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打針救星!「在鼻裡噴一下」就能防流感?無針疫苗為幼兒、青少年守住第一道防線
台灣在今年首次引進「鼻噴式流感疫苗」。在疾病預防上,為害怕打針的幼童及青少年,提供了新的選項。鼻噴式疫苗與一般肌肉注射的流感疫苗有哪些不同?保護效果會比較差嗎?
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好方法,但對許多害怕打針或會暈針的人,卻十分困擾。然而,今年台灣首度引進鼻噴式流感疫苗,供2~18歲幼兒及青少年接種,有望解決因怕打針,而不敢打疫苗的情況。
從第一道防線就守住!鼻噴式流感疫苗阻病毒複製入侵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科部主任張璽表示,鼻噴式流感疫苗屬於無針疫苗,接種時僅需輕輕將給藥裝置往上一推,疫苗就會附著在鼻黏膜上,跟肌肉注射部位可能紅腫疼痛相比,鼻噴式流感疫苗不會讓人感到疼痛。此外,即便在接種鼻噴式流感疫苗時,不小心打噴嚏,也不會影響疫苗效果,因為只要疫苗有碰到鼻腔黏膜,都一樣有效。

鼻噴式流感疫苗在接種後約2週,人體內會產生抗體。與肌肉注射流感疫苗誘發IgG抗體來保護下呼吸道相比,鼻噴式疫苗則透過誘發IgA抗體至鼻腔黏膜,作為第一道防線,保護上呼吸道,避免病毒大量繁殖後長驅直入。同時,血液內也能產生IgG抗體,達到良好的防護功效。
張璽解釋,流感病毒最適合的存活與繁殖溫度約為33~34℃。鼻腔溫度通常維持在35℃左右,跟體內36~37℃比起來更適合病毒繁殖,是病毒入侵後的「前哨站」。因此,流感病毒通常會先在鼻粘膜及咽喉處大量複製,引發上呼吸道等相關症狀。
若感染流感病毒前,先接種鼻噴式流感疫苗,讓疫苗內經減毒處理過的病毒在鼻腔內短暫生存,誘發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以便未來在面對真正的流感病毒時,人體免疫系統已建立好資料庫,準備即時反擊,降低感染風險及避免重症。
鼻噴式疫苗無痛、效果佳,卻非人人都能接種?
根據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兒童流感預防建議,鼻噴式流感疫苗和一般肌肉注射疫苗相同,應每年都應接種1劑。若為2歲~未滿9歲、從未接種過流感疫苗,或之前只接種過1劑流感疫苗者,須接種2劑疫苗間隔至少4週,後續則為每年接種1劑。打完疫苗後,建議在醫療院所內休息約15分鐘,以確認有無過敏反應。
接種鼻噴式流感疫苗前後28天,也不得與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水痘、日本腦炎等活性減毒疫苗一同施打,否則可能影響疫苗保護力。由於鼻噴式流感疫苗為雞蛋培養製造,本身對雞蛋過敏、免疫力低下及氣喘者亦不建議。
全台鼻噴式流感疫苗現為自費接種,1劑價格落在1,600~1,800元不等,張璽表示,由於最近才開放施打,打氣還有待觀察。至於針對台灣僅開放2~18歲者接種,但國外已開放2~49歲民眾皆可施打,須主管機關做更進一步的評估。
張璽呼籲,兒童流感重症個案數不亞於腸病毒,且每年都有,建議無論是選擇公費校園接種,還是自費打鼻噴式疫苗,都應定期接種,「現在打的流感疫苗,是為了對付今年冬天至明年的流感季,所以即便前陣子得過流感,還是要打。」
(本文諮詢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科部主任張璽)
延伸閱讀:
其他人也在看
空服員高空工作常見職業風險 這些情況讓心血管拉警報
近日長榮航空一名空服員在執勤時身體不適,返台後不幸離世,讓許多人開始關注這群看似光鮮亮麗的空中工作者。而空服員經常熬夜輪班、長時間處於高空環境,不少人都有免疫力下降或各種慢性疲勞等職業健康風險。
NOW健康 ・ 1 天前
劉品言挺肚誇尪「接住我的情緒」
