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資取得 Testosurge® 台灣總代理 攜手 Indus Biotech 推動男性營養新時代
商傳媒|記者鄭甫凱/台北報導
台灣男性對日常營養補充的需求快速成長,從能量維持到運動表現,市場對科學化、植物性與高安全性原料的關注顯著升溫。生資有限公司(Nutrisense Co., Ltd.)宣布正式取得印度 Indus Biotech 旗下明星原料 Testosurge® 葫蘆巴籽萃取物 台灣地區總代理權,雙方將以策略合作推動男性營養市場升級。
科學基礎的植物配方
Testosurge® 為 Indus Biotech 研發的專利葫蘆巴籽萃取物,採用植物化學技術將葫蘆巴糖苷標準化至80%,確保穩定與純度。該配方通過 Informed Ingredient、Strong Science、BSCG 等國際認證,並已應用於逾70家國際品牌產品,銷售遍及20多國。
男性睪固酮與行動力:從營養學角度解讀男性的「內在動能」
當代男性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長期壓力、久坐生活、睡眠不足與高糖飲食,這些看似日常的小習慣,其實正悄悄影響著體內的「動力核心」- 睪固酮(Testosterone)。
當體內睪固酮濃度逐年下降時,男性可能會出現「容易疲倦」「專注力下降」「動力不足」等現象,這並非單純心理問題,而是整體代謝信號減弱的反應。
營養師建議:啟動男性內在能量的關鍵營養素
1️. 鋅: 食物來源自牡蠣、南瓜籽、牛肉、堅果。
2️. 維生素D: 食物來源自鮭魚、鯖魚、蛋黃;或每日10-20分鐘日照。
3️. 鎂: 食物來源自深綠色蔬菜、全穀、杏仁。
4️. 葫蘆巴籽萃取物: 國際研究顯示,葫蘆巴籽中特有的葫蘆巴糖苷(Fenugreek Glycosides)成分,能協助維持男性體內荷爾蒙平衡,支持運動後的恢復與活力感受。
5️. Omega-3脂肪酸: 食物來源自深海魚油、亞麻仁籽、奇亞籽。
男性營養市場轉型
生資觀察指出,男性保健已從補體力轉向整體調節與活力管理,族群從熟齡擴展至職場與運動愛好者。Testosurge® 以植物來源複合活性成分設計,支持運動後能量代謝調節,協助維持日常活力狀態,並獲得使用者正面體驗回饋。
打造原料信任鏈
Indus Biotech成立於 1995 年,為印度植物科學領域的領導品牌,並以獨創的 NATRUSOLATE™ 技術,在不破壞植物完整性的前提下,精準分離天然活性成分。目前,Indus Biotech 已累積超過 200 項國際專利、發表多篇國際學術論文,並與全球頂尖研究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此次合作象徵雙方以「高品質、可追溯、安全透明」為核心,推動台灣機能原料的永續發展。
生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蘇秦法表示:「Testosurge® 所傳達的品牌精神,與生資長期秉持的誠信與專業相契合。我們希望讓更多品牌能以科學為基礎,開發具市場競爭力的男性營養配方。」
提供整合服務與技術支援
生資將同步提供 Testosurge® 的配方應用技術與市場趨勢諮詢,協助品牌導入國際驗證與開發差異化產品,涵蓋運動營養、代謝平衡與日常健康管理等領域。
關於生資有限公司(Nutrisense Co., Ltd.)
