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不能光靠飲食控制與運動 醫師曝「睡眠不足」讓你白忙一場!
根據國民健康署提供資料,台灣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率達50.8%,也就是在台灣每2個人中就有1人有體重過重的問題。不少人為了減重,不僅飲食忌口,同時付出大量時間、金錢來運動,最終卻收效有限。醫師指出,減重效果其實與「睡眠習慣」息息相關。當長期睡眠不足,身體就會一直處於發炎狀態,進而影響代謝。此外,若睡不好、睡不夠的時候,飢餓激素就會上升,這時瘦體素會跟著下降,同樣影響減重成效。
近日,臉書粉專《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分享蒼嵐健康美學診所王天佑醫師的說明影片指出,減重的效果與「睡眠習慣」息息相關。很多人都以為減重就是「注意飲食、運動」就好,但其實若長期處於睡眠不足,那麼身體就會一直發炎,影響你的基礎代謝率,導致減重效果事倍功半。
王天佑還指出,每個人體內都會分泌「飢餓激素」和「瘦體素」,但當睡眠品質不好、睡眠不足時,飢餓激素就會上升,這時瘦體素會跟著下降,長期下來就會影響減重成效。為此,王天佑建議減重族群除了注意控制飲食、規律運動之外,也要有充足睡眠,每天至少要睡夠7小時以上,才會分泌足夠的瘦體素,身體也會比較健康。
《每日健康 Health》近日也指出,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團隊曾在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發表研究成果,透露當睡眠不足時,身體會進入一種「節能省電模式」,停止燃脂、轉而囤脂。
這份研究指出,當研究團隊將受試者分成2組,控制雙方的飲食熱量完全相同,僅有睡眠時間不同:A組每晚睡8.5小時、B組每晚睡5.5小時,2週後兩組受試者的體重都有下降,但是睡眠時間較短的B組,減掉的脂肪只有A組的一半。更糟的是,他們流失的肌肉反而比A組多出60%。最終,研究團隊得出結論:「當人類睡眠不足時,即使攝取同樣的熱量,身體會保留脂肪,並燃燒更多的肌肉組織來產生能量。」
研究團隊進一步解釋,當睡眠不足時,身體會啟動一連串的反應,包含飢餓激素升高,讓你食慾變旺,特別想吃高糖高油食物。飽足激素下降,導致吃再多也不覺得飽。皮質醇也會因此上升,特別容易囤積腹部脂肪。胰島素敏感度則下降,讓血糖調節變差,糖分更容易轉成脂肪。簡單來說,睡眠不足會讓大腦誤以為你正處於危機狀態,於是命令身體:「儲存能量!不要燃燒!」最終導致人們「越餓越吃、越吃越囤、越運動越累!」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醫師陳信宏建議,成人每晚應睡滿7至9小時,且最好在晚上11點前入睡,睡前1小時遠離手機、筆電、強光,能夠獲得比較高品質的睡眠。此外,民眾若有長期失眠的問題,應該向醫師尋求專業協助。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軍人老公為升士官受訓「卻出軌女兵」 人妻:3歲兒每天做惡夢
蔡阿嘎吃飛機餐潔癖舉動曝 出賣二伯飯後畫面對比:難道只有我這樣嗎?
23歲女交往富二代遭家暴後胸口挨刀亡 1原因法院判男友無罪!家屬崩潰
其他人也在看

哭笑不得!謝淑薇見「五星飯店迎賓禮」傻眼:想拿香拜一下
【記者林欣恬/綜合報導】網球名將謝淑薇即將代表台灣出戰2025WTA利雅德年終總決賽,她昨(25)日在社群平台上幽默分享入住當地五星級飯店迎賓禮的趣事,再度展現「夢遊寫真人」式的獨特幽默感。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謝國樑:基隆市無養豬場 肉攤稽查無異常情形
(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基隆26日電)基隆市長謝國樑今天下午帶領市府團隊,透過視訊參加行政院非洲豬瘟災害應變中心會議時表示,基隆市目前沒有養豬場,肉攤也未出現異常情形,會持續強化動物防疫及食品安全。
中央社 ・ 1 天前後鼻神經阻斷術治過敏性鼻炎
