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自揭血紅素2.6血癌續命內幕!極度疲勞是警訊 健檢正常也可能發病
藝人沈玉琳日前驚傳住院,外界謠言紛飛,從猛爆性肝炎到亂吃保健食品傷肝腎等說法都有。他今(8/22)親自發文澄清,從一開始到三總就醫,醫師就發現是急性白血病,即俗稱的血癌。他沒B肝帶原也沒有猛爆性肝炎,目前在台大醫院治療中,情況良好。
沈玉琳在臉書詳述了自己從發病到確診的恐怖過程,希望能破除謠言,也提醒大眾注意身體警訊。
看更多:沈玉琳確診「血癌」最新進展:親自證實「已開始高強度化療」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李思錦表示,從沈玉琳的描述來看,他的病況正朝好的方向發展,但其發病過程也揭示了血液疾病的兇猛與狡猾,即使不久前才做過健康檢查,也千萬不能輕忽身體的異常警訊。
狂喘、走5步就累!沈玉琳自述恐怖病程:以為自律神經失調
沈玉琳透露,發病前兩個月,他先是感到無精打采、情緒低落,接著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從走十步路就累到後來走五步就得休息,大多數時間只能癱坐在沙發上。他起初一直以為是慢性疲勞或自律神經失調,認為睡個好覺就能痊癒。
直到7/24錄影當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疲倦」,完全是靠意志力與搭檔唐綺陽的協助才撐完全場,後來他也首度因病向製作單位請假。接下來幾天,他雖然去看了身心科,但極度疲累與走幾步路就喘的問題卻愈發嚴重,甚至連洗澡的力氣都沒有。
血紅素剩2.6瀕死,妻一決定改寫結局
沈玉琳說,7/28是他永生難忘的一天。因為誤以為是自律神經失調,太太芽芽堅持他一定要就醫,前往夫婦好友精神科醫師楊聰才的身心科診所時,他光從家門走到電梯口就幾乎暈厥,更在停車場失控狂吐。
當楊聰才醫師見到他蒼白的臉色與虛弱的狀態後大驚失色,立刻將他轉診至三軍總醫院。急診驗血報告出爐,他的血紅素竟低到許多醫生都沒見過的2.6g/dL(男性正常值約13-18g/dL)。
因為血紅素極度低下,顯示身體已無法正常交換氧氣,這正是他極度疲倦、一動就喘的主因。他說,若沒有芽芽當時「越是不舒服越要去看醫生」的決定,他可能就沒有今天。
當晚,醫師根據他白血球大量增生的報告,告知他極可能罹患「白血病」,並立即將他送入加護病房進行治療。沈玉琳表示,目前正在台大醫院由權威醫師侯信安教授治療,進展順利,食慾比生病前還好,體重也增加了3公斤。
看更多:沈玉琳驚爆罹血癌 為什麼得白血病?家裡堆放紙箱雜物恐藏毒
醫揭血癌3大症狀!血紅素2.6恐致命
李思錦醫師解釋,血癌的症狀主要與「三種血球」的異常有關。沈玉琳的狀況正是典型表現:
紅血球過低
導致貧血,會出現極度疲倦、臉色蒼白、無力、喘不過氣等症狀。血紅素掉到2.6已是可能引發心臟、腦部缺氧衰竭的「致命」水平。
白血球異常
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疲累、感染。若白血球過高,還可能引發血管栓塞,導致中風或心肌梗塞。
血小板過低
會出現不明瘀青、牙齦出血、流鼻血、血尿或黑便等出血傾向。
李思錦指出,有經驗的醫療人員看到患者如此蒼白,就會警覺到不只是單純的疲勞,一定會安排抽血檢查。沈玉琳的妻子與楊聰才醫師的警覺性,確實是救命的關鍵。
破除B肝、保健食品傷肝謠言!
