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胃繞道手術減重後20年食慾下降 達文西微創重建改善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台中 報導】70歲方姓母親和40歲女兒在20年前因病態性肥胖合併代謝症候群的併發症接受減重手術,當時效果相當理想,體重獲得良好控制,代謝疾病也有改善。隨著時間推移與年齡增長,兩人逐漸出現食慾下降、體力不支和精神虛弱情況,甚至因營養不足而感到持續性疲倦及生活品質下降。母女倆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消化外科黃挺碩副院長的門診求診,由黃副院長率領蔡雄威醫師專業團隊運用達文西微創手術,為母女倆完成減重手術後的複雜重建治療,不僅改善長年困擾的營養不良與貧血,且恢復正常的飲食與生活品質。
▲蔡雄威醫師表示,代謝與減重手術病人若在多年後出現食慾下降、營養不良和體力減退問題,必須提高警覺並接受檢查與治療。(圖/大里仁愛醫院提供)
這對母女來門診時的體重大約只有4、50多公斤,接受詳細的血球分布、內分泌狀況、營養與微量元素檢查,結果顯示兩人皆有嚴重營養缺失及貧血問題,根據影像學檢查推測以前可能接受過迷你胃繞道手術。醫療團隊首先嘗試透過營養調整與飲食建議改善,但在一段時間追蹤後病情仍未獲得明顯改善,經過謹慎評估後,決定以達文西微創重建手術作為解決方案,先為女兒進行手術,仔細拆解原本的繞道並恢復正常胃腸生理結構,術後其精神狀態明顯好轉且恢復食慾,生活品質獲得極大改善。
▲黃挺碩副院長(左)率領蔡雄威醫師(右)專業團隊運用達文西微創手術,為母女倆完成減重手術後的複雜重建治療。(圖/大里仁愛醫院提供)
半年後,母親因為女兒術後的進步改善,所以也決定接受達文西微創手術。由於母親本身合併糖尿病,醫療團隊為她量身規劃個別化術式,不僅進食狀況大幅改善,血糖與代謝疾病控制亦維持良好,讓她重拾健康與活力。母女倆術後的體重都已經恢復到正常範圍內,展現該院醫療團隊在處理高難度個案時所具備的安全性、精準度與個別化設計能力。
蔡雄威醫師表示,這兩位病人的治療歷程充分顯示,雖然代謝與減重手術已被廣泛應用,且文獻證實其短中期效果良好、術中與術後併發症發生率低,但在超過十年乃至二十年的超長期追蹤方面,全球仍缺乏大量研究數據。病人若在多年後出現食慾下降、營養不良和體力減退等問題,必須提高警覺並回到醫院接受完整檢查與治療。尤其特別是繞道型手術,雖然對於體重控制與代謝疾病效果顯著,但也較容易引起營養不良的併發症,因此病人應當建立長期追蹤觀念,配合醫師的營養與飲食建議,必要時及早考慮進行重建手術。
黃挺碩副院長指出,重建手術本身具有一定難度,可能僅需簡單修復,也可能因嚴重沾黏而大幅增加風險,因此術前必須與主治醫師進行充分討論,針對不同術式的優缺點、術前準備與術後照護進行完整評估。達文西腹腔鏡手術憑藉三維立體影像與靈活的手臂操作,大幅提升精準度,能有效降低複雜手術中的風險,是目前處理這類高難度重建個案的重要利器。
黃挺碩副院長呼籲,減重與代謝手術並非一勞永逸的治療,唯有透過長期追蹤、持續營養監測與醫師保持良好溝通,才能確保術後健康持續維持,一旦出現營養相關併發症,專業團隊的重建手術能為病人帶來再次翻轉生命的契機,這正是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消化外科團隊持續努力的核心使命。
其他人也在看

邁入更年期更要顧代謝!國健署推『F4法則』維持身心平衡
現年45歲的志羚,從35歲起體重開始變化、燥熱盜汗、常常情緒低落,就醫後發現症狀與更年期前期和代謝症候群相符合。在醫師協助下,志羚透過運動和飲食調整,身體狀況趨向穩定,也能以更愉悅的心情度過更年期。國健署也提醒,更年期女性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可能增加,呼籲透過「F4」守則改善生活習慣、守護身心,順利迎接人生下半場。更年期荷爾蒙變化 易引發三高、腰圍變粗恐成代謝症候群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黃建霈秘書長指出,人生有三個重要的階段,青春期、懷孕期,再來就是更年期,在這個階段不見得會生病,但身體變化比較大,可能容易遇到一些健康狀況,且台灣社會高齡化,女性未來可能有近三分之一的餘命是在更年期之後度過的,應該重視。國健署沈靜芬署長也表示,女性在經歷這個時期相當辛苦,因此在心理調適、醫療支持、社區和家人的關懷等都要提前做預備。更年期女性因荷爾蒙變化,可能引發三高、缺乏好膽固醇、脂肪推擠造成腰圍過粗,上述危險因子達三項以上,即罹患代謝症候群,會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World Menopause Day),2025年主題為「生活習慣醫學」,提醒民眾重視更年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碰了「大哥的女人」 他下場好慘...遭餵尿凌虐
