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指責北京「控制全球科技供應鏈」!陸商務部回擊:製造恐慌、以己度人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於美東時間14日接受《CNBC》採訪時,指責中國試圖透過稀土出口限制來控制全球科技供應鏈。對此,中國商務部16日痛批,美方的解讀嚴重曲解並渲染誇大中方措施,故意引發不必要的誤解和恐慌,同時也向華府喊話:「中方希望美方能夠認識到自身錯誤行為,與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對話協商的正確軌道上來。」
據《CNBC》報導,北京於10月9日宣布對稀土出口實施全面管控,將鉿(holmium)、銩(erbium)、銥(thulium)、銪(europium)、鐿(ytterbium)5種稀土元素納入出口管制名單,導致總共17種稀土金屬中,就有12種遭限制出口。
川普隔天隨即在「Truth Social」上發文痛批中國「變得非常敵對」,並揚言將取消原訂在10月底舉行的川習會,同時警告可能將在11月1日起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100%關稅。然而,他12日卻態度軟化,宣稱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非傷害中國。」
接著,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則在13日接受《福斯財經網》(Fox Business)主播巴蒂羅姆(Maria Bartiromo)訪問時,澄清川普威脅的「100%對中關稅不一定會實施」,且預期川習會仍將如期舉辦。他還認為,中方擴大稀土出口管制或許是出於3種原因:試圖轉移國內經濟低迷的焦點;掩蓋其透過購買俄羅斯與伊朗石油,資助戰爭的行為,或企圖在川習會前爭取談判籌碼。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如今也在14日接受《CNBC》採訪時,指控中國試圖控制全球科技供應鏈,且北京的措施將對全球半導體、人工智能、智慧型手機等多個產業造成廣泛影響。他補充,美國是否對中國輸美商品課徵100%的新關稅,取決於北京的行動,並透露川普仍希望與中國合作,且自己相信有機會解決關鍵礦產限制的爭議。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對此回應,中美9月舉行馬德里經貿會談後,美方不顧中方反復勸阻,短短20多天,密集推出20項對華打壓措施,嚴重損害中方利益,破壞雙方經貿會談氛圍。尤其是9月底,美方還祭出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穿透性規則,事實上將數千家中國企業延伸列入「實體清單」﹔同時,不顧中方磋商誠意,執意於10月14日落地對華造船301調查港口費措施,對中方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消極影響極為惡劣。
何詠前指出,中方對美方一系列做法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希望美方珍惜經貿會談成果,立即糾正錯誤做法,中方願與美方在相互尊重基礎上,通過平等對話的方式妥善解決各自關切。
何詠前續稱,中方近期祭出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是依據法律法規,完善自身出口管制體系的正當做法,目的是防止稀土非法流向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不當用途,更好維護中國國家安全和全球共同安全。此次納入管制的境外稀土產品,只包括中國出口管制清單裡已經列管的稀土磁材及相關零部件、稀土靶材等產品。在措施發布前,中方向美、歐、日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作了通報,澄清政策目標,減少誤解誤判,部分國家和地區表示理解,願意並正在與中方積極開展溝通協作;而中方也就出口管制措施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繼續就便利化開展友好溝通。
