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不好、常脹氣、排便卡卡?營養師大推「這1低調超級食物」 每天吃一點真的有感
提到山藥,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藥膳燉湯,營養師王證瑋表示,山藥不僅僅是養生料理的配角,更在營養學中被譽為「低調的超級食物」。它質地細緻、口感綿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醣體、寡糖與礦物質,可幫助腸胃、穩定免疫系統,對銀髮族、上班族及忙碌現代人來說,都是日常保養的理想選擇。
黏液蛋白保護腸胃 減少刺激與不適
山藥的營養亮點之一是富含「黏液蛋白」。王證瑋營養師指出,這種天然物質可在腸胃黏膜上形成保護層,減少外來食物或胃酸對腸壁的刺激。對於經常有胃酸逆流、胃脹氣或腸胃不適的人,適量攝取山藥能緩解不適並促進消化。此外,山藥質地柔軟、易消化,也非常適合長者及咀嚼能力較弱的族群食用。
多醣體提升免疫力 強化身體防護力
山藥除了保護腸胃外,還能強化免疫功能。其所含的多醣體具有啟動免疫細胞活性的作用,能幫助人體抵抗外來病原。王證瑋營養師提到,黏液蛋白則能促進蛋白質吸收,使營養素更充分利用,進一步增進體力與修復力。對於經常加班、壓力大、睡眠不足的上班族而言,山藥是能穩定免疫力、補充能量的好食材。
且山藥含有天然的寡糖,具有「益生元」的作用,能成為腸道益菌的養分來源。長期攝取可促進腸道菌相平衡,改善便祕、腹脹等問題。腸道健康與免疫、防疫能力息息相關,甚至會影響情緒穩定與睡眠品質。因此,常吃山藥不僅能讓腸胃更順暢,也能間接提升整體健康與心理狀態。
富含鉀離子 有助穩定血壓與心血管健康
對於現代外食族而言,攝取過多鈉鹽是常見問題。山藥富含鉀離子,能幫助體內排出多餘的鈉,達到平衡血壓的效果。王證瑋營養師建議,適量食用山藥可減少水腫與高血壓風險,對心血管健康也有幫助。特別是長期外食或偏好重口味者,將山藥入菜,不僅能降低飲食中鈉的影響,還能補充額外的微量元素。
天然抗氧化物質 延緩老化與疲勞
山藥同時含有維生素C與多酚類化合物,兩者皆具有抗氧化能力,能中和自由基、減緩細胞老化。王證瑋營養師表示,對於長時間使用電腦、用眼過度或承受高壓工作的族群,山藥可協助減輕氧化壓力、維持身體活力。此外,其天然的黏性成分有助潤澤皮膚,使氣色更佳,從內而外達到健康與美麗兼顧。
糖尿病患者留意 控制份量最關鍵
不過,雖然山藥營養豐富,但其主要成分仍屬於澱粉類,需適量攝取。糖尿病患者或需控制血糖者,應將山藥視為主食的一部分,適量取代飯或麵,以免造成血糖波動。王證瑋營養師建議,每餐攝取量約半碗至一碗(約60至100公克),並搭配高纖蔬菜與優質蛋白質,讓血糖上升速度更平穩。
想讓山藥的營養更發揮,可以搭配雞肉、豆腐、海鮮或綠色蔬菜一起烹調。例如山藥雞湯、山藥豆腐煲、清炒山藥時蔬等料理,都是兼具美味與營養的健康選擇。料理時應避免過度油炸或高糖調味,以保留山藥原有的營養價值。蒸、燉、煮都是理想的烹調方式。
全齡皆宜健康夥伴 讓飲食更安心
山藥不只是「老人家的養生食物」,它其實適合全齡層食用。王證瑋營養師指出,對成長期的孩子而言,它能補充能量、幫助消化;對上班族而言,可緩解壓力、維持免疫;而對長者來說,則有助保護腸胃與穩定血壓。從腸道到心血管,從免疫到抗老,山藥都在默默守護健康。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山藥「不能和這些食物」一起吃!胡蘿蔔、豬肝入列 醫提醒2大族群也要少碰
 ·山藥是慈禧太后最愛的抗老聖品,健脾胃,滋陰養腎,適合1疾病患者食用
其他人也在看

日本95歲奶奶血管年齡僅20歲!逆齡長壽全靠這樣做 1招幫血管做彈力操
日本有一位95歲奇蹟奶奶佐藤秀接受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身體年齡只有36歲、血管年齡更只有20歲,到底奶奶是怎麼保養身體,才能如此年輕逆齡? 95歲奇蹟阿嬤的逆齡術 觀察佐藤秀的身體狀況,身高1
健康2.0 ・ 1 天前
老菸槍久咳不癒!醫激推「1類食物」潤肺 抗癌又防老化
秋天「燥氣當令」,補充白色食材有助潤肺。中醫師余雅雯分享,一名老翁是老菸槍,飲食重口味又常喝酒,長期下來對喉嚨、肺部造成負擔,入秋後感冒就咳嗽咳不停,經過藥物調理外,他在醫師建議下,還多攝取「白色食材」,如山藥、蓮藕、白木耳等,喉嚨乾癢與痰濃問題明顯改善,其中的白木耳還能防止皮膚老化、延緩老年斑形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坣娜罹「癌王」胰臟癌病逝!醫列3地雷食物
[NOWnews今日新聞]歌手坣娜傳出罹患「癌王」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對此,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點名3類危險食物「愛吃甜食是高危險族群」,因為胰臟本身功能是控制血糖,讓油脂能消化吸收,而胰臟癌跟高...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坣娜罹「癌王」胰臟癌病逝 醫師示警這三類食物少碰:易誘發