34歲蔡先生長期為鼻塞、流鼻水、鼻涕倒流所苦,檢查發現有鼻中膈彎曲合併過敏性鼻炎。嘗試藥物治療數月,效果有限,經進行鼻中膈鼻道成形術與後鼻神經阻斷術。術後恢復迅速,鼻塞、流鼻水狀況顯著緩解。臺南醫院耳鼻喉科孫學安醫師指出,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目前台灣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約達10-20%,若在空氣汙染嚴重的都會地區更達30%以上,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過敏性鼻炎典型的症狀包括打噴涕、流鼻水、鼻塞、鼻子眼睛癢等;過敏性鼻炎通常可藉由藥物治療及遠離過敏原得到改善,若藥物已無效,則可考慮以手術治療。孫學安說明,目前與過敏性鼻炎有關的手術大致分兩種:下鼻甲黏膜手術與過敏神經阻斷手術。下鼻甲黏膜手術可有效改善鼻塞,但是對於鼻水、打噴嚏等症狀,則效果有限。過敏神經可分為上游的翼管神經和下游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不靠減肥逆轉健康? 紐西蘭研究揭密糞菌移植長期益處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利金斯研究所(Liggins Institute)歷時8年的研究顯示,只需一次含「好菌」的糞菌移植膠囊(FMT),即可在多年後持續發揮代謝保護效果。根據科學新聞網站《SciTechDaily》報導,這項成果已刊登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被視為肥胖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扛不住再失竊!羅浮宮緊急轉移王室珠寶 直送法國銀行地底26公尺金庫
根據《RTL》與《拉德佩什報》(La Dépêche)報導,轉移行動發生在羅浮宮阿波羅長廊(Galerie d’Apollon)遭竊五天後。10月19日,四名歹徒利用停在窗下的升降貨車闖入博物館,成功完成這起大膽的珠寶搶案。為防止再度發生類似事件,國家與館方採取「零風險」策略,在尚未完成...
CTWANT ・ 1 天前中興電目標價見「1字頭」 2大咖投顧 「下修原因曝光」 東元、士電、華城這樣看
受到台電拉貨遞延,2大投顧出具報告指出中興電(1513)短期動能受限,1家調降評等從「買進」降至「增加持股」,而另一家雖維持「買進」評等,惟兩家皆將目標價下修,分別各降至176元、180元。
中時財經即時 ・ 15 小時前
綠委籲「禁淘寶寄肉製品」 遭諷:原來賴政府邊境是破口
非洲豬瘟引發國人憂慮,台中港近3個月大量進口海運貨櫃散裝郵件,郵局人員加班處理中國大陸電商平台,包括拼多多、淘寶商品。綠委吳思瑤26日喊話,應禁止淘寶等對岸電商寄送肉製品。但被粉專酸爆,原來破口就是賴政府的邊境海關。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壯世代女性被「秋燥」纏身?喝1茶緩喉癢、久咳 緩解皮乾癢快吃2食物
秋燥來襲,「肺」是燥邪最易攻擊的目標,尤其是「氣陰兩虛」體質的壯世代女性,常會出現咳不停、皮膚癢、便祕、氣色差等困擾。面對秋燥困擾,中醫師教你善用簡單茶飲、食療與穴位按摩來潤肺養陰,配合專業調理,從根
健康2.0 ・ 1 天前
從CK到Jo Malone!揭開人氣香氛的魅力密碼,找到屬於你的專屬香氣
香水就像一場無聲的對話,它能傳遞氣質、記錄心情,甚至成為一種記憶的延伸。無論你鍾愛經典永恆的氣味、層次豐富的香調變化,或極簡高級的低調奢華,每一瓶香水都象徵著一種生活風格。跟著我們一起探索這些人氣香氛,找出最能代表你靈魂的那款氣味。
Yahoo好好買 ・ 1 天前
別被「肉肉」騙了!醫揭肌少型肥胖風險高出兩倍,吃對動對才能守住行動力
肌少症是造成老年人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並非只有「瘦巴巴的老人」才會有風險。董氏基金會指出,肌少症的關鍵不是體重,而是肌肉量、力量與功能是否下降。若沒有及早預防,不僅會讓行動力變差、生活品質下降,嚴重甚至可能失去自理能力或增加死亡風險。 事實上,許多「外表看起來不瘦」的人,也可能已經是「肌少型肥胖」族群。因為年齡越大,肌肉會逐漸流失,而脂肪卻不斷增加,導致表面上看似體型穩定,實際上卻是肌肉不足、脂肪過多的「虛胖」狀態。 研究揭露:「肌少型肥胖」死亡風險高出近兩倍根據法國克萊蒙奧弗涅大學發表於《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追蹤 5888 位 45 歲以上成人長達 10 年後發現: 握力正常、但體脂過高者 → 死亡風險增加 57% 握力不足、但體組成正常者 → 死亡風險增加 115% 握力不足又體脂過高者 → 死亡風險暴增 184%! 臺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詹鼎正表示,肌少型肥胖(Sarcopenic Obesity)比單純的肥胖或肌少症更危險。它不僅會造成四肢無力、跌倒、骨折,更與血脂異常、糖尿病及關節炎有關,嚴重者可能臥床或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肌少型肥胖
常春月刊 ・ 19 小時前熟女膝蓋痛到難上下樓梯、跑步 1次性修復術找回行動力
