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禁止到鼓勵!美最新研究:6萬兒童早期餵食花生免於過敏
《美聯社》報導,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自2015年醫學指引建議在嬰兒4個月大時開始接觸花生製品以來,已有約6萬名兒童成功避免了花生過敏的發生。這項發表在美國《小兒科》(《Pediatrics》)期刊的研究,證實了十年前一項突破性研究所帶來的實際影響,徹底改變了過去數十年來避免餵食過敏原的醫學建議。
費城兒童醫院過敏症專家暨研究員希爾( David Hill)表示:「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今天可以告訴你,相較於沒有實施這項公共衛生措施的情況,現在患有食物過敏的孩子確實減少了。」研究團隊分析了數十家兒科診所的電子健康記錄,追蹤指引發布前後幼兒食物過敏的診斷情況。
研究發現,在2015年針對高風險兒童的指引首次發布後,0至3歲兒童的花生過敏率下降了超過27%,而在2017年建議擴大適用範圍後,下降幅度更達到40%以上。儘管如此,這項措施尚未能減緩美國近年來食物過敏整體增加的趨勢,目前約有8%的兒童受到食物過敏影響,其中超過2%患有花生過敏。
花生過敏是由於人體免疫系統錯誤地將花生蛋白質識別為有害物質,並釋放化學物質引發過敏症狀,包括蕁麻疹、呼吸道症狀,有時甚至會導致危及生命的過敏性休克。過去數十年來,醫生一直建議延遲餵食兒童花生和其他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直到3歲以後。
然而,2015年倫敦國王學院的拉克(Gideon Lack)發表了突破性的「提早學習花生過敏」試驗。拉克和同事證明,在嬰兒期引入花生製品可將未來發生食物過敏的風險降低80%以上。後續分析顯示,這種保護效果在約70%的兒童中持續到青春期。
儘管研究立即引發了鼓勵早期引入花生的新指引,但實際執行進度緩慢。調查發現,只有約29%的兒科醫師和65%的過敏專科醫師表示遵循2017年發布的擴大指引。研究附帶評論指出,對於在生活中早期引入花生的最佳方式存在困惑和不確定性,導致了實施的延遲。
西北大學兒童過敏專家古普塔(Ruchi Gupta)領導的評論指出,分析數據來自參與試點診所的子集,可能無法代表整個美國兒科人群。然而,新研究提供了「有希望的證據,證明早期過敏原引入不僅正在被採用,而且可能產生可衡量的影響」。
新研究強調了2021年更新的現行指引,希爾表示,該指引呼籲在嬰兒4至6個月大時引入花生和其他主要食物過敏原,無需事先篩檢或測試。家長如果有任何疑問應諮詢兒科醫師。
延伸閱讀
MLB/世界大賽門票半小時內搶光 黃牛票炒到「1張20萬台幣」
MLB/好暖!大谷翔平跑向朗希「拍拍頭」鼓勵 畫面感動球迷
MLB/天使網羅鈴木清任主帥 史上第一位夏威夷總仔誕生了
其他人也在看

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是智商稅?醫解答:真的有健康效益
市面上許多奶粉產品常標榜添加多種營養成分,其中「免疫球蛋白」和「乳鐵蛋白」是常見的訴求重點。這些添加物究竟是真正有效的營養素,還是廠商收取的智商稅?蔡明劼醫師透過查閱文獻發現,這兩種成分對人體確實具有促進健康的功效。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打破迷思!醫曝研究「嬰幼兒提早吃花生」驚人效果 過敏風險降四成
還在怕寶寶吃花生會過敏嗎?美國研究團隊分析超過12萬名孩童健康紀錄,發現自從官方建議「嬰兒提早接觸花生」後,兒童花生過敏率驟降43%,估計已有超過5萬名孩子因此避免了終生過敏。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公益同行韌性加倍 內政部表揚56個績優團體
內政部今(22)日舉辦「114年全國性社會團體公益貢獻獎及績優職業團體表揚大會」,由內政部常務次長吳堂安親自頒獎,表揚全國56個長期深耕公益、積極服務社會的人民團體,感謝他們為地方發展與社會共好所做的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一場遲到七年的變革,事後避孕藥的漫長解禁之路!日本政府取消購買限制,不再需要父母同意、沒有年齡門檻
日本藥廠向媒體透露,東京當局近期做出歷史性改變,首次批准非處方的緊急避孕藥(over-the-counter, OTC)在藥局出售,此舉將允許日本女性、未來無需醫師處方即可取得這類避孕藥物,同時也撤銷過往所謂的「父母與年齡限制」,讓女性能夠自己照顧自己的身體。總部位在東京港區的ASKA製藥(ASKA Pharmaceutical)表示,政府同意擴大民眾取得避......
