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抗氧化效力超高!專家曝「空腹吃」可能讓腸胃打結
秋季盛產的柿子是科學實證的健康守護者!根據研究顯示,柿子富含多酚、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與珍貴膳食纖維,能有效幫助身體抗氧化、對抗慢性發炎,並穩定血糖及調節血脂。
「許多人誤以為柿子甜度高會導致血糖飆升,但這其實是個迷思。」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柿子屬於中等升糖指數水果,其獨特的多酚成分能抑制醣類吸收、延緩血糖上升速度,是護心、護肝、抗發炎的秋日黃金選擇。
《Journal of Chemistry》2016年的研究顯示,柿子中的多酚具有驚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效力高達維生素E的20倍。這些天然化合物能啟動身體內建的抗氧化酵素,有效降低慢性氧化壓力與細胞受損風險。
更令人振奮的是,《Foods》於2024年發表的臨床試驗發現,超重成年人連續12週每日補充柿子果實萃取物後,不僅血液中的總抗氧化能力顯著提升,連體內的發炎指標TNF-α也明顯下降。
針對血糖控制,《Journal of Nutritional Science and Vitaminology》2022年的臨床研究指出,僅攝取1.88克的柿子單寧,就能顯著降低餐後血糖高峰,並有效延緩胰島素的快速上升。這是因為柿子中的多酚能抑制兩種關鍵的消化酵素,減緩糖分從小腸的吸收速度。
在血脂調節方面,《Annals of Nutrition & Metabolism》2013年的臨床試驗顯示,受試者每日三餐前食用富含柿子單寧的纖維棒後,總膽固醇與壞膽固醇均顯著下降7-10%,同時長期血糖指標也獲得改善。
薛曉晶提醒,甜柿和澀柿在營養成分上有差異。根據《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2015年的分析,澀柿在採收時的可溶性多酚含量與抗氧化能力,均顯著高於甜柿;然而,經過脫澀處理後,多酚含量會有所下降。
然而,柿子富含單寧酸,食用方式需要注意。營養師特別提醒五大注意事項:避免空腹食用以防形成「柿石」;不與高蛋白、高鐵食物同時食用;腸胃敏感者應慎選澀柿;避免與酒精和高脂食物一起食用;服藥者應間隔2小時再食用柿子。
「柿子的單寧酸雖然讓口感帶點澀味,但它也是抗氧化、抗菌的好成分。只要掌握『不空腹、不暴食、分時攝取』三原則,柿子就能成為秋冬最安心又營養的天然甜點。」薛曉晶總結道。
延伸閱讀
沈伯洋被陸立案偵查 國台辦稱「正義之舉」:台獨分子是民族敗類
影/「自撞又割喉」台中男開母250萬車 旁有開山刀、現金15萬
PLG/「護國神Q」找到頭路!戴維斯加盟洋基工程
其他人也在看


勞動部高分署推全方位就業服務
近期因部分產業面臨經營壓力不得不進行人力調整,導致勞工面臨資遣的問題;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表示,為了減少資遣帶給勞工的衝擊而啟動全方位的四項就業協助方案包括:就業服務說明會、協助申請失業給付、辦理適性專班課程及專案徵才活動,期盼透過多元資源提升勞工的競爭力縮短待業期,全力幫助受資遣影響的勞工朋友們盡速重返職場。當高分署接獲業者大規模資遣員工通報訊息後,為了讓勞工瞭解自身權益及政府提供的相關協助措施,就立即主動聯繫業者舉辦就業服務資源說明會,向勞工說明如何請領失業給付、就業轉銜和職業訓練等資訊,以化解勞工心中的焦慮,並透過再就業服務意願問卷調查,瞭解每位勞工對於未來就業的計畫及需求,以作為後續開設就業促進課程的參考。高分署說明,後續也會為受資遣的勞工舉辦專案徵才活動,邀請在地 ...
台灣新生報 ・ 16 小時前
57歲還能這麼瘦!徐曉晰靠9種「吃不胖食物」天天開吃身材照樣超好!
