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深雨濛濛》國民奶奶心梗猝逝!女性心臟病死亡率每5歲就翻倍
中國表演藝術家陳奇9/13在上海浦東曙光醫院因心肌梗塞搶救無效去世,享耆壽95歲。陳奇曾在多部膾炙人口的影視劇中飾演奶奶的角色,如《情深深雨濛濛》、《上海一家人》等,深植人心的演技使她贏得了「國民奶奶」及「江南第一老太」的美譽。
陳奇追隨戲劇大師黃佐臨 塑造經典老太形象被稱「國民奶奶」
陳奇是戲劇大師黃佐臨的弟子,把表演視為畢生志業。她曾謙虛表示,雖然不確定自己的演技是否出色,但內心對表演的熱愛卻從未改變。自1981年起,陳奇開啟她的影視劇生涯。在《十六歲花季》、《孽債》、《奪子戰爭》等劇中,她塑造了許多令人難忘的老太太形象,觀眾們親切地稱她為「國民奶奶」,足見其演技的精湛與感染力。
白玉蘭戲劇獎特殊貢獻獎 94歲高齡仍矢志為觀眾奉獻
2023年4月,年屆94歲的陳奇榮獲白玉蘭戲劇獎特殊貢獻獎。她登台領獎時,全場觀眾起立鼓掌致敬。陳奇捧著獎杯,聲音洪亮地表示,儘管年事已高,仍感到自己的付出不夠。她承諾只要觀眾有需要,她就會繼續為大家奉獻更多。
看更多:46歲百萬YTR猝逝,不是心肌梗塞!1症狀健檢沒發現成隱藏炸彈
與曹可凡兩度合作 留下「超群記憶力」的深刻印象
知名主持人曹可凡也在微博悼念陳奇。他曾與陳奇合作,對她的「超群記憶力」印象深刻。他表示,陳奇獲頒白玉蘭獎終身成就獎時,儘管反應速度明顯減緩,但她仍然一絲不苟、認真準備,用最真誠流暢的語言,表達對戲劇事業的熱愛與追求。
心血管疾病非男性專屬 更年期女性也要預防
國民健康署提醒,心血管疾病並非男性專屬,也是更年期女性的重大疾病之一。根據衛福部106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女性死因第二位。如果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相關死因,心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24,105名女性死亡。
更年期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每5歲增加近一倍
女性在更年期前有荷爾蒙保護,容易忽略心血管疾病的預防。但隨著更年期到來,女性荷爾蒙濃度降低,血管彈性變差、血壓上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每5歲增加近一倍。許多中年婦女隨著年齡增長,健康風險也開始增加,包括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問題,這些都是影響更年期後婦女健康的重要因素。
女性心梗症狀與男性不同 容易被忽略
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副主任張效煌指出,女性心肌梗塞的症狀與男性有所不同。男性通常表現為典型的胸痛、胸悶、喘等,而女性可能出現胃痛、火燒心或異常疲倦等症狀,容易被忽視。他強調,這些不適症狀其實正在反映身體狀況,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國健署也提醒,女性心臟疾病的症狀與男性不同,特別是心肌梗塞,女性會出現噁心、手麻、呼吸不順及背痛等非典型症狀,不同於男性的胸悶等典型症狀。因此,女性心梗常被誤以為是太過勞累而輕忽了心血管疾病的威脅。提醒更年期女性如有上述症狀,應該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心肌梗塞有誘發因子 出現疲倦火燒心要小心
張效煌也解釋,心肌梗塞有許多誘發因子,如天氣寒冷、血壓升高、大餐後、情緒波動過大等。如果因過勞、太累出現疲倦或火燒心等情況,就要注意可能是心血管問題,應適當休息、控制血壓,找出原因,以免心肌梗塞。尤其女性的火燒心可能是狹心症的表現,千萬不可輕忽。
看更多:航運大老周也為心肌梗塞過世!注意心梗前兆 這種痛法快就醫
高風險族群要特別留意 夏天補水避免脫水引發心梗
此外,東方人的心血管疾病通常比白人晚發生,因此張效煌提醒,女性在65歲、男性55歲以後就要特別留意,尤其是有家族遺傳、父母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缺乏運動、肥胖、吸菸、夜班、晚睡、工作壓力大、要求完美的人。另外,夏天要記得補充水分,避免脫水引發心肌梗塞。
更年期前後都要注意 採取健康生活型態遠離心血管疾病
對於更年期前已有肥胖、三高及心血管疾病等問題的女性,應做好疾病控制;若更年期前無三高等心臟危險因子,不論有無家族史,也要採取健康的生活型態,例如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遠離菸害,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看更多:他喝紅酒倒下竟活了!醫揭100個「救命關鍵」教心電圖判讀祕訣
