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終於敲定,10月30在釜山!「直覺外交」VS「縝密算計」,兩人這回能談出什麼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23日宣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在明晚展開亞洲行,並計劃在30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南韓釜山舉行雙邊會談。這將成為川習兩人睽違6年的首度碰頭,上一次兩人面對面會談是2019年日本G20峰會時。
這場雙邊會談會在川普亞洲3國訪問行程的最後一天進行,儘管川普幾週前就曾公開說會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與習近平見面,但直到現在才確定日期,屆時會面將於南韓當地時間週四(10月30日)上午舉行。
李威特補充,除了與習近平的會晤外,川普此行還將分別與馬來西亞、日北與南韓領導人進行雙邊會談。
川普預言:幾乎所有議題都能達成共識
川普22日自信地告訴記者,他預期自己與習近平將在「從貿易到核能」等各項議題上達成協議,同時再度提及自己的首要任務是「結束俄烏戰爭」,表示自己打算在會中談及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問題,並聲稱「習近平現在也希望那場戰爭結束」。
美中之間的緊張情勢在近幾週急速升溫,川普10日才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宣布將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100%關稅,並計劃在11月1日正式生效,作為報復中國日前對「稀土金屬及相關高科技、軍事產品」祭出的出口管制。川普發文寫道,新關稅將是「額外的懲罰性關稅」,「超過中國目前所支付的任何稅率」。
儘管川普似乎對自己的「個人魅力」很有信心,但多位華府專家與前官員認為,川普「憑感覺」的外交方式,很難打動這位精密算計的中國領導人。
前白宮國安會中國、台灣及蒙古事務主任、布魯金斯研究所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表示:「我從未見過有人像習近平那樣,對國家利益或個人利益的算計如此冷血、徹底。他不是會被情感左右的人,也不會被魅力打動。」
《南華早報》指出,川普一向自詡「靠自覺」做決策,不太在意事前準備或幕後工作,他相信這樣的行事風格能讓對手陷入被動。當在4月被問及取消「解放日關稅」後如何與中國談判時,他回答:「主要是靠直覺⋯⋯你幾乎無法靠紙筆計算,這完全是種直覺。」川普在第一任期時也曾表示:「我的直覺有時比別人的大腦更準。」
然而,面對習近平,川普遇上的是一個完全相反的對手——運作講求縝密規劃、嚴防臨場發揮,以免領導層出糗或顯得軟弱。
近來,北京姿態更為強硬。9日,中國宣布加強對稀土礦物與磁鐵的出口管制,這些材料對從手機到戰機的高科技產品都相當重要,導致全球市場震盪。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員、中國問題專家席恩(Jonathan Czin)指出:「這是中國的戰略性出招,而非只是著眼於下一輪談判的戰術安排。」
分析人士指出,習近平認為美國近期在台灣與科技限制上的退讓展現出其弱點,因此信心十足。在國際舞台上,習近平剛結束一場廣受好評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與北京閱典禮;而在國內,他剛清洗了9名高官,徹底消除了「誰才是老大」的疑慮,並準備在即將四中全會上迎來政治勝利。
一位分析師告訴《南華早報》:「中國領導層樂於展示他們能團結一致地推出下一個五年計劃,相比之下,美國政府正陷入停擺、無法執行任何規劃,更別提為下一年度預算提供資金。」
雙方都過於自信,但都比想像中脆弱
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庫伯(Zack Cooper)的看法則相對悲觀,他點出美中雙方都過於自信,反而更容易誤判:「雙方都覺得自己很強,沒人願意退一步,這種情況往往會埋下誤解的種子。」
《南華早報》指出,中國第三季GDP成長降至4.8%,房市跌勢創11年新高,內需疲軟、人口老化、青年失業情況持續惡化;而美國則面臨通膨風險與關稅壓力,國會癱瘓、失業率上升、行政量能流失。
