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形成滿一週 將降挖解危機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目前維持紅色警戒,根據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昨(22)日水位距壩頂不到4公尺,壩體下方亦持續滲流,仍有潰決風險。同時,減災工程發包廠商今日就會進場,採分階段降挖壩體策略,若堰塞湖水得以順利導流並沖刷壩體,壩體有可能因此瓦解。
《環境資訊中心》整理燕子口堰塞湖形成一週至今的防災應變,協助讀者掌握事件相關資訊。
一、燕子口堰塞湖怎麼形成的?目前狀況如何?
據國立東華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建置的「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應變紀實」網站,10月17日,燕子口步道因高陡大理岩崩塌堵塞立霧溪河道形成堰塞湖。微地動偵測到崩塌持續18秒。燕子口堰塞湖蓄水量約270萬噸,相較馬太鞍堰塞湖蓄水量9100萬噸,規模小許多。18日清晨,堰塞湖水漫入靳珩隧道西口,沿隧道流出,回立霧溪主河道。
根據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新聞稿,昨日燕子口堰塞湖距離壩頂溢流尚有約3.42公尺,蓄水量降為190萬噸,距壩頂滿庫仍有40萬噸之蓄水空間。目前壩體下方持續滲流,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
若燕子口堰塞湖溢流潰決,是否像馬太鞍堰塞湖一樣有土石泥流沖瀉而下?據《中央社》報導,中央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李孟諺表示,燕子口堰塞湖土層特性多為大理石及花崗岩碎片,淤泥量不高,與馬太鞍溪堰塞湖不同,且現有河道可容納溢流水量,對下游風險較低。
這次並非燕子口首次形成堰塞湖,該紀實網站指出,據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李瑞宗《立霧注》紀載,當地曾發生過兩次的堰塞湖。包含1951年10月,因花蓮大地震在此形成73公尺的天然壩,隔年4月才潰堤;另一次則是因為1998年10月25日的芭比絲颱風。
燕子口堰塞湖湖水呈現寶藍夢幻色澤,引發網路討論。《風傳媒》指出,太魯閣峽谷岩壁主要由變質石灰岩(大理岩)構成,立霧溪溪水的微酸成分會溶解碳酸鈣,產生極細微的碳酸鈣懸浮粒子,這些細粒懸浮在湖水中,會選擇性散射波長較短的藍色光,形成與眾不同的藍綠色調,而水越深,藍色就會越明顯。
二、堰塞湖出現至今,做了那些防減災應變?
根據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新聞稿,17日花蓮分署發現堰塞湖水位異常上升後,下午即依《堰塞湖緊急應變程序》啟動防災,並發出「燕子口堰塞湖緊急通報單」,通知公路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及秀林鄉公所等單位同步應變。
花蓮縣政府17日下午依林保署發布紅色警戒及秀林鄉公所災害會報,傍晚強制撤離民樂部落、民有部落及東部電廠員工。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當晚也依《災防法》宣布太魯閣全區封閉,並撤離遊客。
為監測水位變化,18日陽明交大、成大防災團隊連太管處、林保署花蓮分署及台灣世曦工程人員,進入現場監測壩體,架設即時監測站。22日,成大防災研究中心更完成湖區水位計架設,並於傍晚6時許上線監控面板系統,可觀看過去24小時降雨情形、水位觀測站水位、蓄水體積列表與現場即時影像。
林保署表示,減災工程已順利發包,廠商今日進場。預計在刷坡工作完成後,採分階段降挖壩體策略,第一階段繼續刷坡及施築堰塞湖壩體之通水渠道,若堰塞湖水得以順利導流並沖刷壩體,壩體有可能因此瓦解。若引水後壩體沖刷狀況不如預期,將進行二階段壩體降挖,以降低堰塞湖蓄水量。
三、為何燕子口堰塞湖能實施減災工程,馬太鞍卻不行?