余姓男子(31歲)在網路社群限時動態發布對李姓男子(37歲)施暴過程,包含餵尿、毆打凌虐,極其殘忍。羅東警分局員警網路巡邏發現,確認李男身分後,以及製作相關筆錄後,28日晚間逮捕余男。調查發現,李男在酒後碰了「大嫂」,遭懷疑對「大嫂」不當肢體碰觸,以致遭報復。
太報 ・ 1 天前
男子攜瓦斯桶到三立電視台外又點燃煙火「揚言自焚」 警消急灑水壓制送辦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一名陳姓男子今(29)下午2時許攜帶瓦斯桶、煙火等物品,至台北市內湖區舊宗路一段的三立電視台外,疑為表達政治立場不同舉牌抗議,警消獲報趕抵現場警戒,不料陳男竟突將煙火點燃,警消隨即灑水並將其壓制逮捕,隨後將陳男帶回,並依公共危險罪嫌偵辦。
民視 ・ 1 天前
碧潭誘2女溺斃!夫稱100分、小姑讚溫柔 陸配淚灑法庭惹眾鼻酸
簡女的辯護律師起初先於庭上展現修復式司法報告,並讀出簡女丈夫白男和修復士對話的內容,其中內容談到不會責怪簡女,並說「我給她一百分,以她這麼關愛孩子的人,我確定我妻子是自殺。」等語,簡女於庭內聽著律師的朗讀過程,地頭哭泣隱忍情緒,而最後律師也語帶哽咽展示白...
CTWANT ・ 1 天前
台中驚傳嬰屍案!嬰兒連臍帶遭丟大排身亡 警急調監視器尋生母
搜救人員29日清晨接獲通報,指該處大排內發現有嬰兒在水中,消防局潭子分隊清晨6時許出動各式消防車3輛、消防人員7名到場打撈,孩子則在7點多被撈起。嬰兒被撈起時已明顯死亡,救護人員發現孩子身上還連著臍帶,暫時無法辨識性別,而嬰兒臉部還微微紅潤,警方判斷應死亡不久...
CTWANT ・ 1 天前辜仲諒擬赴中國女子棒球亞錦賽 獲准解除限制出境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29日電)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因案遭限制出境,聲請11月初參加亞洲棒協在中國浙江的女子亞錦賽。高院昨天裁定,提出2億元保證金後,解除限制出境與科技監控,並責付律師。
中央社 ・ 1 天前
59歲坣娜傳胰臟癌逝!醫揭「1現象」是癌前症狀:很難發現
歌手坣娜驚傳於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年59歲,如今有消息傳出,她是不敵胰臟癌病逝。胰臟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七名,由於不易發現與治療,發生率幾乎就是死亡率,向來被稱為「癌王」。醫師錢政弘表示,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半開始會出現體溫微微上升的現象,可能只是37.1、37.2°C,是值得民眾注意的細微徵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日本人胰臟癌發生率高!醫揭「1飲食習慣」釀禍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胰臟癌再度受到關注。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胰臟癌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7名,而以鄰近的日本來看,其飲食雖常被認為養生,不過數據顯示,日本胰臟癌發生率也很高,主要與飲食有關,其「甜食」大多特別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發現已晚期!坣娜罹「癌王」胰臟癌逝 醫揭「5症狀」是警訊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病逝,「癌王」胰臟癌再度引起關注,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確診時已屬晚期。胰臟科醫師林相宏表示,若出現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黃疸皮膚癢,須小心是否為胰臟癌,另外,也要特別注意脂肪胰,恐是造成胰臟癌的風險因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57歲還能這麼瘦!徐曉晰靠9種「吃不胖食物」天天開吃身材照樣超好!
【吃不胖也能吃飽的9種食物】她平常不刻意節食,而是選擇對身體有益、又不容易胖的天然食材。像是花椰菜,一碗不到30大卡,富含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能幫助代謝、促進腸胃蠕動。洋蔥則含有抗氧化物槲皮素,能降膽固醇、穩定血糖。豆腐是優質植物蛋白來源,飽足感強又低熱量;...
