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德中關系的災難性時刻
(德國之聲中文網)周日出版的《世界報》發表評論寫道,德國總理梅爾茨上台已經半年,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未能開始訪華行程。而本周原本要為總理訪華鋪路的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在最後一刻取消了北京之行。值此德中關系的“災難性時刻”,《世界報》分析了導致德中關系日趨緊張的幾種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性是,北京的共領導層認為,德國目前正面臨連續第三年的經濟衰退,因此德國聯邦政府絕不敢得罪擁有最大出口市場的中國,而是會屈從於北京的壓力。第二種可能性則是,北京想迫使德國外長叩頭道歉。今年夏季,瓦德富爾訪問日本和印度尼西亞期間曾批評說,中國在台灣海峽、南海以及東海的行為正在威脅國際法基本原則。瓦德富爾說的也都是事實。還有一種可能性則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亞洲之行以及計劃中的特習會晤有關。為了安撫內的強硬派和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社媒輿論,北京刻意在對德、對歐關系上展示強硬立場,以便為日後的中美談判預留妥協空間。
不論具體原因如何,梅爾茨和瓦德富爾都將面臨一場風暴。汽車行業以及其他領域都將會明確告知總理,惹怒中國是他們現在最不願意看到的場面。社民乃至基民盟內部都已有人明裡暗裡對梅爾茨的執政能力提出質疑。甚至有人會懷念前任肖爾茨總理。為了避免在訪華前惹起爭議,肖爾茨硬是將聯合政府的‘中國戰略’拖延了數月之久,而且還力排眾議強行批准了中國國有企業收購漢堡集裝箱碼頭的計劃。而對中國持批評立場的前任外長貝爾博克,則屢屢成為肖爾茨的排擠對象。”
《世界報》評論寫道,德國前總理默克爾任內,每年都會訪問中國,而且每次除北京之外,還會訪問一座中國其他城市,也正因為如此,默克爾卸任時,甚至被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時代雖然已經不同了,但有一點卻是毋庸置疑的:同中國保持市場層面和政治層面的接觸依然至關重要。然而,梅爾茨和瓦德富爾卻決心已定,不再為了保持這種接觸,而不惜一切代價。德國和歐洲也需要保護自身的利益。而過去數年當中,中國一直在為俄羅斯的侵烏戰爭提供便利,從而嚴重損害了歐洲和德國的利益。德國和歐洲不能只在意所謂“面子”問題了。在規則越來越不受重視的當今世界,你任憑對方蹂躪,就注定會受到蹂躪。”
“瓦德富爾去北京也有去的道理”
《南德意志報》發表評論稱,因不能接受北京有關在台灣和南中國海問題上“封口”的要求,德國外長暫時取消了訪華計劃,這顯然是一個合乎邏輯的決定,但如果瓦德富爾不取消訪華行程,卻也同樣合乎邏輯:
“此次取消訪華行程,表明德國的影響力已經變得多麼有限。本周,亞洲將舉行一系列意義重大的峰會:馬來西亞的東盟峰會,韓國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以及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國總統後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首次高峰會晤。對北京而言,特習會是重中之重,現在根本無暇顧及德國的煩惱和憂慮。
對瓦德富爾來說,訪問北京本來是有迫切原因的。芯片制造商安世的斷供已經對德國的工業生產造成了嚴重威脅。北京之行如果無果而終,當然會是一個問題。但取消訪華,當前的危機則更加無解。此次芯片危機充分顯示出,習近平的打壓沖動遠遠大於他對德國這一所謂親密伙伴的任何顧忌。中國想要控制別國的言行舉止,而面對脅迫,德國卻顯得無能為力。
長期以來,對於中國快速崛起所帶來的地緣政治後果,德國一直視而不見,這也正是德國目前陷入弱勢地位的根本原因。面對中國的羞辱,瓦德富爾必須忍辱負重。德國外長取消訪華行程,對德國企業來說無疑是一次慘痛的打擊,但在中國,這件事卻幾乎引不起任何關注。”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體看中國
其他人也在看
日皇德仁會川普氣氛融洽 談美日關係也關注道奇球星
(中央社台北27日電)日本德仁天皇今天在皇居御所會見來訪的美國總統川普,這是自2019年5月川普訪日以來,兩人再度會面,除談及美日關係,也提到美國職棒大聯盟MLB道奇隊日籍球星大谷翔平及山本由伸。
中央社 ・ 1 天前
海水升溫魚群遷移!韓漁民冒險遠航求生 海難死亡人數激增
南韓近年海難事故頻傳,2024年共有164人死亡或失蹤,比前一年增加75%。調查指出,事故激增與氣候變遷息息相關。由於海水升溫導致魚群遷徙,漁民必須航向更遠、更危險的海域捕撈魚獲,增加了風險。再加上漁業人口高齡化與對外籍移工的高度依賴,缺乏安全訓練與語言溝通問題進一步放大了危險。南韓政府已展開安全改革,要求漁民穿救生衣、強制外籍船員受訓,盼能降低悲劇再度發生的機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東盟峰會莫迪「放鴿子」:害怕與特朗普握手言歡?