談及對涉美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何詠前透露,當地時間8月27日至29日,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赴美國,與美方圍繞落實中美兩國元首通話共識,就中美經貿關系、落實中美經貿會談共識等問題進行交流溝通,並就美對華造船等行業301調查限制措施等向美方提出交涉。近期,中方按照兩國元首通話共識和中美經貿會談共識,一直主動與美方就301調查限制措施進行磋商溝通,秉持建設性姿態,並提出相關合作建議。但美方態度消極,執意實施限制措施,中方不得不採取反制措施,包括依法依規對涉美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
何詠前放話,美對華造船等行業301調查及限制措施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做法,嚴重損害中國相關產業利益,也會推高美國內通膨,損害美港口競爭力和就業,美方措施落地確實影響了全球供應鏈穩定、造成全球航運業混亂。中方相關反制措施是被動的防禦行為,是為了維護國際航運和造船市場公平競爭環境的必要之舉。中方希望美方能夠認識到自身錯誤行為,與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對話協商的正確軌道上來。
何詠前還回擊,美方的解讀嚴重曲解並渲染誇大中方措施,故意引發不必要的誤解和恐慌。實際上,美國的域外管轄措施由來已久,早在幾十年前開始實施。美國自2022年以來多次推出針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濫用美國最低含量0%、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等適用全球的域外管轄措施,脅迫各國聯合打壓圍堵中國。美方的說法是在「以己度人」,這恰恰證明美方自己在不斷泛化國家安全。全球的供應鏈安全穩定需要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共同維護。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神秘徵人啟事找百位「暈船仔」 痴情男暗戀6年!午休幫買馬卡龍又搶票
才剛入職就想走人!她求助「要領完年終再離職?」 網:可能根本拿不到
國中生遭撞飛5公尺送急診室 「駕駛肇逃」學生父沿途拜託求畫面
其他人也在看
鋼鐵、太陽能生產過剩 遭官方點名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17日電)中國鋼鐵業供過於求,雖然出口量不斷提升,但企業所獲利潤微薄;太陽能龍頭企業則面臨虧損、能源棄置率提高等情況。中國官方近期力推「反內捲」,試圖重振產業發展。
中央社 ・ 1 天前中國整治電動車、鋰電池內捲 學者:很困難
(中央社記者廖文綺上海17日電)中國電動車和鋰電池等產業,因產能過剩、削價競爭引起官方重視,要求整治「內捲式競爭」。然而,學者認為要整治「很困難」,由於中國政府與市場邊界不清的體制依舊,短期內被官方點名整治的產業將有所改善,但內捲情況長期仍會一再發生。
中央社 ・ 1 天前中國制裁韓華海洋子公司 美國務院批意在脅迫韓國
(中央社首爾1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今天表示,中國本週對韓國造船商韓華海洋株式會社(Hanwha Ocean)的美國子公司實施制裁,目的在削弱韓美合作並「脅迫」華府的亞洲盟友。
中央社 ・ 1 天前
美中貿易戰它不怕 規模成長2成吸金力道不減!
中國商務部9日宣布,對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隨即批評中國採取敵對貿易行為,甚至在個人社群平台宣布,要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引發市場擔憂,國泰投信指出,雖然大盤指數回檔,但市場普遍對台股發展仍保持正向態度,且第三季財報陸續公布,台股基本面動能強勁,第四季行情可望延續,近期的回檔反而是絕佳的加碼機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政大「租金行情地圖」 獲亞洲科技卓越獎
國立政治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以學術研究結合科技應用,與永慶房產集團合作開發「政大永慶租金行情地圖」,整合政府實價登錄資料、公開租賃資訊與市場數據,並以四分位數模型分析呈現不同房型、區域與租金分布,已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普發現金三讀!高金素梅轟綠極力反對還邀功:對百姓政治凌遲
立法院院會今(17日)三讀通過攸關普發現金1萬元的韌性特別預算案,預計11月上旬起按次序發放。對此,立委高金素梅表示,這是還稅於民的社會正義,而這個正義的遲到,是民進政府對台灣貧困的基層老百姓再一次的政治凌遲。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中國對美船舶收特別港務費 美郵輪取消上海行程
