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6成廚餘靠豬隻消化 禁廚餘養豬每天2千噸廚餘去哪裡?
台中爆發首宗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22日起全面禁止廚餘養豬,並以每5天觀察一次疫情,若15天病毒潛伏期後疫情沒擴散,有機會解除禁令。
環境部統計,台灣每天生產約2115噸廚餘,其中約1324公噸(約62.6%)用於養豬,是去化廚餘的大宗,如今禁止廚餘餵豬後,這些廚餘要往哪裡去,成各縣市的難題。
豬隻去化逾6成廚餘
根據環境部環境管理署資料,全台每年產生77.2萬公噸廚餘,其中50.5萬公噸為家戶廚餘,26.7萬噸為事業廚餘,廚餘流向約有62.6%都是蒸煮後用來餵豬。
生廚餘如菜葉、果皮、咖啡渣、硬殼等不適合豬吃,則會做成堆肥約30%;少數則會能源化,新北、桃園、台中3座生質能廠則消耗約6.2%的廚餘,其他如黑水虻去化廚餘或飼養雞鴨、簡易堆肥約1.2%。
此外,根據環圖看守台灣協會研究,2024年廚餘養豬量最多的縣市為高雄市(5.5萬噸),其次台中市(近3.5萬噸)、台南市(近3.3萬噸)、新北市(逾2.3萬噸)以及桃園市(近1.7萬噸)。
環團示警 焚化爐燒廚餘有空氣汙染風險
如今少了養豬這個去化廚餘最好的辦法各縣市怎麼做?其中,台北、新北、高雄都緊急開放焚化廠協助銷毀,至於台灣首宗確診非洲豬瘟案場所在的台中,則提供4處指定掩埋場協助「暫置貯留(堆肥)」方式應變處理,桃園也開放觀音保障掩埋場協助收受廚餘。
台南市則利用市內2座「廚餘高速發酵廠」將將廚餘轉化為有機肥料,成為去化的利器。
不過,看守台灣示警,若縣市政府將養豬廚餘改送焚化爐應急,由於養豬廚餘鹽分含量高,會腐蝕爐體,造成焚化爐更頻繁停爐維修,同時鹽分若與澱粉類食物水合,燃燒容易產生戴奧辛,加上廚餘含水量高,容易造成爐溫降低,導致不完全燃燒,均會增加焚化爐空汙排放,同時會惡化垃圾危機。
看守台灣呼籲環境部應禁止廚餘焚化,配套措施是緊急在各地配置簡易堆肥或黑水虻養殖設施,同時環境部也應要求農業部同意讓這些設施成為需要施肥、種植五穀雜糧農地的農業設施,收受處理廚餘,讓廚餘可以進入非洲豬瘟風險低又適合使用堆肥或蟲糞的農地。
環境部呼籲 從源頭減量
環境部則再次呼籲,全民應從日常生活做起,落實「在家吃多少煮多少,出外吃多少點多少」的減量原則,共同減少廚餘產生,建立「綠色飲食」的生活習慣,從源頭減少食物浪費。
環境部表示,環境部已督促各縣市政府依地方特性,因地制宜擬定廚餘清運計畫,協助原廚餘養豬場清運對象,如學校、機關、軍方、矯正機構及事業等,由縣市環保局招標委託將廚餘運送至環保局指定地點,確保廚餘不再進入養豬場,且不造成環境污染。
環境部表示,廚餘禁止養豬之後,將優先採行肥料化及能源化再利用方式,轉化為有機肥料及再生能源,輔以焚化或掩埋等安全去化方式,確保廚餘妥善處理。
其他人也在看

全面防堵豬瘟! 高雄宣布禁止廚餘養豬
為了全面防堵豬瘟擴散,高雄市昨(24)日宣布,未來將輔導市區以廚餘餵養豬隻的養豬場,改以飼料餵食,更建議政府未來將廚餘去化。對此農業部長陳駿季回應,尊重地方政府的決策,不過經過高溫蒸煮的廚餘,屬於安全...