生資有限公司致力於引進國際高品質保健食品原料,提供ODM/OEM代工整合服務,並以「誠信、專業、熱忱」為經營理念,持續推動台灣健康產業鏈的升級與國際接軌。
更多資訊請見生資有限公司官方網站(https://www.nutrisense.com.tw/)。
圖/生資有限公司提供
其他人也在看
中俄達成共識,推動銀行領域和資本市場合作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和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在杭州舉行定期會晤後,中俄雙方發布聯合公報。中、俄雙方商定,穩步推動中、俄在銀行領域和資本市場務實合作,更好服務兩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中、俄兩國將提高北極航道貨運量並提高其相較其他國際海運路線競爭力。同時,鼓勵兩國航空公司擴大中俄間客貨航運規模。此外,支持中、俄兩國企業深化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等能源領域合作,持續推動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同保障跨境能源通道安全穩定運行。
財訊快報 ・ 8 小時前正瀚-創Q3淡季躍進虧損降,前三季EPS 4.09元,10月營收再創同期新高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正瀚-創(6534)積極拓展市場,縮小淡旺季差距的成效顯現,公告2025年第三季營收2.17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年成長60.72%,歸屬母公司稅後虧損大幅收斂8成至1,694萬元,每股虧損從0.89元降至0.16元;前三季營收年增9.59%達14.91億元,營業利益5.81億元,年增9.10%,EPS 4.09元。市場與產品線同步擴展,弭平季節性因素的影響,第三季營收2.17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並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60.72%;產能稼動率高、產品組合優化更拉高第三季毛利率至80%;歸屬母公司稅後虧損1,694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收斂81.58%,淡季效應淡化,每股虧損從0.89元降至0.16元。前三季營收14.91億元創同期新高,年增率9.59%,成長力度為近兩年最佳,毛利率增加1個百分點至85%,營業利益5.81億元,年增9.10%。惟受到業外認列匯兌損失影響,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4.20億元,略不及去年同期,EPS 4.09元。正瀚近年在胜肽技術(Peptide Technology)與植物生長調節劑(Plant Growth Regulator,
財訊快報 ・ 8 小時前美政府停擺與AI估值陰影壓抑風險偏好,道瓊歐洲600指數週二收低0.3%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政府停擺追平史上最長紀錄、以及Palantir上修全年指引卻仍不及市場高標,放大全球對AI估值與兌現節奏的疑慮,歐股週二一度急挫1.6%,道瓊歐洲600指數終場收低1.70點或0.3%至570.58點,與日高570.78點相近,日低在562.84點,兩者皆創10月17日以來的近三新低。題材股上,荷蘭醫療科技股飛利浦上漲3.5%,受第三季營運收入年增3%至43億歐元、經調整EBITA利潤率12.3%且重申2025年展望提振。防禦性醫療與必需消費相對抗跌,成長與高估值族群賣壓較重。主要國家指數多數收黑:德國DAX跌0.76%、法國CAC 40跌0.52%、英國富時 100逆勢漲0.14%、義大利富時MIB微升0.09%、西班牙IBEX 35小跌0.6點。消息面上,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已達第35天且參院多輪表決未過關,拖累全球風險偏好。與此;同時,華爾街機構對科技股評價偏高的警示升溫,傳奇投資人透過看跌部位押注AI權值股的訊息,更加深了對高基期個股的獲利了結動機。二十大類股只有七類收高,食品飲料漲0.89%最旺,礦業股重挫2%墊底,科技股跌0.99%也在後段班之列。
財訊快報 ・ 8 小時前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地瓜葉含有豐富的多酚、花青素等營養成分,具有穩定血糖和抗癌潛力,但中醫師提醒,由於其屬性偏涼,不適合涼拌或生食。此外,地瓜葉含有維生素K和高鉀,特定族群應謹慎食用。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吃爆豆腐、雞胸肉,為何還會「肌少症」?醫揪台灣人1習慣釀「蛋白赤字」:身體沒吸收,腎臟快累死