沈玉琳也鄭重澄清,他沒有三高、沒有B肝帶原,更不是因為亂吃保健食品而生病。他每年都做高階健檢,每三個月抽血檢查,最近一次檢查就在發病前三個月,當時所有數值都正常,但急性白血病依然找上門,凸顯了健康檢查的侷限性。
對此,李思錦醫師提醒,像白血病或淋巴癌這類惡性血液疾病,病程發展非常快速,可能在短短三個月內就從正常演變到嚴重狀態。民眾千萬不要因為不久前才健檢正常,就忽略身體發出的「極度疲勞」警訊,誤以為只是工作太累,應盡快就醫找出原因。
病情往好的方向走!預後關鍵在「基因與染色體」
李思錦醫師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預後,與患者本身的「基因與染色體」變異有最大關聯,這也是決定未來是否需要進行骨髓移植的關鍵。治療通常分為數個階段,必須一關一關闖,沈玉琳目前正處於第一關的「引導性化療」,待此階段治療成功後,才能評估後續的治療方針。
從沈玉琳發文透露的體重回升、食慾良好等跡象來看,他的病況確實是朝著好的方向前進,也祝福他能順利完成治療,早日康復。
看更多:慈濟骨髓捐贈達7000例!健保署9/1起 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給付增10倍
◎ 圖片來源/翻攝自沈玉琳臉書
◎ 諮詢專家/李思錦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這食物能抗癌!罹癌當點心吃更好 降低治療副作用
「最善良法官」也難敵癌王!醫曝「胰臟癌1症狀」8成患者都有
郭智輝健康因素請辭原因曝!肝臟結節是癌前病變?醫揭肝癌三部曲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快檢查!家中這2用品恐暗藏重金屬 長期用恐傷腎還致癌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家庭重視健康飲食,卻可能無意間從日常家居用品中攝入重金屬,造成身體的危害,外媒就點名兩種家中常見的用品,看似光亮、方便,但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日本胃癌率是台灣4倍!醫揭「1習慣」釀禍:韓國也中鏢
日本是公認的長壽國,但他們的胃癌發生率,竟是台灣的4倍,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胃腸肝膽科醫師蕭敦仁提到,飲食重鹹容易傷胃,例如日本人與韓國人都愛的醬菜,除了傷害胃黏膜外,也會讓幽門螺旋桿菌活得比較好,甚至促使致癌物亞硝胺形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大家都吃錯!婦喝「這款無糖飲」半年暴肥險糖尿病 醫一看驚:根本喝糖水
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會自製早餐、甚至以挑選無糖食材作為健康準則,不過這樣的「健康習慣」卻可能變成隱藏版的陷阱。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天天喝自製飲品體重增加、血糖更逼近糖尿病前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八旬老翁原愛外出串門子 卻變孤癖、躲家中⋯原來得了這病
彰化縣一名80歲老先生原本喜歡種花草,會到社區、宮廟和鄰居親友閒聊,但家人發現近期他突然花枯了也不理,越來越孤僻,整天躲...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進口菜農藥超標!民眾慶幸沒買 菜販曝:其實天天都在吃
衛福部食藥署近日公布,一批農藥殘留超標的進口蔬菜名單,不少消費者看完後慶幸只買台灣青菜,不過菜販廖炯程卻提醒,這類進口蔬菜往往並非直接上桌,而是以加工型態進入日常飲食,民眾以為沒吃,其實每天都可能吃到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17 小時前
34歲歌手罹罕見淋巴癌逝⋯醫揭「9成人曾染相關病毒」初期像感冒
台灣創作歌手黃小玫罹患「NK/T細胞淋巴癌」病逝,享年34歲。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該疾病與EB病毒有關,全世界9成以上的人都曾感染過,當我們身體太勞累、許久沒有休息時,就會悄悄現身;初期症狀類似感冒或鼻竇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別再迷信眼皮跳會偏財或遇災!醫師揭真相:是你的眼睛在求救
不少人發現自己眼皮跳不停,第一反應往往是「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的預兆。然而,天祥醫院副院長江坤俊醫師提醒,眼皮跳多半與迷信無關,而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訊號。
鏡報 ・ 1 天前
隱形殺手!沒腹痛、排便異常 「這症狀持續」恐已患大腸癌