【吃不胖也能吃飽的9種食物】她平常不刻意節食,而是選擇對身體有益、又不容易胖的天然食材。像是花椰菜,一碗不到30大卡,富含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能幫助代謝、促進腸胃蠕動。洋蔥則含有抗氧化物槲皮素,能降膽固醇、穩定血糖。豆腐是優質植物蛋白來源,飽足感強又低熱量;...
styletc ・ 22 小時前
研究:男性須女性2倍運動量 才可獲得相同健康效益
運動有益健康,不過近期一份最新研究指出,男性需要女性2倍的運動量,才能獲得相同的心血管健康效益。該研究也發現,每週運動量達標的冠狀動脈疾病患者中,女性死亡風險較男性低3倍。
公視新聞網 ・ 17 小時前
蘋果什麼時候吃最好?一天可以吃多少?營養師揭「正確食用時機」
蘋果因其高營養價值而廣受推崇,甚至有「一天一顆,醫生遠離我」的說法。蘋果富含多種對健康有益的成分,像是多酚、膳食纖維和鉀等,那麼,何時食用蘋果能更有效地攝取其營養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專家指出,每天建議攝取1顆蘋果,若要有效地吸收蘋果的營養,最佳食用時機是早上,可有效補充身體能量。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早餐常吃的「這些食物」恐害皮癢脹氣!雞蛋、奶茶上榜 醫:可先做這件事
台灣美食琳瑯滿目,但對部分人來說,看似普通的食材卻可能引發過敏。據統計,國人食物過敏發生率約6%至10%,不少人曾有蕁麻疹或腸胃不適卻找不到原因的經驗。為此,我們整理了8大常見致敏食物,快來看看你常吃的食物是否也在清單上! ▲網友熱議8大易致敏食物。(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提供) 網苦惱「麩質過敏」早餐怎麼吃? 營養師提出建議 觀察近3個月網友針對「易致敏食物」的討論,可以發現「麩質」是網友討論度最高的過敏原之一。「麩質」存在於小麥、黑麥、大麥等穀物中,部分人吃了含有麩質的食物後,可能會出現腸胃不適、皮膚過敏或疲倦等情況,若是「小麥過敏」體質的人,症狀則可能包括蕁麻疹、呼吸道不適等。有家長在網路分享,孩子長期出現過敏反應,經醫師建議改為「無麩質飲食」,結果卻因此苦惱早餐該如何準備。對此,營養師建議可選擇「米漢堡、蘿蔔糕、豆漿、馬鈴薯或水果沙拉等」,再搭配優酪乳或豆製品來補充蛋白質、維持免疫力,平時也應多留意食物標示,避免隱性小麥來源,有助於降低過敏或不適風險。 「蛋類」是常見易致敏食物 又以蛋白最易引起過敏 除了麩質外,「蛋類」也是經常被提及的易致敏食物,其中又以蛋白最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腸胃不好、常脹氣、排便卡卡?營養師大推「這1低調超級食物」 每天吃一點真的有感
提到山藥,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藥膳燉湯,營養師王證瑋表示,山藥不僅僅是養生料理的配角,更在營養學中被譽為「低調的超級食物」。它質地細緻、口感綿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醣體、寡糖與礦物質,可幫助腸胃、穩定免疫系統,對銀髮族、上班族及忙碌現代人來說,都是日常保養的理想選擇。 黏液蛋白保護腸胃 減少刺激與不適 山藥的營養亮點之一是富含「黏液蛋白」。王證瑋營養師指出,這種天然物質可在腸胃黏膜上形成保護層,減少外來食物或胃酸對腸壁的刺激。對於經常有胃酸逆流、胃脹氣或腸胃不適的人,適量攝取山藥能緩解不適並促進消化。此外,山藥質地柔軟、易消化,也非常適合長者及咀嚼能力較弱的族群食用。 多醣體提升免疫力 強化身體防護力 山藥除了保護腸胃外,還能強化免疫功能。其所含的多醣體具有啟動免疫細胞活性的作用,能幫助人體抵抗外來病原。王證瑋營養師提到,黏液蛋白則能促進蛋白質吸收,使營養素更充分利用,進一步增進體力與修復力。對於經常加班、壓力大、睡眠不足的上班族而言,山藥是能穩定免疫力、補充能量的好食材。且山藥含有天然的寡糖,具有「益生元」的作用,能成為腸道益菌的養分來源。長期攝取可促進腸道菌相平衡,改善便祕、腹脹等