歌手坣娜昨日(10/29)傳出病逝,享年59歲,具知情人士指出,坣娜生前飽受重大車禍後遺症和紅斑性狼瘡所苦,不過最終是因胰臟癌辭世。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其惡性度高,令人聞之色變,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過去也曾在臉書發文提醒,愛吃「甜食、高油、精緻澱粉」3類食物,是胰臟癌高危險族群。
太報 ・ 1 天前
宜蘭三星推認證好米 買2送1再抽40公斤
宜蘭三星米1年1收,引自雪山山脈乾淨水源,米粒飽滿還保留原始米香,深獲市場歡迎;三星鄉公所推認證好米,集結5名稻農優質米,11月3日起將啟動買2公斤包裝米,就送1公斤優質米活動,為期2週還有機會抽中40公斤三星米!三星鄉稻米栽種面積2100公頃,是宜蘭最大產地,因日夜溫差大、水質潔淨,富含有機質,稻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59歲坣娜傳胰臟癌逝!醫揭「1現象」是癌前症狀:很難發現
歌手坣娜驚傳於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年59歲,如今有消息傳出,她是不敵胰臟癌病逝。胰臟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七名,由於不易發現與治療,發生率幾乎就是死亡率,向來被稱為「癌王」。醫師錢政弘表示,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半開始會出現體溫微微上升的現象,可能只是37.1、37.2°C,是值得民眾注意的細微徵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常常脹氣?小心「這種糖」 低發酵飲食法注意事項曝光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低發酵飲食的概念源於對微生物的了解。如果將一茶匙橄欖油放在桌上,細菌不會在油中生長,但如果將一茶匙糖(碳水化合物)混入橄欖油中,幾天之後細菌和真菌就會開始發酵並使油變質。碳水化合物是細菌的主要能量來源之一,當細菌發酵碳水化合物時,糖會轉化為氣體,導致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引起脹氣和腹脹。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症狀的主要驅動因素是糖。細菌需要糖,如果能戒除人體無法消化的糖分並限制纖維(難以消化)的攝取,就能減少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的症狀並降低復發的機會。 低發酵飲食的兩大基本規則:一、限制含有高碳水化合物或人類無法消化的成分食物,因為這些成分會被細菌消化;二、間隔4到5小時用餐。 不可吸收的糖類要避免 但阿斯巴甜「給過」 首要避免的食物包括不可吸收的糖類,例如蔗糖素、山梨糖醇、乳糖醇、木糖醇和甘露醇。人類無法消化這些人工甜味劑,所以他們的熱量全部都會供給細菌。不可消化的糖類必然會導致腹脹。好消息是,可以食用含有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的產品,如Equal甜味劑。阿斯巴甜是一種胜肽而非糖類,可以被人體消化又帶有甜味。 一般來說,如果有腸躁症或小腸細菌過度生長,需要限制或避免高纖維食物。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入秋降溫最大一波!東北季風再南下「週末北部見1字頭」 專家估持續到下週這兩天
入秋最明顯的一波降溫!今(31日)起受到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的雙重影響,全台氣溫下滑、北台灣明顯轉涼,週末部分地區最低溫有機會見到「1字頭」。氣象專家指出,這波冷空氣雖然強度不高,但範圍廣、持續時間長,預估影響將延續至下週五(11/7)、六(11/8)才有逐漸減弱的趨勢。
鏡週刊Mirror Media ・ 9 小時前

珍珠不是冠軍!營養師揭「手搖飲配料熱量排行榜」,粉粿、芋頭竟都列紅燈區
手搖飲已成為台灣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街頭巷尾各式飲料店林立,尤其珍珠奶茶更是國民飲品。然而,飲料加料看似增添口感層次,實際上卻可能讓熱量攝取嚴重超標,其中最危險的配料竟非大眾認知的珍珠,而是另
食尚玩家 ・ 8 小時前