口臭不僅是口腔問題!研究發現「S. moorei細菌」不只藏在嘴裡,還可能進入腸道並促進大腸癌生成。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提醒,若口臭久治不癒、伴隨腸胃不適或體重減輕,務必盡快檢查腸胃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小心「更年期」變健康大敵! 衛福部:2成女性因此罹代謝症候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要注意了!國健署今(17)日發表統計指出,國內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而背後最大原因就是荷爾蒙變化,容易導致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和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提醒女性要做到生活習慣「F4」守則:均衡飲食(Food)、規律運動(Fitness)、愉快心情(Feeling)及...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一早這樣做!醫認證「6大晨間習慣」護腦又防失智 早餐雞蛋配咖啡
一天的開始,不僅決定了效率與心情,還可能是守護長期大腦健康的重要關鍵。阿茲海默症影響了全球數百萬人,雖然基因等許多因素無法控制,但研究顯示,在日常生活中持續培養一些小習慣,可能對預防發揮作用。根據eatingwell網站指出,透過留意每天早晨的習慣,我們就能以簡單又可持續的方式,主動支持大腦健康。 1、早餐吃雞蛋營養豐富的早餐,能為整體健康定下基調,而雞蛋是出色的選擇之一。營養師 Maggie Moon表示:「最新資料顯示,雞蛋攝取與降低老年人阿茲海默症風險有關。」研究指出,雞蛋中的膽鹼、DHA(ω-3 脂肪酸)與葉黃素等營養素,能長期支持大腦健康。然而,Moon補充,即使膽鹼對大腦健康至關重要,美國人中卻有 90% 攝取不足。吃兩顆雞蛋就能提供 50%到 70% 的每日需求量。將雞蛋融入早餐很容易──不論是炒蛋、水煮蛋,或加入滿滿蔬菜的蛋餅,都是營養選擇。 2、早晨來杯咖啡早晨的咖啡不只幫助醒腦,也可能守護大腦。研究發現,每天適量飲用 1 至 4 杯咖啡,與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有關。咖啡天然的抗氧化物,加上咖啡因的刺激效果,都能支持大腦健康。特別的是,這是一個非常容易養成的習慣。想像每
常春月刊 ・ 1 天前
2成更年期女性罹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F4守則」
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果顯示,45到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顯示荷爾蒙變化已經成為中年女性健康的重要風險因素。國民健康署推動生活習慣「F4」守則,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愉快心情以及朋友支持,希望降低更年期代謝症候群等相關慢性疾病風險。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你也中招?這5種飲食「最傷腎」 醫師警告:腎臟病初期「完全沒感覺」!
腎臟病並非單一疾病,而是多種病因引起的結果。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性腎病變就是長期血壓過高導致腎血管受損、腎小球硬化,另外則是慢性腎絲球腎炎、藥物與中草藥傷腎,及泌尿道阻塞或結石。醫師指出過鹹的食物,意味著鈉含量太多,會導致高血壓 及血管硬化,造成腎功能損害。
TVBS新聞網 ・ 1 天前放屁頻繁別輕忽!27歲北京女確診大腸癌 醫示警:2種氣味要當心
放屁是再自然不過的生理現象,但若次數明顯增加、氣味異常,就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大陸一名27歲女子近日發現自己一天放屁超過20次,還出現腹痛與腹瀉等症狀,原以為只是腸胃功能差,直到家人勸她就醫,才發現自己竟罹患大腸癌第三期。
聯合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優格空腹吃好嗎?醫揭1時間好菌存活率最高!優格上面一層水是好物別倒掉
優格是地中海飲食中的明星食材,富含蛋白質與益生菌,不僅幫助消化、還能當代餐。不過市面上優格產品相當多,該如何挑選?優格何時吃最有效?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對此給出解答,並說明優格飯前、飯後吃各有什麼好
健康2.0 ・ 1 天前
日本糖尿病名醫不吃低脂優格!優格也別配水果一起吃
你以為低脂優格更健康?其實可能讓你吃進更多隱形糖分,搞壞腸道環境。日本糖尿病名醫山田悟教你如何吃優格,才真的有益健康。 低脂優格幾乎添加水果、糖 日本北里大學北里研究所醫院副院長暨糖尿病中心主
健康2.0 ・ 17 小時前

全球逾9成人吸髒空氣 研究:吃水果與「護肺」有關
最新研究證實,吃水果與保護肺有關聯性!英國萊斯特大學研究人員指出,全球超過9成人口暴露在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空汙環境,而女性每天吃4份以上水果,肺功能受空氣汙染影響的退化幅度,明顯較低!研究:女性吃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