TVBS原創劇集《舊金山美容院》19日上檔,即將升格新手爸媽的劉品言、連晨翔與章廣辰、方志友、楊銘威、楊晴、檢場、陳孝萱、蔣偉文等主演14日出席開播記者會。劉品言與連晨翔因合作該劇假戲真做,對於懷孕周數、生產日期她三緘其口,僅說:「11月底、12月之間,反正寶寶是今年會跟大家見面,具體日期不想講,我還是會帶著我的肚子出席金鐘獎。」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美中貿易戰陰霾困擾 港股再挫450點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4日電)在中國和美國可能再度爆發貿易戰的陰霾影響下,香港股市今天連續第2天下跌,恆生指數收盤下挫448點,跌幅1.73%,以25441點作收,全日總成交額為港幣3989億元(約新台幣1.58兆元)。
中央社 ・ 1 天前
誇張! 台中太平某社區"上千公斤花台"突墜落
中部中心/張喬羿、梁智翔真的是太可怕了!14日凌晨4點多,台中太平區,一處屋齡約35年的社區,其中一棟4樓的水泥花台整個墜落,砸在馬路上,所幸當時沒有人車經過,都發局到場現勘,初判是因為鋼筋鏽蝕,造成剪力破壞才導致花台掉落,也要求所有權人,要在限期內改善整修,否則將開罰。監視器即將出現恐怖畫面!深夜裡,路上空無一人,整個社區都沉睡在夢鄉中,突然間,一大片水泥,從天而降,直接砸在馬路上,瞬間揚起大片塵土誇張! 台中太平某社區"上千公斤花台"突墜落(圖/民視新聞)暗夜驚傳巨響,嚇壞居民,14日清晨4點多,台中太平區一處屋齡約35年的社區,其中一戶位在4樓的住家水泥花台突然墜落,先砸到樓下3樓的雨遮和鐵窗後,接著整個花台,重重的掉在馬路上。回到現場,當事花台,鋼筋外露,水泥塊及粉塵四散滿地,周圍都已經用三角錐圍起警示,,但是這個長約270公分、寬46公分,重量將近2公噸的水泥花台,好端端的,怎麼會突然掉落呢?扯! 重達上千公斤! 住宅花台深夜"4樓墜馬路"(圖/民視新聞)里長表示,疑似是因為,長年日曬雨淋,加上早期建造時,水泥與主體結構間的鋼筋連接不足,才會發生意外,不過整個社區大約230戶,還有許多住家有類似花台,相關單位獲報後,立即派員到現場進行勘查。初判花台掉落原因,為鋼筋鏽蝕造成剪力破壞,市府都發局目前已要求建築物所有權人,14日內改善整修,否則最高可開罰30萬元,也所幸事發當下,沒有人車經過,否則後果難以想像,如果結構有問題,社區勢必需要總體檢。原文出處:有影/台中「上千公斤花台」突墜落 原因曝光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疑安全繩索固定生鏽水管 2工人從8樓墜落幸鐵網緩衝生死一瞬間! 鐵捲門快速下降 男子差點被壓扁她家麥田突降巨大不明物體!NASA設備突現德州農地 民眾全程目擊傻眼喊:太不真實了
民視影音 ・ 1 天前
厄瓜多一連兩起凶殺案 初判起因皆與黑幫販毒相關
拉丁美洲厄瓜多毒品氾濫,衍生出大量的暴力犯罪,昨(13)日在西南部接連發生2起凶殺案,先是一場社區足球比賽傳出槍響,造成6人死亡、17人輕重傷;之後,又有一個旅行團的8名成員同時遇害,初步研判2起案件都跟黑幫販毒、搶地盤有關。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流感未下降 單周10死75重症創高
本土流感疫情首見下降,疾管署14日公布,上周國內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有13.7萬人,較前一周下降10.2%,不過重症數新增75例,創今年最高,死亡則新增10例。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分析,降溫主要受連假醫療院所休診所致,目前流感仍處流行高點,不能掉以輕心,並宣布加購20萬劑的公費流感疫苗。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別懷疑了!經前症候群真的存在 大數據:8成女性明顯腹痛