◎ 圖片來源/翻攝自微博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國民健康署.張效煌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支架可分解!恢復血管彈性跟著心臟跳動 屏基完成全台首例
不只柿子!這些食物、藥物、習慣都可能讓你「肚裡藏石」
國中生腸病毒症狀好轉竟發生心肌炎!醫示警:病毒還沒離開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日本胃癌率是台灣4倍!醫揭「1習慣」釀禍:韓國也中鏢
日本是公認的長壽國,但他們的胃癌發生率,竟是台灣的4倍,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胃腸肝膽科醫師蕭敦仁提到,飲食重鹹容易傷胃,例如日本人與韓國人都愛的醬菜,除了傷害胃黏膜外,也會讓幽門螺旋桿菌活得比較好,甚至促使致癌物亞硝胺形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大家都吃錯!婦喝「這款無糖飲」半年暴肥險糖尿病 醫一看驚:根本喝糖水
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會自製早餐、甚至以挑選無糖食材作為健康準則,不過這樣的「健康習慣」卻可能變成隱藏版的陷阱。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天天喝自製飲品體重增加、血糖更逼近糖尿病前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可樂當水喝20年「痛苦歌王」孫情血糖飆400暴瘦,逆轉糖尿病邁向81歲
有「痛苦歌王」之稱的資深藝人孫情,為歡慶入行60周年,日前開心宣布將在11月於台中連唱三場,更以81歲高齡申請「金氏世界紀錄」,挑戰人生新里程碑!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位舞台上活力四射的歌王,曾因
健康2.0 ・ 5 小時前八旬老翁原愛外出串門子 卻變孤癖、躲家中⋯原來得了這病
彰化縣一名80歲老先生原本喜歡種花草,會到社區、宮廟和鄰居親友閒聊,但家人發現近期他突然花枯了也不理,越來越孤僻,整天躲...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楊祐寧父癌逝!確診找不到源頭 醫揭「癌王」奪命警訊
藝人楊祐寧的父親今年6月開始被檢查出罹患癌症,10月12日病逝,病情進程之快讓外界都相當錯愕,甚至傳出一度找不到癌症的源頭。醫師表示,找不到源頭的癌症對醫師來說,就像是一場沒有敵方情報的戰爭,而轉移到腹腔、腹膜的癌症,恐是包括癌王「胰臟癌」、胃癌、大腸癌等癌症的警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34歲歌手罹罕見淋巴癌逝⋯醫揭「9成人曾染相關病毒」初期像感冒
台灣創作歌手黃小玫罹患「NK/T細胞淋巴癌」病逝,享年34歲。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該疾病與EB病毒有關,全世界9成以上的人都曾感染過,當我們身體太勞累、許久沒有休息時,就會悄悄現身;初期症狀類似感冒或鼻竇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別再迷信眼皮跳會偏財或遇災!醫師揭真相:是你的眼睛在求救
不少人發現自己眼皮跳不停,第一反應往往是「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的預兆。然而,天祥醫院副院長江坤俊醫師提醒,眼皮跳多半與迷信無關,而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訊號。
鏡報 ・ 1 天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5 小時前
不靠意志力!婦改飲食、生活習慣 狂瘦50公斤不復胖
一名家庭主婦透過調整生活習慣,在一年四個月內成功減重50公斤,更令人驚豔的是,她維持理想體重已超過一年未曾復胖。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這位女性的成功關鍵並非依賴意志力,而是建立了穩定的飲食模式與生活習慣。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小心「更年期」變健康大敵! 衛福部:2成女性因此罹代謝症候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要注意了!國健署今(17)日發表統計指出,國內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而背後最大原因就是荷爾蒙變化,容易導致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和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提醒女性要做到生活習慣「F4」守則:均衡飲食(Food)、規律運動(Fitness)、愉快心情(Feeling)及...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30多歲婦女竟生11胎 這縣市未成年懷孕全國之冠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台東報導 圖:婦產科李晟令醫師分享皮下植入避孕器衛教/台東馬偕醫院提供 台東馬偕婦產科李晟令醫師分享台東因民族性及地域關係,意外懷孕情況