風傳媒 ・ 1 天前
Combi×虎牌聯名登場 限量抗菌兒童保溫瓶可愛上市
產業中心/綜合報導 養成時時喝水的習慣,是守護孩子健康的第一步!為打造「安心、保溫、可愛」兼具的兒童水壺,日本嬰童領導品牌Combi首次跨界攜手百年保溫技術專家虎牌TIGER,推出限量聯名兒童保溫瓶, […]
民生頭條 ・ 23 小時前
乳癌偏愛「這6種女人」 醫示警:更年期前後更要當心!
乳癌早期常無明顯疼痛症狀,醫師黃軒指出,許多患者發現腫塊時病情可能已進入進階階段。他強調,乳癌初期若能及早發現、腫瘤小於2公分,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但若已發生轉移,預後則會大幅惡化,因此不應因「不痛」而掉以輕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國二少女得糖尿病!「3餐吃這些」營養師愣了 母淚喊:是我害了她
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肥胖率呈近年關注焦點,引發健康隱憂。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曾有14歲少女因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凸顯家長忽視飲食管理的問題。她提醒,日常飲食中添加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並建議家長選擇低糖、天然的點心,幫助孩子遠離肥胖與慢性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8 分鐘前
經損恐破2000億⋯非洲豬瘟多嚴重?毒物專家嘆:你不是豬你不懂
台中市一家養豬場驗出非洲豬瘟,農業部今(22)日下令,暫停活豬調運與屠宰作業5天,視後續狀況延長。毒物專家招名威過去曾表示,非洲豬瘟不會傳染給人類,「很多人就會說非洲豬瘟到底是在嚴重什麼?老實說,你不是豬,你不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吃了非洲豬瘟會怎麼樣?營養師解答4大疑問
[NOWnews今日新聞]今(22)日傳出台中市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上午在農業部一樓大廳舉辦「疑似法定動物傳染病說明記者會」,部分民眾擔心會吃到瘟豬肉,對此,營養師宋明樺在臉書發文指出,非洲豬瘟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台灣人愛吃「6蔬果」驚爆農藥超標!79公噸全數退運或銷毀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1日公布最新邊境食品檢驗結果,多種來自各國的進口水果、蔬菜,因農藥殘留超標,已全數依規退運或銷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中爆非洲豬瘟!醫直指「可怕不在生病」:它會毀掉整個產業
[Newtalk新聞] 台中梧棲區一間養豬場檢驗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台灣苦守7年防線破功,但該養豬場於10日就出現豬隻死亡,台中市動保處14日到場時卻未做任何採檢,直到20日再接通報才採檢送驗。這起案件引發全國關注,醫師蘇怡寧發文指出,非洲豬瘟病毒雖然只會感染豬不會感染人,但它的可怕不在於生病,而在於毀掉整個養豬產業。 蘇怡寧在臉書發文指出,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引起的,屬於Asfarviridae科的DNA病毒,這種病毒只感染家豬與野豬,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它能感染人類或其他動物。 蘇怡寧呼籲大家不必太恐慌,畢竟這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它只會感染豬不會感染人,不管你碰到豬隻豬肉或病毒,都不會被傳染。世界衛生組織也再三強調,這不是人會得的病。 蘇怡寧強調,非洲豬瘟的可怕不在於生病,而在於毀掉整個養豬產業。一旦爆發,豬要被撲殺,肉價上漲,農民心碎,民眾恐慌,餐桌上的滷肉飯也變貴。「它不會傷人,卻會傷生活」。 蘇怡寧表示,現在台灣真的出事了,有疑似感染的豬場被通報,非洲豬瘟不再遙遠,它已經在我們的土地上出現,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阻絕擴散,設防疫區、管制豬隻移動、全面消毒、禁止廚餘餵
新頭殼 ・ 23 小時前
每天吃藥血壓也不降?營養師曝關鍵原因 這「3食物」要多吃
你是否也有每天按時吃藥,血壓卻依然降不下來的問題?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高血壓的關鍵原因不是因為藥物沒效果,而是出於「鉀」攝取不足。對此,她表示多吃一些高鉀食物,例如香蕉、菠菜、地瓜等,可以讓血壓更穩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排骨飯打開秒蓋回!非洲豬瘟爆台中 民眾怕中毒?專家說重話了