(中央社台北2025年10月17日電)中國祭出針對美國301調查的反制措施,由14日起對美國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中國媒體財新網報導,美國豪華郵輪Riviera號因拒交特別港務費,取消15日前往上海的行程,引起乘客不滿。財新網16日報導,Riviera號載客數為1250人,隸屬於總部在美國的諾唯真郵輪控股公司旗下品牌大洋郵輪,屬於此次中國徵收特別港務費的對象船舶。按照中國交通運輸部14日發布的「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實施辦法」,該船需繳納的特別港務費約人民幣1167萬元(約新台幣5000萬元)。根據中國「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實施辦法」,從事國際海上運輸、靠泊中國港口的船舶,涉及懸掛美國旗、在美國建造、美國企業擁有、參股或經營等的船舶,船方或其代理人應繳納船舶特別港務費,美企旗下由中國建造的船舶可豁免。香港明報今天報導,特別港務費初期按每淨噸400元徵收,由於豪華郵輪淨噸較大,單艘需繳交的費用高於普通貨船。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譜」號正執行上海至沖繩(13日出發,17日返回上海)航線,該船一個航次將被徵收6736萬元特別港務費,皇家加勒比「正在研究」後續航線安排。上海交通委計劃申請郵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中國制裁韓華集團美國子公司 美國務院:試圖脅迫南韓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今天(17日)表示,中國本週制裁南韓造船廠韓華海洋的美國子公司,是企圖破壞韓美合作,並「脅迫」華盛頓的亞洲盟友。 中國14日宣布制裁,正值美國和中國開始向對方的船隻徵收特別港務稅,這是在兩國領導人預計進行會面前,長期貿易戰的最新一次交鋒。 中國商務部禁止與韓華海洋的美國子公司進行交易與合作,理由他們涉及了美國政府「相關調查活動」,構成了安全風險。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指出:「中國針對韓華集團的行動,是試圖干預私人企業營運的不負責任行為,並破壞美韓在振興美國造船業與製造業方面的合作。」該名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中國的行為,是中國長期以來試圖脅迫南韓的最新例證。」 遭到中國制裁的5家公司包含韓華在美國的費城造船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廠之一,並且贏得了美國海軍船艦的維修與翻修合約。 韓華集團的子公司也將打造一艘懸掛美國國旗的液化天然氣船。 南韓已經承諾投入1,500億美元,協助美國振興其陷入困境的造船業,這是美韓貿易談判的一部分。這場談判旨在調降美國對南韓進口商品加徵的關稅。(編輯:王志心)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商情》內需轉強 美豆反彈收揚、美玉連三日收紅
【時報-臺北電】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漲跌互現,其中大豆期貨價格一度暴跌,因中國宣布的貿易限制措施以及美國總統川普的言辭升級,澆滅了對解決中美之間僵局的希望,但隨著國內需求抵消了對與中國貿易緊張局勢的擔憂,大豆價格反彈上漲,小麥期貨先跌後漲,因全球供應充足而跌至五年低點後反彈,玉米期貨連三天上漲,並創下一周半新高,因中西部部分地區的收成低於預期,且降雨預報可能推遲收割,截至周亞洲電子盤周線圖上,大豆周漲0.57%,玉米周漲2.42%,小麥周漲0.85%。 分析師指出,美國玉米單產可能低於美國農業部早前預期,加上中西部局部地區降雨或延遲收割,提振玉米期價走強。本周大豆也收出陽線,儘管中國買家繼續遠離美國大豆,但是美國大豆壓榨資料強於預期,有助於支持大豆反彈,另外,美國全國油籽加工商協會(NOPA)資料顯示9月大豆壓榨量遠超市場預期,9月底豆油庫存降至數月低點,這有助於支持豆油上漲。但是美國政府持續停擺,導致官方資料暫時中斷,令市場情緒保持謹慎,與此同時,中美貿易緊張不斷升溫,也削減中國恢復採購美豆的預期。 影響價格波動品項有: (20251010~20251016) 10/
時報資訊 ・ 22 小時前
國民主席選舉「兩強之爭」:郝龍斌與鄭麗文分別代表什麼路線?
