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花蓮出錢出力!竹北吊車大王「做自己」高調做公益
當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泥流吞噬家園,吊車大王胡漢龑毫不猶豫調度重機具趕赴現場,義務救災至今仍未撤離。每出一車少百萬營收,他卻說「救人比賺錢重要」,用行動詮釋台灣最硬底也最柔軟的力量。
命運強行給予的,不受也得受之際,盡是悲愴。9月23日,當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泥流一衝而下,淹沒了家園,也淹沒了希望。
人在竹北的吊車大王、啟德機械起重工程董事長胡漢龑一得知,國軍弟兄用鏟子與黏稠的泥土搏鬥時,頓感心疼,二話不說,將公司全新的小山貓與怪手直接送上卡車,凌晨4點出發,開了10小時的顛簸山路,趕到光復鄉救災。
在深達六公尺的淤泥之下,時間彷彿凝固。胡漢龑的女婿帶隊挖了十幾天無果,憑藉著直覺與經驗,改成橫向挖掘,終於彷彿敲到金屬。那是一輛被完全掩埋的轎車,車內,是政旺砂石場老闆娘。再花了三天細心挖掘,遺體重見天日。
「家屬守在外面悲痛不已,你知道嗎?我女婿也是忍著悲痛慢慢挖。」胡漢龑說,沒挖到人絕不輕言放棄,除了是技術的勝利,更是對「入土為安」最深的敬意。家屬特地包了一包致謝,他非但堅決要求女婿不准收,還送上每位罹難者一萬元撫卹金,68位受傷人士每位3000元慰問金。
截至採訪的10月12日,啟德車隊仍在災區奮鬥,因為還有人沒找到,同樣的機具,同樣的出車天數,若是用於公司業務,相當於上百萬營收,始終無償派人派車,只為悲愴的人心注入一絲撫慰。
好張揚!花40億打造總部「啟德白宮」
對台灣重大災難出錢又出力,胡漢龑不只這一次,921地震、台鐵普悠瑪號出軌、南方澳大橋斷裂等,新聞畫面裡無一例外會看到,啟德出動超級昂貴的設備在現場支援。就連高速公路事故車子翻覆,也會出車協助,不收費。
如果不知胡漢龑深懷善心,初次見面,肯定會覺得:「這老頭好花俏。」今年64歲的胡漢龑,留著兩側剃短、頂部抓高的龐克髮型,身穿俗豔的東北大花布背心,現身無論是宗親會交誼活動,抑或重機械展的露天會場,人人搶著合影,他來者不拒,十分親和。
擅走視覺系路線的胡漢龑,新竹寶山奢華總部花費40億打造號稱「啟德白宮」,矗立國道一號旁超吸睛。遠遠也能望見的超現實場景,還有瑤池金母的12米高神像,以及全亞洲最長主桿的巨型吊車,漆成粉紅與嫩綠相間的「辣眼睛」組合。
或許有人會以為他在造神,但其實,胡漢龔是「做自己」。他就是炫富,就是愛出風頭,做公益高調有俠風,卻也從不避諱提及自己有4位伴侶跟14個小孩。
「他張揚,但不虛偽,」擔任企業家顧問多年的華信統領總經理袁明仁認為,胡漢龑負責任照顧每位愛人兒女,不像很多大老闆始亂終棄。造神很容易翻車,而吊車大王用率真避免了這一點。
高中未畢業,15歲就無師自通開吊車,與父親共同經營起重公司,胡漢龑賭性堅強。
「我幾乎沒有快樂童年,」胡漢龑說。父親是空軍工兵士官長,曾隨美軍顧問團學習重機械吊械、起重,會兇兒子,動不動就揮巴掌:「我人生的第一輛跑車,是我爸離開的第一年才敢買。」
父親退役後,靠一技之長設立公司,有一天客戶下單,父親遲遲聯絡不上,從沒開過吊車的胡漢龑索性自己出車吊掛,賺回人生第一桶金3600元,結果被修理了一頓。豈料隔天,客戶來電誇讚兒子的技術比父親好。
自此他半工半讀,白天開車,半夜加班,第二天僅睡兩小時又繼續工作。因此,缺課太多被退學,又轉學,高中讀了五年,至今仍未讀完。
「父子雙雄」很多次決定,彷彿在牌桌上押下重注。最驚險的一次是,父親要求他以45噸吊重能力的吊車、吊裝亞洲水泥的60噸重煤倉,遠超安全負荷,胡漢龑邊吊邊抖,全身衣服都嚇濕了。這次「特技表演」後,父親也開始重視安全。從衝突到信任,父子攜手創下事業王國。
胡漢龑的敢賭,也在購入更大台機具的關鍵決策上展現無遺。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成立,啟德看準高科技大廠要吊運生產設備,將噴發大量需求,於是胡漢龑奉父命到德國採購最先進的起重機與恆溫氣墊車。預算只有2億,胡漢龑力排父親反對,貸款購入價值12億的裝備,堅信兩年內必能賺回,卻被父親每日痛罵。