台灣防疫防線再度面臨重大考驗!農業部今(22)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證實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發現非洲豬瘟疑似案例,經檢驗後呈現陽性反應。截至目前,相關單位已撲殺195頭豬隻,並啟動回溯調查。這是自2005年以來,台灣首度出現非洲豬瘟疑似案例,對於防疫成果與養豬產業構成重大挑戰。消息一出,立刻在網路上掀起熱議,許多民眾擔憂非洲豬瘟是否會影響人體健康。對此,專家與各國防疫機構皆強調,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灣首例非洲豬瘟!「越南重組病毒株」疑源頭 專家警告:勿使用來路不明疫苗
[Newtalk新聞] 農業部今 (22)日針對台中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召開記者會,證實這是我國首例本土豬隻確診,並向全國民眾及養豬戶信心喊話,強調防疫是全民的責任。農業部指出,台灣養豬產業的生物安全機制其實做得很好,此刻唯一的方式就是「啟動並落實生物安全的機制來對抗這一次的戰役」。農業部特別提醒,目前全世界尚無有效疫苗能抵抗非洲豬瘟,切勿相信坊間任何不明來源的疫苗。 農業部表示,雖然目前為「疑似案例」,已啟動最高防疫措施,包含撲殺該場豬隻、清查上下游關聯場,並宣布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專家指出,非洲豬瘟僅感染豬隻,不會傳染給人,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的豬肉可安心食用,並將調動冷凍豬肉穩定市場供應。 農業部杜文珍次長表示,雖然此次在國內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為事實,但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AH)規定,首發案例需進行病毒分離確診,然而為確保防疫時效,已立即撲殺該場豬隻並清除,並進行上下游關聯場檢測,初步結果均為陰性,仍需密切追蹤。 農業部指出,全台禁運禁宰5天是為進行疫情調查,確保豬隻活動路徑掌握;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是阻斷病毒傳播的關鍵措施。由於廚餘系統是高風險傳播
新頭殼 ・ 1 天前
蔡璧名辭世!曾罹患子宮頸癌 靠「改變習慣」抗癌成功
台大教授、作家蔡璧名於10月21日安詳辭世,享壽60歲。蔡璧名曾於2007年罹患子宮頸癌第3期,她從此改掉熬夜的壞習慣,並保持情緒平穩,成功戰勝癌症。蔡璧名的離世引發各界關注,也讓子宮頸癌防治再度成為焦點。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上廁所別急著沖水!「直腸出血」大腸癌風險飆8.5倍
最新研究顯示,50歲以下成年人若出現直腸出血症狀,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無此症狀者高出8.5倍。醫師提醒,如廁後若發現衛生紙上有鮮紅色血液、解黑便或肛門流出血液,即使沒有家族病史或未達建議篩檢年齡,都應儘早就醫檢查。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主動脈剝離」恐秒奪命!醫警告若發現有5大危險因子任一 速就醫!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致命性高的心血管急症,根據統計,死亡率竟高達五成!雖然它發生率不如心肌梗塞或中風普遍,然而一旦發生,往往如風暴般來襲,很可能來不及救回來。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任光提醒,血
健康2.0 ・ 1 小時前
1/5育齡婦女受「尿失禁」困擾!醫師揭6個生活習慣,助生活自在遠離「漏尿人生」
尿失禁是許多媽咪的煩惱之一,看似沒有太大的危害,時不時尿濕褲子的尷尬卻經常使媽咪們在外出或社交時沒辦法安心,進而影響日常生活的品質。過去有資料指出,台灣育齡婦女約1/5有尿失禁困擾,更年期後婦女也有3成為了漏尿而苦惱,且年紀愈大,尿失禁發生率也愈高,建議女性朋友提早鍛鍊骨盆底肌,若狀況嚴重也別諱疾忌醫,中西醫都能幫助改善尿失禁。
姊妹淘 ・ 22 小時前
豬隻染非洲豬瘟致死率100%「人吃到會怎樣?」 農業部解答了
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官網說明,非洲豬瘟病毒於1921年首次在非洲肯亞發現,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特徵是發病過程短、死亡率高,從野豬傳到家豬,再從非洲傳到歐洲、南美洲、俄羅斯等地。值得注意的是,非洲豬瘟與豬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傳染性之惡性...
CTWANT ・ 1 天前
人吃到非洲豬瘟的豬肉會怎麼樣?農業部解答!
國內疑爆發非洲豬瘟,農業部今(22)日表示,21日接獲台中市動保處送來的一處養豬場死亡豬隻檢體,經檢驗,檢體對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反應。針對非洲豬瘟會否對人體造成影響,農業部表示,人體胃酸的酸度已超過非洲豬瘟病毒的耐受酸鹼值範圍,因此非洲豬瘟不會感染給人類,且人吃入含有該病毒的食物,病毒不會經消化道粘膜進入人體內繁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