跌倒是我國年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防跌首要維持肌力與平衡,除了運動之外,也應攝取足夠熱量與蛋白質。不過國人雖然普遍知道蛋白質的重要性,飲食習慣中卻潛藏引發肌少症的風險——早餐蛋白赤字。營養師建議,早餐至少應攝取2份蛋白質,譬如200毫升豆漿就是1份蛋白質,搭配雞蛋、豆製品等,補足早餐蛋白質所需。
幸福熟齡 ・ 23 小時前
更年期「腹部脂肪」更易囤積!壯世代女性掌握3招 管理體重好簡單
女性一生中有三個時期特別容易發胖,分別是懷孕後、更年期後以及談戀愛期間。其中「更年期肥胖」問題尤為普遍,主要源自荷爾蒙變化、代謝速率下降以及睡眠品質降低等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壯世代女性更要多加注意。
健康2.0 ・ 8 小時前
不是橄欖油!研究證實「這1種油」更能控血糖 醫提醒:千萬別再煮到冒煙
很多人只把芝麻油當調味料,但其實它的健康力道超乎想像!一項最近在BMC Nutrition 發表的新研究針對60位脂肪肝(MASLD)女性的臨床隨機試驗,把她們分成兩組:每天各吃30公克芝麻油或葵花油,並搭配低卡飲食,持續12週。兩組人都瘦了,但在血糖控制上,芝麻油組表現遠遠超過葵花油組。 在12 週後,芝麻油組的血糖相關指標有顯著進步: 1、空腹血糖(FBG):芝麻油組下降18.2 mg/dL,葵花油組僅下降4.3 mg/dL2、空腹胰島素(FSI):芝麻油組下降3.2 µIU/mL,葵花油組只降0.5 µIU/mL3、胰島素阻抗(HOMA-IR):芝麻油組下降1.4,葵花油組僅下降0.34、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芝麻油組提升15.6,葵花油組僅提升3.2 芝麻油不只是「減重時的佐料」,它能更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效率,還能增強胰島 β 細胞功能,對延緩甚至預防糖尿病都有潛力。 為什麼芝麻油能降血糖? 芝麻油透過三大途徑幫助血糖控制: 1、代謝途徑:其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能保護胰島β細胞、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並調節脂質代謝基因,減少胰島素阻抗。2、荷爾蒙途徑:M
常春月刊 ・ 6 小時前
身體正在「慢性燃燒」?名醫:必做5件事預防癌症
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不僅會加速老化,還會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慢性發炎就像星星之火,會逐漸傷害血管內皮、干擾胰島素與粒線體功能,不僅加速老化,還會增加糖尿病、癌症等疾病風險。他建議從「吃、補、睡、動、心」五個面向著手改善,這也是長壽的關鍵之道。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不只暖身!「1辛香料」是內臟脂肪剋星 防糖尿病、脂肪肝
隨著天氣轉涼,不少人會喝薑茶暖身,最新研究發現,薑還能提升代謝。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薑有助於啟動身體代謝,使脂聯素上升,降低體脂、胰島素變得更靈敏、血糖不容易亂飆,甚至減少發炎反應,代謝狀態一旦改善,體重自然會掉下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一吃早餐就停不下來、愈吃愈想吃? 營養師揭「關鍵元兇」:少了這1類食物
早餐不僅是一天的第一餐,更是啟動身體代謝與大腦運作的重要時刻。營養師陳珮淳表示,若選擇錯誤的食物,可能導致血糖波動、精神倦怠,甚至影響整日的專注與效率。不同的早餐組合會帶來截然不同的能量表現,因此正確搭配營養素,才能讓身體維持穩定狀態。 高油高糖早餐 會帶來負面效應 若早餐以油炸食物、含糖飲料或精緻澱粉為主,容易造成血糖快速升高,隨後迅速下降,導致腦部短暫缺乏能量而出現疲倦感與注意力下降。此外,陳珮淳營養師指出,過多油脂會使消化速度變慢,讓人精神遲滯、氣色黯沉;若僅依靠飲料充飢,則缺乏足夠營養,不僅無法維持飽足感,也使工作效率下降。 補充優質蛋白質 是啟動身體鑰匙 蛋白質是維持代謝與穩定血糖的重要營養素,能延長飽足感,避免血糖大幅波動。若早餐缺乏蛋白質,例如僅吃白吐司或饅頭,容易出現疲倦與飢餓感。陳珮淳營養師建議蛋白質來源包括雞蛋、無糖豆漿、優格、毛豆、鮪魚與雞胸肉,這些食材能有效提供大腦與肌肉所需的能量。 適量健康油脂 有助情緒與腦部運作 適量攝取優質油脂,不僅能協助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還能穩定情緒與提升專注力。陳珮淳營養師指出,早餐若能加入酪梨、堅果、橄欖油或亞麻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早餐蛋餅這樣吃!增肌減脂完美搭配 專家推薦5吃法 1作法是低卡零食