華視 ・ 1 天前
台中非洲豬瘟破口?養豬協會質疑「市府廚餘把關不力」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台中梧棲養豬場疑似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廚餘恐是最重要的傳染途徑之一。桃園養豬協會理事長林承德透過視訊連線在《台灣向前行》節目中提出桃園、新北市府監控廚餘蒸煮去化的例子,質疑「台中市府是否有重視、嚴格把關廚餘?」
民視 ・ 10 小時前養豬禁令若延長 恐掀廚餘大戰
我國近日檢出首例本土非洲豬瘟,並且宣布禁令期間禁止廚餘養豬,但據環境部統計指出,去年全年光是家戶的廚餘量有21萬6361公噸做為養豬使用,高雄就達5萬5058公噸,台中市及台南市分別以3萬4764噸及3萬2579噸再次之,也有縣市表明不收受其他縣市廚餘,若是禁令再延長,恐怕會衝擊廚餘處理,衍生廚餘大戰。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86歲豬農「全家形同破產」不養了!兒子回工地上班
生活中心/周孟漢報導台中梧棲某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昨(22)日親上火線說明,已預防性撲殺195頭豬隻,另全國豬隻也禁運禁宰5天。除了國人人心惶惶外,對於豬農們更是飽受抨擊,甚至有位養豬超過35年、高齡86歲的豬農無奈表示,豬隻被預防性撲殺,對全家來說形同破產,本來準備返鄉接手豬農事業的兒子,更是已經準備回去做工,不然根本無法生活。
民視 ・ 1 天前《社會》養豬禁令若延長 恐掀廚餘大戰
【時報-台北電】我國近日檢出首例本土非洲豬瘟,並且宣布禁令期間禁止廚餘養豬,但據環境部統計指出,去年全年光是家戶的廚餘量有21萬6361公噸做為養豬使用,高雄就達5萬5058公噸,台中市及台南市分別以3萬4764噸及3萬2579噸再次之,也有縣市表明不收受其他縣市廚餘,若是禁令再延長,恐怕會衝擊廚餘處理,衍生廚餘大戰。 依環境部數據推估,目前每天恐怕有495公噸廚餘無法堆肥處理,15天恐怕就有約7500噸廚餘待處理。看守台灣祕書長謝和霖表示,廚餘若採掩埋會產生沼氣,讓掩埋場容易發生火警外也增加溫室氣體排放,若採焚化則因其鹽分及水分含量高,前者會降低焚化爐壽命、增加故障機率,後者則會讓焚化爐溫度降低、不完全燃燒增加戴奧辛等有害物質產生,呼籲環境部應盡速規畫空間設置簡易堆肥場結合黑水虻等增加處理量能。 農業部長陳駿季坦言,禁餵廚餘後的確會衍生廚餘去化問題,但禁止廚餘養豬目的在於斬斷病毒可能傳播鏈,否則未來若與其他場所交叉感染,將更難防治。他強調,目前所有的廚餘清理都是由現有人員載至環保局指定的場所,運輸時也必須打開GPS。 過去農業部曾推動在地方蓋廚餘共同蒸煮場,主要供應規模較小的養豬場,
時報資訊 ・ 1 天前
防堵非洲豬瘟!嘉義縣啟動廚餘應變 黑水虻日消化1.5公噸
為防範非洲豬瘟疫情擴散,全面禁止將廚餘、動物性廢渣、禽畜屠宰下腳料搬運至豬隻飼養場所,且不得作為飼料或飼料添加物使用,嘉義縣也啟動各項廚餘應變與去化措施,嘉義縣永續循環中心已開放收受相關單位的廚餘,經破碎脫水後,由環保局載運至黑水虻廚餘全循環中心再利用處理,預估先實行1個月,後續適疫情發展、政策方向再滾動調整。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
禁止廚餘養豬 台中恐變廚餘山?環保局回應了
立法委員何欣純今天指出,非洲豬瘟在台中發現案例,大家最關心的廚餘問題,因現階段禁止廚餘養豬,台中每天200噸的廚餘去了哪裡?如何去化?台中市府指定掩埋場受理養豬廚餘,「廚餘大峽谷,會不會變成廚餘山?」引發市民對環境與健康的擔憂,許多市議員已經提出質疑,希望市長盧秀燕盡速向市民說明清楚減少恐慌。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台灣省城隍廟再添善舉!光復節送光復鄉災民1800台洗衣機 徐榛蔚親表感謝:去年震災廟方也捐了千萬善款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日前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花蓮光復鄉受創慘重,至今仍在災後復原中。而光復鄉的命名由來與台灣光復的歷史事件有關,碰巧...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北京握有「藥品核選項」? 美媒 : 美對中國醫藥依賴 恐成貿易戰新風險
[Newtalk新聞] 《彭博社》(Bloomberg)報導指出,美國政界與智庫近日警告,中國在全球藥品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可能成為「對美談判的核選項」。繼稀土出口受限引發西方恐慌後,藥品原料已成為新焦點。 報導稱,中國掌握全球活性藥物成分(API)供應鏈,這些是各類藥品的關鍵組成部分。美國官員與分析人士坦言,若川普政府繼續升高對中貿易戰火,中方有能力以醫藥供應作為施壓手段。 美國國會「中國特別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聲稱,中方「顯示出願意將經濟杠杆武器化,藥品也不例外」,並呼籲建立更有韌性的供應鏈。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卡特勒(Wendy Cutler)則指出,「中國談判者深知自己在瓶頸領域的優勢,短期或不會動作,但美國必須降低脆弱性」。 根據美國藥典最新報告,美國近 700 種藥品至少含有一種只能從中國取得的關鍵成分,包括阿莫西林等常用抗生素。分析顯示,中國的掌控對美國 9 成通用藥構成潛在威脅。 報導指出,美國對中國藥品原料的依賴實際上被嚴重低估。美國雖多自印度進口成品藥,但印度製藥商所需原料大多來自中國。統計顯示,中國在 2024 年直接供應美國約 8
新頭殼 ・ 21 小時前

健喬口服新藥GnRH核准上市 預計明年第一季在台推出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健喬(4114)前(23)日宣布,由日本KisseiPharmaceuticalCo.開發的創新口服新藥Yselty,已在2025年10月通過衛福部食藥署(...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入秋最強冷空氣」這時間報到 專家:北部探20度以下
氣象專家林得恩在臉書「林老師氣象站」發文,「入秋以來,最冷!本週天氣,主要受東北季風主宰,東北季風的強弱變化將會直接反應在氣溫升降上面。」林得恩表示,「根據今晨美國NCEP最新數值模擬結果顯示,本週後期(11/2前後),預測東北季風再次增強,臺灣局部地區溫度將會...
