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新藥+認知訓練 穩住輕度患者
我國失智人口突破37萬人,其中6成是阿茲海默症患者。今年84歲的周老先生,5年前確診輕度認知障礙,半年前因妻子過世,曾一度出現認知退化,所幸及時銜接單株抗體新藥,搭配每次回診認知功能訓練、平時規律運動,如今狀況良好。
收治周老先生的天主教耕莘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議謙說明,近年單株抗體藥物問世,能清除腦內類澱粉蛋白,有效減緩失智症病程惡化,讓病人維持生活自理能力,並於今年3月獲衛福部核准。
劉議謙表示,耕莘醫院與中研院合作,進行語言標記研究,透過對話分析語言特徵,結合生物標記,增加早期診斷機會。新藥上市後,團隊快速導入藥物評估與追蹤機制,縮短診斷與治療落差。
女兒周小姐說,天性樂觀的父親,4至5年前出現忘東忘西的失智初期症狀,確診輕度認知障礙。在家人高度警覺下,在失智前期積極介入,周爸爸十分願意配合治療,每天規律運動,狀況穩定。然而,半年前母親離世,爸爸一度情緒低落,出現認知退化跡象。所幸在疾病即將惡化之際,及時評估銜接上新藥、延緩病程。
除了新藥,劉議謙強調,失智治療更需要從「認知訓練」與「社會參與」著手,建立全方位照護模式。耕莘醫院與中研院合作,在病人每次回診施打新藥時,進行「每日腦點心」認知訓練。
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李佳頴說明,每日腦點心APP設計14款簡易遊戲,包括注意力、執行功能、工作記憶、數學、視覺空間、語言6大認知面向,每次訓練僅需2分鐘。可即時記錄訓練數據,讓醫療團隊觀察用藥前後變化,成為評估療效的重要輔助工具,也有助家屬掌握病人狀況。
其他人也在看

重陽節前夕中榮多元介入助失智長者解憂
臺中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郭馥瑄醫師指出,根據衛福部2020至2023年最新調查,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達7.99%,約每100人就有8人罹病,失智人口已超過35萬人,預估2031年將突破47萬,2041年更將逼近68萬人。「失智症的挑戰不僅是記憶退化。」郭馥瑄強調,高達66%患者會出現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alandPsychologicalSymptomsofDementia),包括妄想、幻覺、攻擊行為等,增加照顧者的壓力和走失風險。目前失智治療包含藥物與非藥物兩大策略。藥物可延緩病程、改善認知及行為症狀,非藥物治療則在生活中扮演關鍵角色。(見圖)臺中榮總分析20位日照長者近4年周全性老年評估研究證實,經多元課程如:音樂、藝術和懷舊治療,以及運動、園藝療法等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老化必失智?吃得健康就能防失智?關於失智症的7個迷思,神經內科醫師一次解析
2025年臺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兩成,失智症防治與照護成為不可忽視課題,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游翔淄提前呼籲大眾關注失智症對家庭與社會的衝擊。他建議應及早察覺長輩異常徵兆,把握黃金治療期,透過訓練認知與調整生活延緩病程,減輕照護負擔。每百人就有8人可能患失智症,和正常老化......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 天前暖心!喵星人遭撞倒路中 警徒手抱貓避2次撞擊
暖心!1隻喵星人22日晚間8點多在彰化市金馬路遭車輛撞擊,躺在路中間,彰化警分局中正派出所警員孫瑋君、黃啟倫據報,立即攜帶手套及紙箱趕赴現場,當時正值車潮眾多,員警將車停靠於車道上並打開警示燈,隨後徒手將受傷的流浪貓放入紙箱,並聯繫專業人士前來協助處理,避免造成2次事故,一旁民眾見狀直呼「員警好有愛
自由時報 ・ 1 天前桃客司機與高中生乘客站牌旁互毆 交通局將開罰
(中央社記者葉臻桃園23日電)桃園客運41歲劉姓司機,昨天傍晚疑似因為逃票糾紛與乘客黃姓高中生發生口角、肢體衝突,學生被打到流鼻血,警方依法送辦;桃園市交通局表示,司機已被停派勤務,將開罰桃客。
中央社 ・ 1 天前
免怕禁宰豬肉吃不到!連鎖豬排續推省41元優惠 至光復節連假結束