好醫師新聞網 ・ 22 小時前
橄欖油不能拿來炒菜?醫揭橄欖油「2大錯誤用法」 不注意效果都沒了
從炒菜到拌沙拉,油脂天天吃,卻鮮少人真正懂得如何挑對、用對。你以為只要用橄欖油就等於吃得健康嗎?事實上,吃錯方式不但沒幫助,還可能讓腸道發炎、好菌流失! 油吃對能顧腸又降膽固醇!醫點名「橄欖油」
健康2.0 ・ 5 小時前
確定11/2上路!假日急症中心「6都14地點」曝光 週日看診最多省600元
為解決大型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11月起將於六都試辦設置「假日急症中心(UCC)」。健保署補充,目前六都共鎖定14個地點,多為地區醫院及聯合診所,由基層診所醫師輪值,民眾假日若遇發燒、簡單傷口等5種不適;UCC部分負擔費用只收新台幣150元,相較於醫學中心的急診750元,民眾最多可省下600元。(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獨/男星顏正國肺腺癌病逝!醫揭「這些不好聞的東西」是關鍵
《好小子》系列走紅的台灣資深藝人男星顏正國,本月7日罹患肺腺癌四期病逝,在板橋亞東醫院離世,享年50歲!對此,胸腔外科醫師劉祖豪表示,除了遺傳和抽菸,每天煮飯吸到廢氣、工作環境常吸到異味等也會提高肺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2成更年期女性罹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F4守則」
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果顯示,45到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顯示荷爾蒙變化已經成為中年女性健康的重要風險因素。國民健康署推動生活習慣「F4」守則,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愉快心情以及朋友支持,希望降低更年期代謝症候群等相關慢性疾病風險。
公視新聞網 ・ 23 小時前
你也中招?這5種飲食「最傷腎」 醫師警告:腎臟病初期「完全沒感覺」!
腎臟病並非單一疾病,而是多種病因引起的結果。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性腎病變就是長期血壓過高導致腎血管受損、腎小球硬化,另外則是慢性腎絲球腎炎、藥物與中草藥傷腎,及泌尿道阻塞或結石。醫師指出過鹹的食物,意味著鈉含量太多,會導致高血壓 及血管硬化,造成腎功能損害。
TVBS新聞網 ・ 14 小時前
不是火氣大!醫揪「臭嘴角真正元凶」 這營養缺乏最常見
口角炎又稱「臭嘴角」,常被誤以為是因為體內火氣過大引起,然而,口角炎病因並非火氣過大!口角炎發生時會造成嘴角單側或是雙側發炎、皮膚紅腫、脫皮脫屑、伴隨部分組織液、甚至慢慢結痂。 口角炎引起的原因? 中醫師周宗翰表示,進一步分析口角炎引起的原因包含感染、過度刺激及營養素缺乏。 ▸感染源:有白色念珠菌、真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過度刺激:包含唇口乾燥、日曬、過大張合等造成局部皮膚黏膜受損,▸營養素缺乏:為缺乏維生素B群、鐵、葉酸,其中又以缺乏維生素B2所引起的口角炎最為常見。 中醫治療口角炎依實證及虛證對症下藥 周宗翰指出,中醫將口角炎發生病因分為實證及虛證,並將脾胃之火視為加重因素,急性期的細菌病毒感染所造成口角局部發炎症狀則為實證中的實熱證,常使用清熱解毒藥物來降低發炎反應及袪除細菌病毒持續附著於口角傷口感染部位,如金銀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連翹等。至於虛證,則包含營養素缺乏及脾胃機能不佳導致營養素無法轉化運化為身體可利用元素,中醫會以健脾補氣搭配滋陰藥治療,除了透過健脾養胃來強化脾胃運化機能外,部分滋陰藥能提供身體足夠津液及材料修復破損的口角黏膜,使用藥物包含黃耆、參、白朮、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黃小玫不敵罕見癌症辭世!「燒腫癢汗咳瘦」是淋巴癌警訊
創作歌手黃小玫年僅34歲,因罹患罕見「NK/T細胞淋巴癌」不敵病魔辭世。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血液腫瘤科顧問級主治醫師吳金和表示,淋巴癌有6大警訊,可用口訣「燒腫癢汗咳瘦」記憶。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