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閘蟹」爆禁藥!今年叩關首批違規 食藥署擋下4千公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國來的「大閘蟹」又爆檢出禁藥!食藥署今(28)日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其中就出現今年首批違規的中國進口「大閘蟹」,由瑞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報驗的這一批中華絨螯蟹,是被食藥署檢出國內禁用的動物用藥磺胺嘧啶,接近4000公斤必須全數退運或銷毀。而今年已經報驗有三批的中國「大閘蟹」,這是第一批不合格。
食藥署上午公布有11項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包括有馬來西亞的結球萵苣、澳大利亞的甜橙、印尼的魚餅、日本的鮮蜜瓜等,分別被檢出有農藥、防腐劑等不合格。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劉芳銘表示,本次有一批由輸入業者「瑞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報驗的中國中華絨螯蟹,檢出動物用藥磺胺嘧啶0.04 ppm,依據「動物用藥殘留標準」,磺胺嘧啶於十足目為不得檢出,屬於禁藥。這批中國的中華絨螯蟹在邊境必須退運或銷毀。
該批不合格的中華絨螯蟹的製造廠為明光市遠洋水產品貿易有限公司,牌名同為明光市遠洋水產品貿易有限公司,不合格產品總重3915公斤。
劉芳銘說,食藥署早從96年7月3日起,就全面針對中國的中華絨螯蟹在邊境採逐批查驗,也就是100%檢驗動物用藥、戴奧辛及戴奧辛類多氯聯苯合格後才可輸入。過去亦曾在113年檢出過戴奧辛(113年中國中華絨螯蟹共報驗31批,檢驗不合格1批),今年來自中國的大閘蟹報驗已有三批,這是首批不合格,而逐批查驗的所有檢驗費用均由業者支付。
照片來源:食藥署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中國「大閘蟹」驗出禁藥!食藥署急擋4千公斤全數銷毀
食藥署今(28)日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其中赫見今年首批違規的從中國進口「大閘蟹」。這批由瑞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報驗的中華絨螯蟹,被檢出國內禁用動物用藥「磺胺嘧啶」,該貨總重近4000公斤,全數必須退運或銷毀。這也是今年三批報驗中國大閘蟹中,首度出現不合格案件。
太報 ・ 1 天前
7公分長短腳害膝關節嚴重退化!靠「這方法」擺脫疼痛、重獲新步伐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長短腳指左右兩腳不等長,並非單純外觀問題,若差距超過3公分以上,長期下來恐導致膝關節退化、骨盆傾斜、脊椎側彎及下背痛等一系列後遺症。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骨科江福財醫師表示,若發現鞋底磨損不對稱、走路一跛一跛,或長期腰背疼痛,應及早就醫檢查。
華人健康網 ・ 1 天前中國「大閘蟹」驗出禁藥! 3915公斤全數退運銷毀
秋蟹季節登場,肉質飽滿蟹膏肥美的大閘蟹是不少饕客的最愛,不過食藥署今(28日)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其中一批自中國輸入的「中華絨螯蟹」,也就是俗稱的大閘蟹,被檢出動物用藥磺胺嘧啶0.04ppm,依規定屬「不得檢出」,全批共3915公斤將依法退運或銷毀。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防不勝防的RSV 醫籲父母「寶寶出生後就該主動防護」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在產科環境中,最令人頭痛的群聚感染幾乎都與RSV有關。」幸福安診所莊曉婷醫師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簡稱RSV)是1歲以下嬰幼兒最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即使在衛生防護嚴格的醫院中,仍有可能造成群聚傳染。 擁有超過一萬七千例接生經驗的莊曉婷醫師強調,RSV是產科環境中最常見、也最難完全防堵的病毒之一。「只要有一名寶寶感染,鄰近嬰兒就很容易中標,因為RSV的傳染力實在太強。」RSV的特徵是傳染性高且惡化速度快,短短幾天內就可能從輕微流鼻水、咳嗽演變為喘、呼吸困難,甚至需住進加護病房。這些重症寶寶常須插管治療,日後也更容易出現氣喘等長期後遺症。她提醒,根據臨床經驗與文獻資料,1歲以下寶寶因RSV感染而住院的機率,是流感的16倍1。RSV對嬰幼兒呼吸道的破壞力不容忽視,因此預防遠比治療更為重要。 母嬰同室也藏風險 防護不到位恐釀家庭焦慮 RSV的感染來源多樣,寶寶在醫院、月子中心等地方,也可能因接觸而受感染。莊曉婷醫師解釋:「若採母嬰同室,爸爸白天外出工作可能接觸到感冒病毒,再回房與寶寶親密接觸,就有機會帶進病毒。若訪客多、探視不受限,風險會大幅增加。」 除了家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用心照顧失智家人,為什麼反而被討厭?居服員教「1招」讓患者安心