印度總理莫迪缺席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盟峰會,引起外界對印美關系的猜想。隨著美國對俄新制裁的實施,印度大量進口俄羅斯石油的「戰爭財」難以為繼?
德國之聲 ・ 1 天前


美國狼再次偉大?川普政府要求科羅拉多州野放狼源只能是美國
美國科羅拉多州基於生態學考量,自2023年以來,致力於在洛磯山脈野放灰狼,截至目前,已經有約30隻灰狼在當地活動,未來數量可望突破200隻。這樣的計畫是效法1995年黃石公園的成功案例。然而,美國聯邦政府近期要求科州僅能從美國境內的北洛磯山脈地區引進灰狼,而非從加拿大輸入,但州方與加拿大卑詩省早已簽訂協議。野保團體批評聯邦政府「曲解文字」,強調科州公投的初衷在於生態共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都是中國人才是最好國防!館長再表態反被小粉紅狠酸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網紅館長(陳之漢)25日飛往中國北京,展開為期12天的行程,昨天(27日)來到位於北京延慶區的八達嶺長城,站在長城上他感嘆先人的智慧「他們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多少努力,才能有辦法建成這些鬼斧神工的東西」,晚間繼續被問到兩岸議題的看法,他表示「基於我們同是中國人,最好的國防就是我們都是同袍,我們是中國人」,儘管館長多次對中國表達善意,依舊有不少小粉紅不領情狠酸「真有粉絲啊?」、「就10個粉絲熱烈歡迎,哈哈哈」、「這種人還有粉絲的」。
民視 ・ 1 天前香港立法會大換血 北京欲推「年輕愛國者」治港?
香港立法會即將在今年底舉行選舉,此前有消息稱,北京要求立法會「年輕化」,截至本週已經累積28名資深議員宣布不競選連任,其中十多人超過70歲。
德國之聲 ・ 20 小時前一小時內!兩架美國軍機墜毀南海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宣布,「尼米茲」號航空母艦的兩架軍機——一架戰鬥機和一架直升機——於周日下午在南海相繼墜毀。事件發生時,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亞洲訪問,引發外界對事故原因的猜測。
德國之聲 ・ 1 天前登頂長城、開箱北京鳥巢被震撼!館長曝台灣選手處境:真的很心酸
網紅「館長」陳之漢日前飛抵北京展開行程,27日挑戰八達嶺長城,親身體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壯闊氣勢。登頂後,他感嘆先人建造長城的智慧與毅力,直呼「我們中國人的智慧真的很棒!」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逛鳥巢、水立方 館長談台灣體育:民進政府很可惡
網紅「館長」陳之漢25日前往大陸,他今天(27日)遊覽八達嶺長城後,又前往鳥巢、水立方參觀。館長感嘆,大陸十分重視體育發展,反觀台灣,不是沒有好手,但缺乏經費、資源和場地,「民進政府很可惡」。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駐以色列代表處投書駁一中:台灣主權屬於台灣人民
(中央社台北27日電)駐以色列代表處26日投書以色列第一大報「耶路撒冷郵報」(Jerusalem Post),嚴正重申台灣和中國互不隸屬,這是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現狀;台灣主權屬於台灣人民,不是中國。
中央社 ・ 1 天前拼污染拼勞力拼技術,西方如何打破中國的稀土壟斷?
中國在稀土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佔據主導地位,其背後是不惜環境污染和勞工健康的代價,以及長期形成的產業生態。西方國家如何與中國政府進行這場競賽?
