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油比較只看濃度最容易踩雷!醫師揭消費者三大誤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市場上魚油產品琳瑯滿目,有「德國製造」、「北歐深海」、「歐洲進口」等,但實際原料來源與製程透明度卻不一。醫師沈宜萱提醒:「挑選魚油不能只看外盒包裝或濃度數字,應把關三大關鍵,才能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挑魚油第一關:透明漁獲溯源地與原料萃取技術
優質魚油應來自低污染風險海域,例如南北極或深海海域,避免捕撈於主要航道或近岸海域的魚種。若標示僅寫「歐洲進口」,卻未揭露捕撈海域,就難以確認重金屬或污染風險。
此外,魚油結構影響吸收效率。TG型雖為天然結構,但濃度較低;而rTG型(再酯化三酸甘油酯)則經超臨界純化技術濃縮後再還原為天然結構,經濃縮還原後濃度較高,市面上也常被提到在吸收相關討論中較受關注。
挑魚油第二關:產地真實標示與吸收率
許多產品雖宣稱「進口魚油」,實際上僅使用進口原料,卻在國內封裝生產,未明確標示製造與封裝地。沈醫師提醒:「消費者應確認標示的製造地是否涵蓋『封裝』與『膠囊製造』,這關係到產品新鮮度與品質控管。」
膠囊劑型上,一般明膠膠囊進入胃部即溶解,而腸溶緩釋膠囊則以耐酸材質包覆,僅在腸道中崩解釋放,若rTG型魚油搭配腸溶緩釋型膠囊包覆技術,不但能減少魚腥味回流與胃部不適,還能幫助魚油順利抵達腸道吸收利用。
沈醫師強調:「這不是包裝、外觀的差異,而是與設計理念及使用體驗相關的重點;關鍵在於設計能否避免胃酸干擾、增加成分進入腸道階段的機會。優質魚油應同時兼顧純度、吸收率與來源透明度,才能真正達到安心保健的目的。」
挑魚油第三關:不只看濃度,更要會算價值
營養師張馨方依據品牌官網公開數據,分析國內九大魚油品牌,計算每顆膠囊的Omega-3含量與實際價格,結果發現以公開數據計算後,價格與每顆含量之間確實會有明顯差異。她說:「許多消費者只看Omega-3濃度或國別標示,卻忽略最該比較的—每公克Omega-3要花多少錢?」她強調:「會算,才能知道自己花的錢,是真的買到營養,還是買到包裝。」
三大原則 聰明挑選魚油不踩雷
醫師沈宜萱與營養師張馨方共同呼籲,魚油品牌應主動公開捕撈海域、萃取技術與膠囊封裝地資訊,讓消費者能「看得懂、買得對」。
專家建議 吃魚油要合理有三招:
看標示:包裝上應清楚說明Omega-3含量。
查溯源:了解捕撈地、萃取廠與最後產地,確保來源透明。
會換算:比較「每公克Omega-3」價格,挑選高CP值產品。
「魚油的價值不在廣告多華麗,而在標示多詳實。」兩位專家一致強調,唯有品牌透明、消費者理性,市場才能真正健康。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6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中市議員批市府道安改善作為成效不彰 小貨車成街頭「馬路殺手」
小貨車事故不斷,多位民進市議員今天市議會指出,根據市府統計資料指出,自2023年至今年8月底,小型貨車涉入的交通事故件數與主要肇事件數是砂石車、公車等大型車的三倍以上,其中「轉彎不讓直行車」更是肇事主因,批台中市府道安改善作為成效不彰,使小型貨車成為台中街頭的「馬路殺手」。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桃園市經發局人員疑收賄案 科長交保另3人聲押
(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28日電)桃園市經濟發展局某科長涉嫌收取廠商賄款,經桃檢調查後,今天凌晨以新台幣10萬元交保,另有經發局退休秦姓聘用助理和蕭姓、吳姓2業者罪嫌重大且有串證之虞,檢方已向法院聲押。
中央社 ・ 11 小時前英業達旗下英華達越南擴廠 估2026年下半年投產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8日電)代工廠英業達今天表示,子公司英華達擬在越南自地委建興建廠房,預計生產智慧手持裝置類別產品,推估最快2026年下半年完工投產。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拳協榮譽理事長李武男出新書 奧運國手相挺 (圖)
中華民國拳擊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武男(中)28日發表新書,奧運國手甘家葳(左1)、黃筱雯(左2)、吳詩儀(右2)、陳念琴(右1)都到場站台。
中央社 ・ 9 小時前

羅一鈞:流感疫情至11月中
[NOWnews今日新聞]流感疫情持續下降,疾管署署長羅一鈞提到,上週就診人次已下降至11萬,預估脫離流行期的時間可能要到11月中,而後續12月底、1月流感可能會再起。疾管署也宣布,公費流感抗病毒藥物...
今日新聞NOWNEWS ・ 9 小時前
北區國稅局表揚宜蘭4績優營業人
為獎勵營業人誠實開立統一發票及積極配合政策使用電子發票,財政部北區國稅局長李雅晶今(廿八)日至宜蘭縣溪北地區的績優營業人拜寧騰能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之營業處所親送獎牌及致贈紀念品,以表達恭賀及感謝之意。該局表示,為感謝及肯定績優營業人獲獎之殊榮,由李局長代表財政部莊部長頒發獎牌;此外,為了表達對所轄績優營業人的恭賀與敬佩之意,該局特別致贈臺華窯設計「玉堂春富貴」雕金瓷瓶,瓶身融合玉蘭及牡丹,玉蘭寓意績優營業人品格高尚之企業誠信,牡丹象徵績優營業人事業蓬勃,讚譽績優營業人用心經營企業,厚實國家財政的貢獻,並祝福績優營業人商機無限,企業發展源遠流長。北區國稅局宜蘭分局強調,企業誠信經營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更是奠定社會永續健全的力量,籲請營業人支持稅制稅政,配合推動雲端發票, ...