失智症患者越來越固執?不妨試著當患者眼中的「好人」。東京都居家照護機構專業居服員藤原瑠香於《不生氣、好溝通的失智症奇蹟照護指南》一書中,分享失智症患者的照顧指南,只要善用「好人技巧」,就能讓患者從抗拒照護轉化為安心信任,讓照護與被照護者更輕鬆幸福。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中國大閘蟹又違規 驗出禁藥近4000公斤退運銷毀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8日電)食藥署今天公布邊境檢驗違規名單,中國進口大閘蟹再度不合格,被發現含禁止檢出的動物用藥「磺胺嘧啶」,是今年首批違規產品,共計3915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未流入台灣市場。
中央社 ・ 1 天前
免疫藥物治療加入臨床選項 醫親曝小細胞肺癌治療未來走向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辰瑞報導】小細胞肺癌屬於肺癌的一種,臨床上要確診必須透過切片檢查。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楊志新院長表示,診斷流程通常是先透過影像檢查可疑的病灶,再進行切片,確認其屬於小細胞或非小細胞類型。確診後,患者會再進一步接受更詳細的檢查,以評估是否有轉移。 若懷疑有轉移跡象,必要時也需切片確認,才能完成病程分期。正式分類依然是第1至第4期,但在治療上,臨床常將小細胞肺癌分為「侷限期」與「擴散期」,以利選擇治療策略。 侷限期與擴散期差異 治療方式不相同 侷限期小細胞肺癌指的是病灶侷限於胸腔內,且可透過手術或放射線完整涵蓋的範圍。楊志新院長指出,這類患者治療目標是追求根治,治療方式通常是化學治療合併放射線治療。不過,若病灶已擴散至胸腔外,或範圍過廣無法以放射線完全覆蓋,則歸類為擴散期,治療以全身化學治療為主,預後相對不佳。 小細胞肺癌缺有效標靶藥物 傳統治療選擇有限 楊志新院長提到,在過去3、40年間,侷限期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式未有重大突破,目前主要還是依靠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與非小細胞肺癌相比,小細胞肺癌缺乏有效的標靶治療藥物,因此治療選擇有限。 侷限期患者同時接受化療、放射線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七旬翁急性膽結石釀敗血症 出國旅遊30萬買教訓
一名七十多歲患有膽結石的老翁日前與妻子出國旅遊,剛抵達澳洲坎培拉機場,行李還沒領就因急性膽結石發作、併發敗血症倒地痛苦難耐;緊急返台治療、住院兩週、再開刀,整趟旅遊變「救命驚魂記」,花了近三十萬元才保住性命。博田國際醫院肝膽胰外科李金德教授回憶,該名患者出國前兩週曾到院就診,主訴飯後腹脹、腹痛;經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多顆膽結石,李教授當時即建議儘早手術切除,避免日後發作,但患者笑說「回來再處理」,堅持照常出國。沒想到班機剛飛抵澳洲機場,老翁就劇烈腹痛、寒顫發燒,甚至一度意識不清;導遊見狀緊急協助,但語言不通、就醫不易,老翁只好購買豪華經濟艙機票火速返國。李金德教授指出,許多患者以為忍一忍就好,但膽結石是一種常見但潛在危險的疾病,尤其在外出旅遊時,飲食油膩、睡眠不足或脫水等因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好市多「1水果」爆農藥超標!18公噸全銷毀 中國大閘蟹驗出禁藥
食藥署今(28)日公布最新邊境不合格名單,其中好市多從澳洲進口的「甜橙」遭驗出農藥殘留不符合規定。此外,中國進口的大閘蟹也被檢出用藥殘留含量不符規定,全都要退運銷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好市多這服務用過都說讚 免費聽力測驗超受好評
[FTNN新聞網]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這服務會員用過都說讚。有會員分享到好市多聽力中心做免費聽力測驗,當場可知測驗結果,檢查過程仔...
