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大閘蟹驗出禁藥遭攔截 好市多「甜橙」也出包
食藥署今天公布最新邊境檢驗食品結果,其中一批中國大陸進口的中華絨螯蟹,被檢出動物用藥違規,近4000公斤產品須全數在邊境退運或銷毀。另有一批好市多公司自澳洲進口的甜橙,被檢出農藥殘留違規,1.8萬公斤同樣須在邊境退運或銷毀。
食藥署每周例行公布邊境檢驗食品不合格資訊,本周共有11項,其中包括一批由瑞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自中國大陸報驗輸入的中華絨螯蟹,檢出動物用藥磺胺嘧啶0.04 ppm。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劉芳銘說明,依據「動物用藥殘留標準」,磺胺嘧啶於十足目為不得檢出,因此這批產品共3915公斤必須在邊境退運或銷毀。若民眾長期食用含有此類藥物殘留的水產品,恐導致體內出現抗藥性,增加日後治療感染的風險。
食藥署已從2007年7月3日起,針對中國大陸的中華絨螯蟹在邊境採逐批查驗,也就是100%檢驗動物用藥、戴奧辛及戴奧辛類多氯聯苯合格後才可輸入。劉芳銘表示,前次驗出不合格是2024年,該年度中國大陸中華絨螯蟹共報驗31批,檢驗不合格1批,原因為檢出戴奧辛;今年已報驗3批,這是首批不合格。
另外,一批由好市多股份有限公司報驗的澳大利亞甜橙,檢出殘留農藥勃激素A3 0.17 ppm。劉芳銘說明,依據「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生長調節劑勃激素A3於柑桔類為不得檢出,應低於檢測方法的定量極限0.01 ppm,因此這批產品共1萬8000公斤,在邊境必須退運或銷毀。另針對好市多公司在邊境由一般抽批(2%到10%)調整為加強抽批(20%至50%)查驗。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猶他銀行錦標賽》布倫南奪冠親朋嗨 俞俊安並列15
挨批消毒SOP疏漏 中市稱已完成
本來以為像兄弟 李子森驚覺蔡小虎文質彬彬
其他人也在看

好市多「1水果」爆農藥超標!18公噸全銷毀 中國大閘蟹驗出禁藥
食藥署今(28)日公布最新邊境不合格名單,其中好市多從澳洲進口的「甜橙」遭驗出農藥殘留不符合規定。此外,中國進口的大閘蟹也被檢出用藥殘留含量不符規定,全都要退運銷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大陸進口「大閘蟹」驗出禁藥 好市多「1水果」農藥超標
秋天是吃蟹的季節,但食用進口螃蟹要小心藥物殘留。食藥署今(28)日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一批總重近4000公斤、由大陸進口的大閘蟹被檢出國內禁用動物用藥,必須全數退運銷毀,這也是今年3批報驗大陸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免費的!好市多1服務被推爆 會員讚「長輩福音」:想帶我媽測
免費的!美式賣場好市多商品多元且優惠,儘管採收費制仍深受民眾喜愛;近日就有網友發現,賣場中聽力中心,竟然能「免費」做聽力測試,且當場就能拿到報告,文章曝光後,引起熱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中國「大閘蟹」爆禁藥!今年叩關首批違規 食藥署擋下4千公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國來的「大閘蟹」又爆檢出禁藥!食藥署今(28)日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其中就出現今年首批違規的中國進口「大閘蟹」,由瑞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報驗的這一批中華絨螯蟹,是被食藥署檢出國內禁用的動物用藥磺胺嘧啶,接近4000公斤必須全數退運或銷毀。而今年已經報驗有三批的中國「大閘蟹」,這是第一批不合格。 食藥署上午...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中國大閘蟹又違規 驗出禁藥近4000公斤退運銷毀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8日電)食藥署今天公布邊境檢驗違規名單,中國進口大閘蟹再度不合格,被發現含禁止檢出的動物用藥「磺胺嘧啶」,是今年首批違規產品,共計3915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未流入台灣市場。
中央社 ・ 1 天前
國喪期間泰國旅遊懶人包!景點節慶調整、穿著建議
詩麗吉王太后於10月24日辭世,泰國宣布進入國喪期。雖然公務員守喪一年、建議著黑衣90天,但這些規定並不強制適用於外國遊客。遊客可正常旅遊,惟建議在參觀王室相關場所時穿著深色服裝,並在公共場合保持莊重
VISION THAI看見泰國 ・ 1 天前
魚油比較只看濃度最容易踩雷!醫師揭消費者三大誤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市場上魚油產品琳瑯滿目,有「德國製造」、「北歐深海」、「歐洲進口」等,但實際原料來源與製程透明度卻不一。醫師沈宜萱提醒:「挑選魚油不能只看外盒包裝或濃度數字,應把關三大關鍵,才能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挑魚油第一關:透明漁獲溯源地與原料萃取技術 優質魚油應來自低污染風險海域,例如南北極或深海海域,避免捕撈於主要航道或近岸海域的魚種。若標示僅寫「歐洲進口」,卻未揭露捕撈海域,就難以確認重金屬或污染風險。 此外,魚油結構影響吸收效率。TG型雖為天然結構,但濃度較低;而rTG型(再酯化三酸甘油酯)則經超臨界純化技術濃縮後再還原為天然結構,經濃縮還原後濃度較高,市面上也常被提到在吸收相關討論中較受關注。 挑魚油第二關:產地真實標示與吸收率 許多產品雖宣稱「進口魚油」,實際上僅使用進口原料,卻在國內封裝生產,未明確標示製造與封裝地。沈醫師提醒:「消費者應確認標示的製造地是否涵蓋『封裝』與『膠囊製造』,這關係到產品新鮮度與品質控管。」 膠囊劑型上,一般明膠膠囊進入胃部即溶解,而腸溶緩釋膠囊則以耐酸材質包覆,僅在腸道中崩解釋放,若rTG型魚油搭配腸溶緩釋型膠囊包覆技術,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新台幣改版花500億元?央行:別把硬幣改版400億元算進去