相較於馬太鞍堰塞湖,燕子口堰塞湖能夠施工減災,引發輿論關注。農業部18日於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解釋,這之間的差異主要有三點。
農業部指出,馬太鞍堰塞湖壩體高度200公尺,壩體土石體積2億立方公尺,蓄水量9100萬噸;燕子口堰塞湖壩高54公尺,壩體土砂體積40萬立方公尺,蓄水量270萬噸。兩者在壩體規模上有顯著落差,燕子口堰塞湖壩體體積,僅馬太鞍溪堰塞湖的0.2%。
在可達性方面,農業部表示,馬太鞍堰塞湖位處海拔1000公尺深山,無路可達,但燕子口堰塞湖就在台8線旁,機具能即時進場。
就整體處理困難度而言,農業部指出,馬太鞍堰塞湖至下游河道超過13公里,溪谷狹窄陡峻、落差大,開便道至少需3個月,且11月前仍為汛期;但燕子口堰塞湖規模小、地點近公路,施工機具能快速接近壩體實施減災工程。
其他人也在看

燕子口堰塞湖影響 靳珩隧道西口持續管制 (圖)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林保署花蓮分署進行減災工程, 25日壩體已降挖近2公尺, 26日進行壩體深槽線開挖。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燕子口步道西口)以東到魯丹橋路段則因為堰塞湖水溢流,持續管制人車進入。
中央社 ・ 1 天前燕子口堰塞湖壩體深槽線開挖 下游水位可能抬升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26日電)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穩定,林保署進行減災工程,施工便道已推進壩頂,昨天壩體降挖近2公尺,今天上午進行壩體深槽線開挖,引流湖水降低水位及蓄水量,下游水位可能抬升。
中央社 ・ 1 天前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今降壩引流 民眾勿靠近河道
花蓮秀林鄉太魯閣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23日起開始進行壩體降挖的減災工程,昨天怪手順利開闢便道上到壩頂,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指出,今(26日)上午9點將進行壩體深槽線開挖,引流湖水以降低水位及蓄水量,由於可能造成下游水位抬升,因此已發布通報單提醒花蓮縣政府與秀林鄉公所確保民眾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花蓮燕子口堰塞湖「正式引流」 林業署示警:民眾勿靠近立霧溪河道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表示,經宜蘭分署與承包廠商連日進行減災工程,目前已完成大部分上邊坡刷坡及壩體施工便道開闢。昨日已將壩體降挖近2公尺,今上午9時將進行「壩體深槽線開挖」,正式引流湖水以降低水位及蓄水量。由於引流過程可能造成下游水位短暫上升,保育署已通報花蓮縣...
CTWANT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今早開挖引流 林保署籲:勿靠近立霧溪下游
燕子口堰塞湖減災工程今(26)日上午9點將進行壩體深槽線開挖,引流湖水以降低水位及蓄水量。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表示,由於引流可能造成下游水位抬升,已發布通報單提醒花蓮縣政府與秀林鄉公所確保民眾勿進入立霧溪下游河道內。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今晨冷剩18.9℃ 下一波更強!這天降溫「中南部也有感」
【江宜潔/綜合報導】近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連日遭雨襲、明顯降溫,其中今(27)日清晨平地最低溫為新北石門18.9℃,不過專家表示,下一波更強冷高壓即將於11月初南下,屆時不僅北部及東北部低溫下探一字頭,就連中南部早晚也會有感轉涼,還請民眾注意保暖及溫差。
壹蘋新聞網 ・ 2 小時前
越晚雨越大!氣象粉專:11/1冷高壓到「低溫剩18度」
今(27)日受東北季風增強影響,桃園以北及基宜地區有短暫陣雨,午後各山區易有降雨情形。臉書氣象粉專「氣象報馬仔」指出,11/1晚間起一波冷高壓南壓,全台都有明顯降溫訊號,北部、東北部低溫降至18度,中南部早晚也會明顯轉涼,提醒民眾做好防寒準備。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入秋最冷要來了!2地區炸雨低溫20度「入夜雨擴大又猛」 本週降雨熱區曝
東北季風影響,中央氣象署針對4縣市發布大雨特報,今(27)日臺北市山區及基隆北海岸、新北市汐止、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山區請慎防坍方及落石。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入秋以來最冷!下波更強這天殺到全台有感 專家示警「低溫剩1字頭」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中央氣象署針對4縣市發布豪雨特報,表示今(26)日臺北市山區、宜蘭縣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南港、汐止及平溪)及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慎防坍方、落石及土石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明起東北季風變強 雨下到發霉!這天短暫放晴後「又有一波風」
中央氣象署預報指出,東北季風明(26)日增強,北台灣迎風面連日陰雨、低溫,預計下週三、四後才放晴。週末天氣短暫回穩,但11月初又有新一波東北季風來襲,氣溫將再度下滑,提醒民眾注意保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週末氣溫暴跌「迎入秋最冷」!氣象署:本週2時段雨最猛
中央氣象署表示,未來一週有2波東北季風,今(27)晚至明天,基隆、台北及宜蘭留意局部大雨,山區以北要注意豪雨等級。週五至週日(31日至11月2日)又迎來第二波東北季風,北部及東半部水氣增多,週日溫度可能下探至20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北部、宜蘭開工日雨下不停! 下週短暫回暖再接冷雨
光復節連假進入尾聲,東北季風轉強,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和宜蘭地區仍有降雨機會,其他地區以多雲為主。10月30日有短暫回溫機會,11月1日將再度迎來降溫。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北部雨還要下3天!週末東北風再增強「2地變天」 低溫下探1字頭
氣象署指出,明天(27日)東北季風影響,桃園以北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週二、週三(28、29日)水氣增多,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大臺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中東北部地區降雨較廣泛,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新竹以...