由於缺乏溝通管道,兩國在行動上往往出現「互相嚇唬」的行為——美國擴大對中制裁後,北京立刻還以稀土管制——雙方都被對方的反應嚇到措手不及。
分析人士則普遍預期,下週的會談不太可能出現「歷史性突破」。過去美國曾施壓中國改革其「國家主導的經濟模式」、停止傾銷並推動結構性改革,但這種壓力如今已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川普偏向「交易式」的做法。
目前討論的「小型協議」內容,可能包括中國限制芬太尼(fentanyl)原料出口、增加飛機與大豆採購——這是川普迫切希望在2026年期中選舉前達成的;而美方可能會放寬科技出口管制,以及緩解部分關稅。
但布魯金斯學會的另一位研究員派翠西亞・金(Patricia M. Kim)直言:「即使雙方簽了協議,也不過是權宜之計,北京不期望這能從根本上改善雙邊關係。對北京而言,這能爭取時間與空間,繼續推動科技自主與高端產業的領導權,這才是他們認為贏得與美國戰略競爭的真正途徑。」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解碼國際/美中看川習會:聚焦管控分歧與改善關係
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4日將啟程前往亞洲訪問,這個地區正飽受他的強硬貿易政策所衝擊,而此行將考驗他促成協議的能力。在此同時,針對他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備受矚目的會談,美中雙方都不預期會出現突破性進展。 川普2.0重要亞洲行 川普將在24日晚間離開華盛頓,開啟為期5天的馬來西亞、日本與南韓之旅。這將是自從他重返白宮以來首度訪問這些地區,也是他1月就任以來最長的一次海外行程。 這位共和領袖希望在面對最嚴峻的挑戰─30日和習近平在南韓會面之前,先在貿易、關鍵礦產與停火協議方面累積戰果。 此外,川普也致力於維護第二任期的標誌性外交政策成就─他協助敲定的以色列-加薩衝突脆弱的停火協議。但在同時,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火仍持續,而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也沒有什麼結束的跡象。 不預期突破性進展 華盛頓與北京都已提高對彼此的出口產品關稅,並威脅要切斷關鍵礦產和技術貿易。 白宮是在23日正式宣布了這趟行程,但細節仍在不斷變動,包括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領袖的會談。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美中雙方都不預期會出現突破性進展、回復到川普2.0之前的貿易關係。取而代之的是,雙方為這次會談所做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川習會預計談台灣 分析:明確底線避免誤判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5日電)美國總統川普預計30日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學者解析,台灣是美中最敏感、最關鍵議題,雙方討論可以明確底線、避免誤判;推估不會有重大共識或突破產生。
中央社 ・ 1 天前
習近平未官宣將見川普 美中貿易代表今吉隆坡會面「拯救川習會」
美國白宮近日正式宣布,川普將於下週四(10/30)在南韓APEC峰會場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但中國外交部昨日(10/24)僅證實習近平將出席APEC會議,隻字未提「川習會」。分析認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今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會面,雙方談判進度將決定「川習會」是否真能上演。
太報 ・ 1 天前川普訪亞洲談中國犯台後果:這麼做對他們非常危險
(中央社華盛頓2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已啟程前往亞洲,途中在專機上回應記者提問,當被問及為何認為中國無意犯台,川普除了表示「希望他們不會這麼做」,還指出「這麼做對他們可能會非常危險」。