【記者莊偉祺/台北報導】昨日台中爆出豬隻驗出非洲豬瘟陽性反應,農業部宣布全台豬隻禁運禁宰5天,造成肉品供應斷鏈影響,許多民眾都擔心是否吃不到豬肉,高雄50年老字號魯肉飯名店「南豐魯肉飯」則已宣布店休6天。但仍有連鎖日式豬排不受影響,限時優惠活動還將持續至光復節連假結束,每份豬排定食可省41元,業者表示,旗下各品牌目前肉品存量均不受影響。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癌症不只是疾病,也是家庭重新凝聚的契機!「家庭的守護獸」展現愛與勇氣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最新111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國人癌症新增人數持續上升,平均約每4分2秒就有1人確診,與前一年4分19秒相比,癌症時鐘快轉了17秒,癌症不僅是癌友個人的挑戰,更是整個家庭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多年來,癌症希望基金會持續透過親子營,
華人健康網 ・ 1 天前
以哈停火脆弱 范斯赴以示警 組維和部隊.各國卻步
以哈在停火期間爆衝突,和平協議瀕臨破裂邊緣,幸好衝突未繼續,美國副總統范斯趕赴以色列,與總理納坦雅胡會面;分析認為,美國總統川普派范斯出訪,是要警告以哈雙方,不要破壞協議。根據美國提出的「20點和平計畫」,停火的下一步是組成「國際維和部隊」進駐加薩,但各國擔心會與未解除武裝的哈瑪斯正面交鋒,加上維和部隊的任務模糊不清,也讓原本同意派兵的國家卻步。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雙北雨彈狂炸!三峽二鬮路邊坡崩塌 住戶急撤離
新北市 / 綜合報導 受到東北季風與台灣東北側的低壓影響,北台灣持續降雨,連日降雨也使得三峽二「糾」路邊坡崩塌,所幸當時車內並沒有人,土石也沒有沖進居民家中,不過因為目前還下著雨,擔心災害擴大,首當其衝的住戶已經撤離,至於修復工程,市府初步評估要1個月才能恢復原貌。大雨不斷下,銀色廂型車停放在路邊,不過下一秒旁邊的樹開始往下墜,最後整顆掉到2層樓下的邊坡,雙北近日暴雨狂炸,新北三峽也傳出災情,另一個角度看得更清楚,銀色轎車兩輪懸空,勉強還停在馬路上,但就擔心土石繼續崩塌,趕緊將車吊走。事發就在昨(22)日早上9點多,新北市三峽區二鬮路,疑似因為連夜大雨土石鬆動,馬路坍方,土石當場滑落2層樓的深度,華視新聞記者吳任瑜說:「記者後方的這棵樹,其實本來是在上方的,是由上往下隨著土石,伴隨著土石一起沖下來。」所幸沒有人員在車內,沒有造成意外,不過事發突然,也嚇壞附近居民,附近居民說:「早上大概9點出頭的時候,就門口突然「晃」的一聲,然後整個邊坡就往下滑,發生自己家門口,到現在還在稍微抖。」擔心災害持續擴大,附近居民趕緊撤離,邊坡突然崩塌,還有人想起20年前的颱風,初步評估後續復原工程,需要1個月的時間,只是北台灣近日雨彈狂炸,修復工作恐怕也將受到影響。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從忘路到能指路,84歲阿公打新藥、玩遊戲延緩失智,醫師曝關鍵轉折
隨著能延緩阿茲海默症的新藥問世,治療方式正逐漸改變。藥物搭配非藥物介入受到重視,像遊戲化認知訓練、社會參與等,讓治療從醫院延伸到生活中,為病人與家屬帶來新的希望。 84歲周爸爸走進記者會現場,腳步穩健、精神飽滿,還揮手高聲和在場眾人打招呼。這樣的活力,很難讓人聯想到他是一位阿茲海默症患者。 5年前,周爸爸被診斷為輕度認知障礙,當時家人警覺到他開始忘記事情、方向感變差,因母親曾罹患重度失智,女兒周小姐便立刻帶父親就醫,即使確定診斷,他仍每天清晨規律散步,一天走上2萬步。周小姐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真的差很多,相較媽媽,爸爸狀況穩定很多。」 半年前,周爸爸因妻子過世一度情緒低落、記憶退化,所幸經醫療團隊評估後,周爸爸可以使用阿茲海默症新藥,定期回診施打,並在治療期間由護理師陪同進行認知訓練遊戲。 打完藥休息後,護理師會陪他玩認知遊戲、聊天鼓勵,透過App還能看到每次訓練的數據變化,知道他哪裡進步、哪裡需要加強,「以前爸爸很抗拒去醫院,現在都很開心要去醫院治療,」周小姐說。 積極治療的效果,家屬很有感。周小姐觀察到,父親病況嚴重時,容易迷路,但現在方向感明顯改善,「以前走到巷口就會忘記路,
康健雜誌 ・ 1 天前
老公明明沒吃多少肚子卻很大?專家揭「真正元兇」:不是年紀 晚餐必吃這1蔬菜
「他根本沒吃多少,怎麼肚子還是越來越大?」這句話可能是很多媽媽們的心聲,每天只有一餐可以聚在一起吃飯,當然要豐盛的款待家中的支柱。可是看著老公越來越大的肚子,自責煮得太豐盛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背後真正的元兇——壓力與生活型態!根據《Przegla̜d Gastroenterologiczny》2025年研究指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會讓皮質醇長期升高,促進腹部脂肪堆積與代謝症候群發展。當壓力沒有出口,身體會用「囤積脂肪」來自保,這也正是很多爸爸們不知不覺中肚子變大的原因。很多女性以為:「叫他少吃一點就好」,但實情是——壓力大、睡不好、沒有動,才是導致中廣身材與代謝症候群的真兇! 壓力型肥胖 根本不是「年紀大了」而已 當老公抱怨說「最近比較累」、「一吃就胖」、「晚上睡不好」嗎?這些不是單純年齡在作怪,而是壓力正在「悄悄改寫」他的身體代謝!根據《Obesity Reviews》在2019年的研究顯示,高壓男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這種風險不是突然冒出來,而是長期慢性壓力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皮質醇過高、胰島素阻抗、三酸甘油脂升高與高血壓發生。更令人擔憂的是,《Meta