CTWANT ・ 20 小時前
雨下不停!明起東北季風再增強 降雨範圍一圖看
[Newtalk新聞] 雖然今(25)日東北季風有稍微減弱,但北東仍然大雨不斷,而明(26)天就是連假最後一天,還會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增強,對此,氣象署指出,這波雨勢將會持續到29日,局部低溫探21度,30日短暫回溫兩天,很快11月1日東北季風再次增強,北部和宜蘭將再迎來一波降溫。 氣象署指出,明天東北季風增強,基隆北海岸、宜蘭、大台北山區有比較廣泛的短暫雨,雨勢與今日相比稍微小一些,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明天也有下雨的機會,其他地區多雲,南部、中部山區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雨勢將持續至29日、30、31日減弱短暫回溫,但很快11月1日東北季風會再次增強。 27日桃園以北、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多雲,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28、29日降雨比較多,宜蘭有短暫雨,且有局部大雨機會,桃園以北、東半部、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多雲,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到29日之前,北部、宜蘭整天約21到25度,沒有太大變化,低溫普遍為21到22度。 30、31日東北季風減弱,環境轉為偏東風,曾昭誠表示,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山區午後有零星短暫陣雨;白天溫度可回
新頭殼 ・ 1 天前
台中「露天曬廚餘」畫面太驚人!彭啟明:台中挖一個洞造成環境污染
台中市梧棲區一家廚餘養豬場近日爆發全台首例本土豬隻非洲豬瘟(ASF)確診案例,食安危機震撼全台。農業部立刻宣布,目前暫時全面禁止用廚餘養豬15天,防堵疫情擴散。大量的廚餘該何去何從?近日民進台中市議員何文海就爆出,市府將廚餘載到文山掩埋場曝曬,環境部長彭啓明26日派員前往文山掩埋場查看發現是「是掩埋場堆肥」,坦言「台中挖一個洞造成環境污染」,建議不堆肥、直接餘掩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快訊/雨區擴大!5縣市大雨特報 恐一路下到明天
雨區擴大!中央氣象署今(26)日發布大雨特報,指出對流雲系發展旺盛及東北季風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日屏東縣地區、基隆北海岸、台北市山區、新北市(汐止)及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坍方及落石。影響時間為26日下午至27日上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北台灣雨下到發霉!平地「這2處」雨量破千居冠
生活中心/張予柔報導北台灣近日受東北季風與颱風「風神」外圍水氣影響,風雨不斷,不少地區已連續降雨一週,民眾苦喊「衣服都曬不乾」。氣象粉專指出,這波降雨並非單純季風所致,而是多重氣流交會形成的「共伴效應接力」,導致北部與東北部成為主要雨區,累積雨量驚人,甚至超過部分颱風帶來的雨勢。
民視 ・ 1 天前
還沒下完!4縣市慎防大雨 氣象家專提醒:「這兩區」為本週降雨熱區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台灣各地天氣持續陰冷,中央氣象署今(27)日清晨對臺北市山區、基隆北海岸、新北市(汐止)及宜蘭地區...
FTNN新聞網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