早餐愛吃蛋餅嗎?不論是餅皮軟Q或金黃酥脆的蛋餅,都各有擁護者,但蛋餅多用油煎,熱量高嗎?對於想減脂控制體重的民眾,可以用蛋餅當早餐嗎?營養師孫語霙分享5種低卡蛋餅吃法,每捲不超過450大卡,還能吃到均
健康2.0 ・ 1 天前
只是「血糖高」而已?追蹤45萬人研究:「糖尿病前期」讓失智風險多54%…控血糖最簡單的3方法
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截至2022年全台糖尿病患者已超過256萬人,並以每年新增2.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其中18歲以上成人盛行率達12%,男女患病比率分別為11.4%及8.9%;且每4人就1人處於糖尿病前期。許多人以為,僅是「血糖偏高」,又還沒被診斷為糖尿病,就不必太在意?其實這想法大錯特錯,「血糖過高,就像器官長期泡在糖水裡!」不僅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現在更有研究顯示,即使血糖只是略高,都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幸福熟齡 ・ 7 小時前
瘦不下來不是意志力差!醫師解析4大生理路徑 助找出「減重卡關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為什麼努力了,還是瘦不下來?」許多人明明已經飲食控制、也有運動,減重卻仍卡關。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陳潔雯醫師表示,臨床上常見的原因是自律神經失調,讓身體進入「代謝防禦」與「能量保護」模式,她也從4條生理路徑為民眾解析,幫助大家了解背後機制。 1. 慢性壓力→皮質醇升高→腹部脂肪優先囤積 陳潔雯醫師說明,當交感神經長期過強時,腎上腺皮質分泌的皮質醇會升高,促進肝糖新生、提高胰島素訊號需求,並偏向在腹部內臟脂肪儲存能量,久而久之形成胰島素阻抗,與代謝症候群風險升高。 這個狀況的臨床常見表現包括睡不好、心悸緊繃、以及腹部脂肪堆積。陳醫師建議,應先穩定壓力源與睡眠時間;若懷疑為高皮質醇型肥胖,可評估晨昏作息、睡眠衛教,必要時安排皮質醇相關檢測。 2. 睡眠失衡→瘦體素下降、飢餓素上升→食慾與口慾增加 只要幾晚睡眠不足,就能測到瘦體素(Leptin)下降、飢餓素(Ghrelin)上升,陳潔雯醫師表示,此時主觀飢餓與對高熱量食物的慾望也會提高,這並非意志力不足,而是荷爾蒙被睡眠「改寫」了。 她提醒,應將睡眠視為「治療」而非奢侈,可以固定作息、睡前減少光線刺激、不在床上滑
健康醫療網 ・ 5 小時前
外食族必看!午餐決定下午表現 營養師教「6大攻略」
上班族午餐選擇往往因忙碌而草率決定,然而這一餐不僅影響下午工作表現,更與體態及健康息息相關。彭逸珊營養師建議,上班族可依據個人需求選擇六大類型午餐,各有優缺點,適當選擇可兼顧營養與體態管理。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愛喝咖啡、茶注意!咖啡因恐加速「鈣質」流失...醫示警4族群骨鬆風險高,3招有效補鈣
隨著全球人口快速老化,骨質疏鬆已成為影響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重要議題。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中,平均每7人就有1人受到骨質疏鬆困擾。唐櫻翠醫師指出,若年輕時未累積足夠「骨本」,中年後將難以有效延緩骨質流失速度,進而增加骨折與骨鬆風險。因此,從兒童、青壯年到中老年,攝取充足鈣質都是不能忽視的重......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 天前
骨質疏鬆不是必然 醫師教您骨本良方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桃園報導 圖:骨質流失四階段/聯新醫院提供 不論是公園裡運動、跳廣場舞、擔任社區志工服務民眾的長輩們,還是返台參加金鐘獎,以緊實二頭肌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止痛藥越吃越沒效?藥師解密3大類止痛藥差異 吃錯恐傷肝腎、還可能上癮!
