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麻油錯一步變毒油!吃麻油降膽固醇、穩血糖?研究這幾招有效
三杯雞、麻油雞香氣撲鼻,但你是否也聽過「麻油會上火、不健康」的說法?麻油究竟算不算好油?麻油推薦哪一種?以下醫師帶你拆解麻油的營養成分,破解迷思,讓你吃得香,也吃得安心。
麻油主要成分與營養價值
預防醫學醫師張適恆指出,要判斷一種油品是否健康,首先要了解它的成分組成,麻油主要含有3種脂肪酸,40%的油酸(Omega-9單元不飽和脂肪酸)、40幾%的亞油酸(Omega-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和10%的棕櫚酸(飽和脂肪酸)。相比之下,特級初榨橄欖油(EVOO)含有70%的油酸、10%的亞油酸和15%的棕櫚酸。
雖然麻油的Omega-6含量高於EVOO,但張適恆強調,Omega-6只有在與Omega-3的比例失衡時,才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現代人攝取過多Omega-6的主要來源是超加工食品中的大豆油、玉米油和棉花籽油等,它們的亞油酸含量高達60%左右。因此,適量食用麻油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太大影響。
麻油除了脂肪酸外,還富含維生素B群、維生素E、芝麻素、鐵質和鈣質等營養素。研究發現,麻油具有減少體脂肪堆積、降低壞的膽固醇和保護神經細胞的作用。
看更多:吃麵包沾「這種油」血糖不飆升!橄欖油怎麼挑?冷壓初榨就可以嗎?
黑芝麻油與白芝麻油的差異
此外,市面上的麻油又分為黑芝麻油和白芝麻油(又稱香油)。張適恆表示,兩者在脂肪酸和營養成分上差異不大,只是黑芝麻油的鈣質和鐵質含量略高,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用途,黑芝麻油多用於烹調,而白芝麻油則常用於涼拌或調味。
不論黑芝麻還是白芝麻,在萃取麻油前都需要先炒熟,以去除水分並破壞芝麻的結構,使麻油更容易榨取且品質更佳。有研究比較了蒸煮、烘焙和微波加熱3種處理芝麻的方法,結果發現,用火乾炒的芝麻榨出的麻油,含有更多的類胡蘿蔔素、多酚類、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且抗氧化能力更強。
看更多:吃錯油恐助長「乳癌大魔王」!研究揭食用油風險 4種油居家盡量少用
烘焙溫度對麻油品質的影響
張適恆進一步說明,烘焙芝麻的溫度也會影響麻油的品質。研究發現,溫度過高(尤其超過250°C)會導致麻油中的氧化脂肪酸和醛類等有害物質增加;而210°C是能夠獲得最多營養成分的最佳烘焙溫度。經過加熱處理的芝麻,其油脂產量可提高約2倍,且抗氧化能力更強,多酚類含量也會增加約30%。
在選購麻油時,張適恆提醒要留意產品成分標示,由於部分麻油會添加較便宜的大豆油(沙拉油)以降低成本,因此要尋找成分表中僅含芝麻的純芝麻油,並避免添加防腐劑或色素的產品。
看更多:苦茶油、酪梨油、玄米油哪種比較好?它降膽固醇、調節更年期症狀
麻油發煙點低 怕上火從烹調方式改善
對於麻油容易上火的說法,張適恆解釋,中醫所謂的「上火」是一組症狀的集合,包括口渴、眼睛紅、嘴破、便祕等;然而中醫對上火的解釋並不一致,治療方法也因人而異。
張適恆在臨床觀察到,對芝麻或芝麻油過敏的人愈來愈多,這可能部分解釋了麻油引起不適的原因。此外,麻油料理(如麻油雞)中的其他成分,還有薑和酒,也可能導致身體不舒服。
張適恆說,麻油的發煙點較低(未精製為177°C,精製為232°C),不太適合高溫加熱,但麻油本身是一種穩定的油品,富含維生素E等抗氧化物質,可防止氧化變質。因此,將麻油用於冷拌食物是一種健康吃法。
麻油控血糖、脂肪肝 吃油要重視脂肪酸比例
一些小型研究顯示,與橄欖油相比,食用麻油可以更好地改善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酸甘油酯水平。對於服用SU降糖藥的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35克左右的麻油,可以進一步改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色素指標。另一項研究發現,對於脂肪肝女性患者,食用麻油3個月後,比葵花籽油更能改善肝功能和脂肪肝程度。
張適恆總結,麻油作為一種植物油,對健康有一定益處,但植物油普遍缺乏Omega-3脂肪酸,因此平時還是要多吃魚或補充魚油,以維持脂肪酸的健康平衡。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張適恆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廚房裡的「超級食物」!蔥薑蒜是天然抗生素 擊退腹瀉、喉嚨痛、感冒
