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老人:80歲擁有50歲的大腦,科學家是如何解釋的?
「她的海馬體非常美麗。」塔瑪爾·蓋芬(Tamar Gefen)博士回憶道。
這位神經心理學家被那位女性大腦中該區域的精緻結構吸引。
「她的神經元飽滿而健康。我當時心想,這樣一個令人驚嘆且精密的結構,竟然能夠承載如此可怕的記憶,真是不可思議。」她說。
蓋芬博士是美國伊利諾州西北大學「超級老化計劃」(SuperAging Programme)的研究人員,她所描述的是一位「超級老人」,這位女性在生前接受了她的研究,即使在去世後,她仍持續研究其大腦。
儘管這位「超級老人」是纳粹大屠殺的倖存者,研究人員仍難以忘懷她的快樂、堅韌與幽默。
「已經超過十年了,但我仍經常想起她。」她說。
這是蓋芬博士對《我們能從超級老人身上學到什麼》(What We Can Learn From SuperAgers)一文作者馬丁·威爾森所說的話,該文章刊登於《西北大學雜誌》(Northwestern Magazine)。
這項計劃已經進行了25年,意味著科學家與參與者之間的關係已建立許久,正如蓋芬博士的經歷所顯示,與那些捐贈大腦者之間的連結可以是深刻而動人的。
第一個研究對象
「SuperAging」(超級老化)這個術語出自西北大學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若要了解其「超級老化計劃」的起源,我們得回到1990年代中期,那時發生了一件純屬偶然的事情。
「我們收到了一位81歲女性的死後大腦解剖報告。」西北大學《超級老化計劃头25年》這篇科學文章的作者如此寫道。
這位女性曾參與另一項研究計劃,當時「並未顯示出任何功能障礙的跡象」。
事實上,在記憶測驗中,她的表現達到「優異」水準,與50歲左右的人相當。
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在她的內嗅皮質切片中僅發現一個神經纖維纏結。內嗅皮質是與多個大腦區域相連的重要區域,對於空間記憶、情節記憶與自傳式記憶的鞏固至關重要。
神經纖維纏結是由tau蛋白(一種對大腦功能至關重要的蛋白質)形成的微小纖維堆積,會在神經元內部交纏。這些纏結在大腦中的擴散,與認知衰退密切相關。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在這位女性的大腦中僅發現一個纏結,「在這個年齡層中,即使是沒有已知認知異常的人,也屬於極為罕見的情況」。
在BBC節目《健康檢查》(Health Check)中,該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員之一、同時也是西北大學教授的珊卓拉·溫特勞布(Sandra Weintraub)博士回憶起這項研究的起點。
「我們第一位超級老人的大腦中只有一個纏結,我們當時想,『天啊!我們找到保持大腦健康的祕密了:就是不要產生纏結。』」她說。
「但下一位超級老人的大腦中,卻有和阿茲海默症死後診斷患者一樣多的纏結。」
超級老人的定義
「超級老化計劃」的科學家將「超級老人」定義為年齡80歲或以上,但在單字記憶測驗中,表現與比他們年輕20至30歲的人相當。
他們使用「雷伊聽覺言語學習測試」(Rey 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這是一項在神經心理學中廣泛應用的工具,用來評估記憶力及其他認知能力。研究人員還會使用其他工具來評估不同的認知功能。
研究人員選擇「情節記憶功能」作為主要指標,因為「這是一般老化過程中退化最明顯的能力」。
因此,為了將某人歸類為「超級老人」,研究人員設下了極高的標準——記憶力必須與年輕至少30歲的人相當。
而研究結果也令人印象深刻。
「最令人震驚的,就是看到一位90多歲的長者,竟然能記住大量新資訊,而我有時看到五、六十歲的病人,卻在面對更簡單的記憶測驗時感到吃力,」西北大學精神醫學與行為科學系助理教授莫莉·A·馬瑟(Molly A. Mather)在接受BBC西班牙語記者採訪時表示。
他們的大腦如何與眾不同?