國民主席改選進入倒數,鄭麗文和郝龍斌形成「兩強」態勢,他們分別代表不同路線。最終的勝負關鍵,將取決於他們如何回應員對三大挑戰的期待:兩岸論述的清晰度、內改革的決心,以及最實際的財政募款能力。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中國高層會庫克 王文濤:中美經貿波動源頭在美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17日電)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在北京會見蘋果(Apple)執行長庫克(Tim Cook)。王文濤表示,中美經貿關係波動,主因在於美國於馬德里會談後推出一系列對中限制措施,嚴重損害中國利益。
中央社 ・ 1 天前
中國反批美國製造恐慌!表態願談判化解稀土爭端
[Newtalk新聞] 美中貿易戰逐漸升溫,彙整《CNBC》、《彭博社》等外媒消息,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週四週四(16日)將中美近期的貿易緊張局勢升溫,歸咎於美國在上個月馬德里舉行的新一輪雙邊會談後採取行動。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報導,商務部發言人何咏前在官方記者會上表示,「美方的解讀嚴重歪曲、誇大了中方的舉措,故意製造不必要的誤解和恐慌」,但也表示,願意通過貿易談判解決兩國的貿易爭端。 上週,在美國總統川普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將於韓國會晤前,北京方面宣布對稀土出口實施全面管控。川普威脅將從 11 月 1 日起或更早開始對中國徵收 100%的關稅,以示報復。 上個月底,美國商務部發布了一項規定,將制裁範圍的「黑名單」擴大到與中國企業有關的公司。此前,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馬德里舉行談判。北京方面辯稱,其加強稀土元素管控的措施,是對美國措施的防禦性回應。 此外,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週二(14日)接受《CNBC》專訪時,指控中國試圖控制全球科技供應鏈。他表示,北京下一步行動,將決定關稅是否生效。 何咏前表示,其出口限制
新頭殼 ・ 1 天前
美股投資新兵!富邦打造「經典x創新」 美國傘型基金核准募集
[Newtalk新聞] 國內基金、ETF市場再添新兵!對美股投資有興趣的投資人,現在起多了新管道。富邦投信繼「富邦 NASDAQ」(00662)後,再推出「富邦美國傘型基金」,子基金除富邦標普500 ETF外,同時增加追蹤 NASDAQ—100 及 S&P 500 指數的基金。 該傘型基金已獲主管機關核准募集,富邦投信預計將於 11 月 24 日展開募集,並以每受益單位 10元之發行價,且能依自身需求選擇累積或配息級別、新台幣或美元幣別,將成為投資人量身打造長期投資美股的最佳選擇。 富邦投信表示,富邦美國傘型基金主打「經典 × 創新」雙動能配置策略,旗下包含兩大明星標的:追蹤 S&P 500 指數的富邦標普500 ETF與富邦標普500指數基金,及追蹤 NASDAQ—100 指數的富邦 NASDAQ—100 指數基金。前者為追蹤 S&P 500 指數的ETF與指數基金,代表美國經濟的穩健成長力道,後者基金追蹤 NASDAQ—100 指數,則鎖定創新科技的長期爆發潛力,兩者兼具穩健與成長特性。 富邦投信指出,美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經濟體,2025 年 GDP 規模更預估能破 30兆美元,其資
新頭殼 ・ 1 天前何立峰與貝森特通話 同意盡快舉行中美經貿磋商
(中央社記者廖文綺上海18日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在今日上午舉行視訊通話,據新華社消息,雙方同意盡快舉行新一輪中美經貿磋商。
中央社 ・ 21 小時前美批李成鋼無禮 中國商務部稱歪曲事實
美國財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裡爾15日公開抨擊中國日前縮緊對稀土出口的管制,稱此舉是「中國對抗全世界」。他們還批評中國主要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不請自來」訪美,對此,中國商務部批評美方「嚴重歪曲事實」。
德國之聲 ・ 1 天前加拿大外長赴北京會王毅 討論芥花籽電動車等貿易爭端
(中央社渥太華17日綜合外電報導)加拿大外交部長安南德今天在北京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渥太華表示,雙方高階官員就芥花籽(canola)和電動車等貿易爭端進行討論,但未透露是否即將有任何突破發展。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臺文館出版《新編楊逵全集》 紀念楊逵120歲冥誕
國立臺灣文學館將出版《新編楊逵全集》系列新書,首發《戲劇集》的發表會特別選在10月17日臺灣文化日、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日、臺文館創立之日,同時也是楊逵先生10月18日一百二十歲冥誕的前夕舉行,臺文館表示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美中貿易戰重燃硝煙
美國財長貝森特日前罕見批評大陸商務部副部長、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斥責其言論具有煽動性,行為失去理性,但他同時也表示,對於美中貿易談判仍然樂觀,華府不排除延長關稅休戰期,換取中方延後實施稀土出口管制。美中貿易情勢撲朔迷離,究竟是談是打,全在兩國最高領袖一念之間。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