好霸氣!「台積電都我們在搬的」
同業沒人敢如此大手筆投資,卻奠定了啟德在業界的不敗地位。半年後,財報卻顯示巨額盈利,父親才驚覺兒子的遠見,中油石化廠1060噸的反應爐、力晶半導體總重500餘噸的各式工具機,大廠生意全數找上門。
「台積電一到四廠,都我們在搬的,」胡漢龑說,啟德的成長,其實與台灣科技產業的成長同一脈動。
從幫友達、群創、奇美電等「面板五虎」吊運面板製造設備,到幫台積電、聯電、華邦、茂矽等從荷蘭搬艾司摩爾(ASML)的極紫外光曝光機,再到風力發電的扇葉安裝,乃至福懋衛星一號到六號,啟德及子公司中道、佳運「一臂吊起新台灣」。
吊運業,是想像不到的賺錢行業。以「啟德白宮」山腳下1200噸德製履帶式起重機為例,是配備電腦、能吊起千噸重物的「巨獸」,單次出車便有1500萬元進帳。胡漢龑透露,力晶半導體那一單就賺了十幾億元,公司平均年營收30億元。
假使有業者模仿啟德、斥巨資購置這些重裝備,就能成為新一代吊車大王嗎?「應該不可能,」胡漢龑不假思索說,因為對手缺乏啟德積澱了40餘年的專業,儘管買得起吊車,但沒有「救過南方澳斷橋」的履歷。
啟德對吊車司機執行嚴格的培訓計畫:先派遣十餘位司機赴德國原廠進行一至兩個月的密集訓練,回國後擔任種子教官。同時,合約亦要求原廠派駐外籍專家到台灣,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交機指導,確保技術能全面傳承,讓所有同仁都能熟悉頂尖設備的操作。
像是風力發電扇片的運輸,則比拆彈更謹慎。這些扇片加上車頭近70公尺,宛如機械巨龍。為確保安全,必須在夜間行駛,並有兩台引導車前後護衛,轉彎時甚至需封路。藝高人膽大,鞏固了胡漢龑的事業版圖。
再像極紫外光曝光機,極度精密,得連同華航的機師遠赴荷蘭受訓,進入機艙和出艙的角度都有嚴格規定,而且只要避震器稍微「跑掉」,便要送返荷蘭、花費數千萬元重測,不容許任何一點失誤。
「我們搬的時候非常有經驗,之後一傳十十傳百,所以客戶就指定我們一家搬,」胡漢龑說。正是堅持極限操作,讓公司600多名員工平安作業「始終零事故」,成為業界典範。
好暖心!救災永遠是他的第一順位
意想不到的是,胡漢龑並擔任新竹地檢署更保會常務委員,迄今錄用200多位更生人為員工。如今,其中很多人已成家立業,忠誠效力。
「以前我爸用人要神明把關,先向瑤池金母擲筊,等三杯同意才進入公司,」沒想到胡漢龑不但改了規矩,還聘雇父親最反對的人:「我們要給更生人一個就業機會,不然他們永遠是邊緣人,不利於社會和諧。」
救災,永遠是胡漢龑的第一順位。去年新竹晴空匯大樓火災,雲梯車一次只能載兩、三人,消防局來電求援,公司機具當下其實有工作,他卻立刻調派90多米的吊車與吊籃,一次可載20人,迅速救出受困民眾。他回憶:「阿公阿嬤握住我的手,說謝謝。」那一刻,他更堅信,商業利益遠不及人命重要。
衝事業時,他敢於叛逆而行;做善事時,又毫不遲疑地付出一切,賭徒的孤注一擲與信徒的義無反顧,在他身上完美融合,賭性與神性兼具,這就是胡漢龑。
胡漢龑小檔案
● 出生:1961年
● 現職:啟德機械起重工程董事長
● 救災經歷:921地震、台鐵普悠瑪號出軌、南方澳大橋斷裂、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其他人也在看

看好3千億美元「XR商機」!文策院助業者2天開181場媒合會,李遠:台灣兼具文化與科技底蘊
近來台灣XR產業受到矚目,由文化部與高雄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25 TTXC台灣文化科技大會」上,也特別聚焦XR作品,不僅邀請國際作品聯合展出,更為台灣創作者媒合資方。
今周刊 ・ 1 天前
雷達看不見的,AI看見了!歐特明靠「視覺技術」攻進歐洲自駕商用車市場
歐特明電子看準大貨車致命盲區,轉攻商用車藍海。用「純視覺AI」能辨識雷達看不見的靜止行人,搶下歐盟法規商機,聚焦於全球自駕封閉場域。