超級老人挑戰了「認知能力隨年齡必然衰退」的傳統觀念。
研究人員發現,超級老人擁有一種在神經心理學與神經生物學上皆可區別於同齡人的特徵型態(phenotype)。
舉例來說,超級老人的大腦「皮質體積與年輕20至30歲的普通成年人無異」。
皮質體積是指大腦皮質(即大腦外層)的組織量,這一區域對於有意識的思考至關重要。
大腦皮質的多個區域與記憶、語言處理等功能密切相關。
另一個例子是,研究人員發現超級老人的大腦中,馮·埃科諾莫神經元(Von Economo neurons)的數量遠多於同齡人,甚至比年輕許多的人還多。
這類神經元被認為在社交互動與複雜社會行為的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
這項發現也與專家們在研究超級老人時觀察到的現象相呼應:他們對於維持強大社交關係有高度興趣。
「但我們仍不知道哪個是因、哪個是果,」馬瑟(Mather)說。
究竟是因為他們天生擁有較多這類神經細胞,才使他們更擅長社交?還是因為他們長期積極社交,才促使這些細胞增生?
在細胞層級上,超級老人的大腦也顯示出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變化較少。
「我認為超級老人最令人驚奇的一點是,他們許多人已經八、九十歲,甚至超過百歲,但他們大腦中的神經纖維纏結卻非常少,遠低於我們對這個年齡層的預期。」馬瑟解釋道。
科學家們仍無法解釋這個現象,並懷疑是否有某種機制阻止了纏結的形成。
至於那些雖然有纏結但仍能保有記憶力的超級老人,他們的記憶力如何得以保存,至今仍是一個謎。
生活習慣各異
拉爾夫·雷博克(Ralph Rehbock)生於1934年,是這項研究的志願參與者之一。
「我為自己是超級老人感到非常自豪。」他在一段由西北大學製作的影片中表示。
自該計劃創立以來,已有290位超級老人參與研究,其中77位在去世後捐出了大腦,供研究人員進行解剖,以了解他們為何能抵抗認知衰退。
目前,仍有133位活躍參與者。
威爾森在文章中指出,並不存在「典型」的超級老人。相反地,這是一群生活方式各異的人。
「有些超級老化者似乎遵循了所有可想而知的健康生活建議;但也有人飲食不佳、喜歡抽菸喝酒、排斥運動、經歷壓力重重的生活,甚至睡眠品質也不好。」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
「這當中並沒有一個簡單的公式。誰知道呢?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知道,但我認為我們距離那種可以開出處方的公式還很遙遠。」
蓋芬博士也提醒:「生物學、基因與其他因素之間總是會互相影響,這些都會影響一個人是否具有抗衰退的韌性。」
「你不會因為開始吃得健康、睡得好、治療憂鬱症、戒酒等等,就突然變成超級老人,」溫特勞布博士告訴 BBC。
「但我們知道,這些行為都能降低你隨年齡增長而出現認知衰退的風險。所以我們的建議是:盡你所能地降低風險。如果你這麼做了,再加上你有那樣的基因組成,那麼你就有機會成為超級老人。」
那麼,我們有可能擁有像超級老人那樣的大腦嗎?
