害。」Eatingwell網站分享以下 7 個習慣,糖尿病專家提醒最好避免,以免血糖飆升。 1、忽視壓力壓力難以避免,但若長期未處理,會嚴重傷害健康。Jaspan 指出:「高壓力會使身體釋放皮質醇與腎上腺素,導致血糖上升並干擾胰島素功能。這種『戰或逃』反應會讓糖分更久停留在血液中。」營養師 Lauren Plunkett 補充:「長期情緒壓力會演變成慢性壓力,長久下來引發健康問題。」 2、高強度運動運動通常能提升胰島素敏感度,改善血糖,但有時劇烈運動反而會讓血糖上升。這是因為劇烈運動會釋放腎上腺素,刺激肝臟釋放葡萄糖。Jaspan 補充:「此時身體
常春月刊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