數位時代 ・ 1 天前燕子口堰塞湖減災工程發包 23日進場分階段降挖壩體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22日電)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監測,立霧溪上游燕子口堰塞湖距壩頂溢流高度仍有3.42公尺;減災工程今天發包後,廠商明天進場,待刷坡工作完成後,分階段降挖壩體。
中央社 ・ 1 天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 警戒解除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災害造成花蓮光復鄉、萬榮鄉及鳳林鎮嚴重損害,昨(二十二)日為災後第三十天,中央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政務委員於記者會宣布完成任務、將紅色警戒降為常態。縣長徐榛蔚感謝中央協調所這段時間在季政委的帶領下,與各公、民間單位協力,救災工作有序進行。而復建工作持續進行中,花蓮縣政府前進指揮所預計下週起轉型為「花蓮縣政府復建服務中心(暫名)」,續留光復鄉提供服務,協助災民盡速恢復正常生活。縣長徐榛蔚指出,縣府團隊自九月二十三日進駐光復至今已三十日,回顧二十三日上午九時召開災害應變會議,決議於光復鄉開設前進指揮所,隨即於十三時三十分完成重機具與搜救設備進駐光復鄉,並同步成立災後醫療站;當日下午十四時三十分、十六時三十分,兩波洪峰相繼湧入市區,縣府與中央部會迅速整合資源,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花蓮堰塞湖暫無威脅 災害應變中心今撤除「運作33天、近25年最長」
花蓮立霧溪堰塞湖經評估後,研判水位穩定、壩體無異常,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副指揮官、消防署長蕭煥章今(23)日會議中表示,11時災害應變中心撤除,後續復原及防災工作回歸各部會推動。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自樺加沙
台視新聞網 ・ 20 小時前
資金偷偷進場車用 堤維西營收創高還在底部
今(23)日加權指數向下開低出現走跌,隨後跌幅收斂向上收紅,市場有著只要下跌就是買點的氛圍,今日可以注意到整體相關車用概念股包含東陽(1319)、帝寶(6605)、耿鼎(1522)、堤維西(1522)…等開始出現成交量逐步放大跡象,使得投資人可以特別留意。
理財周刊 ・ 19 小時前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2個堰塞湖」最新情形!林保署:下游湖體幾乎消失
[Newtalk新聞] 繼前進指揮所昨(22)日宣布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由紅色警戒轉為常態警戒後,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3)日再度公布馬太鞍溪上游2個堰塞湖的最新監測數據,表示今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穩定;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約800公尺處新形成的小型堰塞湖湖體則是幾乎消失,逐漸恢復到阻塞前的情形。 受強颱樺加沙由台灣南方海域通過影響,東半部降下豪雨,讓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在9月23日溢流潰決,沖毀往返光復鄉的道路和馬太鞍橋,還讓整個光復鄉泡在水裡,至今已有19人死亡、5人失聯,157人輕重傷。 林保署花蓮分署今日公布馬太鞍溪堰塞湖最新監測數據指出,目前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高程1019.6公尺、湖區面積為12.6公頃,蓄水量約150萬噸。