「正如我們所展示的,其實並沒有所謂的『超級老人大腦』,」溫特勞布在接受BBC西班牙語記者採訪時說。「真正超級的,是他們的記憶力與對生活的態度。」
她解釋,有些人在死後解剖時發現其大腦幾乎沒有與年齡相關的損傷;但也有些人雖然大腦中存在阿茲海默症的異常蛋白質,這些蛋白質通常會導致健康神經元的喪失,進而引發認知障礙與失智症,但他們卻未出現這些症狀。
「某種原因讓超級老人要麼不會像大多數老年人那樣產生這些蛋白質,要麼即使產生了,也能以某種方式對其對健康腦細胞的影響產生免疫反應。這正是我們感到興奮的地方。」她補充道。
其他人也在看

台灣凍卵三大新主力族群 醫曝「這年齡」前成功率最高、費用最低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近年為了鼓勵生育,政府陸續推出「凍卵」、「凍精」補助方案,而國內門診觀察,目前凍卵主力有新的三大族群,包括:癌友、卵巢早衰以及高壓職場族,醫師也指出,凍卵的成本與時間其實會隨年齡成倍上升,越早規劃越省、成功率也越高,以35歲前凍卵成功率最高、費用最低。 國健署今年9月起推出最新「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方案,針對因乳癌、...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高雄11歲男童弄丟作業遭媽罵 離家出走想到嘉義找阿嬤
南部中心/鄭榮文、陳姵妡 嘉義報導一名家住高雄市的11歲男童,他因為不小心弄丟了學校的作業本,遭到母親責罵,晚上居然負氣離家出走,騎著腳踏車去搭火車,打算前往嘉義縣的外婆家,卻因不知外婆家怎麼去,下車後在街頭流浪,幸好超商店員察覺有異報警,才讓男童順利返家。一名小男童從高雄搭乘火車,要去嘉義找外婆,結果在水上車站下車後就迷路了。(圖/民視新聞)一名小男童,坐在警察局,看起來神色緊張,原來他來自高雄,卻在嘉義街頭流浪。記者vs.附近居民:「沒有看到,因為連假很多人。」發現小男童的地方,就在超商前,原來這名男童,家住在高雄市,因為弄丟作業本,遭到媽媽責罵,晚上竟然騎著腳踏車,負氣離家出走,自己從高雄搭乘火車,要去嘉義找外婆,結果在水上車站下車後就迷路了,向超商店員問路,店員察覺不對,趕緊報警。家屬vs.員警:「(店員)講說這裡有派出所,所以就叫他過來,他自己來派出所這邊,對對他自己騎車過來,他說不知道怎麼去嘛,他原本是想騎腳踏車去你們那邊,但他說不知道怎麼騎。」男童站在街頭上十分無助,警方問清楚緣由後,協助聯絡家屬,才讓他順利跟家人會合。(圖/民視新聞)警方到達後,發現男童站在街頭上十分無助,問清楚緣由後,協助聯絡家屬,才讓他順利跟家人會合。嘉義水上聯合所所長張永龍:「因不知道外婆家如何到達,迷失在水上地區,警方先帶男童返所休息,並提供餅乾與飲水安撫其情緒,經警方確認男童身分後,隨即通知家屬,男童家人早已心急如焚找尋小孩。」男童媽媽到場,看到孩子平安無事,終於放下心中大石,鬆了一口氣,開心一起返家,結束這場跨縣市的驚魂記。原文出處:高雄11歲男童弄丟作業遭媽責備 孤身離家出走到嘉義找阿嬤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北車性侵案女網友自稱「目睹全程」 還原現場喊「怕受傷」……網友不挺館長15萬交保! 檢方認定涉違「煽惑他人犯罪、恐嚇危害安全」央廣遭駭「官網掛五星旗」!法院裁定2嫌交保 檢方抗告駁回確定
民視影音 ・ 1 天前
普特融合有成效?「擬減特教班」 教理員不足教育現場快炸鍋
融合教育「零拒絕政策」推行近30年,高中以下特教生,進入一般學校比例近97%,特教學校剩約3%,但讓特教生進入普通班,跟一般生接觸的美意,卻造成了教育現場挑戰,協助特教生的助理員人力短缺,優先核發給無法自理、移動的重度肢體障礙特教生,而像氣切、中重度自閉症、學習障礙等其他障別學生,卻時數不足,少了專業協助。普特融合,不該只有一起上課,更該關注不同障別學生的需求,否則,不只讓該在特教班慢慢學習的孩子,在普通班受苦,授課老師也面臨極大壓力。
鏡新聞 ・ 1 天前
85歲翁膝蓋痛10年靠輪椅 熱凝療法1週止痛8成重獲行走力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85歲的黃先生飽受退化性膝關節炎之苦超過10年,膝蓋變形、疼痛難耐,走路得靠輪椅。他嘗試過藥物、復健、玻尿酸注射等多種治療,效果都不明顯。直到到台北慈濟醫院接受「高頻熱凝療法」,治療一週後疼痛減輕7至8成,竟能重新站起走路。主治醫師李宜軒指出,這項技術是以電波熱能阻斷疼痛神經傳導,對無法或不願開刀的病人,是不錯的止痛選擇。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吸毒欠債把女兒成沙包!天天遭暴打⋯害昏迷開顱 惡父母將入獄
台中一對年輕蔡姓夫妻育有3名子女,其中大女兒不到2歲、小女兒僅有9個月大,去(2024)年5月時夫妻帶著兩女兒入住某旅店時,多次動手毆打女兒,旅店人員看不下去報警處理。經檢方調查對夫妻2人提起公訴,丈夫涉案部分已於7月間遭判刑4月與1年6月定讞;至於妻子毆打的部分,最高法院今(15)日判處有期徒刑1年3月定讞,夫妻2人即將入獄執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李威捲「精舍殺人」瘦到認不出來 突改口不認罪受害者律師批無悔意!