坣娜生前苦於紅斑性狼瘡 病友「網紅律師」親吐:我因此洗腎16年
歌手坣娜16日因胰臟癌辭世,生前曾飽受紅斑性狼瘡所苦。紅斑性狼瘡是自體免疫性疾病中致死率最高者,好發於女性,會攻擊人體5大器官,尤以腎臟最為嚴重。網紅「巴毛律師」陳宇安因25歲時確診紅斑狼瘡,腎臟功能喪失需長期洗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傳坣娜「因胰臟癌病逝」 中研院團隊揭:癌王元凶是它
藝人坣娜傳出低調抗胰臟癌病逝,親友感嘆她善良美麗。胰臟癌被稱為「癌王」,早期難發現、復發率高。中研院研究指出,血糖代謝異常、糖尿病與胰臟癌高度相關,高糖飲食恐提升罹癌風險,專家提醒控制糖分攝取、降低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監委:國防部文職任用未達1/3規定、長官愛用服從高違法也不敢反對的軍人
[Newtalk新聞] 針對國防部未依法任用1/3文職人員,監委蕭自佑、高涌誠提出調查報告表示,原因包括主官愛用服從性高軍人,升遷時也以軍人優先考量;另外,同樣性質工作,軍職薪水高過文職人員1萬5千元或差距達3萬3,320元,但文職人員卻得如軍人「24小時」待命,造成薪資無誘因,影響文職人員留任。 國防部組織法第11條明定「本部各職稱之官等(階)職等及員額,另以編制表定之;其中文職人員之任用,不得少於預算員額三分之一」,但監委認為,近10年來國防部文職人員似未達到法定員額最低要求,究實情為何?另國防法與國防部組織法施行迄今已20餘年,該部對於「文人領軍」政策目標之落實情形及後續精進方向為何?都有查明釐清之必要案。 報告指出,我國自91年3月1日國防二法施行後,國防體制邁入「軍政、軍令一元化」時代,並以達成「文人領軍」為目標,因此於國防部組織法明定「文職人員之任用,不得少於預算員額三分之一」,期引進一定比例之文職人員參與國防事務,以提升國防決策品質。 而國防部多年來雖於官方文書以「文職預算員額/整體軍文職預算員額」之比例達三分之一,宣稱其任用文職符合「三分之一文職條款」規定,然實際上卻以
新頭殼 ・ 3 小時前
太猛了 中市清潔隊用「寶特瓶」制服眼鏡蛇
[NOWnews今日新聞]臨危不亂真英雄!台中市南屯區兩名清潔隊員在執勤維修垃圾子車時,突然遇到民眾手持鐵架夾著一條劇毒眼鏡蛇求助,現場一度緊張。兩人憑著機警與冷靜,竟以「寶特瓶」成功制伏毒蛇,化解危...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不是長得美就能得寵!古代妃子得寵的「三大祕訣」曝光
在古代深宮之中,「古代妃子要得寵必須得先滿足這三個條件,與美貌無關」這句話可說是一針見血。對那些被選入宮中的女子而言,能否獲得皇帝寵愛,不僅關係到個人命運,更牽動家族榮辱。許多人以為「美貌」是通往帝王之心的唯一鑰匙,然而歷史上無數後宮佳麗的命運卻告訴世人:美貌只是入門票,真正能立足於金碧輝煌的皇宮,靠的是三項關鍵條件。(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鯖魚、秋刀魚...6種魚恐藏毒!想預防組織胺中毒,食藥署教1招毒性降九成
吃魚後全身發癢、臉紅或肚子不舒服?小心,可能是組織胺中毒!鮪魚、鯖魚、秋刀魚等魚類,如果鮮度不佳,可能引發中毒。快來看看怎麼吃得安心,遠離中毒風險!症狀像過敏!這些魚保存不當,恐釀組織胺中毒鮪魚、鯖魚、鰹魚等魚類因含血合肉較多,游離組胺酸含量相對較高,一旦保存不當(貯放在高於15~20℃ 的環境中)......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7 小時前
坣娜胰臟癌逝!研究揭「1物」超毒:大增罹癌風險
歌手坣娜於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醫師錢政弘表示,一般提到胰臟癌,會先想到糖尿病,但一篇針對成年女性得胰臟癌的研究發現,有抽菸者的罹癌風險多1.5倍。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者多1.47倍;有抽菸且在生活中吸二手菸者多1.68倍;有抽菸且在兒童時期吸二手菸的人更多出2.8倍,相當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坣娜胰臟癌病逝!醫揭5大症狀示警 50歲以上為高風險群
根據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說法,胰臟癌早期可能出現的5大症狀包括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及黃疸引起的皮膚搔癢。林醫師提醒,一旦同時出現這些症狀,應特別提高警覺。林相宏指出,胰臟與背部脊椎鄰近,當出現背痛時也可能是胰臟異常的徵兆。他引述日本學者Ya...
CTWANT ・ 1 天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