有些人怕吃止痛藥傷肝、傷腎,所以,總是忍著頭痛不吃藥,但這樣真的好嗎?止痛藥的種類有哪些?該如何選擇?痛到什麼程度的時候,就應該要吃藥來止痛?吃了一顆沒有效,多久之後可以再吃一顆?長期吃會上癮嗎?肉毒桿菌素是醫美療程,但聽說可以治頭痛,是真的嗎? 台灣預防保健協會創會理事長、藥學碩士趙順榮藥師表示,止痛藥依藥效弱到強,主要分為乙醯氨酚類止痛藥(Acetaminophen)、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鴉片類止痛藥(Opioid analgesics)。 1.乙醯氨酚類止痛藥常見如普拿疼、百寧痛、立停疼,主要作用機轉為抑制中樞神經訊號中前列腺素合成,以消除疼痛的感覺,也可用於退燒,但沒有消炎作用,不容易引起全身性副作用、也較不傷腸胃,大約半天就可以排出體外。 乙醯氨酚類止痛藥用於解熱鎮痛,通常被推薦為緩解短期疼痛的首選藥物,如生理痛、牙痛、頭痛、肌肉酸痛、關節炎,大部分的綜合感冒藥、感冒藥水及退燒藥都含有此成分,如果本身患有慢性腎衰竭或其他腎病,建議作為優先選擇。 由於乙醯氨酚類止痛藥是經由肝臟代謝的止痛藥,服用時要小心過量問題,可能會對肝臟造成損傷,有每日飲酒習慣的人應避免長期
常春月刊 ・ 7 小時前
水俁病警示!汞中毒無聲傷身 專家提醒少吃深海大魚保健康
1950年代日本發生醫療史上,最有名的甲基汞中毒事件「水俁病」,受害者高達1萬2000多人,其中有1246人死亡。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暨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長庚大學中醫系臨床教授顏宗海指出,汞是自然形成的金屬元素,存在空氣、水及土壤中,自然界中的汞,包括:元素汞、無機汞及有機汞,元素汞通常存在於體溫計、血壓計、日光燈管、補牙銀粉;無機汞常於來路不明的草藥、消毒劑、染劑、香水及化妝品;有機汞在於殺菌劑、殺蟲劑及深海大型魚類,如鮪魚、旗魚、鯊魚。 不同型態的汞暴露途徑及人體吸收率不同,進入人體後也會出現不同的臨床症狀,元素汞經吸入呼吸道約75~85%的汞蒸氣會被吸收,會在數小時出現急性汞中毒症狀,如虛弱無力、胸悶、咳嗽、呼吸困難、支氣管炎、肺炎、口腔炎、腸炎等。 而無機汞經腸胃道約7~15%會被吸收,長期食用遭受低劑量無機汞染的食物,會慢性中毒,引起腸胃道黏傷害;如果大量食用來路不明遭汞汙染的中草藥,會引起急性中毒症狀,造成消化道出血、壞死,嚴重會休克、急性汞衰竭,少數可能死亡。 有機汞經腸胃道,大約95%會被吸收,常見的有機汞慢性中毒為甲基汞中毒,主要症狀為中樞腦神經異常,出現
常春月刊 ・ 7 小時前
降膽固醇不能只靠飲食、運動!何時該吃藥?醫用「1公式」算出你的心血管風險
🎧 通勤、做家事,【下載】Podcast 《健康問良醫》,讓您健康輕鬆聽 ❗多數人覺得「膽固醇超標」不痛不癢,因此忽略了潛在的危險。其實,血管阻塞往往在「沒有症狀」時就已悄悄發生,等到發現時,可能已是中風、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石光中醫師提醒,該吃藥就要吃,穩定服藥才是守護血管健康......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 天前
早發性大腸癌威脅年輕人!醫:手搖飲與高脂飲食是元凶
台灣每年新增超過1萬名大腸癌患者,醫師發現七、八年級生罹患早發性大腸癌的案例增多,與青春期飲食習慣息息相關。研究顯示,每天飲用2杯含糖飲料的女性,50歲前確診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倍。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