德國之聲 ・ 11 小時前
稱要幫賴清德尋根! 館長訪盧溝橋 嘆台灣已遺忘這歷史 沒有人在乎
[Newtalk新聞] 根據陸媒《海峽導報》網紅「館長」陳之漢昨( 26 )開日啟在北京的行程,中午到訪盧溝橋,下午則參訪台灣會館。他受訪時感歎,抗日戰爭的歷史在台灣已被遺忘,並批民進篡改歷史,是「歷史的罪人」。 館長在台灣會館受訪時表示,盧溝橋的風景很美、很漂亮,他此次參訪了抗日戰爭紀念館,這令他想起 6 月在上海參觀四行倉庫的行程,當時也是深受感動。館長感歎,在台灣這些歷史已經被遺忘,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為沒有人在乎這個歷史。 館長進一步說,維繫歷史的傳承很重要,反觀台灣卻是在篡改歷史 :「我再次強調,民進是歷史的罪人」,許多抗日的歷史,在台灣現在的教科書中,都是被含糊帶過。為何臺灣會變成「親美、親日、仇中?」、「就是因為民進!」 他強調,歷史不能忘記,「你最親的親人,你把他當敵人;以前屠殺你的人,你卻把他當成親人。」雖然說現在世界總體上和平,但這段歷史不能忘記。 提及台灣會館,館長說,這代表自古以來,大陸這邊就很重視台灣,從以前到現在都是這樣,這都是有歷史記憶的。清代時台灣讀書人進京趕考還有保障名額,所以說並不是說大陸在現在才對台胞伸出友善的雙手,「兩岸就是兄弟,就是同
新頭殼 ・ 1 天前
館長赴北京挑戰喝豆汁 訪盧溝橋舊址 批抗日歷史在台灣已被遺忘
網紅「館長」陳之漢25日台灣光復節赴大陸,展開為期12天的兩岸文化交流,並聲稱這趟是「幫賴清德尋根之旅」。首站抵達北京待四天,他表示,這次到北京是想「親眼看看歷史」,他也在好友汪小菲陪同首次挑戰北京傳統料理豆汁,驚喜喊:「可以耶,就算酸辣湯,越喝越好喝。」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張峻猛踹傅崐萁桌子!在地議員揭座談會「驚人內幕」
政治中心/楊佩怡報導國民立院團總召傅崐萁、同原住民立委鄭天財,在今(27)日下午在花蓮災區舉行重建座談會,現場卻充滿濃濃火藥味;傅崐萁不僅只邀請「部分災民」,連同是災民的花蓮縣無籍議長張峻也沒被受邀,張峻看到大批災民被擋在門外,一進門直衝傅崐萁面前怒踹桌子。對此,花蓮縣無籍議員楊華美也在臉書發文爆料「驚人內幕」。
民視 ・ 1 天前日相高市在現實與理念間擺盪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前對中國不假辭色發言強硬,將之稱為二戰結束後對中國態度最為嚴厲的首相不為過。高市上台為中日關係構成變數,歷經前兩代首相的中日關係改善出現停滯。高市當選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未發賀電,此有別於菅義偉、岸田文雄及石破茂上任後旋即收到習近平賀電的作法,反映北京對高市的不信任。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梧棲案場管制差中央點名改善 議員怒批盧市府「擺爛夠徹底」
台中成非洲豬瘟破口,事發迄今6天,現場管制連中央都看不下去,今兩度被中央點名、要中市府管一管,台中市議員黃守達及林祈烽痛斥,疫情爆發第6天,盧市府竟連案發養豬場的封鎖線都沒有拉,進出人員恐成「移動污染源」,連這種基本常識都要中央提醒,盧市府「擺爛」夠徹底。
自由時報 ・ 1 天前比爾·蓋茲:核能將成AI數據中心關鍵電源,中國投入領先全球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表示,在下一代核反應爐的研發競賽中,中國正日益挑戰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領先地位。蓋茲評論中國的核能創新努力時表示,中國在核聚變和核裂變研究工作令人印象深刻。在核聚變領域中國的投資「是世界其他國家總和的兩倍」。從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到電池,中國已在一系列綠色解決方案的研發製造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同時在稀土礦物等能源轉型關鍵材料領域同樣占據優勢。先進核反應爐是中國少數尚未形成同等優勢的領域之一。隨著各國爭相開發新型電源來滿足數據中心不斷成長的需求,小型模塊化反應爐和核聚變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金融媒體行業研究一份報告認為,科技公司需要為AI數據中心供電,可能透過購電協議(PPA)、表後購電合約和戰略股權投資,到2050年釋放高達3,500億美元的新核能建設資金。蓋茲認為,核能既能滿足數據中心用電需求,又能降低電力成本。他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推高公用事業帳單,熱泵和電動汽車的普及將加劇這一趨勢。他指出,儘管美國天然氣資源興趣,2023年天然氣占全美發電量近半,但天然氣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蓋茲補充稱,從長遠來
財訊快報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