CTWANT ・ 8 小時前
快逃!花蓮燕子口堰塞湖上午9點起開挖引流 民眾速遠離河道
即時中心/謝宛錚、林耿郁報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表示,燕子口堰塞湖減災工程,已完成大部分上邊坡刷坡與壩體施工便道開闢,昨(25)日已針對堰塞湖壩體降挖近2公尺。今(26)上午9點將進行壩體深槽線開挖,引流湖水以降低水位及蓄水量,由於可能造成下游水位升高,因此已發布通報單,提醒民眾切勿進入立霧溪下游河道內。
民視 ・ 6 小時前
下週又有冷空氣殺到!2地區低溫「跌剩1字頭」中南部也有感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台灣近期氣溫大幅下降、明顯變冷,其中北台灣受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雨彈不停歇狂炸近1週,遲遲看不到太陽露臉。氣象署指出,今(25)北部、東北部依舊偏涼,降雨機率仍高,尤其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及東北部地區,容易有廣泛且持續性降雨,中南部則是白天明顯回暖,白天可達30度以上。不過還沒等到北部放晴,氣象專家就示警,下週將有冷空氣南下,北部及東北部溫度將跌到「1字頭」,而且這波降溫連中南部也有感。
民視 ・ 1 天前
雨快要停了!專家曝「這天有望放晴」 未來一週天氣曝光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持續呈現偏涼有雨的天氣型態,氣象專家吳聖宇表示,今明兩天(25、26日)北部及東北部仍是陰雨天氣,走到中南部天氣會比較好。但下週一水氣將減少,下週四東北季風減弱,西半部還有可能放晴,要留意的是,下週末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北部及東半部又有明顯雨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雨神還沒走! 東北風緩1天 週日增強又降溫
週六東北季風稍減弱,北部、東部仍飄雨不斷,雨勢綿長。根據氣象專家統計,週一至週六清晨累積雨量,雙北地區佔前三名,台北北投高達1665毫米!氣象預報員表示,週日新一波東北季風將增強,北部、宜蘭低溫下探20度左右。氣候暖化,東北季風定義已改變,19度標準恐難出現。連假過後,北部雨勢雖緩,但東北風帶來明顯降溫,11月初將迎新一波東北風,民眾準備薄外套因應。
TVBS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北部、宜蘭開工日雨下不停! 下週短暫回暖再接冷雨
光復節連假進入尾聲,東北季風轉強,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和宜蘭地區仍有降雨機會,其他地區以多雲為主。10月30日有短暫回溫機會,11月1日將再度迎來降溫。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雨下不停!明起東北季風再增強 降雨範圍一圖看
[Newtalk新聞] 雖然今(25)日東北季風有稍微減弱,但北東仍然大雨不斷,而明(26)天就是連假最後一天,還會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增強,對此,氣象署指出,這波雨勢將會持續到29日,局部低溫探21度,30日短暫回溫兩天,很快11月1日東北季風再次增強,北部和宜蘭將再迎來一波降溫。 氣象署指出,明天東北季風增強,基隆北海岸、宜蘭、大台北山區有比較廣泛的短暫雨,雨勢與今日相比稍微小一些,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明天也有下雨的機會,其他地區多雲,南部、中部山區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雨勢將持續至29日、30、31日減弱短暫回溫,但很快11月1日東北季風會再次增強。 27日桃園以北、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多雲,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28、29日降雨比較多,宜蘭有短暫雨,且有局部大雨機會,桃園以北、東半部、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多雲,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到29日之前,北部、宜蘭整天約21到25度,沒有太大變化,低溫普遍為21到22度。 30、31日東北季風減弱,環境轉為偏東風,曾昭誠表示,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山區午後有零星短暫陣雨;白天溫度可回
新頭殼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