中央社 ・ 1 天前
張信哲昔欠媽媽1首歌 吐露「不太有信心」
張信哲推出出道以來第1首閩南語歌〈皺紋寫字〉,他感性表示:「閩南語是我的母語,但我一直不太有信心掌握它的腔調與意境之美,這次唱〈皺紋寫字〉,除了圓一個夢,也想獻給所有的媽媽們。」
太報 ・ 1 天前《娛樂世界》舒淇認「沒想過會當導演」 親揭在威尼斯影展淚崩原因
【時報-台北電】舒淇首度執導電影《女孩》便奪下釜山影展「最佳導演獎」,她近日與女主角白小櫻與監製葉如芬在TVBS《看板人物》接受主持人方念華專訪,分享合作的點滴。舒淇回憶,威尼斯影展首映後,由於最後一場戲太沉重,演員們已經哭成一片,但她卻還狀況外的思考鏡頭、調色如何能表現得更好,一回頭才發現演員們哭成一團,她也跟著落淚,成為現場有趣的一幕。 從未想過會成為一名導演的舒淇,坦言創作契機源自與導演侯孝賢的一場閒聊;她說,當時以為只是聊天,沒想到隔了2、3年,侯孝賢又問她:「妳做了沒有?」那一刻她才真的開始思考這件事。舒淇透露,當下只是想先把劇本寫出來,但又擔心自己半途而廢,所以沒告訴任何人,「大概只有侯導和我最親近的幾個人知道。」 她認為過去拍攝侯孝賢導演作品時,獲得極大啟發,「侯導讓演員很自由地去發揮,這對我在表演上有很深的感悟。」因此在《女孩》的拍攝現場,她延續相同理念,讓演員自由發揮,保有最真實的情感空間。 談到舒淇執導的方式,白小櫻形容舒淇是個「充滿正能量且有活力」的導演,總會在現場鼓勵大家,「她最常說的是『很好,但可以更好』。」讓整個團隊感受到滿滿的情緒價值。白小櫻也分享,舒淇常
時報資訊 ・ 1 天前川普啟程訪問亞洲:會和習近平談到台灣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4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今晚展開亞洲行,將先後訪問馬來西亞、日本及韓國,並預計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舉行雙邊會。他表示,會和習近平談到台灣,「很尊重台灣」。
中央社 ・ 1 天前《娛樂世界》張信哲首唱閩南語歌獻媽媽
【時報-台北電】「情歌王子」張信哲近來推出新專輯《屬於》,其中特別收錄一首閩南語新歌〈皺紋寫字〉,這首歌是他出道以來首度詮釋的閩南語歌曲,更是一首獻給母親與天下所有母親的溫柔頌歌,透過歌曲唱出皺紋不只是歲月的印記,而是一封從未寄出的信,是母親用沉默書寫的愛,也是子女遲來的理解。 張信哲日前拍攝〈皺紋寫字〉MV,邀來金鐘獎得主李璇主演,導演團隊特地回到張信哲故鄉雲林斗六拍攝,取景穿梭嘉南平原、西螺大橋與鐵道意象,串聯記憶與傳承。 談起這首歌,張信哲感性表示,閩南語是他的母語,但一直不太有信心掌握閩南語的腔調與意境之美,這次挑戰唱〈皺紋寫字〉想獻給所有的媽媽們,並提到過去曾與父親合唱〈蒼蒼〉,卻沒有為媽媽唱過歌,也是圓了自己的一個夢,「這首歌其實也不只是關於母親,更是一種自然的母性、一種像大地之母或宇宙之母的包容與療癒的力量。」 新輯登50個排行冠軍 張信哲新專輯一上線首周即空降「九冠王」,全球累積超過50個冠軍寶座,實體預購破2萬張,總銷量突破5萬張,成績亮眼。他近來正忙「未來式Our Story」世界巡演,將於26日在溫哥華、31日於多倫多開唱,緊接11月9日赴倫敦開唱,11月14日則
時報資訊 ・ 1 天前「川習會」將登場 WSJ:習近平對川普採取新談判策略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亞洲行正式展開,他預定30日在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23日分析指出,有了與川普第一任期交手的經驗,而面對川普第二任期,習近平在稀土管制等出重手,但是在抖音管制等則會讓步。 美國前副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表示,在川普第一任期,中國經常被施壓戰術搞得措手不及,這次習近平希望準備好,習知道川普希望與他保持良好關係,而且是出於尊重,並非讓步。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當雙方敲定「川習會」後,習近平丟出震撼彈,管制稀土出口,對美國展開貿易報復。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接近北京的人士表示,這代表習近平希望在「川習會」之前增加自己的談判籌碼。 