「醫師,我的膝蓋好像壞掉了,已好幾年不能好好蹲下…」,1位30歲女患者就診反映長期受膝蓋疼痛困擾,不僅無法跑步、運動,連日常生活動作的蹲下、上下樓梯、長時間站立都變成折磨。她嘗試過物理治療、護具支撐,疼痛仍舊揮之不去。安南醫院骨科醫師評估為她做1次性微創軟骨修復手術,3個月後已能無痛行走。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唐綺陽星座運勢週報:10/27-11/2 木星逆行情緒波動大!水瓶好事連連、巨蟹感情展魅力
木星停滯了之後,它就會有逆行的效應,我們會對家裡的事、家裡的問題,有了一些反思,或者是很想要去處理它,或心情比較不是那麼容易波動,所以本來就很容易情緒受影響的人,要好好把握這個停滯,跟未來逆行的時間,你就可以比較冷靜一下來做事情了。週三水星進射手座,周遭射手座請準備喔,你要成為焦點人物,我們會把focus放在你的身上
Yahoo奇摩社群 ・ 1 天前
房貸荒解除警報?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連4降 創今年新低
為解決房貸荒,金管會9月宣布新青安貸款不計入銀行法放款天條,房仲業者彙整金管會統計,銀行不動產放款今年9月較上月減少約100億,而整體資產增加2400億元,不動產放款比率降至25.77%,已連續4個月下滑,創下今年以來新低,且水位超過27%的銀行,也從年初的11家下降到8家,意味著銀行的不動產放款彈性逐漸寬鬆。
太報 ・ 17 小時前
從花生到烤肉!WHO點名6種生活致癌物 醫師揭最毒1物:我自己也不碰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在社群上發文,整理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雖然無法百分百避開,但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確實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以下為他歸納的6種致癌物來源,以及對應的預防重點:1. 黃麴毒素主要來自受潮或變質的花生、玉米與堅果,是...
CTWANT ・ 1 天前
婦人「鼻涕清澈、卻吐黃痰」 醫:有點怪!一照果然是癌症
一名50多歲婦人長期受到鼻塞與黃鼻涕倒流困擾,即使治療1至2個月,症狀不僅未改善反而逐漸惡化,打呼聲也越來越大。經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進一步檢查,竟發現婦人鼻咽部長了一顆惡性腫瘤,確診為鼻咽癌。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醫生三餐只吃「這種魚」:3周後三酸甘油酯降一半!哪種魚最健康?
大家都聽過吃魚對身體很好,不過到底有多好?又該吃哪種魚才對健康有幫助?日本醫師曾以自身進行實驗,三餐不吃肉只吃魚,結果3周後進行檢查,發現三酸甘油酯指數少了一半! 魚類、蔬菜對健康很好 日本流
健康2.0 ・ 1 天前
55歲巡佐主動脈剝離猝逝!醫曝「7大前兆」:高血壓小心了
高雄一名55歲陳姓巡佐,2天前在家休假疑「主動脈剝離」身體不適,緊急送醫仍不治。醫師表示,主動脈是人體內最大條的血管,一旦剝離就會可能造成大出血,死亡率以每小時1%的速率增加,48小時內致死率高達50%!主動脈剝離有7大前兆,包括突發性嚴重胸痛、背部疼痛、呼吸困難、心悸、頭暈、噁心、嘔吐等,而長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危險因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女性注意!醫師示警:子宮內膜癌飆3倍 「7大高風險族群」別輕忽
子宮內膜癌的症狀除了陰道異常出血,若私密處狂流水也要特別注意。對此,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婦癌科主任龐渂醛在門診觀察發現,近年子宮內膜癌發生率的上升,以前大約2個月才會遇到一位個案,現在竟然在同一天內診斷出2位患者,且都沒有生育過,不禁直呼「這樣的變化,讓人不禁心頭一震」,也提醒必須正視子宮內膜癌逐年升高的趨勢,同時也示警7大族群要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上完廁所記得檢查!大便出現2症狀小心 營養師點7警訊:恐罹癌
大腸癌前期症狀與痔瘡類似,導致不少人難發現,錯過前期的黃金治療時機。營養師李婉萍就曾就提醒,大家上完廁所後可以回頭好好觀察自己的大便狀況,如果出現7大狀況,就建議早點就醫檢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