不少女性每個月受經期症候群所苦,卻常被誤解為不懂忍耐、大驚小怪。但蘋果公司的大數據證實:經期症候群真的存在,超過6成的女性不分年齡、族群,身心都受到經前症候群的干擾。經前症候群出現時,該怎麼做? 「不用做事、還有薪水拿,當女生請生理假真好?」經前症候群(PMS)是月經來潮前7~10天的身心症統稱,有時還會持續到來潮的頭3天,影響精神狀態、工作效率和人際關係。由於學界一直缺乏大量數據的研究,時至今日仍有人存疑:經前症候群到底是真是假? 蘋果公司(Apple)2019年推出健康追蹤app後,蒐集大量用戶數據長達2年,他們發現,在一萬名女性使用者裡,超過6,100人都記錄到經前症候群狀況,83%的人有腹部絞痛、63%的人有水腫、61%則出現疲倦感。 此外,有一半的人冒痘痘、胃口改變、乳房脹痛、頭痛及下背疼痛;三分之一的人便秘、腹瀉、熱潮紅、噁心、排卵痛及睡眠失調。這些症狀不分年齡、種族和地區,數字都很接近。 由於過去缺乏充足的科學數據,經前症候群長期被輕忽,或者被認為是女性反應過度、大驚小怪的公主病。蘋果這份針對女性的健康分析,是目前相關研究中樣本數最多的,以大量數據證實了經前症候群的存在。
康健雜誌 ・ 1 天前
深夜學點冷知識!液冷怎麼讓AI不過熱 讓伺服器泡在水裡的秘密
AI浪潮席捲全球,資料中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僅要處理龐大資料量,更要應對高熱能、高電力的壓力。鴻海集團旗下的連接器大廠,鴻騰精密科技(FIT,6088-HK),本週於美國聖荷西舉行的 OCP Global Summit 2025 中,展出多項針對AI資料中心設計的最新技術,包括首次動態展示的224G液冷解決方案,吸引全球業界高度關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韓國啟動韓中經貿溝通機制,因應韓華海洋美企子公司遭中方反制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商務部將韓國造船商韓華海洋(Hanwha Ocean)5家與美國相關的子公司納入反制清單,禁止境內組織與個人與其交易或合作。事件牽動軍民兩用船舶、海工與關鍵零組件的合規風險,引發區域供應鏈關注。韓國總統室對此表示,政府已啟動韓中經貿溝通渠道,目標是把韓企損失降到最低,並就個案通報、通關、金融與保險等配套機制與中方保持聯繫。總統室強調,將以企業營運連續性與就業為優先,視情況啟動部會跨機制支援。「後續將綜合評估中方措施是否波及MASGA(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相關專案,尤其在共同採購、轉包與測試驗證等環節的可替代性。初步研判,被反制的韓企與中資企業直接交易不多,短線實際衝擊或有限。」不過,業界擔憂間接效應,若涉及中國來源的鋼材、電子設備、甲板機械或港口測試服務,可能出現交期與認證延誤;此外,保險承保、融資授信與出口信用保險的風險溢價恐上升,對LNG運輸船、海上風電安裝船等高附加價值船型的接單與排程形成不確定性。
財訊快報 ・ 1 天前
黃裕鈞觀點》國民主席之爭 兩岸觀點需回歸現實、理性、可落地
[Newtalk新聞] 不管誰當國民主席,國民的兩岸政策都應該務實、理性、可落地。今天 ( 14 ) 日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提出「五大兩岸政策」,或許可以讓兩岸回歸現實再重新出發。 兩岸議題若被大國博弈綁架,台灣就會成為被動的棋子。讓兩岸問題必須回到兩岸自己手上處理,讓兩岸成為談判的主體。 中國大陸的體制內同樣存在官僚系統與不同政治派系的利益結構。兩岸若能擴大交流、建立常態互動,不僅有助於理解對岸的內部邏輯,也能展現台灣的自信。這是務實,不是投降。 國民主席候選人、前台北市長郝龍斌。 圖:林朝億 / 攝(資料照) 郝龍斌提出「台灣不獨,大陸不武」,是一種戰略智慧。這句話的背後,是希望雙方都能回到和平精神與現實基礎上,為共贏創造條件。這種以和平為核心的務實論述,值得國民重新思考並接軌民意。 如果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覺得這是「小學生作文」,或許也該思考:當多數台灣民眾對兩岸議題的理解,正處於張教授口中所謂的「基礎階段」時,政治的任務應該是讓人民貼近、有感、能理解,而不是只讓少數人去考博士論文。 台灣民眾對兩岸問題的關心,往往不是從宏大的理論出發,而是從自身生活的實際感受反饋到國家安全感
新頭殼 ・ 1 天前
傳獲賴清德欽定2026選台中市長!何欣純:尊重中央決定