這項談判策略的核心根源於北京的信念,也就是川普本質上是「交易型」的人,並不是意識形態導向的政治人物。北京政策決策者認為,他們可以利用川普喜歡談判、達成協議的特質,削弱美國政府內部對中鷹派的影響力。正如康貝爾所說,這個策略是要創造「軟硬兼施」的方法,北京迎合川普想成交易的欲望,同時也對美施加造成苦果的經濟壓力。 報導指出,習近平的談判議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國際政治》川普亞洲行前親口證實「將和習近平談台灣」:很尊重台灣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24日晚間動身前往亞洲,即展開第二任期以來最長的海外行程,預計在南韓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他也證實將和對方討論台灣問題。 路透報導,川普已於週五晚間離開華府,展開為期五天的行程,將訪問馬來西亞、日本與南韓。這是他上任以來首次造訪該地區,也是自1月就職以來最長的一趟海外行程。 知情人士表示,雙方都不期待此次會談能取得突破,恢復到川普今年1月第二任期就職前的貿易狀態。相反地,雙方在峰會前的磋商著重於管控歧見與尋求適度改善。 一項過渡性協議可能包括:有限度降低關稅、延長現行稅率,或是中國承諾購買美國大豆與波音(Boeing)飛機。然而北京曾在2020年與川普達成的協議中做出類似承諾,但後來並未完全履行。 美方則可能允許更多高階電腦晶片輸往中國,而北京則可能放寬對稀土永磁體的管制——此議題已讓川普相當不滿。 當然,也有可能這些談判最終一無所獲。 除了貿易之外,兩位領導人預計將討論台灣這項長期存在的美中間隙議題,以及因烏克蘭戰爭遭美國擴大制裁的中國盟友俄羅斯。 雖然一位美國官員表示,除了中方的貿易、出口管制以及其購買俄羅斯石油等議題外,「美方並無意討論其他
時報資訊 ・ 1 天前《娛樂世界》GD獲頒韓國玉冠文化勳章
【時報-台北電】韓國流行文化最高榮譽殿堂之一的「第16屆韓國大眾文化藝術獎」日前於首爾登場,BIGBANG隊長G-Dragon(權志龍,GD)以其對韓流音樂與時尚文化的深遠影響,榮獲此屆「玉冠文化勳章」,這讓他成為歷屆最年輕的得主,在此之前流行歌手裡,僅有PSY獲得此項榮耀。 這項榮譽不僅象徵官方對他音樂貢獻的最高肯定,更是對他作為「K-pop革命者」的身分再次致敬。GD上台發表感言時,回顧了自己的演藝生涯:「6歲那年,我牽著媽媽的手第一次走進的地方,就是試鏡現場,從那天起,我便開始追逐同一個夢想。」 他接著總結自己的奮鬥歷程:「10多歲時,我夢想成為歌手,並成功實現了;20多歲時,我獲得了表彰;如今30多歲,我收穫了玉冠文化勳章,這讓我對40歲的人生充滿期待。」 他說自己從小仰慕歌手這個職業,現在也依然如此,歌手的身分讓他感到無比驕傲,BIGBANG即將迎來20周年,他感性喊話:「明年,BIGBANG將迎來出道20周年,我渴望與我的成員們共同分享這份榮耀。」而他11月1日、2日也將在台北大巨蛋舉辦演唱會,歌迷們都十分期待。 此屆文化勳章的「銀冠」得主是演員金海淑,「寶冠」獲獎者是演員
時報資訊 ・ 1 天前(影) 川普APEC最該向習近平說什麼? 政大教授直言:終結極權、推動民主化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在 APEC 峰會期間會晤,川普表示:「我會與習近平談到台灣,我很尊重台灣。」政大國發所教授李酉潭指出,根本問題在於的極權體制,的專制體制不僅使西藏、香港、台灣成為受害者,連中國人民自己也深受壓迫。 李酉潭在網路節目《矢板明夫Newtalk》中分析,二戰以後,國際社會強調「住民自決」原則,無論是台灣、藏人或其他民族,都應享有自我決定的權利。唯有中國推動民主化,轉型成為自由民主國家,依據「民主和平論」建立像歐盟那樣的自由聯合,才是真正讓中國人得救的唯一途徑。 「只要中國不民主化,就不可能不打壓香港、不打壓藏人、不打壓台灣。」李酉潭強調,如果中國未來能走上民主之路,「根本就沒有這些統獨的問題」,一切將回歸自願與平等的結合。他呼籲,焦點應放在終結極權,推動中國體制轉型,而非陷入統獨對立的僵局。 李酉潭認為,民族是否能成為國家,關鍵不在血緣,而在於住民意願與制度設計。他舉例,新加坡是華人國家,斯拉夫民族也能分成多個國家,「只要住民認為我跟你不是一個國家,那我們就不是國家」。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范斯覺得被侮辱了!