自9月23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破壞至今,堰塞湖水位高程下降119.4公尺,且10月起水位無明顯變化,蓄水量為溢流前的1.7%。 此外,林保署於10月21日上午發現,在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處下游約800公尺處新成行的小型堰塞湖目前正穩定溢流,且在10月21日晚間21時溢流後,水流持續沖刷,讓湖體幾乎消失,正逐漸恢復到阻塞前的流況。查看原
新頭殼 ・ 20 小時前
■OpenAI一兆美元大餅隱藏版受惠股 奧特曼率聯軍衝鋒 AI供應鏈迎大商機
OpenAI開槓桿大搞AI基建,吹皺一池春水,美國科技大咖爭相合作,捲起千層浪,既競爭又合作的空前AI大聯盟,準備獨霸全球。細數相關台廠供應鏈,重疊度最高的受惠機率也高,到底賺多少還得精算一下。
理財周刊 ・ 17 小時前政府關門 ICE配槍幹員照領薪水 幕僚、技工、行政人員等統統沒有
聯邦政府關門進入第四周,同一個機構裡竟出現差別待遇,依規定需要照常上班的某些員工有薪水可領,但其他同事得不到分文報酬。華...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1 小時前
《國際經濟》日最大工會:2026目標至少加薪5%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最大全國性工會組織日本工會聯合會(Rengo)於23日宣布,就算有美國新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在2026年時還是要爭取加薪至少5%,希望能連續4年大幅調薪,因應大漲的物價。 擁有700萬成員的日本工會聯合會,2025年也是幫會員爭取加薪5%,但最後日企平均願意幫員工加薪5.25%,並創下34年來最高漲幅。日本上班族薪資雖增加,但因為物價一直上漲,實質薪資基本上是負成長,所以Rengo才希望能加薪更多。 日本工會聯合會最新的加薪目標,也包括底薪要增加3%以上,在中小型日企工作的,更是要爭取增加6%。一個員工的底薪決定自己的薪資曲線(wage curve),也就是獎金、遣散費以及退休金的一切根本 經濟學家預測,因美國關稅增加壓縮了日本出口商的獲利空間,明年即將正式開始的薪資談判中,加薪的幅度可能不如今年那樣多。日本主要出口商已降低出口價格吸收關稅成本。 也有分析師表示,經濟本身狀況不錯,物價持續在高檔盤旋。因為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並沒有改變,所以沒有任何因素會讓薪水成長率下降,所以預估日本勞方可望加薪4.5%到4.7%左右。
時報資訊 ・ 19 小時前日本最大工會RengoRengo續推加薪抗通膨,目標2026年加薪5%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日本最大的工會組織日本工會聯合會(Rengo)週四表示,將尋求在2026年加薪5%或更多,目標是連續第四年大幅加薪,藉此因應通膨,不過,美國關稅帶來了一些阻力。明年5%的加薪幅度與擁有700萬名會員的Rengo今年在年度勞資談判中提出的加薪幅度相同。今年日本企業的平均加薪幅度為5.25%,是34年來的最大漲幅。
財訊快報 ・ 19 小時前搭Waymo無人車 比Uber更省錢 旅客與學生首選
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無人駕駛計程車Waymo,今年6月宣布擴大其在洛杉磯的營運範圍,越來越多民眾選擇...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1 小時前
重陽敬老中英攜手傳愛 預防落實日常、醫療深入社區,陪伴長輩安心在地老化