藝人李威捲入精舍命案 被控幫助傷害致死 等3項罪嫌 他14日出庭 人瘦了一大圈還剪掉招牌長髮 一度讓大家沒認出來 對於記者提問不發一語 他在偵辦期間配合檢方 轉為污點證人想拼無罪 已獲減輕或免除其刑 不過他今日(14)開庭時 突然改口否認犯罪 還說當時要求 被害蔡姓女子道歉 是基於同情 只是希望她趕快認錯後就能休息 對於檢方的起訴 他認為法官會有公正審判 讓受害者律師看不下去
娛樂星聞 ・ 1 天前退化性關節炎患年輕化 60歲以上半數受影響
很多老年人患有退化性膝關節炎,發病時間超過十年,關節嚴重變形、發作時疼痛難耐。台北慈濟醫院十五日表示,根據統計資料,退化性關節炎盛行率隨年齡上升,六十歲以上老年人約有半數受到影響,女性罹病機率高於男性,而且還有年輕化趨勢。骨科醫師李宜軒指出,五十出頭就出現膝關節骨刺或關節磨損,這類患者人數持續增加,多與不正確運動姿勢、劇烈運動造成過度磨損,甚至完全缺乏運動、肌肉萎縮等因素有關。疾病初期症狀多以關節出現「喀拉喀拉」摩擦聲響、長時間站立及行走後感覺痠軟為主。李宜軒進一步指出,步入中期之後,常會出現活動時疼痛、關節活動度下降,等到進入中後期,疼痛甚至在休息時也持續存在。晚期患者由於軟骨完全磨損,骨頭直接摩擦即可能面臨膝關節提早退化;呼籲民眾可透過游泳、騎腳踏車、股四頭肌運動及練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法說會前台積電股價飆上1465元!專家這麼看
[NOWnews今日新聞]台積電召開法說會前夕,今(15)日開盤一路走高,最終收在1456元,再度創出新高。專家表示,台積電已經被外資連續賣超五天,「一直在做賣出動作」,而台積電今日成交量為3.3萬張...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不只老化!狂長老人斑=發炎了 醫揭「2招」去斑、助肌膚回春
老人斑不只是皮膚問題,也是全身發炎與代謝異常的信號。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長期攝取高糖、高溫烹調的蛋白質,容易促使黑斑與皺紋的形成,另外,他也引述美國醫師的發現,透過低糖化飲食與調整腸道健康,有助於消除黑斑,讓皮膚恢復年輕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BLACKPINK演唱會倒數!高雄染上「BP粉」交管曝 龍虎塔T恤只有台灣有
韓國女子天團BLACKPINK世界巡演「DEADLINE」亞州場次,10月18、19日從高雄國家體育場(世運主場館)起跑,世運大道當天上午8時至午夜12時實施交管,捷運、台鐵加密班次及免費接駁車服務。台北大巨蛋遠東Garden City 1樓舉行為期5天的「DEADLINE」限定快閃店15日開店,「城市限定款」T恤,只有台灣才買得到。
太報 ・ 1 天前
出國不再結伴同行!眾人喊「一人獨旅」超爽
[NOWnews今日新聞]近日有網友發現,近幾年有不少人會出國獨旅,並對此現象相當好奇,發文詢問「為什麼近幾年出國獨旅的人開始變多了」,引發不少討論,有人認為「一個人出國就是爽」、「少遷就一個人,多很...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預防三高,快點動起來!!規律運動,降低20%心血管疾病死亡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4大危險因子,也是造成非傳染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並直接將缺乏身體活動視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 根據世界衛生統計報告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約有6%的死亡率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僅次於高血壓13%、菸品使用9%及高血糖6%,有超過200萬死亡人數可歸因於靜態生活。 