FTNN新聞網 ・ 58 分鐘前
以為只是小腫塊竟是乳癌4期 醫:及早篩檢最關鍵
原本只是摸到一個小腫塊,沒想到竟然是乳癌第四期!還轉移到多個器官。」來自北部的林小姐,長期輪大夜班、作息不規律,直至2023年5月在自我檢查時發現乳房有硬塊,起初未立即就醫,直到腫塊逐漸變大,才前往醫院檢查。確診時,已罹患乳癌第四期,且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骼、肺部與腹部,甚至造成雙側肺積水和呼吸困難,病情比她想像中更為嚴重。光田綜合醫院乳房外科廖志斌醫師指出,林小姐罹患的是最常見的「管腔型乳癌」,因此,醫療團隊評估屬於內臟轉移急症,先給於化學治療,之後再採用口服標靶合併荷爾蒙藥物治療。經過一段時間,林小姐的症狀逐漸獲得控制,生活品質明顯改善。不過在今年3月癌症再次復發,甚至已經出現腹積水。且醫療團隊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林小姐的癌細胞特徵有所變化,從原本的HER2陰性轉為HER2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中國「大閘蟹」驗出禁藥 邊境攔截近4千公斤
食藥署今(28)日公布「邊境檢驗不合格名單」,一批來自中國的「中華絨螯蟹」被檢出動物用藥「磺胺嘧啶」0.04 ppm。依據《動物用藥殘留標準》,磺胺嘧啶在十足目動物中不得檢出,屬於禁藥。該批產品總計將
台視新聞網 ・ 21 小時前
中風不再是老人專利!三高、久坐、抽菸都是隱形殺手
每年10月29日「世界中風日」到來之際,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團隊提醒,腦中風不僅是十大死因之一,更是造成長期失能的重要原因。面對中風年輕化趨勢,醫師呼籲落實「早識別、早就醫、早復健」三要原則,才能有效降低中風造成的傷害。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他連4天狂吃這水果竟差點爆肝!一張表看懂「高果糖地雷」拯救脂肪肝
水果一向被視為健康象徵,富含膳食纖維與抗氧化營養素,是專家眼中的原型好食物,但吃錯方式,照樣可能讓肝臟亮起紅燈。日本脂肪肝權威栗原毅醫師分享驚人案例,一位病患每...
早安健康 ・ 1 天前
獨/夫妻萬聖節做「大傳聲筒」頭套吃滷味 網友稱:I人最佳裝扮
台南海安路萬聖節派對上,有對夫妻打扮成兒時記憶中的「傳聲筒」,以自製的大免洗杯當作頭套,被笑稱為「I人」最佳裝扮!製作的妻子黃詩穎表示,夫妻倆想扮演「溝通的橋樑」,靈光一閃選擇了傳聲筒概念。雖然進食需要特別技巧,但透過重現兒時記憶,他們成功創造出獨特而難忘的回憶,為派對增添不少趣味。
TVBS新聞網 ・ 17 小時前
轟普發配套引「郵局之亂」 藍:民眾陳情險遭詐
普發一萬即將上路,選擇登記入帳、直接入帳的民眾,11/12最先就能拿到一萬元,只是國民團就痛批,配套措施根本沒就位,不只接到無數民眾陳情險被詐騙,這次13歲的代領規則,規定孩子只要一滿13歲,如果沒有自己的銀行帳戶,全家就要去郵局排隊,讓林沛祥批評,就是把簡單事情複雜化,加速郵局之亂。
TVBS新聞網 ・ 23 小時前焦點股》順藥:法說會救不了股價 再殺跌停
晟德集團旗下新藥研發公司順藥(6535)昨天召開法說會,原本市場預料法說會能釋出順藥研發的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新藥更多好的臨床二期數據,以挽救上週數據公布後不振的股價,不過更多數據顯示,該藥在中國的臨床統計數據療效其實不明顯,三期臨床得收更多病患才有可能達到統計意義。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