為響應九九重陽節、關懷社區長者健康福祉,中英醫療社團法人中英醫院、板英醫院與康科特股份有限公司將於10月23日聯合舉辦「九九重陽敬老」活動。本次活動於新北市板橋四維公園活動中心(板橋區陽明街172號)熱鬧登場,邀集周勝考議員、文德里賴錦賜里長、新北市板橋區長壽會、國際獅子會板橋分會與美商嘉康利共同參與,攜手為社區長者打造一場溫馨而充實的健康盛會
理財周刊 ・ 22 小時前
法說會真的有行情嗎? 掌握這類公司勝率最高
法人說明會,簡稱為法說會,是上市公司與法人投資人之間的重要溝通場合,主要目前在於說明公司營運狀況、財務成果以及未來展望。不同於股東會,法說會並非法律強制召開,也不涉及表決權或董事改選等公司治理議題。
理財周刊 ・ 23 小時前
管碧玲拜託藍白委別刪預算,卻被剪成惡搞影片「沒出息」…她親發3張圖:預算少1萬元我也會哭
立法院日前朝野協商「韌性特別預算案」,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為守住國海院海洋科學調查預算,求藍白立委不要刪預算時,脫口說出「如果刪了會哭」,被網友惡搞剪成影片。 對此,管碧玲在臉書發文強調,中國多次派出科研船圍繞台灣做海域調查,而這筆經費關乎台灣海域安全,最終雖保住預算,但仍被刪5千萬、凍結1億4千5百萬。她並PO出中國科研船航跡圖,表示「這些預算,就算少一萬元,我也會哭」。
今周刊 ・ 21 小時前
北士科解套、輝達進駐! 新紡、士紙雙雙漲停
輝達(NVIDIA)落腳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的爭議終於畫下句點,新光人壽宣布在返還相關成本後「合意解約」,此舉意味著園區開發進入新階段,市場長期擔憂的法規與協商問題解套。隨著輝達確定進駐,北士科將成為台北市科技產業鏈的重要據點,也帶動「士林資產概念股」全面噴出,代表股包括新紡(1419)與士紙(1903),兩檔今日雙雙跳空漲停,成為市場焦點。
理財周刊 ・ 23 小時前
匯率大震盪,想避險企業增6倍,少做這一步,避險變豪賭!
「今年上半年就是在做白工!」一位上市公司老闆這樣苦嘆。罪魁禍首,正是2025年5月起的新台幣暴力升值。攤開第二季財報,602家上市櫃公司已公告外幣兌換淨損益數字,近9成企業慘吞匯損;台股上櫃公司上半年獲利大減近3成。不只外銷業者首當其衝,消費、內需產業也挫著等。一位營建業高層直言「我們是海嘯第二排,...
商業周刊 ・ 20 小時前
日月光業績題材支撐 23日股價逆勢帶量補漲
台股23日仍受美股影響,加權指數開低走低,終場指數下跌116點,收盤時整體盤面表現,漲幅前三大類股依序為油電燃氣、造紙及塑膠,電子相關類股僅通訊網路、電腦周邊及電子通路勉強維持在平盤以上,而輝達概念族群股則是呈現部分業績題材個股補漲的表現,其中日月光(3711)在買盤積極介入下,股價開低震盪走高,終場股價逆勢收漲3元、收在196元,成交量為18771張,較前一日增加303張。
理財周刊 ・ 19 小時前
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基隆獲環境力特別傑出獎!推電動機車見成效,謝國樑:2、3年內導入電動巴士
《今周刊》第六屆「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周三(10/22)揭曉結果!綜觀整體調查結果,今年度有3個縣市連續五年蟬聯「永續城市特優獎」(台北市、新竹市、新竹縣)及1個新進榜縣市(嘉義縣)。 六都「永續城市特優獎」由台北市、桃園市奪得,十五縣市部分,特優獎為嘉義縣、新竹市、新竹縣、嘉義市。 基隆市今年獲得「環境力特別傑出獎」。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近年基隆推動電動機車已見成果,他預告未來兩到三年內,基隆將把電動巴士系統全面導入,讓公共運輸也邁向電動化。 謝國樑坦言,雖然基隆目前財政壓力不小,但這不會成為限制,反而是激勵,「基隆不會氣餒,而是更努力發揮自身條件」。
今周刊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