新台幣改版引發軒然大波,傳出要花500億元所費不貲,中央銀行28日解釋,外界所稱之500億元,主要係央行於2017年對新臺幣券幣全面改版所概估之成本,這其中包括硬幣成本約達400億元,不過由於硬幣改版成本高、價值低,目前需求已逐漸降低,且隨電子支付日益普及,未來將進一步減少,不在此次改版之列,故成本大幅降低。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台中百萬休旅車撞進大埔鐵板燒!45歲駕駛「頸部利刃傷」當場喪命
據了解,該車為市價約250萬元的Range Rover,當時在未明原因下突然爆衝釀禍。至於死亡成因與事故詳情,目前警方尚在釐清中,不排除各種可能,相關監視器畫面與跡證亦正進一步調查比對中。
CTWANT ・ 1 天前中國「大閘蟹」驗出禁藥! 3915公斤全數退運銷毀
秋蟹季節登場,肉質飽滿蟹膏肥美的大閘蟹是不少饕客的最愛,不過食藥署今(28日)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其中一批自中國輸入的「中華絨螯蟹」,也就是俗稱的大閘蟹,被檢出動物用藥磺胺嘧啶0.04ppm,依規定屬「不得檢出」,全批共3915公斤將依法退運或銷毀。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周四短暫回暖 周五再一波東北季風南下 最低溫下探19度
天氣風險分析師歐宗學指出,今日受到東北季風持續影響,華南雲系帶來的水氣明顯減少,預估白天起桃園以南陸續都會轉為晴到多雲天氣,迎風面的大臺北、東半部地區則持續有較多雲量及局部短暫雨機會,中南部山區午後也會有短暫陣雨機會。
天氣多一典 ・ 15 小時前連吃烤肉出事了!三酸甘油脂飆破800 引爆急性胰臟炎
一名50多歲男性在連續幾天享用烤肉大餐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與嘔吐症狀,緊急就醫檢查發現三酸甘油脂數值飆升至800 mg/dL,確診為急性胰臟炎而緊急住院。醫師追查後發現,患者近日頻繁食用五花肉、梅花豬等油脂含量高的肉類,再加上烤肉時常搭配的甜味醬料與含糖飲料,導致血脂急速上升而引發胰臟發炎。
NOW健康 ・ 18 小時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灣人一半過重,越南人卻不容易胖!醫曝「4關鍵習慣」:減重不是要節食
越南被譽為「亞洲最瘦國家」之一,原因在於當地人習慣享用原型食物,也鮮少飲用甜飲與攝取加工食品,再加上飯湯比例均勻、份量剛好,因此大部分越南人的身材都相當苗條。不過,肥胖專科醫師安欣瑜表示,越南近幾年來卻成為東南亞肥胖上升最快國家之一,為此也分析箇中原因:「減重並不只是要求節食,而是要『吃得像越南人』。」
鏡報 ・ 1 天前
癌症年奪5.3萬命!醫揭「癌前9警訊」:老是睡不飽慘了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一年就奪走5.3萬條人命。醫師黃軒表示,事實上,在人未確診罹癌之前,就會出現9大現象,例如長期疲倦、咳嗽2週不癒、長期胃灼熱、腹脹不退(尤其女性)、夜間腹痛等9大現象,因此,每次莫名疲倦、咳嗽治不好、持續胃灼熱,都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的訊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腳部水泡反覆發作是汗皰疹?台大醫:用錯藥沒完沒了 1工具是診斷關鍵
夏天一到腳底就冒出發癢的水泡,怎麼擦藥都沒用,但冬天就自動變好,是汗皰疹嗎?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烏惟新提醒,這類反覆發作、尤其只發生在單側,很可能是黴菌感染「水泡性足癬」,它常誤認為汗皰疹,導致治療無效
健康2.0 ・ 22 小時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1 天前
一起吃飯也可能「吃到罹癌」?醫揭「這1習慣」最易傳染 超多人中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日常養成良好衛生及生活習慣 可望大幅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無感染者的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HP是能在胃酸環境下存活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的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胃癌。HP主要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而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亦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保「胃」健康 落實5招護胃 透過HP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HP盛行率。民眾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血壓藥要白天吃還是晚上吃?最新研究揭露真相 醫師教你這樣用藥最好
最新研究揭示,高血壓藥物的服用時間,並不影響治療效果!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指出,該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早晨或睡前服用降壓藥,對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影響並無顯著差異,患者可依個人習慣選擇最適合的服
健康2.0 ・ 22 小時前
「上任2個月」石崇良大刀闊斧改革 醫界驚:同仁安全帶請繫緊!
衛福部長石崇良自上任至今近二個月,短短一個多月內推出多項醫療改革措施,包括假日急症中心(UCC)、到落實分級醫療,提高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的就醫費用,被醫界喻為少見的「行動派部長」。台灣基進秘書長及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29日也發文表示,這些一口氣提出的議題讓人感到驚訝,並呼籲醫療同仁「安全帶請繫緊!」。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