styletc ・ 1 天前
紅斑性狼瘡好發女性 出現這警訊應立刻就醫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是國內免疫治療權威/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繼港星周海媚之後,已引退的女歌手坣娜,也被證實長期受紅斑性狼瘡困擾,於日前過世;花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女性幾歲進入更年期?何時要開始做準備?醫師帶你一次了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女性進入更年期,可能面臨荷爾蒙變化帶來的多重挑戰,代謝異常、體重變化與心情起伏等都會陸續上門。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日前舉辦「F4生活守則 更年期遠離代謝症候群」記者會,專家於會中分享,更年期不等於生病、老化,而是另一段生命歷程的開始,女性朋友只要及早準備、積極調整生活型態,就能穩定度過轉變期,迎向健康的下半人生。 更年期荷爾蒙變化 罹代謝症候群增疾病風險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陳建銘副理事長表示,女性在更年期期間經歷荷爾蒙衰退,代謝開始出現偏差,尤其體現在脂肪的代謝,導致壞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上升,且因為脂肪容易堆積在腰部,體型也會有所改變。 「從今年(2025)1月到8月,我們診所照護的45歲到55歲更年期婦女,850位中就有303位符合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比例與國內外數據相近。」他指出,若被診斷為代謝症候群,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皆會上升。 「F4守則」助預防代謝症候群 那忙家事算運動嗎? 「但好消息是,代謝症候群是可以逆轉的。」陳建銘副理事長說明,只要「少吃多動」,哪怕是少吃一點點、多動一點點,都有機會觀察到改善,鼓勵女性朋友積極改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容易血糖高的人,多半是這「8個習慣」害的! 不吃早餐、咖啡喝太多都中鏢
血糖有些波動是自然的,但我們要避免的是劇烈起伏,不論過高或過低。避免血糖大幅變化並不容易,因為許多原因都可能影響血糖穩定,例如藥物劑量過多或不足、脫水、壓力、疾病,以及過量攝取高碳水食物。營養師 Rebecca Jaspan 解釋道:「吃東西後血糖上升是正常的,無論是否有糖尿病。當血糖上升時,胰島素會被釋放,將血液中的糖分送進細胞,轉化成能量。但若胰島素作用受阻,可能因胰島素阻抗或胰島素分泌不足,糖分就會停留在血液中,導致長期高血糖,對健康有害。」Eatingwell網站分享以下 7 個習慣,糖尿病專家提醒最好避免,以免血糖飆升。 1、忽視壓力壓力難以避免,但若長期未處理,會嚴重傷害健康。Jaspan 指出:「高壓力會使身體釋放皮質醇與腎上腺素,導致血糖上升並干擾胰島素功能。這種『戰或逃』反應會讓糖分更久停留在血液中。」營養師 Lauren Plunkett 補充:「長期情緒壓力會演變成慢性壓力,長久下來引發健康問題。」 2、高強度運動運動通常能提升胰島素敏感度,改善血糖,但有時劇烈運動反而會讓血糖上升。這是因為劇烈運動會釋放腎上腺素,刺激肝臟釋放葡萄糖。Jaspan 補充:「此時身體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海鮮控注意!台人愛吃的「2類水產」重金屬超標,吃錯部位恐加速罹癌
海鮮向來是國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與多種營養素,深受大眾喜愛。然而,消費者權益保護基金會最新檢測發現,國人愛吃的旭蟹和丁香魚等水產存在重金屬超標問題,長期食用恐對健康造成威脅。對此,
食尚玩家 ・ 2 天前
腳部水泡反覆發作是汗皰疹?台大醫:用錯藥沒完沒了 1工具是診斷關鍵
夏天一到腳底就冒出發癢的水泡,怎麼擦藥都沒用,但冬天就自動變好,是汗皰疹嗎?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烏惟新提醒,這類反覆發作、尤其只發生在單側,很可能是黴菌感染「水泡性足癬」,它常誤認為汗皰疹,導致治療無效
健康2.0 ・ 1 天前
冬粉熱量低?「料理方式錯誤」恐增高血壓風險
秋冬季節天氣轉涼,冬粉成為麻油雞或薑母鴨等暖胃料理的常見配料,許多人因其熱量比白飯低而選擇食用。然而,營養師老辜指出,冬粉雖給人「低熱量」的印象,但若以炒、涼拌、麻辣等方式烹調,往往會攝取過量的鈉,增加高血壓風險。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女性健康殺手紅斑性狼瘡 妳該懂「千面」自體免疫疾病
資深女歌手坣娜今年十月病逝,她生前飽受紅斑性狼瘡所苦,也讓許多人開始關注這個疾病,而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特別的是它幾乎專找女性下手全球9成患者都是女性,特別集中在15到44歲的階段。
NOW健康 ・ 14 小時前
比手抖更早出現!研究曝「1動作」變慢 8.8年後得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疾病,一般會聯想到手抖的症狀,但醫師黃軒表示,德國最新研究發現,轉身這一動作若變慢,竟能提前8.8年預測預測巴金森氏症,可在轉患者明顯手抖前,就反映出神經系統異常,若能早期發現,有助於延緩疾病惡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同樣有潔癖「強迫症、強迫人格大不同」 醫師舉例一比就懂
許多人追求環境整潔,但當清潔成為焦慮來源並影響日常生活時,可能已超出單純潔癖的範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精神科主任楊逸鴻指出,所謂的「潔癖」有時實際上是強迫症或強迫人格的表現,這兩種狀況雖名稱相似,但在心理狀態與治療方向上有顯著差異。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高蛋白飲輸了!運動後吃「它」更能長肌肉、抗發炎、護腸道
許多人運動後會補充香蕉或高蛋白飲料,藉此增肌並補充能量,但最新研究指出,希臘優格是更好的選擇,因為不僅蛋白質高、含糖量低,還具有額外的抗發炎與肌肉修復功效。健康的腸道環境有助於抑制發炎物質生成,讓肌肉恢復更迅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