常春月刊 ・ 19 小時前
民進團提暫行條例補《財劃法》漏洞 是否支持?卓榮泰這樣說
《財政收支劃分法》去年藍白人數優勢下強行通過修正版本,但新法上路問題層出不窮,因計算公式分母錯誤,導致345億元統籌分配款無法使用。對此,民進立院團提出暫行條例,將345億元用在三族群補助,政院表示尊重,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0/29)受訪說,還沒討論。
太報 ・ 1 天前
民進團提發錢法案「坐月子拿10萬」 卓榮泰:還沒討論
立法院去年三讀通過新版《財劃法》,不過因計算公式分母有誤,導致有345億元統籌分配款無法分配,民進團昨提案將該筆預算用於社福補貼。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29日)被問到相關問題時,僅簡單回答「還沒討論」。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黑蒜」比生蒜多酚高4倍!每天1至3瓣助排毒護肝
黑蒜在亞洲傳統養生文化中已有數百年歷史,張家銘醫師指出,黑蒜不僅不刺激腸胃,其多酚含量更比生蒜高出4倍,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穩血糖等多重功效,已成為現代「功能醫學食物」。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台中外埔紅龍果市集 歡樂登場
台灣紅龍果栽培地多集中在中南部平地一帶,中市紅龍果產區包括外埔、東勢、后里、石岡等區,其中外埔是紅龍果重要產地,種植面積35.94公頃,年產量855公噸。為推廣外埔紅龍果產業文化,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輔導外埔區農會於永豐環境教育園區舉辦「114年度台中市優質青農農特產品暨紅龍果推廣教育活動」,提高紅龍果品牌能見度。農業局指出,紅龍果最初由荷蘭人引進台灣栽種,有芝麻果、仙蜜果等別名。紅龍果分為紅肉種及白肉種,產期為每年6月至11月,果實呈橢圓形。農業局表示,為提供消費者安全、健康、美味的紅龍果,特輔導產銷班不斷精進提高紅龍果品質與產量;此外,亦將外埔區打造成「紅龍果的故鄉」,農會更建立了自有品牌「龍大師」,使得外埔紅龍果產業名聞遐邇。外埔區農會綠色照顧站長者帶來熱情奔放的非洲鼓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日本95歲奶奶血管年齡僅20歲!逆齡長壽全靠這樣做 1招幫血管做彈力操
日本有一位95歲奇蹟奶奶佐藤秀接受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身體年齡只有36歲、血管年齡更只有20歲,到底奶奶是怎麼保養身體,才能如此年輕逆齡? 95歲奇蹟阿嬤的逆齡術 觀察佐藤秀的身體狀況,身高1
健康2.0 ・ 3 小時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1 天前
潘瑋柏瘦身秘訣曝光!直播狂吃肉+1招排水腫 網驚:一個月甩7公斤是真的
歌手潘瑋柏近日在新專輯直播中亮相,明顯消瘦不少。原來他靠著「高蛋白飲食」搭配排水方法,短短一個月就減下7公斤。粉絲發現他的飲食法並不複雜,只要「多吃肉、控制飯量」,還能適度享受碳水。
姊妹淘 ・ 1 小時前
飲食清淡、不喝酒罹大腸癌!醫點日常3習慣惹禍:大家常忽略
癌症長年來是國人10大死因榜首,其中大腸癌因為早期沒有明顯徵狀,更容易讓人忽略。有報導就指出,雖然大眾大部分認為大腸癌的原因是飲食,但是有三個日常習慣恐也是養成大腸癌的警鐘,分別是久坐、早餐缺乏膳食纖維、經常憋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容易血糖高的人,多半是這「8個習慣」害的! 不吃早餐、咖啡喝太多都中鏢