身兼民進主席的總統賴清德今天(14日)前往台中探訪百歲人瑞,並與台中公職人士召開便當會,會中傳出賴清德定調由綠委何欣純投入台中市長選戰。對此,何欣純回應,尊重中央部的提名程序及決定。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高壓私校現《自殺通告》!林予晞「戲外也變老師」 發聲談長榮空服員猝逝
藝人林予晞、黃迪揚、劉敬、白潤音等演員組成華麗卡司,共同為主演的懸疑電影《自殺通告》宣傳。這部校園懸疑片描繪了一所高壓私立中學,在大考前突然收到匿名自殺通告信,校園頓時陷入恐慌。林予晞在片中飾演菁英班老師Miss Tien,她表示這個角色讓她關注教育體制對個人的影響,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帶著這個角色的特質。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兒童最怕打針抽血!北醫推友善醫療「一招」秒減恐懼
有些小朋友聽到要看醫師或是打針就害怕,北醫大附醫今(14)日表示推動「兒童友善醫療」,兒科部率先將日本的門診微量抽血導入兒童友善醫療流程,當6歲以下兒童出現發燒症狀,醫師懷疑有感染、發炎的可能,可於門診進行微量採血,5分鐘即可取得檢驗結果、精準用藥,提升就診的舒適度與安全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本主廚掃貨台灣砂糖爆紅!特砂、二砂有什麼不同?3招挑對用對更內行
日本知名蘋果糖專賣店「東京林檎製飴所」老闆池田喬俊,日前購買精製特砂、細砂糖準備帶回日本,沒想到返日途中卻被海關「誤認成可疑白粉」,連日本緝毒犬都對他行李「特別...
早安健康 ・ 1 天前
民進檢舉養狗仔金流規避《政治獻金法》 黃國昌:國家機器鬥爭政敵
民眾主席黃國昌被爆養狗仔跟監政敵,民進團幹事長鍾佳濱、書記長陳培瑜共同帶隊連署,副幹事長范雲、綠委沈伯洋陪同,14日赴監察院檢舉,要求徹底調查並釐清黃國昌在狗仔跟拍事件中,是否與相關跟拍集團有金錢往來?這些金流由誰支付?是否違反《政治獻金法》?黃國昌回嗆,民進終於不演了,知道綠媒跟側翼沒有辦法把可笑的抹黑、潑糞炒作起來。除了去檢調濫行告發,還跑去監察院檢舉,希望監察院再次扮演打手的角色,再次示範如何用國家機器來鬥爭政敵。民進團表示,依《政治獻金法》規定,所有政治人物與政都必須誠實申報政治獻金的來源與用途。若有未申報、隱匿或不當支用的情形,監察院有責任依法查明,追究到底。民進團強調,政治獻金應該公開透明,任何濫用職權、暗中操作的行為,都必須攤在陽光下,接受社會檢驗。對此,黃國昌回應,民進終於不演了,知道綠媒跟側翼沒有辦法把可笑的抹黑、潑糞炒作起來,除了去檢調濫行告發,還跑去監察院檢舉,希望監察院再次扮演打手的角色,再次示範如何用國家機器來鬥爭政敵。黃國昌指出,真的要講非法的政治獻金,民進前立委陳歐珀2020年競選期間與蔡英文、賴清德在羅東的競選連任後援會,是由詐團im.B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熱血青年克萬難 重災區佛祖街漸復原
光復災後復原進入收尾階段,其中佛祖街71戶受災住宅,清理進度已逾五成。每天都有上百位青年志工投入行列,無論利用空檔、請假或跨海而來,他們用最直接的行動陪伴光復走過難關。青年力量在這裡匯聚,也讓重建...
大愛電視 ・ 1 天前
雄獅智能客服LiLi上線 打造全新客戶體驗
AI人工智慧浪潮重塑產業版圖,雄獅(2731)旅遊積極佈局組織人才與服務體驗的內外雙軸數位轉型,董事長王文傑親自領軍,讓 AI 深入營運核心,已於2025年5月成立旅遊科技部,投入3億元推動改革計畫,初期已推出智能客服與流程自動化(RPA),將整合大數據與 AI 決策系統,打造人機協作常態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靠意志力!婦改飲食、生活習慣 狂瘦50公斤不復胖
一名家庭主婦透過調整生活習慣,在一年四個月內成功減重50公斤,更令人驚豔的是,她維持理想體重已超過一年未曾復胖。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這位女性的成功關鍵並非依賴意志力,而是建立了穩定的飲食模式與生活習慣。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