麻古茶坊中國吸管驗出塑膠殘渣 喝酸性飲料恐把塑膠喝下肚
3滴鹽滷打造驚豔風味!國宴主廚公開創意飲品 尾韻回甘兼補電解質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冷藏也沒用?黴菌最快5天就長出來,這些食物最危險
看見麵包長黴,你會怎麼做?台灣濕熱氣候讓黴菌無孔不入,不只影響食物保存,更可能悄悄傷害健康。專家提醒,食物發霉不只是浪費,嚴重時還會對肝腎造成致命威脅。 麵包發霉只切一角?小心黴菌已深入核心
健康2.0 ・ 4 小時前
海鮮控注意!台人愛吃的「2類水產」重金屬超標,吃錯部位恐加速罹癌
海鮮向來是國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與多種營養素,深受大眾喜愛。然而,消費者權益保護基金會最新檢測發現,國人愛吃的旭蟹和丁香魚等水產存在重金屬超標問題,長期食用恐對健康造成威脅。對此,
食尚玩家 ・ 4 小時前
「神聖之果」全身都是寶!火龍果這時間吃最好 能減肥、降膽固醇
火龍果正值產季,營養價值之高,被譽為「神聖之果」,能通便、減肥、抗發炎、抗老化、降膽固醇,不僅果肉好吃,全身也都是寶,尤其花蓮玉里產出的雙色火龍果,風味更是特殊。 「神聖之果」火龍果 火龍果原
健康2.0 ・ 4 小時前
80歲男虛弱需人攙扶「自認最後一次回診了」醫囑每天吃5顆水煮蛋竟不藥而癒
80多歲老人常覺虛弱無力,走路一定要有人攙扶,還跟醫師說「這次應該是我最後一次來回診了」,醫師只給他一個處方箋:「每天吃5個蛋」,沒想到兩個月後回診,他不但行走完全不用人攙扶,而且體力恢復、元氣十足!
健康2.0 ・ 4 小時前
「這水果」超油卻不讓人胖!每天1顆能護心、防糖尿病
眾多研究發現,酪梨營養密度極高。醫師江守山表示,研究發現,酪梨雖然熱量很高,卻不會使人發胖,且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俗稱壞的膽固醇),進而降低心臟病、糖尿病,及癌症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從5XL到S碼!42歲女「每天堅持1件事」104→53kg華麗逆襲,中年減肥不是「不可能任務」
還在懷疑40歲後減肥是不是不可能任務?衛福部彰化醫院就分享了個管師吳雅婷的案例,用400多天甩肉51公斤,從104公斤到53公斤,她不靠偏方、不吃藥,只靠一件小事和一個關鍵習慣,逆齡回春42歲,連鄰居
女人我最大 ・ 4 小時前
生活常見6種致癌物!醫急籲「少吃1類麵包」:玉米也要小心
生活要小心6種致癌物!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日前在臉書粉專「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中發布貼文,透露生活中存在很多無形威脅,有6種確定是生活常見的致癌物,李思賢呼籲民眾要盡可能避開這類食物:
鏡報 ・ 1 天前
誰吃必勝客?3幸運兒發票中千萬未領「地點、門市曝」 這天將作廢
今年7、8期統一發票號碼已經開出,但仍有9位5、6期的中獎民眾尚未領獎!這9張未領的發票中,包括3張千萬特別獎、3張200萬元特獎,以及3張雲端發票百萬獎。財政部提醒幸運得主,務必在11月5日截止前完成領獎手續,否則這筆由財神爺送上的大獎將作廢,實在可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不只生吃、爆香!醫推「蒜頭1吃法」超溫補:還護肝、排毒
大蒜極具健康效益,除了生吃,醫師張家銘表示,熟成後的黑蒜不僅不嗆鼻,多酚含量比生蒜高出4倍,同時能抗氧化、抗發炎、穩血糖,且不刺激腸胃,成為「功能醫學食物」。他建議,民眾可試著從每天吃1~3瓣黑蒜,有助於身體修復、代謝、排毒、安定神經。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杏仁堅果含「回春維他命」!日本鑽研抗老營養師激推1吃法燃脂又助眠
人都會老去,但衰老的速度卻因人而異,這種差異與飲食有一定關係。不少研究發現,有些食物可以有效延緩衰老!日本專門研究抗老方法的營養師為大家推薦一款零食,不但有回春維他命,更可防癡呆。 抗老超級食物
健康2.0 ・ 4 小時前
不用靠打針!營養師激推「平民瘦瘦菜」控血糖幫助減重
高敏敏指出,地瓜葉含有豐富的植化素與綠原酸,能自然啟動人體內GLP-1機制。GLP-1是一種與血糖與食慾調節有關的重要激素,有助於刺激胰島素分泌、延緩胃部排空、增加飽足感。過去多數人認為,只有透過GLP-1類似激素的注射,也就是俗稱的「瘦瘦針」,才能達到此作用,但其實地...
CTWANT ・ 1 天前
吃魚補身體?專家提醒「4種魚類」超毒要少吃!