靜態生活除了增加死亡率,還會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的風險加倍,並增加癌症、高血壓、骨質疏鬆症、憂鬱症、焦慮症的風險,大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及30%缺血性心臟病,都是因身體活動不足所造成。 國家衛生研究院曾進行國內大型的追蹤世代,分析各個不同運動量的健康效益,結果研究發現,每天運動15分鐘可以延長3年壽命,可以減少14%總死亡、10%癌症死亡及2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 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指出,運動的好處很多,以宏觀來說,運動可以維持良好體態、增加心肺功能、強化肌肉組織與功能、增強關節靈活及協調能力、增加疼痛忍耐力,提升睡眠品質、免疫力、抗壓力、降低老人跌倒風險、幫助戒菸,預防癌症、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骨質疏鬆症、憂鬱症、焦慮症、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高麗菜怎麼切最好吃?農糧署曝「口感差很大」 1切法更脆
高麗菜含有維生素C、鈣、磷、鉀等營養素,不僅好吃又營養。近日農糧署表示,高麗菜切法不同竟然會影響口感,順著葉脈纖維切或垂直切差很大,可視搭配食材及個人偏好,選擇不同的切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ChatGPT即將為成人用戶開放驗證過的色情內容
ChatGPT將從今年12月起開放更多成人用途,包括讓經過驗證的成年用戶體驗色情內容。 此項政策歷經許多討論,引發了正反意見,特別是涉及精神健康的問題。
BBC NEWS 中文 ・ 7 小時前
天生有後福~命定「越老越享福」的4生肖女+出生時辰!巳時蛇過中年得轉機,「這位」後福深厚旺夫益子
俗話說:「少年辛苦,老來享福。」有些女生天生命格就是愈晚愈旺,雖然早年未必一帆風順,但隨著年齡增長、心境成熟,貴人運與財運會逐漸浮現,最終走向幸福美滿的人生。她們不僅婚姻圓滿,還能在晚年享盡子孫繞膝、
女人我最大 ・ 13 小時前
寧靜車廂惹議 高鐵董座史哲道歉:千錯萬錯都是我們的錯!曝不設親子車廂考量「寧靜車廂也是親子車廂」|Yahoo《齊有此理》
高鐵最近推出「寧靜車廂」政策,引發民眾不同看法,有小小孩的家長們更是如坐針氈。高鐵董事長史哲到Yahoo《齊有此理》接受主持人王時齊訪問,坦言寧靜車廂的概念醞釀已久,但從來沒想過小孩跟寧靜車廂有關。不過既然從事交通服務業,史哲苦笑稱「做服務業第一件事就是說對不起」,所以仍對此道歉「千錯萬錯都是我們的錯」。
齊有此理 ・ 1 天前
萬眾矚目!台積電Q3法說會登場 外資目標價一次看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今日(10/16)召開第三季法說會。外資法人將聚焦全年營收是否上修?晶圓代工報價漲幅、2奈米量產貢獻營收比重、CoWoS產能擴張、半導體關稅、明年資本支出規劃、海外建廠進度以及美方喊「晶片五五分」、輝達投資英特爾等關鍵議題;有待台積電管理層一一解惑。
太報 ・ 14 小時前
不靠意志力!婦改飲食、生活習慣 狂瘦50公斤不復胖
一名家庭主婦透過調整生活習慣,在一年四個月內成功減重50公斤,更令人驚豔的是,她維持理想體重已超過一年未曾復胖。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這位女性的成功關鍵並非依賴意志力,而是建立了穩定的飲食模式與生活習慣。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確定11/2上路!假日急症中心「6都14地點」曝光 週日看診最多省600元
為解決大型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11月起將於六都試辦設置「假日急症中心(UCC)」。健保署補充,目前六都共鎖定14個地點,多為地區醫院及聯合診所,由基層診所醫師輪值,民眾假日若遇發燒、簡單傷口等5種不適;UCC部分負擔費用只收新台幣150元,相較於醫學中心的急診750元,民眾最多可省下600元。(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