新頭殼 ・ 1 天前
從花生到烤肉!WHO點名6種生活致癌物 醫師揭最毒1物:我自己也不碰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在社群上發文,整理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雖然無法百分百避開,但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確實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以下為他歸納的6種致癌物來源,以及對應的預防重點:1. 黃麴毒素主要來自受潮或變質的花生、玉米與堅果,是...
CTWANT ・ 9 小時前
25年前《親戚不計較》神預言台灣未來!網挖「這句全說中」雞皮疙瘩
娛樂中心/曾郁雅報導民視經典七點半檔《親戚不計較》從1999年開播一路熱演到2006年5月12日,超長青7年檔期總共陪伴觀眾2248集時光,其中由卓勝利、沛小嵐、李㼈、潘麗麗等演員重現「歡喜冤家」的靈活演技,把台灣農業社會草根小人物的歡樂家常完美呈現,獲得當時觀眾熱愛,至今仍有不少粉絲重播回味,沒想到近日就有一名網友挖出25年前片段,卓有春(卓勝利飾演)對著孫女萱萱期許「2020年舉重拿金牌」的神預言,居然跟台灣隊前進2020東京奧運的真實史實完全對上,讓網友震驚:「神預言!」,相關片段在網路公開之後,也讓許多網友看到都愣了。
民視 ・ 22 小時前
盧秀燕2028勁敵「竟是自家人」?郭正亮點名這人成黑馬 曝鄭麗文最大考驗
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卻拋出國民問鼎2028「恐不止一位」的發言,掀起各界熱議;前立委郭正亮認為,主席選舉過程中,所有候選人都承諾2028大選「全力支持盧秀燕」這句話是不通的,一定要經過公開透明的競爭規則才行,而鄭麗文就是負責制定規則的人。另外郭正亮也補充,立法院長韓國瑜有可能會是2028的潛在人選之一。郭正亮在《大大平評理》節目中表示,雖然各界都認為......
風傳媒 ・ 8 小時前

黃立成爆粗口回應陶朱隱園!她喊「這就是難賣原因」:每位講到都搖頭
台北超級豪宅「陶朱隱園」在2018年完工後,終於在10月23日開胡,完成首筆交易紀錄,成交單價每坪接近400萬元,總價12億元,外界瘋傳是藝人黃立成,不過他也以1句話幽默否認。對此,科技專家許美華也指出,自己不覺得麻吉大哥會買不起陶朱隱園,且黃立成的言語中就暗藏陶朱隱園真正難賣的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專訪/姜厚任70歲孑然一身 警世宣告「愛會傷人」婚姻很愚蠢
70歲資深演員姜厚任近年獲封「台版蘇志燮」,雖不滿意但勉強接受。早年他最知名情史是美國女友莎曼珊、加籍模特兒安芮兒,最後...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入秋最強冷空氣」這時間報到 專家:北部探20度以下
氣象專家林得恩在臉書「林老師氣象站」發文,「入秋以來,最冷!本週天氣,主要受東北季風主宰,東北季風的強弱變化將會直接反應在氣溫升降上面。」林得恩表示,「根據今晨美國NCEP最新數值模擬結果顯示,本週後期(11/2前後),預測東北季風再次增強,臺灣局部地區溫度將會...
CTWANT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