生活中心/尤乃妍報導你也聽長輩說過「吃魚會變聰明」嗎?但是專家提醒,某些魚類或是部位可能藏有重金屬,並不是所有魚都對身體有益,甚至吃多還會傷身體!健康專家譚敦慈分享魚要怎麼吃、吃什麼魚,才能減少身體負擔,吃得安心又健康。
民視 ・ 1 天前
咖啡護肝效果佳?醫點名「這3種喝法」反而更傷身 拿鐵也中招
你是不是幾乎每天都要喝咖啡?根據最新研究,咖啡不只能讓你精神抖擻,還可能幫你的肝臟加分! 適量喝咖啡 與降低肝臟疾病的風險有關 一篇發表於知名國際醫學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大型統合分析整合了16篇研究的資料,發現喝咖啡的人,罹患肝癌的風險降低了約40%!另一篇2021年的統合分析也發現,喝咖啡使脂肪肝發生機率下降23%,脂肪肝進展至嚴重纖維化的風險也下降33%。甚至,美國肝臟醫學會(AASLD)在2023年發布的脂肪肝臨床指引中也提到:「每天喝三杯或更多咖啡可能對肝臟有潛在好處」。邱筱宸醫師指出,這些發現雖然主要來自觀察性研究,但結果一再重現、樣本龐大,讓咖啡成為越來越受學界關注的飲品!咖啡不只是咖啡因。它還富含多酚、抗氧化物質、以及可能具有抗發炎效果的天然成分。推測它有可能透過以上這些方式保護肝臟,不過詳細機轉仍有待未來研究去證實。 怎麼喝,才是「護肝喝法」? .每天1-3杯中杯黑咖啡(約200-300 ml/杯).不加糖、不加奶精最好,若要加,也盡量少量.有胃痛、胃食道逆流、心悸、孕婦或哺乳婦女,應先諮詢醫師.不建議「
常春月刊 ・ 1 天前
TOD’S一包多背成通勤族最愛!季芹同款水桶包、拉鍊托特包秒變後背超驚豔,精品包也有高CP值
精品包也能有高CP值!從女星季芹到造型師KEVIN老師都親自推薦,TOD’S 以極致義式工藝打造「一包多背」的時尚哲學。不論是俏麗的皮革水桶包、實用又有型的T Timeless托特包,或是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
好市多不鏽鋼盒「可微波」? 網實測:上面乾了下面冰
上班族生活忙碌,有些人會自己帶便當,但有民眾好奇用「不鏽鋼保鮮盒」盛裝,是否能進行微波加熱,意外掀器網路論戰,還釣出過來人分享經驗,曾有用戶差點釀成火警,並推薦改用「另一種材質」的容易,在加熱食品上相對安全。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8 小時前
她不愛吃甜食卻30歲就得糖尿病?醫師揭驚人真相:「這些東西」比糖更可怕!
原來她中午習慣吃勾芡便當,晚上則是白粥或炒米粉快速解決,加上缺乏運動、長期作息忙碌,導致內臟脂肪累積與胰島素阻抗。醫師指出,真正讓血糖升高的,不是糖果甜點,而是這些「不甜、吸收又快」的主食:白飯、白粥、吐司、米粉、糯米、勾芡湯等,這些高GI食物進入體內後,...
styletc ・ 5 小時前怎麼睡都不飽? 專家提醒 缺乏「這物質」恐致神經難以放鬆
不少現代人深受睡眠困擾,不是翻來覆去睡不著,就是半夜頻繁醒來,即使睡滿時間,仍覺得白天疲倦、專注力下降。專家指出,這些看...
聯合新聞網 ・ 5 小時前
吃香蕉助排便、緩解便祕?吃錯更嚴重!這些蔬果也會塞腸胃 正確吃法曝
排便不順、便祕時,很多人會吃香蕉,或多吃蔬菜補充膳食纖維;不過,專家提醒,香蕉若吃錯可能反而可能加重便祕;而腸胃蠕動功能較差的人,若補充蔬菜纖維質的方式不當,也會讓便祕變得更嚴重!正確吃蔬果才能有效緩
健康2.0 ・ 1 天前
不只天氣濕冷還有颱風?「這天起」氣溫逐日下滑…專家估「可能有雙颱」預測路徑曝
中央氣象局與多位氣象專家指出,受到東北季風與華南雲雨帶影響,本週台灣整體天氣明顯偏濕涼,尤其北部、東北部將持續出現降雨,其中基隆北海岸及大台北、宜蘭山區今(28)日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中南部晴時多雲、日夜溫差大。另外,週末起雖有新熱帶系統可能生成,但是否會對台灣有直接威脅,仍需持續關注後續變化。
鏡報 ・ 2 小時前
「救人比送餐重要!」豐原外送員救路倒違規遭罰 網喊:罰單我來繳
在追求效率的外送時代,時間就是金錢,但對台中市豐原區一名外送員而言,生命的價值遠高於一張訂單。昨(26)日上午,他於送餐途中緊急出手,成功挽救一名路倒昏迷的男子。然而,隨後為了趕送延誤的餐點,他卻因違規騎上人行道而遭警方開單。這段感人又無奈的經歷曝光後,立刻在網路引發迴響,大批網友霸氣留言:「我來幫你繳!」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