血糖有些波動是自然的,但我們要避免的是劇烈起伏,不論過高或過低。避免血糖大幅變化並不容易,因為許多原因都可能影響血糖穩定,例如藥物劑量過多或不足、脫水、壓力、疾病,以及過量攝取高碳水食物。營養師 Rebecca Jaspan 解釋道:「吃東西後血糖上升是正常的,無論是否有糖尿病。當血糖上升時,胰島素會被釋放,將血液中的糖分送進細胞,轉化成能量。但若胰島素作用受阻,可能因胰島素阻抗或胰島素分泌不足,糖分就會停留在血液中,導致長期高血糖,對健康有害。」Eatingwell網站分享以下 7 個習慣,糖尿病專家提醒最好避免,以免血糖飆升。 1、忽視壓力壓力難以避免,但若長期未處理,會嚴重傷害健康。Jaspan 指出:「高壓力會使身體釋放皮質醇與腎上腺素,導致血糖上升並干擾胰島素功能。這種『戰或逃』反應會讓糖分更久停留在血液中。」營養師 Lauren Plunkett 補充:「長期情緒壓力會演變成慢性壓力,長久下來引發健康問題。」 2、高強度運動運動通常能提升胰島素敏感度,改善血糖,但有時劇烈運動反而會讓血糖上升。這是因為劇烈運動會釋放腎上腺素,刺激肝臟釋放葡萄糖。Jaspan 補充:「此時身體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發生率=死亡率 坣娜傳因「癌王」胰臟癌離世 醫:3類食物是元兇
以《奢求》、《自由》等經典歌曲走紅的59歲的歌后坣娜(原名唐娜),傳出早在本月16日就因病去世。根據《ET新聞雲》報導,原先以為是紅斑性狼瘡,但知情人士透露真正死因是胰臟癌。胰臟癌有「癌王」之稱,醫師指出,常吃3類食物,將導致罹患胰臟癌機率增加8成。
中時新聞網 ・ 13 小時前
薑不只暖身!研究:薑是「內臟脂肪剋星」讓胰島素更靈敏 告別三高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在門診中,經常被問到喝薑茶是否真的對健康有幫助。過去他只能笑著回答:「溫溫的、舒服就好啦~」,但現在很肯定地說:「對身體代謝真的有幫助,而且有研究數據支持
健康2.0 ・ 3 小時前
坣娜罹「癌王」胰臟癌病逝!醫列3地雷食物
[NOWnews今日新聞]歌手坣娜傳出罹患「癌王」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對此,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點名3類危險食物「愛吃甜食是高危險族群」,因為胰臟本身功能是控制血糖,讓油脂能消化吸收,而胰臟癌跟高...
今日新聞NOWNEWS ・ 39 分鐘前
蚵仔補蛋白又補鋅!營養師:這樣煮最補 教你「1技巧」煮出不腥不濁蚵仔湯
蚵仔(又稱牡蠣)被譽為「海中牛奶」,營養密度極高。營養師黃雅鈺表示,每100公克蚵仔含有約9.4公克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質來源;同時熱量僅54大卡,相較於其他肉類,屬於低熱量高營養食材。且蛋白質是維持肌肉量、修復組織及製造酵素的重要成分,對兒童發育及長輩維持體力都十分關鍵。蚵仔質地柔軟、不需切割,特別適合牙口較差或吞嚥能力較弱的人食用。 富含鋅元素 維持免疫與皮膚健康 蚵仔中最具代表性的營養素便是「鋅」。每100公克蚵仔約含10.6毫克鋅,為所有常見貝類中含量最高。黃雅鈺營養師指出,鋅在人體中扮演多重角色:參與酵素反應、促進細胞再生、維持皮膚健康與免疫系統運作。缺鋅容易導致味覺下降、傷口癒合變慢及免疫力低下。對男性而言,鋅更與生殖機能密切相關,是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因此,適量食用蚵仔有助於提升整體代謝與健康防護力。 烹調技巧簡單 掌握鮮度是關鍵 想煮出一碗好喝的蚵仔湯,關鍵在於「鮮」。黃雅鈺營養師建議,選購時應挑選外觀飽滿、色澤潔白、有光澤的蚵仔。烹煮時避免久煮,待水滾後放入蚵仔,待湯呈乳白色即熄火,才能保留鮮甜原味與柔嫩口感。此外,蔥花與薑絲是最經典的配料,不僅能提香去腥,亦可促進血
常春月刊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