台灣新生報 ・ 7 小時前
奇美食品致贈「幸福生吐司」 暖心慰勞醫療體系萬名同仁
「食得安心,醫得用心,醫思守護每顆心!」奇美集團秉持創辦人許文龍先生「醫院要照顧好同仁,同仁才能照顧好病人」的精神,27日由奇美食品董事長宋光夫代表,將人氣商品「幸福生吐司」親送至奇美醫院
品觀點 ・ 9 小時前
別被「肉肉」騙了!醫揭肌少型肥胖風險高出兩倍,吃對動對才能守住行動力
肌少症是造成老年人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並非只有「瘦巴巴的老人」才會有風險。董氏基金會指出,肌少症的關鍵不是體重,而是肌肉量、力量與功能是否下降。若沒有及早預防,不僅會讓行動力變差、生活品質下降,嚴重甚至可能失去自理能力或增加死亡風險。 事實上,許多「外表看起來不瘦」的人,也可能已經是「肌少型肥胖」族群。因為年齡越大,肌肉會逐漸流失,而脂肪卻不斷增加,導致表面上看似體型穩定,實際上卻是肌肉不足、脂肪過多的「虛胖」狀態。 研究揭露:「肌少型肥胖」死亡風險高出近兩倍根據法國克萊蒙奧弗涅大學發表於《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追蹤 5888 位 45 歲以上成人長達 10 年後發現: 握力正常、但體脂過高者 → 死亡風險增加 57% 握力不足、但體組成正常者 → 死亡風險增加 115% 握力不足又體脂過高者 → 死亡風險暴增 184%! 臺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詹鼎正表示,肌少型肥胖(Sarcopenic Obesity)比單純的肥胖或肌少症更危險。它不僅會造成四肢無力、跌倒、骨折,更與血脂異常、糖尿病及關節炎有關,嚴重者可能臥床或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肌少型肥胖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黑蒜」比生蒜多酚高4倍!每天1至3瓣助排毒護肝
黑蒜在亞洲傳統養生文化中已有數百年歷史,張家銘醫師指出,黑蒜不僅不刺激腸胃,其多酚含量更比生蒜高出4倍,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穩血糖等多重功效,已成為現代「功能醫學食物」。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苗栗山釀青春演唱會12/5登場 免費索票
苗栗縣政府將於十二月初在巨蛋體育館舉辦「二○二五山釀青春演唱會」,連續二天邀請眾多超強卡司,為老中青三代鄉親提供多元活動,苗栗縣長鍾東錦二十八日為活動揭開序幕,強調巨蛋坐椅全面翻新就是為迎接這場演唱會,提升觀眾的觀賞舒適度,提醒大家十一月二十一日於指定地點開放免費索票,歡迎粉絲共襄盛舉。苗栗縣政府勞工及青年發展處長王浩中表示,本次音樂會將於巨蛋體育館開唱,連續兩日分別為十二月五日「經典流行」音樂會、十二月六日「青年流行」音樂會,此外,還要感謝縣內有多組企業贊助活動,特別是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探採事業部,讓縣民朋友們除了有好歌欣賞外,還有機會抽中度假飯店住宿券。經典流行之夜邀請重量級藝人歌手組合,包括范怡文、翁立友、沈文程、王識賢與金嗓歌后葉璦菱等,將帶來多組經典膾炙人口的 ...
台灣新生報 ・ 9 小時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6小時死鬥道奇奪勝!大谷翔平開心衝本壘「日本連線」成亮點
世界大賽第3戰,道奇今(28)日在延長賽18局下靠Freddie Freeman轟出再見全壘打,以6比5擊敗藍鳥,系列賽2比1領先。隨著球飛出牆,大谷翔平興奮衝向本壘慶祝,佐佐木朗希與山本由伸也一同歡呼,日籍選手與翻譯組成「日本連線」開心跳躍慶祝勝利,成為賽後社群熱議焦點。
鏡報 ・ 9 小時前

世界大賽G3道奇回主場 大谷開轟陽春砲生涯季後賽第10轟
MLB(Major League Baseball ,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道奇巨星大谷翔平,今天在世界大賽第3戰道奇主場擔任先發開路先鋒,大谷面對藍鳥隊41歲先發投手薛澤(Max Scherzer)的投球,連續2球都積極揮棒,首打席擊出二壘安打攻佔得點圈。
太報 ・ 15 小時前
今晨冷剩18.9℃ 下一波更強!這天降溫「中南部也有感」
【江宜潔/綜合報導】近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連日遭雨襲、明顯降溫,其中今(27)日清晨平地最低溫為新北石門18.9℃,不過專家表示,下一波更強冷高壓即將於11月初南下,屆時不僅北部及東北部低溫下探一字頭,就連中南部早晚也會有感轉涼,還請民眾注意保暖及溫差。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溫朗東為逃兵「吃草拉屎」?全案結果尷尬了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立委徐巧芯去年踢爆,名嘴溫朗東10年前為了逃兵裝瘋賣傻,做出「把地上草塞進嘴巴吃」、「隨地便溺大小便」等行為,對此,溫朗東提告徐加重誹謗及個資法,全案卻獲不起訴,溫朗東...
今日新聞NOWNEWS ・ 8 小時前
MLB/大谷翔平世界大賽單場4長打 1906年以來首位!
洛杉磯道奇球星大谷翔平今(28日)上演單場雙響砲外加2支二壘安打,成為大聯盟自1906年以來首位單場擊出4支長打的球員。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