常春月刊 ・ 1 天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3 天前
超商就買得到!醫揭「3飲品」防大腸癌:每天1杯降低近20%風險
台灣大腸癌患者每年新增1.7萬人,且確診年齡明顯下降,過去多為50歲以上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大腸癌,那除了定期檢查外,還能怎樣預防大腸癌?對此,高雄馨語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直言,答案其實就在你我身邊的超商裡,只要持續飲用3種飲品,就能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每天吃藥血壓也不降?營養師曝關鍵原因 這「3食物」要多吃
你是否也有每天按時吃藥,血壓卻依然降不下來的問題?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高血壓的關鍵原因不是因為藥物沒效果,而是出於「鉀」攝取不足。對此,她表示多吃一些高鉀食物,例如香蕉、菠菜、地瓜等,可以讓血壓更穩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主動脈剝離」恐秒奪命!醫警告若發現有5大危險因子任一 速就醫!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致命性高的心血管急症,根據統計,死亡率竟高達五成!雖然它發生率不如心肌梗塞或中風普遍,然而一旦發生,往往如風暴般來襲,很可能來不及救回來。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任光提醒,血
健康2.0 ・ 1 天前

90歲李富城讀碩士克服失智 每天騎車13公里!醫師都佩服他做到大腦活化6關鍵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退休後的「第三人生」如何保持心智健康、頭腦清晰,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議題。90歲高齡的氣象專家李富城,用行動詮釋「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人不老」的真諦。 跨越90高齡的學習熱
健康2.0 ・ 1 天前
「地瓜+五穀粉」是偽健康早餐 醫師提醒血糖恐爆炸
早餐選擇清淡不代表健康,某些看似營養的食物組合可能是隱藏的「血糖炸彈」。減重醫師范亞萱指出,許多人自以為健康的早餐組合,實際上可能導致血糖飆升,甚至讓人越吃越餓,影響減重效果和整體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1/5育齡婦女受「尿失禁」困擾!醫師揭6個生活習慣,助生活自在遠離「漏尿人生」
尿失禁是許多媽咪的煩惱之一,看似沒有太大的危害,時不時尿濕褲子的尷尬卻經常使媽咪們在外出或社交時沒辦法安心,進而影響日常生活的品質。過去有資料指出,台灣育齡婦女約1/5有尿失禁困擾,更年期後婦女也有3成為了漏尿而苦惱,且年紀愈大,尿失禁發生率也愈高,建議女性朋友提早鍛鍊骨盆底肌,若狀況嚴重也別諱疾忌醫,中西醫都能幫助改善尿失禁。
姊妹淘 ・ 1 天前
70歲韓柏檉靠2招抗癌17年!抗癌早餐曝光 每天必喝2杯加1食物
70歲北醫名譽教授韓柏檉,17年前罹患肝癌4期,靠著治療和自療,成功抗癌17年。他分享每天必吃抗癌早餐,就是一杯蔬果汁、一杯全穀雜糧飲,再加上1顆水煮蛋。 韓柏檉成功抗癌17年 建同文教基金會
健康2.0 ・ 1 週前
【下班經濟學】「新抗發炎冠軍」比薑黃還猛!名醫曝早餐這樣吃年輕10歲!
早餐吃這些,抗發炎還超減脂!今天邀請到預防醫學洛桑加參醫師來告訴大家,八種超級食物不僅天然,更可以抗發炎、預防癌症,醫師天天都在吃!加碼教你「5招抗發炎養生術」,一起來看看。吃對食物預防癌症!名醫曝8類天然食物抗發炎!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全球每年有將近 4,000萬人死於慢性疾病,其中包括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而根據世界頂級科學期刊《Cell細胞》的研究......
風傳媒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